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星巴克都在關店,全球咖啡業步入新時代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疫情以來,全球咖啡市場加速洗牌。受病毒傳染影響,中小咖啡企業的實體店鋪客流量減少,面臨生存危機,而房租、人工等成本連年增長造成的壓力,在疫情時期更加雪上加霜,就連不少網紅咖啡實體店都已經關門。

papi醬、李誕代言的連咖啡陷關店潮

前段時間,瑞幸咖啡由於財務造假導致50%關店裁員風波還未過去,另一知名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接踵也被曝大規模閉店。

據《北京商報》報導,連咖啡北京、上海、廣深等地區此前還顯示正常營業和暫停營業的門店,部分已經撤店;就連連咖啡視為全國首家形象店的連咖啡望京SOHO,也已被替換成新品牌。

這一次關店席捲連咖啡的全國門店。大眾點評搜索顯示,北京16家店鋪關閉,正在營業只有兩家;上海22家門店暫停營業;深圳12家商鋪,僅餘1家還在營業;廣州的10家門店中,也僅有1家門店還在營業。這幾個碩果僅存的店鋪,也是為了消化早前預售給消費者的咖啡卡券而不得已為之。

實際上,在2019年初,連咖啡就被曝出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關閉了多家門店。當時對於關店的原因,連咖啡表示,為公司內部的主動調整。對於這一次大規模關閉門店,有業內人士分析,連咖啡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由於融資不到位等原因,業務直接受到了衝擊;再加上連咖啡在2018年大量預售了咖啡卡券,過度透支了之後的營收。

星巴克計劃永久關停400家店

北京時間6月11日,星巴克在最新股東信中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季營業利潤將減少22億美元,本財年剩餘時間銷售額將持續下跌,同時公司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永久關閉約400家經營門店。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續擴散,星巴克於今年2月起陸續關閉了中國、美國等地的大部分門店。儘管截至目前,其在美洲和國際市場的絕大多數門店在5月底前都重新啟動了營業,但上半年的虧損在短時間內仍然難以彌補。

因此,星巴克預計,整個2020財年,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兩個市場——美國和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將下降10%-20%,其中第三財季中國同店銷售額將下滑20%-25%,美國同店銷售額將下滑40%-45%,而到第四財季結束時,中國同店銷售額將持平,而美國同店銷售額仍有10%-20%的下滑。

就算沒有疫情影響,受此起彼伏的網際網路咖啡、無人咖啡機的衝擊,星巴克全球門店的銷售增長率這幾年已下滑,此前星巴克就不得不開始關店止損。這一次,星巴克表示未來18個月永久關閉美洲的約400家門店,並將本財年計劃開設新店數量削減一半。

實體咖啡店盛極而衰,機器人咖啡平地崛起

連續40年高歌猛進的連鎖實體經濟,進入2015年以後,已經嚴重供大於求。在網際網路經濟、電郵直送業務20多年持續衝擊下,實體店鋪普遍呈現出發展乏力的窘態。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更是壓垮實體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從ZARA、NIKE到星巴克,這些位於市場頭部的實體店鋪也扛不住壓力,紛紛掀起全球性關店潮。

很多人說2020年的疫情,給人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但實際對於無人經濟而言,從時間長河來回溯,卻是按下了快進鍵。

無人店鋪技術的最大優勢,是節省人工、節省房租、24小時營業、效率提升、損耗降低,因而無人店鋪這幾年嶄露頭角。而疫情的爆發,加速了無人經濟的崛起——「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為「人傳人」,而無人零售店、機器人咖啡等無人經濟產物,讓疫情下深患「接觸恐懼症」消費者有了安全的選擇。

近日在上海鬧市區蓬勃發展的COFE+機器人咖啡,就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這臺COFE+機器人咖啡,驚豔亮相中山公園龍之夢的第一天,就引發了市場大量關注和熱議,千禧年代的年輕人都前往拍照,在朋友圈配圖轉發。「寧可錯過一班地鐵,不能錯過一個時代」的廣告語,瞬間成為上海網紅名言。

小編了解到,COFE+機器人咖啡是經過上海市市場監督局食品安全專家組嚴格審核評估,上海第一臺獲得現磨咖啡、新鮮製冰及使用鮮奶現制現售「食品經營特殊許可證」的機器人咖啡亭。COFE+機器人咖啡亭實現了全智能,定時淨化清潔除塵,自動高溫消毒殺菌,產品製作全程透明,全品類40多種口味,節能減排低能耗,無需人員值守,能24小時全天候營業。

COFE+機器人咖啡亭,根據小編目測,它佔地面積不足2.5平方米,實現租金大幅降低,卻能與實體咖啡店一樣創意澆頭、混合搖勻、飲料分層、冷熱雙全,能製作咖啡、抹茶、拿鐵、巧克力多達40餘種飲品。顧客只需在其點單屏上掃碼下單,30秒-1分鐘就能新鮮做好一杯飲品。雖然使用全球優質原物料,一杯與星巴克大杯一樣的咖啡,售價僅僅十幾元,性價比優勢十足。即使是在深夜或清晨,24小時營業的機器人咖啡亭,也能給大眾提供無人工、非接觸、零傳染、更安全便捷的優質飲品和智能服務。

趨勢,戰勝優勢

根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數據顯示,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2020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預計2025年這一規模可以達到1萬億元。

2018年,中國人年均咖啡消費量為6.2杯,僅為美國的1.6%,但中國咖啡市場始終保持著年均20%的複合増長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10倍。

雖然中國的咖啡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度競爭的品牌格局,但不難看到,隨著新生代人口紅利不斷疊加,整個咖啡市場這塊蛋糕還在繼續做大。

目前實體店鋪、實體經濟面臨著百年一遇的大變局,發展到了關鍵轉折點。順應時代發展,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這幾年連續扶持人工智慧、在線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特別是2020年5月以來,上海出臺扶持在線經濟發展24條,我們不難判斷,無人經濟正從幕後走向前臺,無人店鋪正從配角發展為主角,機器人咖啡正在取代實體咖啡店,成為未來十年發展的大概率和大趨勢。

順應趨勢,才有優勢。2000年網際網路誕生,貢獻了後來的阿里巴巴;2010年外送外賣誕生,貢獻了美團大眾;2015年4G誕生,貢獻了今日頭條和抖音;2020年無人經濟崛起,機器人咖啡等的誕生及迅速發展,正是因為順應了時代趨勢。以cofe+機器人咖啡為代表的無人經濟,其發展前景可期,未來不可限量。

產業革命和技術顛覆歷史證明:徹底打敗現在霸主的,從來不是後面的老二,而是從天而降的新物種。全球咖啡產業,當前正處在突變與進化中,cofe+機器人咖啡等新業態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這次機遇就看誰能把握!

未來,已來。

相關焦點

  • 瑞幸星巴克都在關店 全球咖啡業步入新時代
    papi醬、李誕代言的連咖啡陷關店潮前段時間,瑞幸咖啡由於財務造假導致50%關店裁員風波還未過去,另一知名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接踵也被曝大規模閉店。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續擴散,星巴克於今年2月起陸續關閉了中國、美國等地的大部分門店。儘管截至目前,其在美洲和國際市場的絕大多數門店在5月底前都重新啟動了營業,但上半年的虧損在短時間內仍然難以彌補。
  • 瑞幸造假門後、星巴克利潤腰斬,咖啡業為過熱投資買單
    瑞幸的業績爆雷,疊加疫情影響,讓剛駛入快車道的咖啡行業遭遇暴擊。連鎖效應:咖啡業曾成資本寵兒此前,咖啡行業進入了熱門賽道。在未被做空之前,瑞幸咖啡可以說是風光無限,連星巴克的投資人貝萊德(BlackRock Inc.)都投資了瑞幸咖啡,一度將星巴克「擠兌」加速推出了外賣業務。
  • 星巴克「由衷」的感謝瑞幸
    但是而今,星巴克應該是特別的由衷感謝瑞幸,沒有它在這兩年的一頓「騷操作」,星巴克的創新速度不會這麼快,也不會成為笑到最後的現磨咖啡品牌。 順便,也幫助星巴克把包括連咖啡在內的網際網路創業品牌,一掃而空。從結果倒退原因來看,說瑞幸就像星巴克打入到中國咖啡業的「臥底」,也沒什麼邏輯毛病。
  • 咖啡業大變局!瑞幸撤退 將關閉北京80家店!騰訊入股加拿大品牌
    原標題:咖啡業大變局!瑞幸撤退,將關閉北京80家店!騰訊入股加拿大品牌   瑞幸財務造假事件的餘波還在發酵。
  • 瑞幸VS星巴克,飲品界的線上運營爭奪戰!
    但在今年4月,瑞幸捲入財務造假風波,當外界都認為瑞幸將瀕臨倒閉,但它現在卻依然「活得」很好。 我們來看看瑞幸到底是如何做的? 無限場景戰略 喝過瑞幸的都知道,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輕鬆取到咖啡。它不同於傳統咖啡業,瑞幸沒有去建立一個「社交空間」。
  • 星巴克停業的日子裡,瑞幸在做什麼?
    連線Insight了解到,目前在武漢地區,瑞幸咖啡恢復了兩家門店的營業,一家在王家灣家樂福,另一家在常青中百超市;而星巴克目前恢復了五家門店的營業,分別是武漢群星城店、水岸國際店、首義匯店、南湖城市廣場店、帝斯曼店。在武漢以外,全國各個城市的咖啡門店們,也都陸續開業。
  • 大家都想咖啡創業,看看星巴克和瑞幸的數據,你可能會打消念頭
    如果你問一個人,創業想做什麼,10人之中會有7人告訴你,想開個咖啡店或者奶茶店,如果是女生,10人最少有9人會這樣回答。 從需求來看,無論是咖啡、奶茶或者簡餐,這些都是高頻次消費產品,人們每天都會消耗。事實上,這幾年咖啡店、奶茶店開了很多,餐飲店就更不用說了。
  • 比起壟斷和二選一,瑞幸咖啡更難戰勝的是星巴克的「品牌牆」?
    比如,瑞幸咖啡品牌宣傳做得聲勢浩大,但是,在這兩天起訴星巴克之後,卻遭到一輪超級猛烈的抨擊,不管是說碰瓷還是說炒作,大家自動都站到了星巴克一邊,甚至還有媒體稱星巴克為星爸爸,都是挺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首先,這些人,大都不喝咖啡。其次,喜歡喝咖啡的人也鮮有說星巴克咖啡好的。最後,其實喝咖啡也不是什麼太有品位的行為,比如英國人看到別人喝咖啡就是這樣的。
  • 星巴克:那些瑞幸教我的事
    但作為戰事的被動參與者,星巴克並沒有卸下它的鎧甲,反而忙著加固自己的城池。4月27日,星巴克中國宣布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達成戰略合作。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CEO王靜瑛表示,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星巴克希望攜手更多具有領先創造力的本土創新企業,共同推動中國新零售體驗的持續革新,並助力星巴克中國數位化創新的全面提速。
  • 疫情之下,星巴克「降速」瑞幸「加速」
    星巴克股價在過去一個月下跌了15%星巴克關閉半數門店,銷售同比下降近8成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1月25日,星巴克中國宣布春節假期期間,湖北省內所有星巴克門店以及專星送都將暫停營業,停業期間排班的所有門店夥伴薪資照常。
  • 連咖啡大規模關店!網友:會是下一個瑞幸嗎?
    前些天,有關瑞幸咖啡虛假交易的消息讓咖啡業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今天,我們又發現比瑞幸更早開始咖啡外送的連咖啡也正在悄悄地大規模關店!連咖啡創立於2014年是一個連鎖咖啡品牌剛開始以微信公眾號為入口提供星巴克、Costa等品牌咖啡的外送服務2015年8月連咖啡開始轉型做自有品牌咖啡借著O2O的風口連咖啡迅速在外賣咖啡領域打開局面
  • 瑞幸咖啡與星巴克差距在哪?
    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以其快速的擴張能力,迅速佔領了國內咖啡市場,僅次於星巴克。瑞幸咖啡「燒錢式」推廣玩法:低價格,各類補貼,店鋪快速擴張,網際網路營銷等各種手段讓瑞幸咖啡迅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的重大隱患。
  • 2019最受歡迎咖啡品牌榜發布,瑞幸與星巴克成咖啡市場「雙寡頭」
    除了這則好消息之外,瑞幸近來喜訊連連:1月8日,瑞幸宣布2019年總門店數達4507家,正式超越星巴克,成為國內連鎖咖啡第一品牌,同時發布了進軍無人零售領域的新戰略。受此消息影響,1月9日,瑞幸咖啡總市值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10.92億美元。
  • 瑞幸咖啡光速上市又財務作假,星巴克老鐵又穩了?
    但在主打線上零售模式的瑞幸迅速崛起後,市場的緊迫感促使星巴克中國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藉助餓了麼的配送體系,在去年9月推出了「專星送」服務。星巴克中國推出了「啡快Starbucks Now」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星巴克App,選擇最近門店提前下單,到店直接領取咖啡。
  • 為提升業績表現,瑞幸模仿星巴克漲價
    從長遠來看,這種提價之後再做短時間促銷的策略,對於拓展新的用戶群和培養老用戶習慣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同時可以降低消費者對於提價的牴觸心理。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在不久之前被著名中概股做空機構「渾水」發布的報告做空,股價一度大跌。
  • 如果瑞幸倒下,星巴克業績下滑能止住麼
    (星巴克中國門店基本恢復營業 金曉巖攝)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導「我都快忘了星巴克是什麼味兒了。」居家隔離的日子,靠咖啡續命的白領們熱切盼望咖啡店的開業,然而,疫情的持續之久卻是誰都始料未及的。
  • 當年,瑞幸是「如何」打動投資人的?|資本|星巴克|融資|咖啡|造假|...
    這兩塊加起來,瑞幸的商業模式相比傳統餐飲,已經實現了成本優勢和效率提升,幾乎只有星巴克所有成本加在一起的一半(按單杯來算)。第三,在新的零售場景下,瑞幸現在大概有1600多萬付費用戶,未來3000萬、5000萬,甚至8000萬中國城市裡最年輕、最有活力的消費者,它都可以直接觸達。
  • 瑞幸的軍刀,星巴克的旗杆
    不過這次疫情下,兩家的差距其實已經開始顯現了——星巴克中規中矩,而瑞幸已經開始玩起了數位化和技術,把無人零售的熱咖啡送到醫院,這背後其實兩種觀念的折射——星巴克依然固守它的第三空間理論,而瑞幸從咖啡起家,推出小鹿茶後,今年又宣布切入無人零售領域,換句話說,兩家不論從產品形態、商業模式以及用戶場景上,都有巨大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從一臺無人咖啡機背後,能看出瑞幸和星巴克已經越走越遠了
  • 咖啡業大變局,瑞幸撤退,騰訊入局,瑞幸的替代終結者要來了嗎?
    RBI集團官網顯示,目前在全球的5000多家門店中,僅加拿大就有接近4000 家Tim Hortons,其每天賣出超過500萬杯咖啡,80%的加拿大人每月至少光顧一次。多年來,它不僅是加拿大的咖啡麵包店,也是加拿大向外輸出其城市文化的一張名片。   騰訊入局Tims,瑞幸的咖啡替代者終於要來了?
  • 星巴克+7-Eleven+好市多+亞馬遜,瑞幸到底像誰?
    不是星巴克?2007年,星巴克有一萬多家店,收益增長率是兩位數,但股價幾乎下滑了一半。霍華德·舒爾茨寫了一封給內部高層的信——《星巴克過於平價化的危機》,袒露了過去幾年快速擴張帶來的問題:「自動濃縮咖啡機消磨了店鋪本來的浪漫氣息和現場效果,千篇一律的店鋪設計已經失去了靈魂,呈現出來的是連鎖店的風格,鄰家店鋪的溫馨感蕩然無存。」如果說,星巴克時代是人找咖啡,那麼瑞幸時代就是咖啡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