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幸之後這家咖啡也開始關店!papi醬、李誕曾代言
(原標題:瑞幸之後,這家咖啡也開始關店!連咖啡創始人王江(連長)也曾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要做成一個規模盈利的公司,而不是規模虧損的公司。連咖啡早在2017年底就曾實現盈利,而在2019年初經歷過全國範圍內大規模關店後,在當年4月曾重返盈利狀態。如今連咖啡被曝出關閉多家門店,是否是新一輪調整的開始,值得觀察。
-
瑞幸咖啡徹底涼了!被要求退市!大面積關店只是開始!
瑞幸咖啡徹底涼了!被要求退市!大面積關店只是開始!作者:知識星球找老齊的讀書圈瑞幸咖啡自打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之後,其實就一直在等待著末日宣判,昨天,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下了通牒——瑞幸咖啡必須除牌,也就是要強制退市的意思。
-
燒了10億的瑞幸咖啡,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黃太吉?
▲資本加持下,瑞幸咖啡的擴張速度令人咋舌我從幾個做資本的朋友那聽說,瑞幸又在做融資了,花錢不可謂不快。「燒錢」並不是罪過。尤其在網際網路思維引導下,高投入造勢、高效搶佔點位、快速圈佔市場,這樣的操作方法被廣為運用,尤其在前幾年各種各樣的O2O模式中。但並不是燒錢就管用。
-
連咖啡大撤退:線下咖啡店,沒有新故事
今年以來,先是一度瘋狂開店的瑞幸咖啡開始進行門店收縮;接著,COSTA宣布關閉中國區約10%的門店;最近,曾是風光無限的連咖啡也宣布關閉全部線下門店,就連咖啡巨頭星巴克,也因為疫情影響宣布放緩繼續開店的步伐。咖啡行業的「關店潮」正與兩年前的「開店熱」形成鮮明對比。疫情下,除了知名連鎖品牌面臨關店困境,一些中小規模的咖啡店品牌的生存更不容易。
-
6月餐飲大事件盤點:連咖啡大規模關店、蘭熊鮮奶獲IDG投資
地攤經濟大火,正規軍都相繼出攤、連咖啡資金鍊斷裂現大規模關店、新晉網紅奶茶店蘭熊鮮奶獲IDG投資、百事收購百草味,雙百」互補掘金萬億零食市場...... 6月餐飲又要哪些新動態? 據《零售老闆內參》了解,連咖啡與中石化易捷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並正式推出「易捷咖啡」進行獨立運營,預計將在近期正式落地。 目前雙方已作出3年開設3000家門店的整體計劃,而連咖啡原有的門店或將全部關停。此外,連咖啡還在醞釀與咖啡零售相關的新業務,或將在近期披露。
-
星巴克拒收硬幣,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咖啡行業為何和「錢」過不去?
星巴克面臨挑戰看重中國市場的星巴克卻也受到本土咖啡品牌的調整。2017年11月,瑞幸咖啡成立。2018年一年時間,瑞幸咖啡開了2073家門店,星巴克入華17年才把中國門店的數量提升至2000家。據瑞幸咖啡方面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直營門店數量為4507家。
-
瑞幸咖啡的狂傲
早在年初之時,瑞幸咖啡就宣布了其開店的「野心」,但是如果你光顧過其線下門店,你會發現,所謂的咖啡店裝潢簡單至極,根本不不同於其他咖啡線下門店注重打造休閒、舒適的社交環境,大部分瑞幸咖啡的實體門店更大程度上都類似於其「線下取貨點」。店內簡單擺了幾張木桌與木椅,取餐顧客大部分是即取即走,很少有在店內長時間停留,已經演變為一家咖啡外賣店了。
-
「倒閉潮」席捲咖啡店,多個品牌大規模關店,人們不愛喝咖啡了?
不難發現,疫情結束之後,國內不少行業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尤其是一些線下行業,迎來了「倒閉潮」,而咖啡店也沒有「倖免於難」。今年國內倒閉了不少咖啡店,例如Costa在國內擁有400多家咖啡店,已經關了10%,而漫咖啡則關閉了北京近60%的店面,而連咖啡則轉型到線上,並關閉了所有的線下門店,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曾幾何時,咖啡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歡迎,前往咖啡店喝一杯咖啡也是一種「奢侈」的行為。
-
連咖啡門店全關、COSTA關店10%:線下咖啡撐不住了?
來源:證券日報經常喝咖啡的朋友對這幾個品牌一定不陌生,比如星巴克、Costa、連咖啡。但是辦理過連咖啡預付卡或兌換券的朋友們要注意了,9月8日,連咖啡在微信公眾號上表示,門店已經全部關閉,暫時沒有再開的打算。
-
瑞幸向左,連咖啡向右,兩大咖啡品牌究竟孰對孰錯?
在那個網際網路咖啡風口還未興起的大背景下,連咖啡採用的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略方針。依靠一線城市咖啡市場的增長和日益成熟的外賣生態,連咖啡在2017年底實現了整體盈利。但沒想到的是,瑞幸扮演了「攪局者」的角色。在瑞幸咖啡的壓力下,連咖啡在2018年3月份宣布完成了1.58億元的B+輪融資。
-
瑞幸咖啡造假暴跌70%,盤點瑞幸7款咖啡,網友:3.8折券還能用嗎
4月2日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瑞幸咖啡自曝業績造假22億人民幣,股價暴跌70%。這一消息想必已經在朋友圈被刷屏。瑞幸公司怎麼樣,作為百姓我們不關心,我們關心的是咖啡好不好喝,價格便宜嗎。對於我們喝茶的民族來說,咖啡都是差不多的味道,遠沒有美國人那麼普及。所以對大家來說,價格實惠,服務好,折扣多多才是硬核。
-
網際網路咖啡節節敗退,連咖啡迎來「瑞幸式」結局?
但同為網際網路模式下的咖啡連鎖品牌,兩者最終還是走出了一條殊途同歸的道路: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迎來生存危機後,連咖啡也在近日被曝出大規模關店。作為國內首個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有著極高的戰略起點。2017年,成立三年的它便宣布實現首度盈利,成為當時中國咖啡市場上,除星巴克外第二個盈利的連鎖咖啡品牌。
-
「小藍杯」瑞幸咖啡,讓消費者更方便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小藍杯」瑞幸咖啡公司總部位於廈門,以「從咖啡開始,讓瑞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願景,通過充分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的新零售模式,並通過與各領域頂級供應商深度合作,致力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在產品質量上,「小藍杯」瑞幸咖啡嚴選材料和供應商,致力為用戶提供高質產品。
-
瑞幸咖啡,Too Youny
一路高歌猛進蒙眼狂奔,但是財務報表卻非常難看,這也無怪乎瑞幸咖啡被質疑會成為下一個樂視和ofo。瑞幸咖啡的創始人錢治亞將瑞幸咖啡的虧損歸結為:戰略性虧損。很多人不以為然,甚至啞然失笑。但是,如果我們再強調一遍,瑞幸咖啡還只是一個一歲的孩子,那麼,這一切就都好接受了。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但根據一些媒體記者的探店採訪,瑞幸在爆雷之後,銷售情況其實足以支撐它「單店現金流為正」的說辭。 瑞幸內部有一個大致的盈虧指標:單店日均銷量200杯、日流水2600元即能基本維持盈虧平衡。北方市場,瑞幸只有石家莊、蘭州等未能達標,南方市場情況更好。
-
瑞幸咖啡停牌,「東方咖啡故事」講不下去了
國內消費者調侃,過去買瑞幸的咖啡只需1.8折,現在買他家的股票也打1.8折。我們不好說瑞幸到底算不算一個好企業,但我們至少可以肯定,他是一個故事講得很棒的企業。從2018年2月到如今,瑞幸講了太多故事。中國星巴克、一年半就上市的咖啡獨角獸、無人咖啡零售、咖啡輕食生態......
-
割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咖啡
那麼瑞幸咖啡是這樣的思路嗎?只是看似是這個思路。在這一個時間段內,瑞幸咖啡瘋狂的開設門店,尋找加盟商,發放優惠券,補貼客戶,在各大媒體網站上宣傳瑞幸咖啡優惠券眾多,新人免費喝咖啡,瘋狂促銷。剛開始各個咖啡店非常的緊張,認為瑞幸咖啡這是在搶佔他們的生意。
-
瑞幸過境後,中國咖啡沒有贏家 | 深氪lite
一位連咖啡員工曾向36氪描述2018年公司擴員的情形:「上海總部原本18樓的辦公室,又多租了一層。」他補充說,基本上每個部門都有擴容,但還是市場和線下開店的居多。 張洪基向36氪表示,2億元的作戰軍費中,擴店是最大的成本,佔到20%至30%。 瑞幸咖啡也迅速反擊。
-
朋友圈都在喝瑞幸咖啡,網友:我還能再喝1杯櫻花拿鐵嗎?
瑞幸咖啡爆單,今天朋友圈都在曬咖啡,你手裡的優惠券和免費券用完了嗎?今天,瑞幸APP和微信小程序在線點單全線崩潰,進去要麼顯示無法正常點餐,要麼顯示「服務異常」、「系統繁忙」、「線路擁堵」或內容顯示不全等問題。
-
吃下12億天價罰單背後:瑞幸咖啡,起死回生?
感謝網友金石道人來稿現在好像沒有多少人關心瑞幸咖啡了。數月之前,瑞幸自曝財務造假,丟了中概股的臉,狼狽退市。與此同時,有意思的是,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資本市場上,瑞幸爆雷了,被萬人唾棄,慘遭退市,如今苟延殘喘;線下門店裡,瑞幸也爆了,被排隊等待,逐漸盈利,似乎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