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安身立命」源自佛教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成語「安身立命」源自佛教

安身立命

見《五燈會元·長沙景岑禪師》:「問:學人不據地時如何?師曰:汝向什麼處安身立命?曰:卻據地時如何?師曰:拖出死屍著。」「安身立命」與下文「著身處」意同。「問:如何是學人心?師曰:盡十方世界是爾心。曰:恁麼則學人無著身處也。師曰:是爾著身處。曰:如何是著身處?師曰:大海水,深又深。曰:學人不會。師曰:魚龍出入任升沉。」可見在禪語中,安身立命指在根本處見性亦即悟心而言。後以安身立命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事業有成就。如言「安身立命之所」。《水滸傳》第二回:「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那裡是用人去處,足可安身立命。」茅盾《創造》:「他老了,少壯時奔走衣食,不曾定下安身立命的大方針。」

相關焦點

  • 源自佛教的成語「借花獻佛」
    源自佛教的成語「借花獻佛」 借花獻佛 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淨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
  • 源自佛教的成語:迴光返照
    源自佛教的成語:迴光返照 迴光返照 指太陽剛落到水平線下時,由於光線反射作用,天空中又短時發亮的自然現象。
  • 來看看這些已經「面目全非」的佛教成語,有沒有驚到呢?
    之前寫過兩三篇文字介紹過一些源自佛教的成語、俗語。今天提及到的這些成語、俗語仍舊是源出佛教典籍,但在日常使用時,含義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甚至相反。網上有過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段子,說某公司招聘,考題很簡單,就只有一道成語填空題:一絲不()。
  • 15個常用成語,都源自佛教,看看你知道幾個?
    佛教雖然起源於印度,但自漢朝時期傳入我國以來,經過兩千年來與中國本土文化儒、道的融合,已經深深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逐漸與儒道兩家合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並在漢語詞彙中,留下了濃厚的佛教文化氣息。
  • 來自佛教的十個智慧成語,令人大徹大悟
    佛教自西漢傳入我國後,隨著佛經的大量翻譯和流通,逐漸融進我們的傳統文化,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也使得我們的漢語詞彙更加豐富多彩,生活中常用的成語,很多都是來自佛教,充滿人生智慧。一,八風不動佛教中常說「八風吹不動」,八風分別指的是「利益、衰耗、毀謗、榮譽、稱讚、譏諷、受苦、受樂」,這八種生活境遇,像風一樣隨時隨地吹動人的身心,所以叫「八風」。佛教認為,八風不動,是對一個修行人的基本要求,遇到任何境界,都要不為所動,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內心不會為外境所轉。
  • 四個成語組成一部佛教中土禪宗發展史
    佛教對中國文化產生過很大影響和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許多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由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從南北朝開始中國佛教進入興盛發展階段,從杜牧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寺廟何其之多。在梁武帝時期,南朝佛教發展到最鼎峰,僅南京城就有佛寺五百多,但也經歷了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三次滅佛運動。
  • 成語「七上八下」語出佛教
    成語「七上八下」語出佛教(圖片來源:資料圖)七上八下語出宋蘊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一:「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形容無所適從或心神不定。
  • 中國佛教文化常識
    著有《學成語,講故事》、《中國佛教文化傳說》等作品。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中國佛教的起源,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佛教諸神的由來,佛教的教義和經典,佛教寺院格局和僧眾的生活;作者在參考眾多史料和專家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簡明易懂的語言來敘述中國佛教的基本知識(如教義、教派、經典以及中國佛教寺院僧眾的儀軌與日常生活),佛教對中國文化(如語言、書畫、文學、戲劇、音樂等)的影響,中國佛教名勝古蹟的來由與傳說等
  • 成語「現身說法」源自佛教
  • 韓國2019年度成語共命之鳥,象徵分裂的社會,起源佛教故事
    視頻截圖韓國《教授新聞》15日報導稱,11月25日至12月9日期間,通過電子郵件和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向1046位教授進行「年度成語」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共有347位教授(33%)選擇了「共命之鳥」這一成語,比例最高。韓媒評論稱該成語讓人想到政黨間爭得你死我活,卻不知其實是共生死的社會現狀。
  • 佛教10個大智慧的成語,令人大徹大悟!
    我國佛教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浩如煙海的佛家典籍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在諸多佛典之中,有許多蘊含佛家大智慧的名句。尤其有些名句轉化為成語之後,可謂至精至簡,令人肅然起敬,百讀不厭。1.鏡花水月鏡中的花,水中月亮的倒影,看似有,其實沒有。
  • 莊子20個成語,安身立命,自在逍遙!
    而這20個成語正是《莊子》一書的精髓所在,窺一斑而知全豹。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樓宇烈:傳統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之道(正文部分)
    在我們傳統文化裡,從為人處事的角度來講,有我們安身立命的道理;從修養身心的角度來講,也有安身立命的道理;哪怕僅僅從怎樣來保養我們的生命來講,也有安身立命的道理。即使是從道德這個層面來講安身立命,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我們今天為什麼會討論這個問題?我覺得就是因為今天的人不知道從何下手才能夠安身立命,也不知道安身立命根本的精神在什麼地方。
  • 成語典故|「爾虞我詐」源自《左傳》,本為: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成語典故|「爾虞我詐」源自《左傳》盟誓,本意為「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文:枯木中國的成語很有趣,是古代漢語詞彙中的一種長期沿用的固定短語,每個成語簡潔精闢,言簡意賅,而其背後大多都有一個典故或者故事成語的形成,大多源自古代經典著作或者名人趣事,在形成的過程中,大多意思延續本意,然而也有不少,經過演變,反而成了相反的意思,諸如「爾虞我詐」就是其中之一。
  • 文史知識 難倒九成中國人的八個成語
    指「過時之物」。  這個成語的出處,源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黃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2)娑婆世界  佛教名詞,常被生吞活剝地改裝成「婆娑(pósuō)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 《看圖猜成語》龍虎成語是什麼 答案大全匯總
    導 讀 瘋狂猜成語是一款根據圖片提示猜成語的小遊戲,玩家在遊戲的同時還能學習成語知識,何樂而不為呢?有一關的圖片是一個人一條龍一個老虎,這是什麼成語呢?
  • ➹難倒九成中國人的七個成語,看完後我信了!
    這個成語的出處,源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黃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佛教名詞,常被生吞活剝地改裝成「婆娑(pósuō)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根據佛教的說法,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也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內。
  • 難倒九成中國人的八個成語,看完後我信了!
    這個成語的出處,源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黃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2)娑婆世界  佛教名詞,常被生吞活剝地改裝成「婆娑(pósuō)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 20組成語接龍,讓孩子輕鬆記住1000個成語
    20組成語接龍,讓孩子輕鬆記住1000個成語,僅此一份,快收藏! 成語,是語文學習必須掌握的一類知識點。但有些同學不愛積累成語,認為成語學起來枯燥。有句話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想要讓孩子多多積累成語知識點,就可以採用成語接龍的遊戲,讓孩子們學得輕鬆,在遊戲中就可以積累不少的成語。
  • 成語小秀才第4061關答案是什麼
    成語小秀才是一款十分具有魔性的成語猜謎類休閒闖關遊戲,遊戲的玩法十分的輕鬆,操作簡單易上手任何人都可以享受休閒的樂趣,要挑戰成功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海量豐富的成語詞庫,多種不同休閒模式給你沉浸式的休閒感,那麼成語小秀才第4061關答案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成語小秀才4061關答案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