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高是個什麼鬼?別耽誤,但也別被過度診療

2021-02-12 說說咱家娃

橙子的原創個人公眾號

0-3歲的育兒百科全書
教你像美國媽媽一樣輕鬆帶娃

上一篇裡,關於問寶寶肌張力的問題被點讚很多,於是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說說這個問題吧,其實材料也收集得差不多了,一直也要寫的。

開了公號之後,經常被提問關於寶寶肌張力的問題,很多媽媽說,寶寶被兒保醫生判斷肌張力高,著急得不得了。

我本來對這個概念不是很熟悉,但是架不住問的人多得有點不太正常,於是去研究了一下。

什麼是肌張力高?

其實「肌張力」這個概念解釋起來比較複雜,簡單的比喻一下,人的肌肉就像彈簧一樣,肌張力,指的就是這根彈簧的原有的鬆緊程度,也就是,你更容易拉開,還是更不容易拉開。

如果肌張力高,就是彈簧很緊,「更不容易拉開」的情況。

說一個寶寶肌張力高,不是指他力氣大,或者我們傳統說的「硬實」,而是指他的肌肉特別緊,就像一個難以被拉開的彈簧。

肌張力高的寶寶,表現會和正常寶寶有明顯不同的。

肌張力高是什麼表現?

看到一個美國的肌張力高的寶寶的典型案例,他的媽媽形容他"硬得像塊板子"。在孩子剛滿月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不是很正常,因為如果不幹預,這個孩子總是會維持這樣的一個姿勢。


像圖中這樣,兩隻胳膊總是平端在胸前,不舉起來,也不放下。如果強制牽拉舉過頭頂,他就會感到疼痛而大哭不止。當抱他起來的時候,他的雙腿不會垂下,而會交叉起來,這個孩子也從來不會主動彎曲或者轉動身體。

這個樣子就是很典型的肌張力高。

當然,這是個例,具體到每個寶寶表現會有差別。有些會症狀輕一點,但是肌張力高的寶寶的總體特點就是:只要是清醒著,肌肉就會不自覺的時刻在繃緊狀態,讓他們做動作,或者給他們拉伸四肢,會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如果你百度「肌張力高」,會有一套判斷肌張力高的方法。大體上算靠譜,但是只能作為參考,不能因此來確診,因為做這個判斷並不是讀幾百個字那麼容易的事情,確診需要專業有經驗的醫生來做詳細的評估,親生父母一沒有經驗,二關心則亂,容易誤判。所以我也不建議家長們參照這套判斷標準。

有早產或者難產經歷的媽媽,如果寶寶有以下兩個表現,就可能是肌張力有問題,建議儘早去看專業的醫生做詳細評估。

一,感覺到寶寶身體不同尋常的僵硬或綿軟(綿軟可能是肌張力低的表現)

二,寶寶的大運動發展極其滯後

是什麼引起了肌張力高?

肌張力這個看起來是肌肉的問題,實際上是腦神經出了問題,大腦神經對肌肉傳導的神經信號處理的不正確,導致肌肉總是不必要的過於繃緊或者過於鬆弛。所以肌張力的問題都是伴隨著腦部神經不同程度的損傷。

所以,肌張力高的寶寶中,有一半是腦癱患兒,另一半裡也有一部分有著視力或者其他能力殘疾的問題,當然,也有一部分純是肌張力高,其他一切正常的情況。

所以,早產(少於37周),生產中缺氧,腦出血,宮內或生產過程中感染,中毒,都可能會引起肌張力高,如果你的寶寶有這些經歷,那就要格外注意一些。

如何治療肌張力高

既然肌肉的彈簧比較緊,不好拉開,無法改變,問題又出在複雜無比的大腦裡,所以治療肌張力高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通過各種鍛鍊,增加孩子的力量,克服肌張力高所帶來的運動障礙。

如果確診是肌張力高,18個月以內的嬰兒的治療方法只有一種,就是物理治療,康復中心的專業康復和在家中日常的訓練,缺一不可。訓練的內容其實就是訓練引導孩子做各種各樣的動作,鍛鍊拉伸肌肉力量。譬如,鼓勵孩子去接一個球,孩子就拉伸了手肘的肌肉。

在日復一日的重複訓練中,孩子會慢慢摸索到對抗肌肉異常張力的方式,最終可以自由自主的運動。

瑜伽(拉伸肌肉)和按摩,也可以增加肌肉的延展性和柔韌性。

而這些物理訓練本身,也會刺激大腦重新建立通路,一定程度上修復大腦受損的情況。

因為越小的孩子,大腦可可塑性就越大,所以越早進行科學的康復訓練,康復的情況就會越好。

18個月以後,有一種療法是注射「肉毒桿菌毒素」,這種毒素可以麻痺肌肉,讓肌肉放鬆,產生幾個月的窗口期,讓孩子有時間可以鍛鍊出對抗緊張肌肉的肌肉群。這種療法主要是對那種肌張力高到非常嚴重的腦癱患兒,一般程度的肌張力高,物理治療就足夠康復而不需要藥物的介入。

注意,治療肌張力高,只有上述方法,各種其他的療法:電療,遊泳療法,打「腦活素(什麼鬼……)」,針灸或者吃藥,都完全不靠譜。相關學術文獻中根本沒有關於其他療法的論述。

真正肌張力高的康復是持久而且枯燥的,很可能要堅持三四年,孩子的大運動才能勉強追上正常的孩子,而且依然需要不間斷的進行下去。並不是打個針吃個藥,隨便在家做做被動操,就可以好起來的。

避免過度診療


其實這一部分才是我重點想說的,國內現在有一個很不好的問題就是,借一個國外研究出來的嬰幼兒疾病的概念,然後把症狀描述得似是而非,讓本來甚是罕見的疾病泛化,本來正常的孩子中槍一大片,家長焦慮不已,然後趁機賣相關的產品和療法。

我從中文網頁中看到的例子來說,絕大多數都是這種,兒保醫生捏了捏,就說肌張力高,讓買書和光碟回家做被動操。這種可以確定是在騙人。

首先,肌張力高的診斷不是兒保醫生的水平就能看出來的,他頂多發現一些異常,然後應該建議你找專業的醫生做更詳細的評估。

其次, 判斷肌張力也不是隨便摸摸,一次就可以診斷的,因為寶寶在陌生環境,或者情緒緊張的情況下,都容易繃緊肌肉,造成誤判。

最後,只是做做被動操是治不好肌張力高的,前面說了,治療肌張力高需要持久的系統的康復訓練,被動操能「治好」的寶寶,肯定本來就沒有什麼異常。

我還看到一個例子說,寶寶被醫院診斷肌張力高,還需要住院治療什麼的,但是寶寶所有大運動發展都很正常,這種我也是無力吐槽。

首先,肌張力高並不需要任何住院治療,只需要定期的康復理療+家中的日常訓練,國外也沒有住院治療的。

其次,肌張力有問題的寶寶不可能大運動發展正常,無論是抬頭,翻身,對他們來說都是艱難的挑戰,甚至連轉個頭都不容易。很多肌張力高的寶寶在從小接受訓練的情況下,依然七八個月都不會翻身。治療肌張力高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寶寶可以正常的運動。既然運動發展正常,又需要什麼治療呢?

事實上,肌張力的問題(包括過高和過低),並不是一個普遍現象,在美國每年約有20000例肌張力異常的診斷,可是美國每年新生兒出生是四百萬左右,大概是千分之二三左右的發病率,其中還有一半是腦癱患兒。

但是我感覺在國內這個問題出現的頻率如此之高,已經遠遠的超過了這個概率,相信很多寶寶是被過度診療的。

國內亂象很多,希望媽媽們擦亮眼睛,不被忽悠。

如果你沒有經歷早產難產等特殊問題,寶寶的大運動發展一切正常,抱起來並不感覺十分僵硬,大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讓那些賣光碟的無良醫生見鬼去吧。

作者|橙子

教育碩士,旅居北美

曾經是學理科的女文青

現在是愛碼字的全職媽媽

6歲大寶毛頭難養難搞

3歲二寶果果天使乖乖

ID:mykidsstory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異常的原因是什麼?
    但是有一個問題可能是在嬰兒出生後才能觀察到,那就是孩子的肌張力問題,那麼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異常的原因是什麼?一、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人人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肌肉表現的緊張和僵硬程度。
  • 孩子「肌張力有點高」,會不會是「腦癱」?
    帶孩子去兒保體檢過的家長,都對「肌張力高」、「足尖著地」、「頭後仰」、「飛機手」這些字眼並不陌生。 醫生的一句「感覺肌張力有點高」,就讓家長擔心的要死,懷疑寶寶會不會是腦癱?
  • 四個月寶寶肌張力高怎麼辦
    在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當中需要定期的體檢,體檢發現有問題的類型當中,肌張力增高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出現有肌張力增高的情況,一般提示有可能會存在腦損傷或者腦發育不良的情況,多見於有一些出生危險因素的情況,例如早產出生有缺氧窒息,新生兒時期黃疸比較嚴重,或者有顱內感染的情況。
  • 寶寶肌張力高要重視!康復訓練+嬰兒遊泳可有效緩解!
    肌張力低,彈簧松,感覺孩子總是很無力;肌張力高,彈簧緊,感覺孩子老是繃著。 醫生通常是通過活動寶寶的四肢和關節,來感受寶寶肌肉放鬆的情況下的肌張力,來初步判斷是否存在中樞神經系統及外周神經、肌肉系統疾病等可能性。
  • 寶寶肌張力高的3大原因及3大表現
    引起寶寶肌張力高的3個原因 1、出生不順利 俗話說生產對於女性而言是如同在鬼門關走一遭,其實對於新生兒而言也是如此。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胎兒不能夠正常地進行出生的現象,也被稱之為異常出生。
  • 怎樣判斷寶寶是不是肌張力異常?要不要緊?聽聽兒保醫生的說法
    看大家如此緊張,芽芽媽真是於心不忍,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寶寶「肌張力」的問題。1什麼是肌張力?肌張力,簡單的說就是肌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所以,如果要客觀地判斷寶寶的肌張力,需要觀察三種狀態下寶寶的肌張力特徵。2什麼是肌張力高?
  • 寶寶肌張力高是腦癱嗎?父母們注意了!這篇文章教你分辨
    當寶寶們出現什麼異常情況,家長們腦海中仿佛已經拉響了警報,生怕寶寶出現了問題得不到及時治療。其實這是很好的,有疾病的話能夠早發現早治療。但是也容易造成過度擔心的情況,有的家長發現自家寶寶肌肉僵硬,活動度受限,出現肌張力過高,聽說這是腦癱的表現,馬上坐立不安,四處求醫腦癱怎麼治。其實寶寶肌張力過高並不一定是腦癱,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一、肌張力過高是腦癱嗎?
  • 寶寶剛兩個月,醫生說寶寶肌張力高該怎麼辦
    首先,肌張力的診斷需要有經驗的兒科醫生在寶寶身體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從這幾項檢查來定,比如膕窩角、內收肌角、足背屈角的角度來定,一般下肢肌張力高的寶寶通常有這樣的表現,肌張力增高主要表現為肌肉較硬,被動運動時阻力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縮小,家長較易觀察到的表現有:
  • 肌張力障礙—書寫痙攣,你了解多少?
    書寫痙攣(WC)是一種原發性、與特定任務相關的局灶性肌張力障礙,主要發生在右手。臨床特點是書寫時手臂僵硬,握筆如握匕首,肘部不自主地向外弓形抬起,腕和手彎曲,手掌面向側面,筆和紙幾乎呈平行,最終書寫不能,該病可有家族史。
  • 肌張力異常就是腦癱嗎?如何早期診斷小兒腦癱?小兒腦癱專家翟向京...
    說的直白點,就是人的肌肉就像彈簧一樣,而肌張力就相當於是彈簧的鬆緊程度,肌張力高就代表彈簧很緊,不容易拉開。 因此不同月份的嬰兒,孩子的肌張力也不同,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判定孩子的肌張力高低。比如,一般剛出生的寶寶肌張力偏高是很正常的,這個階段孩子拇指內收、握拳都是很正常的,不能因為這一個表現,就斷定孩子肌張力高。但如果5個月之後,孩子這種情況還沒有改善,家長就應該警惕了。 此外,肌張力異常只是腦癱的判斷症狀之一,不可以定位它就是腦癱。
  • 寶寶肌張力低是腦癱嗎
    肌張力低不能確診是腦癱,有可能是肌無力、肌肉萎縮、肌肉功能差。雖然腦癱的診斷不是以肌張力為標準的,但是肌張力低是要考慮腦癱的可能性的。 很多神經系統疾病,都會出現肌張力低的情況。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腦梗、糖尿病所致的代謝性障礙、服用過量的安眠藥物、飲酒過量導致酒精中毒、先天性肌炎、多發性肌炎、周期性麻痺、重症肌無力、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小兒麻痺、運動神經元病等等都會有肌張力減低。肌張力低只是腦癱的一個症狀而已,腦癱還有反應遲鈍,固定姿勢,斜視,嬰兒頭頸鬆軟抬不起頭等症狀。
  • 專家說,應該這樣降低肌張力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中風後的患者下肢伸直、拇指內扣、雙下肢屈曲、肘關節屈曲、前臂旋前等症狀,這些都是由於患者肌張力高導致的肌肉痙攣狀態。肌張力高,是一個很難攻克的難題,只有肌張力降下來了,腦梗偏癱患者肢體康復的才會更快。那麼什麼是肌張力呢?什麼是肌張力?肌張力,簡單地說就是肌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肌肉靜止鬆弛狀態下的緊張度稱為肌張力。
  • 走路經常扭腳,膝關節疼痛,別小看高弓足!五個姿勢改善高弓足
    足弓過高易扭腳,腳趾擠緊走路飄。高弓足的典型特點是:1、足底內側離地面過高,嚴重的話會造成足內翻,在自然站姿下,小腿中線和腳跟中間連起來,這條線下端向內偏移。2、足踝內側壓力過大,外側張力過大。踝關節力量不均衡,走路時重心發生偏移,容易扭轉腳踝。3、踝關節力量不均衡,鞋底外側磨損比較大。
  • 別糾結了!肌內效貼布是有效的!
    皮膚被皺褶式的拉起來以後,會產生什麼效應,就很值得去研究了,建議把皮膚的生理學作用先複習一下,再了解一下皮膚的生物力學特性。關於這個的問題的討論,已經出現商家的在做宣傳的時候可以列出肌貼的10多種作用,比如,增強肌力、改善循環、降低肌張力等等,數不勝數。其中爭議最多的是肌貼是否能夠增加肌力。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先回到《運動生理學》中對影響肌力的因素的描述,並就這些因素來考慮肌貼能不能影響這些因素。
  • 「你不願意結婚就走,可別耽誤了我兒子」「是你耽誤了他」
    特別是在本該自己決定的感情這件事上,準婆婆下逐客令:「你不願意結婚就走,可別耽誤了我兒子」這是朋友曉棠(化名)的一段親身經歷。那年,她二十八歲,和當時的男朋友交往三年。其實,兩人剛開始在一起時,她就知道,男朋友父母對他的婚事非常著急。
  • 最鬼扯的青春劇,沒有之一——《別那麼驕傲》
    《別那麼驕傲》是小編看過的青春劇中,最會鬼扯的一部,沒有之一。鬼扯到什麼程度呢?《別那麼驕傲》《別那麼驕傲》畫面整體色彩明麗精緻,很有青春的氛圍,再加上一出場的主角配角顏值都挺高,所以一打開這部劇,小編就很期待。
  • 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落戶青大附院
    1月9日,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正式落戶青大附院,聯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理科、康復科等多個科室,減輕了患者就醫環節,大大增強了患者的治療效果。與此同時,舉辦了中國醫師協會帕金森病中心建設項目暨第十屆山東省帕金森病半島論壇。
  • 怎麼區別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或可從這幾點來區分,別大意
    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都是老百姓口中朗朗上口的疾病,但是這兩個病大家是否真的能區分清楚呢?我看,倒未必。有必要在這裡科普一下。首先,在認識腰椎間盤突出之前,我們來了解一下腰腰肌勞損:一般指的腰肌勞損是指「腰大肌」,它起於第12胸椎及全部腰椎的兩旁,止於股骨小轉子。「腰大肌」和另一塊肌肉「髂肌」合稱為「髂腰肌」,這兩個肌肉收縮時可將髖關節屈曲。這個肌肉強而有力,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用到。
  • 練不出肱二頭肌?你犯了這4個錯誤!
    哪塊肌肉有助於幫助塑造完美的體型,肱二頭肌肯定位列榜首。練不大的原因是很多老鐵漫無目的提起啞鈴就開始彎舉,應該關注如何正確的完成動作,並且找到訓練二頭肌的合適辦法。   在練習彎舉過程中,讓其他肌肉參與進來從而帶走了二頭肌承受的張力。造成該錯誤的3大罪魁禍首分別是前束、上斜方肌和小臂。如果彎舉的時候,肘部向前移動。
  • 「我信你個鬼」用英語怎麼說?別被人諷刺了都不知道
    ,還以為直接翻譯成:「別告訴我」。直到有一天皮卡丘要增肥,被可愛的外教笑著說了句:「Don't tell me.」(翻譯:我信你個鬼)我才知道原來我錯了這麼多年。 別告訴我。 × 我才不信呢。(我信你個鬼)√ 這個句型用於表示驚訝和不相信,相當於"I can't believe"或"I'm shocked"。理解這個俚語不能單從表面上去看,要通過實際場景把表義中意思抽離出來。 例句: ①Don't tell me you failed the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