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消息,劉德華2008年與妻子朱麗倩低調完婚,2011年妻子產下第一個女兒劉向蕙。多年來,劉德華對媒體鮮少談家人的事,卻難得在央視春晚前接受採訪,透露自己跟妻子都吃素,女兒更是打娘胎起就吃素,是名副其實的「素寶寶」。 天王為何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吃素捏?此事必有蹊蹺……
如今,素食已經成為潮流,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嘗試素食,兒童食素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推崇。但是也有很多家長擔心,兒童和青少年吃素會不會營養不良甚至影響發育?其實只要吃對了,孩子一樣優秀,甚至比同齡的孩子更健康,更聰明!
你知道嗎?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所聚集的學校「美國費城格連杜曼中心」,當孩子四歲入學的時候,會正式的體操、會兩種以上的語言、會兩種以上的樂器、必須有3000公尺以上的長跑能力……關鍵是,全校師生全部茹素!
澳大利亞當局測驗當地小學的兒童智商,結果最聰明的小學是「阿南達瑪迦的小學」,一所素食學校。
當然,你或許也從【青鳥歸】看到過「世上最聰明的女人」夏琨塔拉·戴維的故事,被稱譽為「人類計算器」的她終生茹素。
素食神童格裡高利•史密斯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報告指出,追蹤8000多位受訪者長達20年後,分析他們的飲食習慣和智商的關係,結果發現,素食者不分男女,幼時智商成績平均比習慣吃肉的人高5分,在考慮教育程度和工作背景之後,這樣的智商差異仍具統計上的意義。
《美國營養學會期刊》中的一份研究結果發現,全美兒童的平均智商是99,不過全美素食兒童的平均智商卻高達116.24!
青鳥歸因為堅持開辦【周一素食】欄目的關係,也有緣結識了不少素食家庭,還有家族四代素食的。不僅「大朋友」比同齡人更年輕更健康脾氣更好,小朋友們也是個個聰明活潑,個子高、發育好,身體免疫力也是同齡孩子中最棒的!他們打小培養出來的禮貌友好和對動物的慈悲心更是難得極了。
研究人員推測,素食者飲食中豐富的蔬果可增進腦力,計劃主持人蓋爾博士甚至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素食飲食有助於統合能力的表現,反而牛奶、肉類等往往攝入了過量激素的「食物」已經成為了孩子智力和健康的「頭號敵人」。
更何況青少年愛油炸、嗜肉食的飲食習慣,易導致性早熟、肥胖、代謝症候群提早發生,皮脂分泌失調還讓青春期少男少女滿臉「豆花」,嚴重影響外貌和自信心。
儘管素食飲食好處多,但國內營養界對於推廣兒童吃素仍有疑慮。營養學家們呼籲:吃對素食很重要,不只無肉更要營養均衡!對此,臺灣營養界擬定了「素食飲食指標」,媽媽們不妨來參考下:
1.依據指南擇素食,食物種類多樣化
不要只吃單一種類的食物,來源必須多元,才能攝取到完整的營養素。
2.全谷至少三分一,豆類搭配主食更佳
糙米、胚芽米、全麥麵粉等全穀類食物應至少佔主食的三分之一,搭配各種豆類更好,以攝取足夠豐富的營養素和膳食纖維,還可增加飽腹感。粗糧、豆類和米飯同煮應多浸泡一會兒,打成豆/米漿也不錯。
3.烹調用油常變化,堅果種子不可少
採用植物性來源的食用油通常可攝取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但單元不飽合脂肪酸卻常不足,因此建議經常更換油類,並且從堅果種子中補充適當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4.深色蔬菜營養高,菇藻紫菜應俱全
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是維生素B12,楊淑惠曾遍尋各種發酵食物中B12的含量,結果發現,每100克臭豆腐,含有1微克B12(每人每天建議量是2.5微克),是不錯的來源,但要避免油炸烹調。
菇菌、海藻類也是優良的B12來源。以一般包壽司用的紫菜為例,3片10克的紫菜,就有5.6微克的B12,也就是說,每天只要吃一片紫菜就能達到每日建議量。
5.水果正餐同食用,建議每餐八分飽
另一項素食者常攝取不足的營養素是鐵質。由於動物性來源的鐵質在人體內生物利用率較高,植物性則偏低,因此素食者更須確保吃下肚的鐵能充分被吸收,這時就要仰賴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將自然界當中的三價鐵,還原成人體可吸收利用的二價鐵。
楊淑惠建議,水果富含水分和纖維,攝取後胃的排空迅速,僅約半小時,因此為確保維生素C能有效與鐵質作用,無論是餐前、餐中、餐後吃水果,和正餐的時間最好不要相差半小時以上。
6.口味清淡保健康,飲食減少油鹽糖
素食族應該隨時提醒自己,烹調時少用油鹽糖,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反而肥胖、疾病接踵而來。
7.粗食、原味、少精緻,加工食品少選食
儘量選擇營養完整的天然食物,少吃過度調味、添加防腐劑的加工食品。楊淑惠舉例,麵筋是麵團經過洗筋程序溶出澱粉和水溶性物質,然後再經過油炸而成的產物,除了有嚼勁之外,幾乎沒有營養,應該少吃。
8.健康運動30分,適度日曬20分
國人普遍熱量過剩的首要問題不是吃太多,而是運動不夠,由於素食者更應攝取充足的營養,同樣需要加強運動以消耗熱量。
此外,為了補足動物性來源較豐富的維生素D,素食者必須多曬太陽,建議一天20分鐘,就不必擔心維生素D缺乏。
素食寶寶養成計劃
多數兒童常被甜食、油炸物等垃圾食品所引誘,不僅挑食還特別不愛吃蔬菜,讓家長們大為頭疼。如何讓孩子們愛上素食呢?
■找出孩子吃素的動機
兒童或青少年最初接觸素食,通常是受家人影響。對於天性善良純真的孩子,從小培養慈悲心很重要。帶孩子去菜市場、農場或動物園時,都可以趁機做機會教育。小朋友幾乎都喜歡小動物,當他們認識到動物和自己一樣有血有肉、有爸爸媽媽時,當他們知道超市裡包裝精緻的一塊塊鮮肉原本是一隻只鮮活的生命時,是不會想要吃它們的。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還需要通過榜樣的力量,包括健康、形象、脾氣等方面的改觀進一步培養他們對素食的興趣。
■第一口「蔬菜力」,從四個月開始
楊淑惠說,人類的味蕾從四個月開始萌發,最好從這時候就讓孩子習慣蔬菜的味道,她建議,煮一大鍋原汁原味的蔬菜水,放涼後放冰箱冷凍儲存,使用前再取出一部分融化,一次餵寶寶喝5cc,讓他的味蕾慢慢接受蔬菜的味道。
她分享自身經驗,大女兒幼時沒喝蔬菜水,長大後雖然不挑食,但遇上諸如茄子、青椒等特殊味道的蔬菜,就堅持不吃。小兒子在嬰兒時期固定餵飲蔬菜水,現在幾乎能接受所有蔬菜。
■巧手烹調美味素食【小秘訣】
擁有一雙巧手,似乎也是素食家庭必備的要素。把素食做好吃,再加上些許新意,孩子和愛人一定吃了一頓盼下一頓,連外食都不感興趣啦,下面透露下做出美味素菜的小秘訣:
1.儘量保持食物原味,善用調味料提香氣
知名烹飪老師蔡季芳認為,不忌五辛的健康素尤其容易,她常將大白菜抹點蒜頭、加點鹽、醋、辣椒,切絲拌一拌,一道鮮甜脆爽的蔬菜料理就上桌了。
2.別濫用香油和胡椒粉
「為了調味而調味」是素食的烹調大忌,猛加香油和胡椒粉,反而蓋過食物原味,讓人食不下咽。
3.水果醬汁拌蔬菜,相得益彰
用新鮮鳳梨汁調一點美乃滋做為醬料,鋪上汆燙青花菜,口感酸甜好吃;蓮藕薄片佐以葡萄柚汁,滋味也很清爽。
4.適時自製「仿葷」食物
在葷轉素階段,可以善用豆筋、菌菇類製成形狀味道皆「媲美」葷食的素肉、素鴨、素火腿等,有助於循序漸進,讓孩子愛上千變萬化的素食。
綿陽首家大型素食文化主題餐廳——本善緣▪清心素食,目前眾籌還在進行中,有意加入本善緣大家庭的善友們請與我們聯繫,期待你的加入!
銀行帳號:6217 0036 1000 3423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