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大力毒龍得道因緣

2021-02-07 淨土一方人

久遠劫前,有一隻大力毒龍,它擁有無與倫比的強大威力,雖然能在指掌間毀滅一切,但它卻不隨便傷害生靈。特別的是,它對寂靜的修行生活十分嚮往,也想要尋求解脫之道。

有一天,毒龍前往道場求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它以虔誠敬慎的心受完戒後,身心感到無比清涼,來到一處寧靜的樹林裡思惟法義。

經過一段時間的用功後,毒龍感到有些疲倦,不知不覺地在大樹下睡著了。睡眠時的毒龍身體盤曲,變得像蛇一般,而且表皮鱗片的花紋更顯得光彩斑斕。

正當此時,有個獵人經過,他看到熟睡中的大力毒龍,驚訝不已:「想不到這世界上竟然有花紋這麼漂亮的大蛇,實在是稀有難得啊!」轉念一想:「這大蛇的皮如此罕見,倘若獻給國王做成衣飾,說不定還可以獲得一番獎賞呢……」

獵人越想越高興,他一步步地接近毒龍,小心翼翼地拿著木杖,靠近毒龍身邊,深深吸了一口氣後,舉起木杖大力一揮,朝毒龍的頭部重重敲下並壓著不放,另一手則拿出他平日打獵用的刀子,迅速地向毒龍身體劃了下去。

一陣錐心刺骨的疼痛從皮膚透至心髓,皮與肉撕裂的痛楚讓大力毒龍難以忍受,瞋怒之火油然生起:「到底是誰這麼大膽,竟然敢動我,以我的神力,要消滅整個國家可說是易如反掌,難道他不想活了嗎!」

忿怒的毒龍正想反擊時,突然起了覺念:「我現在正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應當承佛恩囑護守淨戒,縱使再痛也要忍下來,絕不可因此而破戒、傷生害命。」

毒龍護戒的心意堅決,它忍痛讓獵人活生生地把皮給剝下來,一點也不後悔,甚至,又怕獵人因靠近它而中毒,不但不敢睜開眼睛,也閉著氣不呼吸,深怕毒氣傷害了他。

毒龍失去了皮膚的保護,身體血肉直接碰觸在粗糙的地面上,刺痛不堪。

豔陽高照下,天氣燠熱難耐,毒龍原本想到大河裡舒緩一下身體,可是,正要起身的時候,卻看見許多小蟲在自己身上爬動,它心想:「到河裡泡水,雖然可使痛苦稍微減輕,但這些小蟲必定會因此而淹死,那豈不又犯了殺生戒嗎?」

於是,它決定留在原地不動,任憑小蟲啃噬。種種的煎熬,並未使毒龍生起一絲悔意,反而激發起它那深藏內心的悲願:「為了成就道業,我寧可布施身體給小蟲們;將來,若我成就佛道,更要以正法布施給這些眾生!」

發了這個誓願後,大力毒龍便往生了,由於持戒的殊勝功德,它投生至忉利天上。

大力毒龍,為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獵人則是提婆達多,而那些小蟲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最初度化的八萬天人。

省思

菩薩在成就佛道的過程中,修行六波羅密,廣度眾生,為了守護淨戒,即使犧牲自己的性命亦不後悔。《華嚴經》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持戒除了能防非止惡,更積極的是行善利他。持戒當下,似乎與自己的「惡念」、「習氣」衝突,卻也正是降伏我執的重要動力。


相關焦點

  • 佛典故事:優波笈多尊者弘化因緣(九)
    ——典故摘自:《阿育王經.卷第十.優波笈多弟子因緣第八.不樂住處因緣》省思:經云:「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愛欲不僅是障礙修行的因緣,更是眾生歷劫生死輪迴受苦之根源,人生中的愛恨因緣,令人苦惱狂悶,種種痛苦悲傷皆是因之而起。所以要想了脫生死、不受情愛纏縛,便須思惟真理,諦觀諸法實相。
  • 佛典故事:優波笈多尊者弘化因緣(十三)
    ——典故摘自:《阿育王經.卷第九.優波笈多弟子因緣第八.我見婆羅門因緣》省思:「四大苦空,五陰無我」,唯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才是真實的自己。
  • 佛典故事:優波笈多尊者弘化因緣(十二)
    ——典故摘自:《阿育王經.卷第十.優波笈多弟子因緣第八.下樹因緣》省思:古德云:「痴愛即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難解脫。」修行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解脫生死,透過聽經聞法,以般若智慧如實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欲愛色愛、勝報榮譽等一切境界都是緣起性空、虛妄不實。
  • 難陀出家得道因緣
    佛陀為利益一切眾生,常觀機逗教,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教化眾生,《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是以經典中所載 世尊所宣演的諸多故事為本,由正覺多位親教師一一詮釋
  • 佛典故事:小兒聞法即解
    長者告知比丘小兒狀況,眾僧一同前往探視,小兒說經故事,都如之前無有障礙。眾僧各各一心觀察小兒,但都無法得知其過去本生因緣。比丘告訴長者:「這小兒是佛弟子,千萬不要驚疑,好好養護,將來必能作為眾人之師,我們都當受他啟發。」
  • 佛典故事:栴檀香樹
    佛陀接著說出另一段因緣:「在惟衛佛時代,有父子三人。父親持守五戒,常行十善,受持八關齋戒,虔誠精進,不曾懈怠;大兒子則常常在庭院中,焚香供養十方諸佛。唯獨小兒子迷愚無知,不識三寶,看到大哥在燒香,就把衣服覆蓋在香上。於是大哥指責小弟的行為是對三寶不敬,沒想到小弟卻心起惡念,發下毒誓,欲斷兄長雙腳。大哥也被小弟激怒,心中也起惡念,將來要刺殺小弟。
  • 【佛典故事】栴檀香樹
    佛陀接著說出另一段因緣:「在惟衛佛時代,有父子三人。父親持守五戒,常行十善,受持八關齋戒,虔誠精進,不曾懈怠;大兒子則常常在庭院中,焚香供養十方諸佛。唯獨小兒子迷愚無知,不識三寶,看到大哥在燒香,就把衣服覆蓋在香上。於是大哥指責小弟的行為是對三寶不敬,沒想到小弟卻心起惡念,發下毒誓,欲斷兄長雙腳。大哥也被小弟激怒,心中也起惡念,將來要刺殺小弟。
  • ︱讀佛典
    「壞苦」和「行苦」涵義類似,指世事人生無常變化的本性給人帶來的痛苦,即人世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一個因緣聚合體,因緣散盡必然滅失,從而給人帶來無限地悲涼與痛苦:親朋歡聚,把酒言歡,其樂融融,讓人欣喜,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曲終人散,狼藉遍地,讓人倍感悽涼!
  • 民間故事:一段婚外情的前世因緣
    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則前世今世的故事,今天分享出來:一位婦女因為感情問題,來到一座寺廟去請教一位老和尚,這位婦女名叫小麗,今年26歲,長得非常漂亮,與丈夫結婚已有三年時間,剛結婚的頭一年,夫妻二人感情和睦,如膠似漆,丈夫對她百依百順,小麗也覺得自己嫁對人了
  • 【禮讚蕭平實導師】佛典故事第12集:供佛功德--身貧供養品
    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有關供佛功德的故事,這是《賢愚經》卷1的記載。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大富長者他的夫人生了一個男孩,面貌非常端正,出生沒幾天就能開口講話,問他的父母說:「世尊還住世嗎?」他的父母回答說:「世尊仍然住世。」男孩又問:「尊者舍利弗、阿難等都還在嗎?」父母回答說:「都在。」
  • 【地皎法師與地藏菩薩之因緣】~(一)雲水生涯
    今生的手足之情是她求度的因緣,所以她才會不時地出現在我身邊,求我幫助她。於是,我觀想她與我一同三步一拜,求哀懺悔,祈求南無大願地藏菩薩加被她,業障減輕,共業減輕,早日離苦得樂,得生善處。       因為發願不花一毛錢,所以頭戴著一頂破鬥笠,腰際綁著一個小包袱,繼續完成三步一拜的行願。
  • 【密探】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把佛典寫進密室,悄悄驚豔了所有人
    匠心獨運的機關、佛典故事的映射、驚豔全場的演繹…… 「大小熊」原創機械劇情主題「緣因」猶如一顆燦爛的新星,帶著滿滿的誠意橫空出世,贏得了滿堂彩。在巡山看來,「緣因」絕對是劇情愛好玩家不容錯過的經典,過年必須衝!一個地產集團的繼承人、一個含著金鑰匙的官二代、一個飽經風霜的一線刑警還有兩個全然沒落的道法傳人。
  • 【佛教故事】佛陀頭痛三日的因緣
    佛教中有個著名的故事,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這條魚王,就生出憎恨心,將來一定要報仇;因為這個因緣,所以瑠璃大王帶著他的眷屬,要血債血還,一定要把從前吃他這些人的種族都要殺光,把這些人都殺盡了。
  • 佛典故事:諸根寂靜的難陀
    所幸今生我把握因緣出家修行,漏盡了煩惱,息滅心中種種的欲望,證得阿羅漢果,不再受生死輪迴的痛苦。」就在此時,天魔恰好經過,知道了尊者心中的想法,於是飛到空中,向尊者俗家的妻子孫陀利說道:「汝今發歡喜,嚴服作五樂,難陀今舍服,當來相娛樂」孫陀利一聽,信以為真,歡喜雀躍,立刻忙著為自己梳妝打扮、打掃屋舍,安排各種歌舞表演等種種聲色宴饗,等待難陀尊者的歸來。
  • 慈青25 全球歸家謝善因緣
    (攝影者:潘彥同)十三年前,一群南非祖魯族孩童,從南非遠渡重洋來到臺灣花蓮,用一曲〈想師豆〉,獻唱給證嚴上人,以表達慈濟對南非祖魯族家庭的協助,這一曲〈想師豆〉,牽起當年南非祖魯族女生Lungelo Thabethe(中文名字:林琪蘿)發願投入行善並來臺學習的慈善因緣!
  • 緣概說 | 因緣:因緣與生命、因緣與禪修、善用因緣
    在生命期間,因緣又如何發揮作用呢?如前所述,結生心中無貪、無嗔、無痴三美因會在生命的有分流中持續產生作用,同時也直接影響六根的健康發育和成長。這是上一生臨死前成熟的業對我們今生的持續影響。然而,在當下這個生命過程中,我們仍在造下新業。造業的心必定是有因心,這時因緣又是如何運作的呢?
  • 【星座故事】之大力巨蟹座
    此時二泉映月的背景音樂響起,大力撕心裂肺地喊了一聲「Nooooooooooo!」此時背景音樂換成碟中諜。因為若想贖罪,他必須完成赫拉設下的12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5.這十二項任務有點像高考。話說這希臘諸神太過亂倫,還真沒法按輩份稱呼。你說宙斯應該跟蓋婭叫啥?奶奶?媽媽?寶貝?大力又應該跟素貞叫啥?表姐?姨媽?所以久而久之,西方國家就形成了親戚之間直呼姓名的傳統(誤)。古有大力殺蛇妖,今有奧特曼打怪獸。
  • 十二因緣
    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流轉,使得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一個生命在生死輪迴;實際上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佛說十二因緣是一大苦聚,我們學習十二因緣就是要明白苦在哪裡?要從十二因緣當中怎樣得到解脫。
  • 師父說因果故事——金貓因緣
    金貓因緣是怎樣一個因緣呢?佛世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叫惡生王,你聽了這個名字就可以曉得這個人不大好,叫惡生王。那麼是誰呢?是大迦旃延尊者去化度的。「那什麼因緣?」哦,原來這樣。原來當毗婆尸佛的時候,毗婆尸佛是誰?毗婆尸佛就是七佛之首。現在我們是賢劫,就是賢劫之前是莊嚴劫,莊嚴劫最後一尊佛是毗舍浮佛,最後一尊佛,再下面推,尸棄佛,然後呢毗婆尸佛。所以從……平常我們說七佛、七佛,毗婆尸佛,毗婆尸佛離開現在是九十一劫。那麼那個時候說有一些出家人乞食,那個出家人在那個大街上面把一個缽擺在那裡,說這個是無盡藏,誰去供養他的話,得到的福是無盡的。
  • 夏丏尊:弘一法師的出家因緣
    他若早離開杭州,也許不會遇到這樣複雜的因緣的。暑假漸近,我的苦悶也愈加甚,他雖常用佛法好言安慰我,我總熬不住苦悶。有一次,我對他說過這樣的一番狂言:「這樣做居士究竟不徹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我這話原是憤激之談,因為心裡難過得熬不住了,不覺脫口而出。說出以後,自己也就後悔。他卻仍是笑顏對我,毫不介意。暑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