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調就一直繼續下去,一直繼續下去……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藍調就是生命的故事,生活的五味雜陳。
藍調源自非洲,因為可怕的奴隸制度而誕生。藍調的地理學既是回到特定時空的途徑,亦是探索人類靈魂版圖之路。這種音樂能夠聯結起人類共通的欲望,愛,失落和苦澀的失望,因此對優秀的作家而言,藍調是其豐饒的沃土……。
布魯斯音樂(Blues)即我們俗稱的藍調,它是美國流行樂的靈魂,是黑人文化對世界流行音樂最大的貢獻之一。
迄今為止,沒有人能說出布魯斯誕生的具體時辰,如同每一種民間習俗,因為種種需求關係而被人類長期需要。然後在時間和人文的懷抱裡被滋養。所以也不需要記住它的生辰,只要全神貫注地活在它的每時每刻裡。
布魯斯的背景與世界上的歐洲殖民和黑奴隸貿易息息相關。當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籤訂第一份瓜分世界的《託德西拉斯條約》時,歐洲列強殖民的事實便鐵證如山了。歐洲人在美洲大陸進行擴張掠奪的過程中企圖奴役印第安人,但他們發現,印第安人不適宜於繁重的田間勞動,一個黑人奴隸頂得上四個印第安人。為了滿足他們發展熱帶作物種植園和開發礦藏對勞動力的需求,他們決定從非洲運進黑人。1518年,第一艘來自非洲的販奴船到達西印度開始了非洲與美洲之間直接的黑奴貿易,非裔黑人在美國的數量與日俱增。文獻記載,1540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運進的黑人約有一萬多人。
在美國烈日炎炎的棉花田裡,奴隸主慘無人道地驅使著奴隸。在1830年的密西西比州,根據產量計算,每個奴隸每天平均摘棉323磅,而一個正常成人奴隸一天最多只能摘150磅。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甘蔗種植園裡,奴隸在收穫季節每天勞動18~20小時也是很平常的事。黑人受到極為殘酷的剝削和壓迫:繁重的勞動,非人的生活待遇,監工的摧殘和虐待,即使一個健壯的中年黑人,在種植園裡只能勞動6年左右,便會耗盡體力,成為殘廢,很快死去。面對苦難,黑奴隸祈禱救贖和解脫,於是靈歌從內心發出。面對苦役,黑人發揚家鄉的傳統,田園吆喝聲不絕於耳。於是,布魯斯音樂便從靈歌和田間吆喝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綿延不絕……
在持續400多年的黑奴貿易歷程中,與屈辱的強制遷徙相隨,黑奴們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帶到了美洲,對後來美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布魯斯音樂是美國流行音樂的靈魂,沮喪,憂鬱,愁悶是它的色彩。除了自身的枝繁葉茂以外,布魯斯還直接影響了爵士樂,搖滾樂和波普等多種流行音樂風格的發展。
文章選自《流行音樂之旅》
下一篇文章:關於布魯斯音樂,你不得不知的五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