今年上半年美股的表現可謂是大起大落,就連「股神」巴菲特也連連失手,損失慘重。而之前他一直不看好的特斯拉,卻一路上漲,近期更是榮登美股汽車第一寶座。
近日,春風得意的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竟公開向巴菲特發起了挑釁。
「鋼鐵俠」公開懟「股神」
埃隆·馬斯克:以沃倫·巴菲特為例,說實話,我並不崇拜他。
最近,馬斯克這張上了膛的嘴又沒忍住,他在一檔電臺節目中喊話「股神」巴菲特,不僅和「股神」劃清界限,對巴菲特的投資工作更是不屑一顧。
特斯拉創始人 埃隆·馬斯克:巴菲特看了很多年報、公司帳目,說實話這很無聊。
認為實業才是王道的馬斯克,埋怨金融業搶走太多人才和精英,暗指巴菲特為年輕人做了錯誤示範。
特斯拉創始人 埃隆·馬斯克:太多聰明人選擇金融和法律行業,現在投身製造業的精英太少。
馬斯克不滿巴菲特的原因是,雖然今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投資連連失手,損失慘重,但巴菲特和芒格多次公開表示不看好股價飛漲的特斯拉。
馬斯克和巴菲特的「忘年鬥」由來已久。在特斯拉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會議上,馬斯克先發制人,矛頭直指被投資者奉為圭臬的「護城河」理論。
「護城河」理論是巴菲特最為推崇的投資原則。簡單說就是一個值得投資的企業應該在品牌價值、產品特性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形成核心競爭力,會像城堡外圍的護城河一樣,維護企業的地位和市場份額。馬斯克顯然對巴菲特的「護城河」嗤之以鼻。
如果你有一座經濟城堡,人們會來佔領城堡把你趕走,所以你最好有一座護城河,我投資的公司必須要有護城河。
如果你應對入侵者唯一的防禦就是護城河,那麼你就堅持不了多久。最重要的是創新的步伐,這是競爭力的根本決定因素。
巴菲特決定好好教育一下這個輕狂的年輕人,同年5月,他以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的喜詩糖果公司為例回擊馬斯克。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會主席 沃倫·巴菲特:技術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是年輕小孩的夢想,比如在糖果行業,我想馬斯克應該不是我們的對手。
馬斯克很快在社交網絡上回應,調侃要開一家糖果公司,建條護城河,用糖果填滿它,相信巴菲特一定不會拒絕投資它。還頑皮地曬出了一款「無聊」牌糖果(Boring Candy)。面對譏諷,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二位元老顯然有些不淡定了。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會副主席 查理·芒格:馬斯克批判「護城河」理論很荒謬,沃倫不是挖河注水造護城河的。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會主席 沃倫·巴菲特:有些人幽默風趣,有些人因言惹禍,有些人實在沒必要頻繁發社交媒體。
馬斯克和巴菲特是兩個不同賽道的人
馬斯克和巴菲特是兩個不同賽道的人:一個是通過「設計奇妙的產品」賺錢,另一個則是通過「投資公司或在股票市場」獲得財富。這二位「神仙打架」,不僅僅是企業修不修「護城河」的問題,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投資理念和思考方式的較量。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一邊嚼著玻璃,一邊凝視死亡的深淵。」馬斯克曾這樣描述他的創業經歷。
作為特斯拉最大的股東,馬斯克一路走來燒錢速度驚人。有外國媒體曾於2017年底做過一份數據,當年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在過去12個月裡,平均以每分鐘8000美元的速度燒錢。網友們感嘆,特斯拉雖然不燒油,但它燒錢啊。
當無數人認為只花不賺的特斯拉正處在「史詩般」的崩潰邊緣時,馬斯克奮起回擊,他通過否定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來告訴世人:我的選擇沒有錯!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萬喆:特斯拉敢這麼燒錢,是因為他趕上了一個好時機,我們全球的經濟實際上遇到了一個瓶頸,也就是說,過去工業化時代能夠拿到的紅利,可能現在覺得已經差不多了,所以全球實際上在經濟困境當中,都對未來技術突破能夠帶來新的生產力的加持非常期待。
巴菲特雖然投資蘋果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但是他始終對科技公司天天燒錢、從不賺錢還估值那麼高,以及核心產品隨時可能被顛覆和淘汰的商業模式沒有太多好感。
巴菲特從未對特斯拉進行過投資,但對通用汽車股票卻難以割捨,牢牢把持。然而事實總在無情打臉,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強勁上漲。
6月10日終於坐上美股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寶座。上市整十年,特斯拉股價從15美元飆升到1025美元,上漲近70倍,市值相當於7個福特、4.6個通用。
而據公開財報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20年一季度虧損高達497.46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盈利216.61億美元。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萬喆:巴菲特這種人所擔心的是,你的融資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了你的市值。實際上金融市場就是這樣,只有到最後變現的時候才能夠看到誰在裸泳,普通人是很難以進行識別的,即使是專業機構,識別的可能性也是有限的。
馬斯克與巴菲特隔空互懟
背後是美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爭
進入2020年,突襲的疫情和大起大落的股市給馬斯克和巴菲特二人的事業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此背景之下,近日馬斯克再挑紛爭,這次巴菲特又是因為什麼而得罪了馬斯克呢?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一直高燒不退,如同打在實體經濟上的又一記重拳。特斯拉目前全球唯一復工的工廠是今年2月10日恢復運作的上海工廠。為了復工,馬斯克不惜與加州當地政府對抗,並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將強行復工。
同時,馬斯克還質疑美國政府經濟援助計劃,只顧金融放水,不管實體產業。他表示,僅僅印刷鈔票而不生產商品或服務是行不通的。
好在特斯拉股價十分爭氣,但美股中和特斯拉同樣強勁上漲的,還有那些巴菲特所說的擁有「護城河」的公司。
另一方面,馬斯克也離不開金融業,事實上他才是金融業繁榮的最大受益者,在和巴菲特不斷互懟和喊話的背後,他其實最想表達的還是那句話:來投我吧。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萬喆: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金融業或虛擬經濟的底盤來託舉特斯拉,馬斯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看起來是在懟巴菲特說金融業不行,而特斯拉是個製造業,實際上馬斯克只不過給自己一個人設,他跟你說理想、宏偉的願望,都是在召喚融資。
20世紀以來,美國虛擬經濟愈發走向繁榮,同時帶來美國國內製造業及整個實體經濟的式微。大量就業人口轉向金融相關行業,精英人才紛紛鑽進年報帳單,也難怪馬斯克對金融業表現出惡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所首席研究員 張茉楠:2019年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的增加值佔到GDP比重的11%,已經降到了70年代以來的最低。而相關的像金融業,包括房地產、一些租賃服務業佔到美國GDP比重是兩成,就是21%左右。所以說美國經濟這些年一直是在去工業化,然後再金融化。
近年來,馬斯克和巴菲特之間的針鋒相對、隔空喊話,實際上代表美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的對話,反映了美國長期以來的經濟發展戰略,對其經濟結構造成的分化和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所首席研究員 張茉楠:美國長期以來,金融資本的擴張和逐利,實際上是對產業資本形成了極大的擠壓。因為錢都流入到金融領域,投資實體的就更少。
來源:央視財經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點亮「在看」擴散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