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冒死替朱元璋擋九箭,朱元璋為報恩,抄家時留了個孫子給他

2020-12-21 騰訊網

古語有云:天下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說的就是古今中外政壇的一個普遍哲理,話說元未明初之際,就出現了一位「救駕」的將軍,他的名字叫陳德。陳德,字至善。他只是個農民,祖祖輩輩都是踏踏實實的農民,後來元朝天下大亂,生存所迫,他追隨朱元璋起義,漸漸地變成了獨當一面的大將軍。

最讓明朝開國皇帝終身難忘的奇功就是元未明初的著名的鄱陽湖大戰即1363年,在鄱陽湖和陳友諒軍發生的一場力量懸殊很大的戰鬥,當時陳友諒的軍隊擁有大型戰船,一艘戰船能容納3000——4000人,而且陳友諒部隊總共約有600000人,而朱元璋則人數少得可憐,據《明史》記錄,當時朱元璋部隊人數總共不過200000人,而且戰船小。

只不過作戰較為靈活,當時朱元璋憑著英勇頑強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方針,倒是一度與陳友諒的部分戰得旗鼓相當,難分難解。可是俗話說的好,屋漏又遭連夜雨,行船偏遇打頭風,本來軍事力量就比較薄弱的朱元璋卻在關鍵時刻差點喪命,當時,朱元璋正在主艦指揮作戰,突然,身邊軍師劉伯溫大喊;主公,有危險!馬上換船!

等朱元璋剛剛換過戰船,朱元璋原來乘坐的主艦戰船被石彈擊中全船將士英勇陣亡,朱元璋嚇得屁滾尿流,可剛剛驚魂未定,突然發現敵營船陣大開,衝出一員虎將,直奔朱元璋的中軍而來,沿途驍勇無比,勢如破竹!朱元璋急令兩翼護艦包抄,將這員大將的戰船截住,定晴一看,竟是敵軍名將張定邊,然而兩翼護艦包抄不了,被張定邊連斬三員大將,奮力向朱元璋的戰船殺來。

朱元璋一見大事不好,扭頭就跑,不料慌不擇路,竟一下駛進淺水區,戰船被淺在沙灘上,朱元璋大驚失色,疾呼:吾命休矣!張定邊緊隨其後追來,見朱元璋的被阻淺水灘上,知道前面是淺水區,急令戰船停止前進,叫船上所有弓箭手對著朱元璋的戰船一陣亂射,可想而知,前面說過,陳友諒的戰船一般能容納3000——4000人,那是多麼密集的箭雨啊!

但是,古人云;吉人自有天相,或許該他當明朝的開國皇帝吧!正在這十分危急的關頭,萬夫長陳德出現了,當時他僅僅是一個萬夫長,然而他卻捨命護住朱元璋,用自己的身體把朱元璋完全蓋在下面,而他自己卻承受那密集的箭雨,據《明史》記載;當時陳德身受九箭,幸虧有重甲護體,當時也氣如遊絲,昏迷不醒啦!

事後朱元璋的救援部隊趕到,重傷張定邊,但還是被他逃走了,而陳德也被朱元璋下令全力醫治而被救活,但卻因為此次戰鬥而被朱元璋格外看重,屢屢提拔,先後由萬夫長提拔為帳前都先鋒,元帥,1368年陳德隨徐達北伐元朝,攻克汴梁。後來陳德又討平了周圍的再扣,立下赫赫戰功!後來他又隨馮勝等人攻打陝西擒拿北元士兵100000人。

洪武三年,陳德再次因功受封,被封為臨江候,賜免死鐵券,後來又多次出徵漠北,曾在一次戰鬥中斬敵10000人,一舉收復甘肅。真所謂一將成名萬骨枯啊!他在多次出徵漠北的過程中,幾乎沒有吃過敗仗,可以說,明朝的天下是和陳德的赫赫戰功分不開的!

洪武11年,陳德病逝,躲過了太平時期朱元璋屠殺功臣的屠刀,得到了善終,然而世襲他的爵位的後人就沒有那麼好運啦!在一次朝廷陰謀事變中,他的後人也被滿門抄斬!就在當時在法場行刑時,當了皇帝的朱元璋突然想起了往事,想起來了那替自己挨了九箭的陳德!也許是良心發現吧!他突然下令放走了陳德的一個孫子,為陳德留下了一個活種!此種結局真讓人啼笑皆非!

相關焦點

  • 為救朱元璋他身中九箭,朱元璋:朕決不負你!27年後將其抄家滅族
    在這四百多位皇帝中,朱元璋的出身最低微,也最為勵志。他當過放牛娃,當過和尚,還討過飯,最終一路逆襲成為大明開國皇帝,堪稱傳奇。朱元璋登基後,為了防止大權旁落,對那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功臣們痛下殺手,把他們殺了個七七八八,其中一人還在危急關頭為他連擋9箭,救了他的性命。
  • 虎將用身體為朱元璋擋9箭,朱元璋:我永不殺你!30年後滿門抄斬
    朱元璋能夠取得天下,與他身邊的兄弟們有著直接的聯繫,如果不是兄弟們為他賣命,朱元璋相當皇帝的話,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朱元璋徵戰沙場,之所以沒有丟掉性命,全靠兄弟們替他擋刀了。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朱元璋的戰船都是漁船,戰鬥力非常低,陳友諒的戰船是當時最豪華的「航母」,嚇都能把人嚇死。雙方大戰的時候,陳友諒麾下的猛將張定邊不顧生死,萬千軍中直接奔向朱元璋,要取朱元璋的首級。
  • 開國大將滿族被抄,朱元璋:看他救我一命的份上給他留個孫子
    從一個全家餓死,孤身求活的乞丐,到開創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完成了最高的躍遷。他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除了他自身出色的能力以外,還要得益於對他忠心耿耿的良將。與徐達、常遇春等人相比,陳德名聲不顯,但他為朱元璋立下的功勞可一點都不小。 陳德出身於農耕世家,但他身強體壯,孔武有力。
  • 朱元璋要殺此人,不料10歲孫子隨口說8個字,朱元璋大驚:滿門抄斬!
    朱元璋加入紅巾軍之初,由於他在寺廟裡認識幾個字,所以很快被郭子興提拔為頭目,在朱元璋第一次到鳳陽徵兵的時候,費聚就投奔朱元璋了。費聚是個練家子。 據說他早年曾到華山拜師學藝,有一身武藝,朱元璋看他相貌堂堂,而且為人豪爽,就非常重用他。
  • 郭子興在濠州受到排擠,來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為何還要分他兵馬?
    郭子興在濠州受到排擠,來到滁州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不僅接待了郭子興,還把自己三萬人馬的指揮權也交給了郭子興,是出於兩方面的原因:1:報恩:朱元璋在投奔郭子興的起義軍之前,是個一無所有的人,父母餓死了,連個埋葬的地方都沒有
  • 朱元璋一共26個兒子,為什麼把皇位傳給孫子?他的兒子們服嗎?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臨死前把皇位傳給了孫子,在他有26個兒子的背景下,那麼這的權力交接肯定是不會順利的,註定要血流成河。朱元璋是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農民出生,卻做到了一國之君,他的皇位可以說是他一手搭建起來的。他推翻蒙元統治,恢復了民族平等,建立了大明王朝,開創了洪武之治。而他的子孫後人都享受在他打下的江山,在他的蔭庇之下坐享其成。
  • 朱元璋為什麼將皇位傳給孫子?
    首先,唐郎覺得,朱元璋為什麼會將皇位傳給孫子這個問題其實是暗含了兩個問題。第一,明朝的皇位傳承制是什麼?第二,朱元璋為何傳位給孫子?一,朱元璋的傳位是大明建立後的第一次皇位傳承,事關大明血脈延綿,至關重要。
  • 朱元璋對待開國功臣:為何從禮遇最後轉變為殺戮
    明太祖朱元璋藉此兩案,大開殺戒,從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間,他幾乎將明初的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受株連被殺者有45000餘人。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做?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民,曾入皇覺寺為僧,從他投入「紅巾軍」,到建立了大明政權,戎馬徵戰十幾年。可以說,他是在馬上得的天下。他的成功,得益於身邊一批運籌帷幄、能徵善戰的文臣武將。
  • 朱元璋給孫子留了一猛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他的大兒子朱標就成了太子。朱標人很好,每一次弟弟犯了錯之後,他這個大哥都會護著他們。就是因為這樣,朱標在自己兄弟們裡面是最有名氣的,所以他成為皇帝是沒有人不服氣的。但是朱標死得早,很多事情就這樣開始改變了。很多的皇子都開始爭搶這個太子的位置了。
  • 朱元璋一生只失算了兩次,卻害苦自己的孫子,讓大明江山生靈塗炭
    後世之人都說劉伯溫其智近妖,但卻忽略哪怕是算無遺策的劉伯溫,也讓朱元璋的帝王權術折騰得夠嗆。誰也不曉得,這個窮苦出身的朱重八,哪裡修得的如此城府。但是步步謹慎,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的朱元璋,卻在身處權力最巔峰時接連失算了兩次,正是這兩次致命的失誤,直接導致明初又一次的風雲突變。
  • 朱元璋賜死一武林高手,其後代在200年後把朱元璋83個後代害苦了
    自古的君王們想要開闢出自己的天下時,手下都需要吸納一批英雄豪傑為自己徵戰沙場,大明王朝的開國帝王朱元璋就是這麼一個君主。眾所周知,朱元璋原本只是一個小乞丐,家中兄弟雖多,但都是窮苦老百姓,甚至直接的父親和哥哥都在亂世之中被餓死。
  • 他當做朱元璋的養子,朱元璋問了一個問題,他為什麼成為了皇帝?
    你比如說朱元璋。雖然看起來非常的體恤百姓,,減輕百姓負擔。但在對待給自己賣命的大臣時,又是另一副面孔,真的讓人很難琢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分析他的人物性格特點。 所以,在他成為父親以後,以至於父愛泛濫,為了鞏固自己兒子太子的地位,就把那些他認為對兒子有威脅的大臣給處死了,也就是給兒子清理了障礙。朱元璋有個兒子叫朱標,這個朱標非常的喜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也非常的不錯,經常性的受到老師的誇獎。因為朱元璋對有學識的人非常喜愛,所以他對這個叫朱標的兒子也是寄予了厚望,就把他立了太子。可能是天妒英才吧,沒過幾年朱標就去世了。可謂是英年早逝,這可讓朱元璋心疼壞了。
  •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不少的開國猛將,他們在戰場上勇猛無敵,為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大明王朝開國名將很多,像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這些開國猛將中不得不提大將軍藍玉。
  • 常遇春是如何脫穎而出,成長為朱元璋心腹愛將的?
    表面上看起來,常遇春似乎是一個大老粗,但實際上,心思細膩,他見劉聚只知四處劫掠,覺得長此以往沒有前途,打算離開劉聚,另謀出路。恰在此時,常遇春聽說朱元璋的隊伍軍紀嚴明,於是決定親自去考察一番。常遇春帶領手下來到和州,發現朱元璋的軍隊果然軍紀整肅,對百姓秋毫無犯,因此決心投奔朱元璋,此時是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四月,常遇春二十五歲。
  • 朱元璋稱帝時,還有幾個親戚在世,朱元璋又是怎麼對他們的呢?
    明太祖朱元璋侄孫,第一代靖江王。父親朱文正是朱元璋長兄朱興隆子。守謙幼名鐵柱,生於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九月十九日。朱文正被囚禁的時候,朱守謙已經幾歲了,但是朱元璋對這個侄孫說:「你爹犯錯了,但是你沒有罪,等你長大了,我一定給你封賞。」等到朱元璋稱帝時,真的封了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到廣西桂林為藩王,是二十五個藩王裡面唯一的非直系子孫。
  • 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是謀反嗎?其實朱元璋另有目的
    在朱元璋手下賣命的,個頂個是軍界大佬,就算藍玉能力再強,論起資歷來也很難出頭。所以,藍玉一直聲名不顯,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才獲得了出頭的機會——統帥十五萬大軍追擊前朝殘黨。老大當了二十多年的皇帝,自己才獲得了崛起的機會。從這裡我們就能側面看出,老朱的手下究竟有多少能人,能讓藍玉這塊黃金被埋沒這麼多年。
  • 15000人被藍玉案牽連,朱元璋唯獨放過這位藍玉親信,為何?
    而藍玉此人是朱元璋打天下時的將領之一,能力出眾,多次率軍北伐戰功顯赫,在軍中也是極有威望的,帶領的部隊個個都是驍勇善戰的精兵。皇帝最怕的就是部下擁兵自重,或者是權力過大,當時的趙匡胤不就是黃袍加身,帶領部隊起義了嗎?建立了宋朝。慢慢時間長了,藍玉就居功自傲,不聽朱元璋的招呼,朱元璋這時候就起了疑心。
  • 朱元璋親撰對聯送給他,極盡讚美,他命好,死得早
    並非特意描繪他的長相,而是經人之口說出來的。小朱帶領眾將攻太平之前,即已派李善長「為戒戢軍士榜,比入城即張之」。(朱元璋劇照)這邊正打仗,那邊已在貼文宣,乃是告誡眾將士,有敢劫掠者斬。這並非朱元璋的容貌第一次被描述,他投軍見到郭子興時,老郭即見其「狀貌奇偉異常人」。只不過,這個與眾不同,還看不出是要做個小校還是做個大將,直到陶安說出這句話,才知道,他是要做皇帝的。
  • 朱元璋特賜「全屍」,結果只留下一張人皮?
    因此,他先後被封為永昌侯、大將軍、涼國公等,可以說是位極人臣,顯赫至極了!那朱元璋為什麼要殺他呢?僅僅是因為他功高震主嗎?其實朱元璋對藍玉下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01居功自傲藍玉這個人,本身就是屬於那種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類型。再加上多次立下大功,為大明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藍玉就變得更加囂張跋扈了。有一次,藍玉追擊元朝軍隊,得勝而歸。
  • 明朝首次皇位交接之謎:兒子們年富力強,朱元璋為何要傳位孫子?
    朱標出生時,朱元璋已經27歲了,這在當時絕對屬於「晚育」的大齡青年。正因為此,朱元璋對朱標抱以極大的希望,讓他跟隨宋濂、李善長、徐達等人學習。從公元1364年,朱元璋稱王時起,9歲的長子朱標就成為他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而朱標也不負期望,他溫文儒雅,慈仁殷勤,頗具儒者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