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雖然起源於印度,但自漢朝時期傳入我國以來,經過兩千年來與中國本土文化儒、道的融合,已經深深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逐漸與儒道兩家合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並在漢語詞彙中,留下了濃厚的佛教文化氣息。我們張口就來的成語,很多都是來自佛教,但我們卻日用而不知,已經忘記了它的來源。
一、盲人摸象
出自於《涅槃經》卷三十。比喻不能看清事情的全部,只憑片面的了解和局部的經驗,就盲目地做出論斷。
二、火燒眉毛
出自《五燈元會》。比喻事態相當嚴重,形勢非常緊急,已經迫在眉睫,必須立即設法解決。
三、家賊難防
出自《五燈會元》卷三十七。這裡的「家賊」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原意是六根以其內在的貪慾,追逐聲色等塵染,劫掠了人本性中的善法。後來用作比喻隱藏在內部的壞人不容易防範。
四、一絲不掛
出自《楞嚴經》:「一絲不掛,竿木隨身。」原意是比喻人沒有一絲一毫的牽掛,修持境界已經很高。後來指人裸體。
五、想入非非
出自《楞嚴經》「如存不存,若盡不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原指修行人已經達到「非想非非想」的禪定境界。後形容胡思亂想,不切實際的想法。
六、單刀直入
出自《景德傳燈錄》,原意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現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七、頭頭是道
出自《續傳燈錄·慧力洞源禪師》,原指開悟後的境界,指的是盡虛空遍法界,「道」無所不在。現在多比喻說話做事很有條理。
八、殺人不眨眼
出自《五燈元會》,原意形容經上所說的屠夫廣額。後成為禪林用語,比喻師家接化學人,冷酷嚴厲,絲毫不留情面。現在形容人極其殘暴,殺人時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九、無風起浪
出自唐·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
十、打成一片
出自《五燈會元》,原指融合一體。即去除一切執著與分別,將千差萬別之事物融通一片,不再有你我、彼此、主客等差別之情想。後用以表示和不同人的感情都很融洽,成為一個整體。
十一、心心相印
原是禪語,心是佛心,印是印可。意思是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佛的心印眾生的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後來形容人彼此之間的思想感情非常默契,完全投合。
十二、伸手不見五指
出自《續燈錄》卷七:「伸手不見掌。」意思:悟道的人見一切事物,都是平等不二的,不會加以主觀的虛妄分別與憎愛。後來形容沒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一片漆黑。
十三、有口皆碑
出自《五燈元會》,形容做的善事非常突出,人們都稱讚他的功德,眾人之口,便成了一座座無形的豐碑。
十四、本來面目
出自《六祖壇經》,原指人的本性,明心見性後的那個「性」。後用來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十五、冷暖自知
出自《大日經疏》卷十二:「如飲水者,冷熱自知。」原指修行人證悟的境界,只有自己能夠感受,無法告知他人。後來比喻對事物體會的深淺,只能靠自己體驗,別人無法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