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白帝城》古詩朗讀

2020-12-22 段小張

早發白帝城

今天我們接著了解一下盛唐時期李白的另外一首詩。

一、初讀知詩意

這首詩是在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徑四川,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他回到江陵時所作。

二、細讀解詩句

白帝城:在今重慶市奉節縣城東白帝山上。位於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

朝:早晨。

辭:告別。

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雲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裡,其間包括七百裡三峽。

還:返回。

猿:猿猴。

啼:鳴、叫。

住:停息。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整首詩意思:清晨告別五彩雲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裡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迴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三、精讀想詩境

這首詩意在臨摹從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流急速。第一句寫了白帝城的高;第二句寫了江陵路遙,舟行迅速;第三句以山影猿猴叫聲烘託船的飛快;第四句寫船行走輕快。整首詩運用誇張和奇特的想像,寫得流利飄逸,不假雕琢,自然天成。

四、美讀悟詩情

這首詩說是寫景,卻把作者遇赦後愉快的心情描繪的生動。輕快的小船就像自己的心情一樣的輕快。李白以58歲的年齡,被流放夜郎,離開妻子孩子,走向長途,忽然遇赦,得以回家,高興的心情自然流露。

五、吟讀記詩文

我們在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後,對於每句的停頓、韻腳、節奏都有一定的體會了,讓我們更好的記下它吧。

相關焦點

  • 早發白帝城古詩帶拼音 早發白帝城李白注音版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兩句詩相信大家都學過,該句出自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首詩的注音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zhāo cí bái dì cǎi yún jiān,qiān lǐ jiāng
  • 即便是前浪,也在努力逆風翻盤的《早發白帝城》
    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諮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鬆今天,漫畫學詩詞欄目和孩子們分享的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 筆勢迅如下峽,灑脫流利,小學必背古詩《早發白帝城》
    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一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從詩題中可知,這首詩是李白離開白帝城的時候寫的。白帝城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李白又為什麼要離開呢?我們先來讀一遍這首詩之後,再來講故事白帝城鳥瞰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讀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是安史之亂時,李白被邀請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僚,後來永王事敗,被流放夜郎,行經白帝城,遇赦回江陵途中作此詩。詩的意思大致是這樣的:早晨告別了彩雲繚繞的白帝城,一天的時間,晚上就回到了江陵。船行水上,兩岸的猿叫聲不絕於耳,輕快的小船順風順水早已越過千山萬嶺。全詩意境優美,感情飽滿輕快,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山上,作者從白帝城出發,乘舟東返江陵,途經三峽。
  • 白帝城被譽為千古「詩城」,蒙曼老師說,這三個人功不可沒
    白帝城,今稱奉節,因為夔門雄峙,瞿塘幽深,風景秀麗,古蹟頗多,歷代文人騷客無不喜歡來此一遊。笑迎八方客的白帝城,送走一批又一批遊目騁懷,流連忘返的來客,收穫的是無數流光溢彩的絕美詩篇。這些詩篇為白帝城增色之時,也為白帝城贏得了「詩城」的美譽。
  • 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早發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據傳,公孫述盤踞蜀地,在山上築城,因城中有一口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藉此自號白帝,併名此城為白帝城。公孫述大概也是想借神仙帝王來為自己臉上貼金。
  • 青聽· 清雅國風|國風音樂:朝辭白帝彩雲間,一首歌穿越千裡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國風音樂是《朝辭白帝城》。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早發白帝城》是唐朝詩人李白的經典之作。安史之亂初期,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恰逢大赦,而他正在赦免之列。李白驚喜交加,立刻從白帝城返回江陵,借所見之景即興創作了這首七絕。江陵雖遠,但白帝城高聳入雲,地勢落差極大,舟行水急,順流直下,「一日」便可行「千裡」,猿聲山影渾然一片。雖然通篇沒有直接抒情,也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詩人的暢快與喜悅。
  • 朝辭白帝彩雲間,白帝城的彩雲你有見識過嗎
    過廊橋之後,就能登上被稱為「白帝城」的白帝山。白帝山四面臨水,只有一條風雨廊橋與北岸相連。在三峽大壩尚未建成之前,白帝山是與北岸直接相通。大壩建成蓄水之後,白帝山的山腳下已經被淹沒在江中了,所以才建了供人通行的廊橋。白帝山的南邊臨江處,就是著名的長江三峽「瞿塘峽」的口,三峽就從這裡開始算起的。白帝山扼守住了三峽西邊的入口,這在古代時,其軍事與政治的地位十分崇高。
  • 李白寫下白帝城一詩,日本人命名一個城市,十分吸引中國遊客
    例如,日本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城市,叫做白帝城,許多人應該知道白帝城在中國古代很有名,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標誌,為什麼會成為日本的一個城市?事實上,日本的這個白帝城不是假的,因為這個城市也和中國有關,日本白帝城也有一個叫殘山城的名字,但是中國遊客更習慣這個名字。
  • 說到白帝城,首先想到的是李白的那首「朝辭白帝彩雲間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白帝城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白帝山上,距奉節城東8公裡,距重慶市區451公裡,是三峽旅遊線上著名的遊覽勝地,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留下大量詩篇,又有「詩城」之美譽。
  •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真相
    後人對劉備白帝城託孤事件的認識就是以這兩段記載為基礎的。它為讀者營造出了君臣魚水情深的景象,鍛造了一段難得的佳話。
  • 十首描寫好心情的古詩,表達了十種不同的境界
    下面十首古詩,就是詩人高興心情的表達。詩人的追求不同,他為之高興的事情也不同,因此在詩中反映出的境界也不同。下面十首詩,雖同為抒發高興心情,但卻體現出了不同的境界。到底哪一種境界更高一些,可能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認識,那麼就由讀者自行做評判吧。
  • 夷陵之戰後,劉備一直留在白帝城,並做了三件事情
    在夷陵之戰被陸遜擊敗之後,劉備退到永安白帝城。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劉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於惠陵。從時間上來看,自公元221年秋七月,到公元222年夏四月,劉備生命的最後半年時間,都留在白帝城這個地方了。當然,在這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劉備並非無所事事,而是做了三件事情。
  • 劉備的白帝城託孤到底玩了什麼把戲?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三國歷史中有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典故,白帝城託孤便是其中之一
  • 劉禪都投降了,為何羅憲還會繼續鎮守白帝城長達兩年之久?
    然而,即使在劉禪、姜維等人投降之後,還有一個人死守白帝城,不願投降。這個人便是巴東太守羅憲,蜀國滅亡之後仍舊在白帝城堅守了兩年,他為什麼如此執著?有何用意嗎?圖片:劉備病重白帝城劇照國破之後仍然堅守舊城,羅憲可謂是蜀漢最忠義之臣。當然,他堅守白帝城也不僅是為了名節,還有其他重要原因。
  •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是丞相,為何將兵權交給李嚴?
    公元223年,劉備因病在白帝城去世。 臨終時,劉備委託諸葛亮接管滿朝文武大臣的任務,並將總權力分配給李嚴。 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病重。有很多關於劉備在白帝城的傾斜的討論。 許多人用「腹黑」理論來推測劉備的思想。 事實上,作為軍人生活的英雄,劉備在死後對自己的事情進行深遠的思考是正常的,所以不必太黑。 劉備單獨離開諸葛亮和李嚴。 劉備除了保護兒子劉禪,維護蜀漢的基礎外。 還想協調蜀漢內部力量的平衡。劉備的思想比別人的思想深遠。 李嚴,荊州南陽縣人,有傑出的人才。李嚴年輕時,先後在荊州各縣當過官。
  • 當古詩翻譯成白話,原來大家都是帶文豪
    原版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白話版 早晨白帝我出發,一天江陵就到達。 兩岸猴子不停叫,小船飛過眾山窪。
  • 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劉備真心讓位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如果劉禪不行,諸葛可以取而代之。
  • 小學古詩《示兒》朗讀+知識精講+課件教案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示兒》。3.結合注釋及相關資料,感知詩文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4.通過反覆誦讀,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默寫《示兒》。教學難點:了解古詩大意,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
  • 劉備夷陵之戰慘敗後,為什麼沒有回成都,而是停留在永安白帝城?
    《三國志》:漢主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那麼話又說回來了,劉備兵敗逃入了白帝城,為什麼就停止不動了,甚至就在白帝城附近的永安駐紮起來。你或許有點疑惑,劉備怎麼不回成都,幹嘛駐留在永安白帝城呢?話說,白帝城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並在此屯兵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