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好吃又要有營養,還要不花時間,給孩子吃頓像樣的早餐真的不容易啊!
對於有起床困難戶的家庭來說,這個夢想似乎就更難實踐了。
據調查現在有許多家庭,不是在巷口的早餐店隨便吃吃,就是在路邊買個麵包什麼的。
有時候家長也會直接給孩子錢,但也卻從來沒有過問孩子到底有沒有買早餐吃。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說明,早餐提供的能量應佔全天總能量的25%-30%,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和營養對保持健康的身體和上午良好的精神狀態都比較重要。
學校上午的課程往往安排的都是重要的科目,而精神狀態,注意力,則是拉開孩子學習差距的重要因素。
早餐這麼重要,怎麼能隨便吃呢?
古人常說:早餐要吃好!其實千百年來,智慧的勞動人民早就發明了無數營養又美味的早餐。
肉絲粉、酸湯粉、豬血湯、水煎包、油茶麻花、豬油渣燒麥、裸汁、羊癟粉、炒飯芋子包、老爸茶、客家牛雜湯……只要你想吃,一個月都能吃的不重樣。
這部新出的紀錄片《早餐中國》每集只有五分鐘,介紹了全國各地的市井早餐店。
紀錄片由《舌尖上的中國》美食作家沈宏非、總導演陳曉卿擔任節目顧問。
第一季一共35集,一集5分鐘,目前共播出5集。據說,這部紀錄片的目標,是朝著百集去的,完全就是份美食寶藏!
整個節目的風格也很年輕,最大的賣點就是時不時出現的可愛的小朋友,孩子看也非常有趣。
最重要的是,除了吃,我們還能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
導演將用一碗早餐向生活索討詩意,開啟一天生活的儀式美學,為我們賦予早餐的價值與意義。
湖南長沙:崽啊!嗦了這碗粉
「我從4歲開始吃粉。」「崽啊,你咋是吃粉,要嗦曉得不咯!」
第一集剛開始,就被這娃的口音笑趴了。
看這娃的嗦粉技能,嗦到表情銷魂,好吃到暈厥翻白眼。
原來,這小孩是老闆的兒子,陳鵬飛。
剛剛人家在給自家店打廣告,當然要吃出香的感覺!
他一邊嗦粉一邊吐槽自己爸媽:「那個長得像猴子的是我爸:小陳,那個長得像貓頭鷹的是我媽:華姐……」
從言語間,叮噹感覺得出,孩子生活得十分幸福。
吃完早餐,夫妻就去接送上學的兒子,見面的第一句話和大多父母一樣:考試有沒有把握?
兒子自信地說:九十幾分嘍!
聽完高興壞的父母不禁感嘆:哎呀,我的崽~
看來,一碗人人稱道的長沙肉絲粉,還承載著一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這碗娃吃了成績好的面怎麼做呢?首先,全瘦後腿肉,用土罐煨制4到5個小時,澆注熬製10多個小時的後腿骨熬湯。
最後加一點辣椒、蘿蔔、豆角,再加一個現煎的煎蛋,米粉在辣湯裡滾一滾,夾起一大筷子嗦起來。
黔東南的人都愛吃酸。一碗砂鍋煮粉,加上蓮花白、肉丸、香菇、鵪鶉蛋、火腿腸等等。
料多量足,一碗頂飽,而且才賣9元。再加上店家炒制過的青辣椒和油辣椒蘸水,配上特製醬汁,簡直太美味。
夫妻開店15年,老莫家最讓人慾罷不能的,主要是獨門秘制酸湯和西紅柿醬。
「前前後後起碼有一百左右人來向我請教做粉,我都不教,哈哈哈」
老闆一臉傲嬌「我都不教」,發出得意「魔性」的笑聲,看來做酸辣粉的秘籍是學不到了。
當導演問起老莫的老婆,他一臉幸福,還對老婆的愛好了如指掌。
老闆娘也誇老莫為人和善,從不與人爭吵。
老莫的人生哲學:人生如牙齒和舌頭一般,難免磕磕碰碰。
廣東潮汕:「熬最晚的夜,喝最養生的豬血湯「
晚上經常熬夜「吃雞」的老李,早上五點就要到店,和老婆分工合作,一個採購豬血一個採購肉類,每天都必須保證食材的新鮮。
豬血湯裡的肉,一定要挑選「前欄肉「。即豬頸靠背以上的肉,爽口脆嫩拿來做豬血湯是最好的。
一鍋好喝的豬血湯,精髓都藏在豬血裡。新鮮豬血顏色鮮紅,手感紮實,文火煨制後,又嫩又甜,非常好吃。
潮汕人吃豬血湯,一定要配上當地特有的蔬菜:枸杞菜、益母草、真珠花菜或西洋菜。
不同的菜還對應不同的功效,有的清熱解毒有的活血化淤,搭配豬血清塵潤肺,十足養生。
特別是在早晨來上一碗,肉香十足的湯水、豐富新鮮的豬雜,加上清新解膩的青菜,熱氣騰騰、葷素搭配、百吃不厭。
福建福安「兩個人一起做煎包,這是我最浪漫的生活」
「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沒煎包吃,沒辦法」
「我這煎包跟其他家的不一樣,我這香、嫩、鮮。」
這家水煎包店原來並沒有名字,給它賜名的是附近的老百姓——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美味,被視為福建福安賽岐二十四米街的名片。
傳統柴火灶架大鍋煎制,使得包子帶有柴火香,水煎包以上等豬腿肉、蘿蔔絲、蔥花做餡兒。包子上鍋前,鍋底塗抹一層豬油,待半熟,鍋內澆上涼水,水開包熟,十五分鐘出鍋。
「我從小做兒子(小孩子)開始就在這邊吃了,吃到現在。」「一個月也就來這麼十幾次吧」味美的佳餚,食客都會不吝溢美之詞。
夾起一個噴香撲鼻的水煎包,蘸料一滾,皮脆餡多,一口爆汁。
「兩個人一起做煎包,這是我最浪漫的生活」
老闆是愛妻之人,煎包只賣到11點,剩下半天要陪老婆的,他說了,等到退休那天,帶上媳婦一起旅遊,浪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