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天下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說的就是古今中外政壇的一個普遍哲理,話說元未明初之際,就出現了一位「救駕」的將軍,他的名字叫陳德。陳德,字至善。他只是個農民,祖祖輩輩都是踏踏實實的農民,後來元朝天下大亂,生存所迫,他追隨朱元璋起義,漸漸地變成了獨當一面的大將軍。
最讓明朝開國皇帝終身難忘的奇功就是元未明初的著名的鄱陽湖大戰即1363年,在鄱陽湖和陳友諒軍發生的一場力量懸殊很大的戰鬥,當時陳友諒的軍隊擁有大型戰船,一艘戰船能容納3000——4000人,而且陳友諒部隊總共約有600000人,而朱元璋則人數少得可憐,據《明史》記錄,當時朱元璋部隊人數總共不過200000人,而且戰船小。
只不過作戰較為靈活,當時朱元璋憑著英勇頑強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方針,倒是一度與陳友諒的部分戰得旗鼓相當,難分難解。可是俗話說的好,屋漏又遭連夜雨,行船偏遇打頭風,本來軍事力量就比較薄弱的朱元璋卻在關鍵時刻差點喪命,當時,朱元璋正在主艦指揮作戰,突然,身邊軍師劉伯溫大喊;主公,有危險!馬上換船!
等朱元璋剛剛換過戰船,朱元璋原來乘坐的主艦戰船被石彈擊中全船將士英勇陣亡,朱元璋嚇得屁滾尿流,可剛剛驚魂未定,突然發現敵營船陣大開,衝出一員虎將,直奔朱元璋的中軍而來,沿途驍勇無比,勢如破竹!朱元璋急令兩翼護艦包抄,將這員大將的戰船截住,定晴一看,竟是敵軍名將張定邊,然而兩翼護艦包抄不了,被張定邊連斬三員大將,奮力向朱元璋的戰船殺來。
朱元璋一見大事不好,扭頭就跑,不料慌不擇路,竟一下駛進淺水區,戰船被淺在沙灘上,朱元璋大驚失色,疾呼:吾命休矣!張定邊緊隨其後追來,見朱元璋的被阻淺水灘上,知道前面是淺水區,急令戰船停止前進,叫船上所有弓箭手對著朱元璋的戰船一陣亂射,可想而知,前面說過,陳友諒的戰船一般能容納3000——4000人,那是多麼密集的箭雨啊!
但是,古人云;吉人自有天相,或許該他當明朝的開國皇帝吧!正在這十分危急的關頭,萬夫長陳德出現了,當時他僅僅是一個萬夫長,然而他卻捨命護住朱元璋,用自己的身體把朱元璋完全蓋在下面,而他自己卻承受那密集的箭雨,據《明史》記載;當時陳德身受九箭,幸虧有重甲護體,當時也氣如遊絲,昏迷不醒啦!
事後朱元璋的救援部隊趕到,重傷張定邊,但還是被他逃走了,而陳德也被朱元璋下令全力醫治而被救活,但卻因為此次戰鬥而被朱元璋格外看重,屢屢提拔,先後由萬夫長提拔為帳前都先鋒,元帥,1368年陳德隨徐達北伐元朝,攻克汴梁。後來陳德又討平了周圍的再扣,立下赫赫戰功!後來他又隨馮勝等人攻打陝西擒拿北元士兵100000人。
洪武三年,陳德再次因功受封,被封為臨江候,賜免死鐵券,後來又多次出徵漠北,曾在一次戰鬥中斬敵10000人,一舉收復甘肅。真所謂一將成名萬骨枯啊!他在多次出徵漠北的過程中,幾乎沒有吃過敗仗,可以說,明朝的天下是和陳德的赫赫戰功分不開的!
洪武11年,陳德病逝,躲過了太平時期朱元璋屠殺功臣的屠刀,得到了善終,然而世襲他的爵位的後人就沒有那麼好運啦!在一次朝廷陰謀事變中,他的後人也被滿門抄斬!就在當時在法場行刑時,當了皇帝的朱元璋突然想起了往事,想起來了那替自己挨了九箭的陳德!也許是良心發現吧!他突然下令放走了陳德的一個孫子,為陳德留下了一個活種!此種結局真讓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