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聚焦醜聞揭秘的電影,更是新聞人的精神A片

2021-02-09 有意思報告

正如開頭顯示的「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那句話一樣,《聚焦Spotlight》整部片子都透露出新聞工作者應有的簡潔犀利,冷靜客觀。極佳的劇本碰上演技紮實的演員,充分發揮了其應有的魅力,將一個新聞工作者不畏強權,挖掘神父猥褻兒童的事件講得絲絲入扣,毫無尿點。不怪很多老一輩的新聞人開玩笑說觀影體驗類似於看精神A片。

 

故事說來,層次分明。開篇設在1976年的波士頓警察局,通過警察與助理檢察官,神父與受害兒童母親的簡短對話,近乎完美地刻畫出教會在當地的壓倒性權威,執法人員知道罪惡發生卻無能為力的無奈,和普通民眾面對自身信仰的代言人——神父犯下的罪行,不知所措的情緒。

 聚焦小組全部成員

隨後,時空跳躍到2001年的《波士頓環球報》辦公室,在總編的告別會上,我們依次見到報紙「聚焦」專欄的四位成員:組長羅賓森(麥可·基頓飾)、菲弗(瑞秋·麥克亞當斯飾),麥可(馬克·魯弗洛飾),馬特(布萊恩·達西·詹姆斯飾);也引出了新上任的總編輯:馬蒂·巴倫(列維·施瑞博爾飾)。從角色的言談舉止中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羅賓森是一個經驗豐富、資歷頗深,有些老於世故的領導者。反觀初來乍到的上司馬蒂,他待人冷淡、不善社交,卻擁有新聞工作者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求真務實。馬蒂就如傳統西部片裡,那個闖入村莊的外來者,開始不受歡迎難以融入,但在堅持某種正義原則的過程中,逐漸帶領一部分人反抗固有的強大勢力,並贏得原有集體的尊重。

 

馬蒂作為一個不信仰天主教的異鄉人,立刻發現一個被輕描淡寫報導過的神父褻童案值得深入調查。就這樣,「聚焦」小組搜集簡報,調動一切公開的資料文件,逐步贏得相關律師、學者、救助小組以及受害者本人的信任,頂著來自教會、政壇等多方壓力,艱難前行著。在逐步深入的調查過程中,他們發現不只是一兩個、十三個、九十個,到最終確定的七十個當地的神父有猥褻兒童的行為,紅衣主教本人對神父的所作所為一清二楚,還為了掩飾罪行找各種藉口調動神職人員。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波士頓、美國,它存在於世界上任何一個信仰天主教的國家,而且是自上而下的行為。他們對抗的是整個體制,甚至是一種以世紀為單位計算的古老信仰。

 

調查過程中,美國經歷了9.11事件。悲劇面前,信仰尤為重要。是否要揭開教會的遮羞布,成長在天主教環境下的記者們也動搖了。就像受害者在採訪中說的,即使當神父要求你給他口交,對很多人來說都和上帝叫你幫他個忙一樣。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多年前對於神父罪行的報導才在眾人的默許下戛然而止;各方執法機關也難以撼動這根深蒂固的勢力。同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在各個社區發生,無辜的孩子們受到肉體和精神的折磨。但是,像劇中說的那樣:有時候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大多時候都是在黑暗中摸爬滾打。突然間燈亮之後,每個人多少都要面對些責難。最終,職業精神促使「聚焦」小組堅持了下去。現實中,《波士頓環球報》也憑藉這一系列報導獲得了2003年的普利茲新聞獎。

 

值得慶幸的是,導演將這個易於煽情的題材講得極為克制,在人物說話時連音樂都不捨得用,使整部片子有高度的現實主義風格,十分貼合調查者的真實工作過程。同時,正是這樣一種不卑不亢的娓娓道來,使這個基於事實的電影更加打動人心。《聚焦》裡的記者們不是英雄,他們只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

 

在錯過了紙媒輝煌的當下,「聚焦」小組本身就是一個反潮流的存在,他們列為第一準則的,不是當下泛濫的新媒體重視的速度,而是準確真實。他們可以為了追蹤某一個重大事件,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不停地採訪、研究資料,利用線人,善用技巧和法律。雖然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存在很大風險,而且新聞是有時效性的。但是,我們應該容許這樣穩、準、狠的新聞報導,和苛求真相、敢於反抗權威的媒體人的存在,畢竟,這都是我們整個社會需要媒體監督、傳播信息的原因。

 

如同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所說的:我怎麼能在苦難面前背過臉去。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媒體在轉型,觀念在變化,但有些原則是不能動搖的。電影最後,一切歸於平靜。馬特說自己幾個月沒有睡好覺了,並且靠寫恐怖小說緩解壓力。又一天的工作開始,羅賓森在忙碌的辦公室裡,接起願意坦誠經歷的受害者打來的電話,說了聲「這裡是聚焦」。全片就這樣結束了。

 

片尾字幕告訴我們,紅衣主教在掩蓋了那麼多罪行之後,竟得到升職。但至少,做個新世紀最後的牛仔還是件挺酷的事兒,不是嗎?

文章為有意思(ID:youyisi_cn)綜編,轉載務經授權

投稿或版權合作:✉ youyisitougao@163.com

相關焦點

  • 關於最佳影片《聚焦》醜聞報導背後的十個真相
    新京報即時新聞3月1日報導 由湯姆·麥卡錫執導,麥可·基頓、馬克·魯法洛、瑞秋·麥克亞當斯等主演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聚焦》獲得本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兩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 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簡直是一部新聞人的從業指南
    麥可·基頓主演、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傳記劇情片《聚焦》拿下了本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兩個獎項。《聚焦》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記述了《波士頓環球報》四位記者組成的「聚焦」調查報導小組一步步勇敢揭開美國神職人員猥褻兒童醜聞的故事,該系列報導曾獲普立茲獎。
  • 《聚焦》:從電影裡看新聞倫理
    《聚焦》是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關於新聞題材的電影。這部電影給我的總體感覺便是,從平淡到震撼,與此同時,片中幾位記者對新聞的一腔熱血讓我不禁向他們致敬。平淡即是這部電影中毫無華麗的特技效果,震撼便是其劇情能夠步步緊扣人心,並且能給人很大的觸動。這部電影是根據事實改編的,來源於《波士頓環球報》中的一篇新聞改編。
  • 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堪稱新聞題材教科書
    《聚焦》《真相》《公民凱恩》電影《聚焦》日前在第88屆奧斯卡上「爆冷」拿下最佳影片獎,這部講述報紙記者勇於追尋真相的電影也讓人驚呼今年奧斯卡過起了「記者節」。為何它能戰勝《荒野獵人》《大空頭》等片?好萊塢有不少新聞題材影片,塑造的記者卻是形形色色,並不都如《聚焦》一樣能獲得業界認可,也有影片不乏一些狗血橋段,新聞電影如何拍好?
  • 得完普利茲再衝奧斯卡 電影《聚焦》揭秘 「神父性侵案」
    美國電影《聚焦》裡毀掉的方式更為殘酷——孩子們被神父性侵。身著黑袍的神父,是上帝代言人,也是撒旦的使徒。電影的故事並非虛構。《波士頓環球報》「聚焦」小組的記者們,用一年時間調查出波士頓地區70名神父多年來猥褻兒童,並受大主教包庇的醜聞。一場波及全美乃至全球範圍的孌童風波,自此引爆。
  • 日本A片不過是一場騙人的把戲!
    請點擊上面的小字【菩提路】加關注,感恩轉發,功德無量!
  • 十大「醜聞」電影
    醜聞永遠不分身份與地位,也不分國界與性別,醜聞是道德至上的正義揭露,還是媒體私下交易構陷,又或是各類潛規則的「殺手」之刃……漫漫為您帶來十大醜聞電影。導演: 黑澤明編劇: 菊島隆三 / 黑澤明主演: 三船敏郎 / 李香蘭 / 桂木洋子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醜聞》是一首風格陰鬱、辛酸苦澀的詩。
  • 世界十大「醜聞」:拍成電影後的反思
    在「娛樂至死」的時代,醜聞,永遠不分身份與地位,也不分國界與性別,今天會會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從50年代至今,圍繞著不會古老也不會遠去的主題展開——醜聞。《醜聞》是一首風格陰鬱、辛酸苦澀的詩。揭秘 「五角大樓文件」中政府掩蓋長達30年、牽扯4位美國總統的秘密的故事。而影片真正讓人唏噓的是,即使你操控了整個國家,你也操控不了媒體人的良知和信念!不管你是總統還是小丑,總是要原形畢露!
  • 十大「醜聞」電影:淪陷世界的電影反思!(點擊可看)
    比如,近日當事人都表示「不好意思佔用了大家公用資源」的前女友曝光某男星的「偷腥」醜聞,迅速攀上熱搜榜首。昔日亞洲舞王羅XX多年形象一招破碎,渣男印章穩穩刻下。在「娛樂至死」的時代,醜聞,永遠不分身份與地位,也不分國界與性別,今天會會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從50年代至今,圍繞著不會古老也不會遠去的主題展開——醜聞。
  • 聊電影——《聚焦》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部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的電影《聚焦》。這部擁有巨大震撼力的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聚焦組——一群專門從事秘密調查,揭露社會陰暗面的記者。他們發現了一起天主教神父性侵兒童的案件,據受害人律師的披露,當地主教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法院保護了這樁醜聞的大量黑材料,當地的知名報刊對於這樣大的醜聞,報導極少。於是他們逐步深挖,發現了隱藏的一系列事件,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
  • 462【推薦】洩盡天機:日本A片不過是一場騙人的把戲!
    還記得清末「鴉片戰爭」嗎?!
  • 真實故事改編電影——《聚焦》
    《聚焦》基於真實故事改編,講述波士頓環球報<聚焦>欄目組的記者揭露天主教神父性侵兒童的醜聞,展現了當時幾位記者的真實工作狀態和他們是如何克服搜證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波士頓環球報》因報導神父性侵醜聞也獲得了2003年的普利茲新聞獎。<聚焦>「聚焦」是該報的一個專欄,相比其他欄目,它擁有自身的獨立調查小組和選材的權利,常常可以花幾個月的時間去做一個深入的新聞調查。天主教的影響作為在波士頓的第一大教,天主教在當地的影響非常大,會經常利用自己的勢力對各類機構施加壓力。
  • 英國式醜聞真實事件原型介紹 索普和諾曼故事揭秘
    ­  近日又有一部英劇《英國式醜聞》也是受到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該劇也是一播出就在豆瓣上評分達到了9.1分,也是被不少網友們推薦,並且很重要的一點整部電影竟然還有真實事件原型,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英國式醜聞真實事件原型。
  • 休·傑克曼《領先者》曝預告 聚焦政壇性醜聞事件
    休·傑克曼《領先者》曝預告 聚焦政壇性醜聞事件 時間:2018.08.3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電影|《聚焦》 樸素的力量
    《聚焦》文|範瑜 編輯|翁倩也許是太久沒在現實中感受到新聞人挑戰權勢的迷人氣質
  • 黃、暴、邪、惡:十大「醜聞」電影!
    無論何時,「醜聞」總能以一種驚人的速度爆響在大街小巷。醜聞永遠不分身份與地位,也不分國界與性別,醜聞是道德至上的正義揭露,還是媒體私下交易構陷,又或是各類潛規則的「殺手」之刃……漫漫為您帶來十大醜聞電影。
  • 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Spotlight):真相即正義 電影專欄
    在奧斯卡公布獲獎名單之前,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這部電影的名字,加上電影卡司中最為觀眾熟知的只有「綠巨人」,更讓它顯得不夠引人注目。大家更願意參與到「小李子」和他終於死去的「奧斯卡梗」的狂歡中,畢竟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我更願意談論《聚焦》(Spotlight)這部電影——因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娛樂。
  • 頂級尤物上演「爆炸新聞」,還原傳媒圈驚天醜聞
    今天這部電影,著實有點厲害了。
  • 新聞傳播學子必看的30部影視作品|看完你就知道新聞從業是怎麼回事兒了
    該劇由好萊塢金牌編劇艾倫.索金創作,講述了一個虛構電視臺「亞特蘭大有線新聞臺」,在主播威爾的帶領下,衝破各種阻力、報導新聞真相的故事。 這部劇被網友稱為 「高智商神劇」,在豆瓣的評分曾一度高達9.2分。劇中超大的信息量、戲劇性的感情線、複雜的人物分工及新聞工作的緊張刺激感,令觀眾欲罷而不能,而劇中展現的新聞理想主義情懷也令不少媒體人深受觸動。
  • 電影《秀美人生》聚焦年輕一代的精神世界(看臺人語)
    原標題:電影《秀美人生》聚焦年輕一代的精神世界(看臺人語)以時代楷模黃文秀為故事原型的電影《秀美人生》,看完令人難忘。電影開篇對黃文秀的人生意義進行設問,黃文秀的回答是,選擇的勇氣「來自生命與土地一起生長的情感基因」。循著這一回答以及一系列細節,觀眾慢慢走進黃文秀的精神世界。電影也表達了濃鬱的鄉土情結,發出了「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這一具有時代精神的呼喚。 (吳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