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宗父子對話:兩代人如何看中國商業地產

2021-02-20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陳博  「之前(主辦方)讓我自己做一個演講,我就不做了。自己講話是一件很悶的事,最好還是對話,找誰來對話?」陳啟宗邊說邊將眼角瞥向一旁的年輕人,「找小陳吧。」

全場哄堂大笑。

這裡是上海靜安崑崙大酒店,2019觀點商業年會現場。

陳啟宗的身份,是恒隆集團、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口中的「小陳」,即自己的長子陳文博。

現年37歲的陳文博,早期曾效力於畢馬威上海分公司及滙豐銀行,九年前加盟恒隆。縱使一路沒有「綠燈」,他還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至核心管理層,而今的頭銜已然是恒隆集團、恒隆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雖然頭頂「香港知名地產二代」光環,但陳文博在正式場合仍恪守職業素養。整場對話裡,他對陳啟宗唯一一次正面稱呼,用的是「陳主席」而非「爸爸」。

這場父與子的對話,重點聚焦商業地產探討。短短35分鐘,陳啟宗接二連三向兒子拋出四個問題,無論是關於中國消費者與中國品牌、實體與電商的討論,還是對科技運營、香港和內地兩地開發商的思考,角度看似細微,但任何一個內容,都直擊商業地產內核,關乎這個行業的現在與未來。

「我發現我想談的問題都是商業地產的人不提的。」陳啟宗三番兩次說起這句話。這位縱橫商場多年的親歷者,似乎執意於將自己所觀察到的不同細節呈現給每一位商業地產同行。

而整場對話,也由此徐徐展開——

中國消費者與中國品牌

「對中國消費者的看法」,陳啟宗開始向陳文博提出第一個問題。他最終想知道,中國牌子將來能否也在世界舞臺上佔據一個席位?

十年前乃至三五年前,中國消費者還在追逐西方的一些服裝、品牌潮流;但如今,中國消費者的角色已經從跟隨者轉換成全球潮流領袖。陳文博觀察到的現象是,諸如LV之類的大牌,早期往往在巴黎、倫敦等時尚之都發布新款,現在,上海變成他們的新款領先發布陣地。

按照陳啟宗提供的數據,目前,在世界部分大牌的全球消費中,中國消費者所佔的份額大概介於36%-37%,而中國人口是全世界人口的19%,相當於中國消費者一個人可以買兩個人的貨。

如果從增量來看,很多牌子70%-80%,甚至接近100%,全年增量都從中國市場產生。「中國人的市場實在大得不得了。」陳啟宗感慨道。

龐大的消費容量促使中國品牌正在崛起。中國什麼時候會有自己的LV出現?——陳文博給出答案,「我覺得時間不會很長。」

支撐他這一信心的案例是,愛馬仕在2010年推出奢侈品牌「上下」,以中國製造為特色,產品包括服裝,家具和餐具等,上海新天地商業區一幢法式紅磚建築,便是「上下」在中國開設的首個真正品牌之家。

市場體積大,能夠在財務上得到非常大優勢,讓陳啟宗常常思考,恒隆旗下的商場不能光有香奈兒、迪奧等老外的牌子,還必須留餘地給中國牌子。因為很有可能,中國的這些品牌老闆,搖身一變就成為世界大牌的老闆。

中國創造品牌是遲早的事。陳文博也贊成這一觀點,在他看來,一個品牌的誕生基本需要兩個因素,第一是質量,第二是故事歷史。中國製造的東西都有很高質量,現在缺的只是歷史或故事。「也不一定非要說歷史,但故事必須講得非常好,能夠讓西方國家的消費者接受這個故事,我覺得這不過是時間問題。」他說。

實體與電商

如果說,關於中國消費者與中國品牌的討論還停留在商業探索層面,那電商的出現則實實在在開始衝擊線下商業生態。陳啟宗在與投資者談話的時候,他們總會提一個問題,電商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怎麼看電商這個事?

這一次,陳啟宗將這個問題轉向自己的兒子。

上海恒隆廣場與港匯恒隆廣場,是現時恒隆地產物業租賃收入的主要貢獻者,而陳文博,曾是這兩座商場的主要負責人。他回答,對電商是非常害怕,同時又一點都不害怕。

如此矛盾的心理背後,有著階段性考量——「目前LV、愛馬仕的那些經典款,在網絡上只能買到二手,並沒有新貨銷售。當然這個形式慢慢可能發生變化,一般線下零售會逐漸過渡到線上,所以長遠來說我非常害怕。」陳文博說,但短期跟中期,一些線下購物商場擁有創造空間的優勢,部分品牌方將自己整個品牌的DNA、故事和歷史展示給消費者。

陳文博對線下商場的機會依然頗為看好。如若單純依靠線上銷售,消費者可能會對未買過的產品產生不確定性,但線下商場與店鋪的存在,能夠讓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實力、質量產生信任,這就是陳文博所認為的線下價值所在。

陳啟宗的觀察顯然更加深入,他發現,哪怕是一流大牌,依然喜歡扎堆開店。這就給了商業地產從業者一個啟示,如果大牌都喜歡聚集在某個地方,那總會出現一個大贏家。哪個商場能夠把這些大牌全部吸引過去,它就是大贏家。

他再將思考進一步延伸:那些以線上為主的牌子,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再開三五十個店。當他需要少數實體店的時候,他只會選擇去最好的、能夠提升自己品牌價值的商場。能搶奪到這一部分線上資源的商場,自然也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大贏家。

商業地產的科技運用

七年前,陳啟宗向兒子布置了一項任務,研究科技。但整整七年過去,直到今年,恒隆旗下的商場才真正開始利用大數據分析。

事實上,過去這些年,陳啟宗也很少在商業地產論壇上聽到關於科技屬性的探討,但他確信,這一方面恐怕對將來5-20年的商業地產生態產生重要變化。

「談一談恒隆、商業地產領域對於科技運用的考慮。」陳啟宗緊接著聊起第三個問題。

「以往這七年,整個市場都在討論,怎麼使用科技。但是我覺得,直到最近才真的有一些商業地產商能用的科技工具,人臉識別肯定是其中一個。」陳文博說。

人臉識別的運用為恒隆糾過一次編。以前,陳文博一直以為到恒隆旗下商場消費的顧客70%都是女生,原因在於每次商場調查問卷回收,70%都是女生作答,相比男生,女生填表的意願更為突出。但啟用人臉識別之後,陳文博才發現,這個數字是不對的,原來商場只有50%-60%是女性顧客。「我們終於知道,還是有一些價值很大的資料,可以變成數據拿回來。」

除了人臉識別,美國、歐洲現在還在使用的現金、信用卡付費方式,已經被中國更新換代了。如今,中國的消費者,更多採用微信、支付寶這類無現金付款方式。

相比傳統現金收費方式基本很難得到消費者任何信息和資料,如今的POS機終端可以反饋出比較具體的數據,為商業地產商未來分析提供基礎性材料。

兩地開發商之爭

高潮出現在整場對話的末尾。陳啟宗直接給兒子挖了一個坑——「現在在內地大城市,你怎麼看香港開發商?」

問題如連環炮似,緊接著密集襲來,「內地開發商的相對優勢是什麼?內地開發商比我們香港優勝的是什麼?比如在上海,你會想到恒隆,想到香港不少企業,到底在這一方面,香港開發商是有優勢,還是劣勢?我們是領先,還是落後?原因何在?」

臺下是濟濟一堂的內地開發商,旁邊是自己的兒子,但陳啟宗絲毫不留一點空隙。

陳文博開口,「香港開發商目前在管理方面稍強一些,但是有點不接地氣,所以在市場工作、招商推廣方面,我們還是達不到內地開發商水平。」

陳啟宗顯然對這個答案不甚滿意,他繼續問,「你有更敏感的(感觸),哪家大陸開發商是你很尊敬的?」

「不少。」二度啟齒的陳文博仍有些謹慎,但他還是舉了兩個例子,恒隆位於瀋陽的一個項目做得不錯,但還有一些內地開發商做得更好,比如華潤萬象城;大悅城也做得非常不錯,有一定規模,能夠吸引國際奢侈品牌進駐,基本上管理水平也不會太差。

兩個案例總算引起了陳啟宗的些許共鳴。他說,瀋陽是一個奇怪的地方,雖然總體經濟不算好,但只要是行業領先者,還是非常可貴的,無可否認萬象城做得非常成功;恒隆雖然略微遜色,但每年也有一點點增長。

瀋陽十大知名步行街之一的中街,最西邊還有恒隆另一個四星級商場,最東邊則是大悅城。早年,這一整條街上,來自四面八方的開發商扎堆開起商場,十年過去,這些商場關門的關門,蕭條的蕭條。

「現在剩下誰?就你跟我。」舞臺上的陳啟宗,隔空與臺下大悅城相關負責人喊起話,「這反而讓我非常不高興,為什麼不高興?如果僅剩我們兩家的話,以後人氣就越來越少。」

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兩家合作,將這條街道做旺。「最好你賺大錢,我賺大錢,別人賺小錢。」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陳啟宗果斷結束了這場父與子的對話。

但他不忘在末尾發出呼籲——「我們這個行業絕對不好玩,能夠在這個行業裡生存下來就相當不錯了。希望大家保持頭腦清醒,不要做瘋子,不要製造瘋的市場,還是要理性看待。」

畢竟,只有理性的人才能最終生存在這個市場上,才能在市場上獲勝

相關焦點

  • 滬商業地產「突圍」求生:百貨「打折風」起 奢侈品現「報複式消費」
    來源:中國經營報原標題:百貨「打折風」起 奢侈品現「報複式消費」 滬商業地產「突圍」求生盛蘭/本報記者/張玉/上海報導今年以來,疫情的蔓延導致商業地產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日前,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在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第十七屆)2020年會上坦言:「今年商業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同時在『雙循環』背景下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了進一步了解滬上商業地產的現狀,連日來,《中國經營報》記者先後走訪了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太平洋百貨、愛琴海購物公園、萬象城、龍之夢購物公園、長寧來福士等多家購物中心。
  • 滬商業地產「突圍」求生|上海港匯恒隆廣場|愛琴海購物公園|上海|...
    盛蘭 本報記者 張玉 上海報導今年以來,疫情的蔓延導致商業地產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日前,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在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第十七屆)2020年會上坦言:「今年商業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同時在『雙循環』背景下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 對話穩盛投資許亞峰:REITs破冰下的商業地產邏輯
    市場對推出中國版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呼聲由來已久。今年4月底,中國證監會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了基礎設施類的REITs。今年8月7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國公募REITs向前邁出了關鍵一步。
  • 金茂商業斬獲「2020年度商業地產卓越企業」獎項
    4場主題演講、2場高端對話、1場頒獎晚宴、1場平行論壇、1場老友記閉門會,匯聚一眾行業大咖及業內人士,共商新機制,同赴新賽道,謀劃新消費。見證商業人、品牌、購物中心Together,共生共榮。   本次活動中,金茂商業憑藉品質運營能力,在2020贏商網大會招待晚宴暨【金鼎獎】頒獎盛典環節斬獲「2020年度商業地產卓越企業」獎項。
  • 北京遠洋樂堤港:一場跨越千年的京杭對話|商業地產
    作者丨吳林 排版丨李楚薇 來源丨地產資管網(ID:thefutureX) 世界上很多聞名城市的商業發展史,都可看作是一部運河發展和傳承的歷史。
  • 高端對話|商業重構下,如何撬動高活力消費城市?
    城市和商業相互共生,疫情衝擊下,商業、市場和城市都在經歷洗牌。品牌和商業如何互相賦能?如何在變中發現先機?如何撬動城市活力賦能自身?由贏商網和金茂商業共同舉辦的「2020贏商網大會平行論壇——金茂商業品牌私享會」於12月22日在上海W外灘酒店盛大啟幕,一眾一線資深從業者和行業大咖相聚於此,暢所欲言。
  • 觀點直擊|恒隆業績半年考 陳啟宗稱So far, OK
    來源: 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 這是恒隆第一次用網上直播的形式召開業績發布會。但似乎其他一切都沒有變化。就像主持人說的:「我們的團隊全部都照常出來了。」董事長陳啟宗,行政總裁盧韋柏、首席財務總監何孝昌以及執行董事陳文博全員出動。
  • 第六屆金盤獎頒獎盛典高峰論壇:新政下的商業地產
    2011年1月26號,"國八條"的提出無疑給真正升溫的房地產業帶來重大影響,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各地紛紛出臺了相關的地產調控措施,調控之大,持續時間之長為歷來罕見。在這種形勢下,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將投資重點轉移到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也大受青睞。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有效整合、科學應用策劃資源?如何打造企業品牌的感召力、增強企業的自我造血功能?
  • 同學,不要亂搞商業地產
    商業地產項目的後期運營是靠消費者和人流來支撐的,「未來幾年就繁榮了」的噱頭口號是商業地產開發等不起的。這種被全套招商引資開發商業地產的開發商不勝枚舉,現在有這樣狀況的開發商老闆估計腸子都後悔死了。2被住宅開發運作模式套路而死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從居者有其屋的開發住宅模式發展起來的,後期逐步涉及商業地產的開發模式。
  • 富豪陳啟宗:我討厭自己的國人身份,把錢捐給國家就是自找麻煩
    但有一位名叫陳啟宗的富豪把錢捐給了國外,不僅不愛國,甚至還口出狂言,說捐給自己的國家是自找麻煩,並且聲稱討厭自己是國人。曾經中國的經濟是落後的,人們的思想也禁錮過。但是社會是在不斷進步與改變的。近幾年,中國正在快速發展,遠超於其他國家,每個人都能深刻感受到,祖國日益強大的力量。
  • 問答神州|吳小莉專訪陳啟宗:香港國安法正本清源,通識科改革在即
    接續下來,香港應當如何對特區的憲制秩序與政治體制正本清源?如何在經濟發展上多元並進,著力於鞏固和提升自身的優勢?又當如何在民生建設上力求解決眼前和長遠的社會問題,早日走出困局,讓香港市民重拾發展的信心?帶著這些疑問,我與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委會主席陳啟宗,有了一次相約問答。
  • 2020中國商業地產企業百強峰會
    2020年8月18日-8月21日,由億翰智庫主辦的「2020中國房地產業戰略峰會(第四屆)」(簡稱「C4」)在上海隆重舉行,會議主題為:新·生。 本次峰會為期4天,8月21日以「生活」為核心舉辦中國商業地產企業百強峰會,探討企業運營力與服務品牌價值力。 與資源為友,偕強者同行。
  • 從超級文和友,看「餐飲+商業地產」模式如何構建!
    來源: 奇點商業地產10年前,文和友創始人文賓在長沙坡子街擺攤開始創業。次年,文賓與合伙人開了一家僅10㎡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出人意料的是,生意好到從「街頭排到了街尾」。作為教科書式的商業案例,文和友模式為餐飲、文化產業化以及商業綜合體運營開創了新模式。
  • 2020年度中國商業地產TOP100分榜單隆重發布
    以權威、專業、客觀的態度,盤點這一年裡在商業地產領域具有突出表現的企業。 觀點指數11月3日在2020觀點商業年會現場,觀點指數研究院隆重發布「2020年度中國商業地產TOP100暨商業表現獎」。以權威、專業、客觀的態度,盤點這一年裡在商業地產領域具有突出表現的企業。
  • 恒隆董事長陳啟宗:香港問題根源在此
    赴港遊斷崖式下滑,「黃金周」變「嚴冬」 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共有7.82億人次出遊,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各大風景區都出現了「人從眾」 的場面,城市內的商場裡同樣人流如織,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摩肩接踵,顯得擁擠不堪。上海的外灘、南京路等地出動了大量武警維持秩序,地鐵運行路線調整以分散人流,豫園甚至關閉半天以限流。
  • 柏文喜:商業地產面臨智慧化、創新化、生態化升級
    [提要]12月25日,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七屆年會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成功舉辦,在 "商辦的未來和未來的商辦"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特邀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主持,與嘉賓就重度運營、市場趨勢、產業升級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探討。
  • 恒隆集團致股東函(2019年報) | 陳啟宗:溫故與知新,恒隆這60年
    編者按:2020年是恒隆集團成立的60周年,陳啟宗先生在集團年報致股東函中,以恒隆的歷史與故事為線索,生動講述了這家企業成立以來所經歷的風雨,以及所奉行的商業模式與理念。60年一甲子,在社會與時代變遷潮流之中,恒隆如何不斷適應,並在其中尋找商機?恒隆曾經犯過的錯誤,今後也許還會犯錯誤。
  • 看金地商置華東如何施展武功秘籍,行走於商業地產武林!
    引言:商業地產本質是一場回歸於人的探索,我們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當下商業地產增量與存量並存的時代,「江湖競爭」尤為激烈!
  • 西蒙,商業地產全球霸主是如何煉成的?
    Simon(美國西蒙地產),印力造mall的一代老師,王健林點名要趕超的對象。   生於上世紀60年代,Simon前身是Melvin Simon & Associate(下稱MSA),一家小型地產開發企業。    以印第安納州的小型露天廣場為起點,往後30年,Simon在美國的購物中心浪潮中穩紮穩打,商業帝國初長成。
  • 蝶變煥新 聚焦未來丨世紀金源商管集團榮獲2020中國商業地產創新...
    導 語   縱觀中國商業地產發展,傳統經營模式與思維在通往未來的路上已被拋下,新思路、新格局正席捲而來。世紀金源商管集團立足「三方」,聚焦「未來」,攬獲2020中國商業地產創新大會四項殊榮。   2020年12月18日,以「未來」為主題,由贏商網、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主辦,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創新分會協辦的2020中國商業地產創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