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最值得期待的國漫新番之一《大理寺日誌》,4月10日終於開播了!
這部歷時3年大製作的國漫,改編自同名人氣漫畫,是一部古風斷案搞笑類的動畫作品。以唐朝武則天統治時期作為故事背景,展開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冒險探案故事,細節處理盡顯誠意,在畫面、音樂、歷史知識科普上都能看出團隊的用心。
《大理寺日誌》開播不久便登上了B站國創區熱度榜NO.1寶座,豆瓣評分9.2,6天兩集收穫總播放量656.9萬,如此驚人的熱度,讓人不禁感嘆:國漫的春天要到了?
近年來,二次元文化在中國不斷發展和擴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二次元文化愛好者。二次元文化中的動漫也成為了現代青少年用戶的聚集區。在中國,不論是從用戶規模還是市場規模來看,動漫都有著快速的發展。
《2018年中國動漫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動漫產業總產值突破1500億,在線內容市場規模近150億。泛二次元用戶規模近3.5億,在線漫畫用戶量達1.67億,預計2021年可突破2300億元的產值。
藉由這股東風,國漫也在沉寂多年之後,迎來了自己的崛起。
2010年前後,因為網絡傳播渠道的發展,網絡動畫大量出現。2015年,《西遊記大聖歸來》上映,一舉拿下9.56億票房,打響了國漫崛起的第一槍。《大聖歸來》的熱賣也刺激了資本市場對國漫產業的熱情。
此後陸續上線的《大護法》、《大魚海棠》等作品雖然沒有再現《大聖歸來》的輝煌,但依舊不斷地帶動國漫市場的熱度。
2019年,《哪吒:魔童降世》大火,上映14天票房突破30億,最終票房突破50億,僅次於《戰狼2》。除了《哪吒》之外,還有《白蛇緣起》、《羅小黑戰記》等國漫作品斬獲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在網絡平臺上,國漫作品也有亮眼的成績。比如《鬥羅大陸》2019年網絡播放量達80.5億,《武庚紀》全網播放量23億。
02 國漫為什麼崛起
2019年國漫的亮眼成績,我們不禁會問,國漫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崛起?
◢ 1、受眾人口增加
動漫市場用戶增加,為國漫崛起提供了人口基礎。
艾媒數據中心顯示,從2015年開始,中國的動漫市場用戶規模持續上升。從2015年的1.58億人增至2018年的2.77億人,2019年達到3.36億人。
而這部分人群以95後為主。根據艾瑞調查數據顯示,動漫用戶中95後群體佔動漫總用戶群體的49.8%,90後佔22.1%,95後用戶群體成為中國動漫產業消費的主力軍。
◢ 2、題材突破,國漫「全民化」
長期以來國漫不溫不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內容的低幼化,國產動漫作品被認為是兒童看的內容,無法吸引青少年和成人觀眾。更多的時候是家長陪伴孩子觀看。相反,日本、美國的動漫作品卻以青少年和成人為主要受眾。
近年來,國漫從業者開始有意識地突破「低幼化」這一刻板印象。題材越來越豐富,除了兒童動漫之外,不少青少年向、成人向、合家歡這樣的作品也開始湧現。
在2019國漫票房前五裡,有三部是主打成人向的作品。其中,《哪吒》更成為了全年齡段的爆款。不僅小朋友吵著要看,不少成年人也主動走入電影院。來自貓眼數據顯示,想看人數中30歲以上佔比人數47.8%。
國漫全民化的發展,也為自己拓寬了受眾群體的規模,吸引了眾多年輕人觀影,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國漫。
◢ 3、播放媒介的豐富
國漫在過去一年的發展,也得益於播放媒介的豐富。
過去國漫的播放渠道以電視頻道、視頻網站為主,逐漸拓展到電影院線、短視頻、出版物、線上APP等。播放媒介的豐富,意味著內容可以觸達到的用戶呈現指數級的增長,也意味著用戶觀看內容不再受時間和場地的影響,觀看時間和頻率得到大面積增長。
《鬥羅大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根據骨朵數據顯示,《鬥羅大陸》2019年網絡播放量超過80.5億,而2019年的爆款真人電視劇《陳情令》是69.7億。《武庚紀》、《西行紀》在網絡的播放量也超過了15億,這個數據讓一些真人影視作品望塵莫及。
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一些短小精悍的國漫作品也收穫了大量粉絲。其中,一禪小和尚在抖音上有2.5億個贊,粉絲4748萬;豬小屁在抖音上有1392萬粉絲。
此外,快看漫畫,騰訊動漫、一本漫畫、嗶哩嗶哩漫畫等平臺也紛紛布局手機條漫市場。其中快看漫畫日活近1000萬,月活近4000萬,約2億用戶。這些平臺也使得本土漫畫獲得了更多的曝光空間和渠道,讓更多本土漫畫作者有了創造的土壤。
◢ 4、系列化黏住更多粉絲
近年來,國內的動漫業者也開始注重作品的系列化,例如2019的爆款《哪吒》實際上是神話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二部《姜子牙》原定於2020年春節檔上映;《不良人》從2014年第一季開播,2019年第三季也更新了。
動漫作品的系列化,除了能夠增加作品的曝光度,延長生命周期之外,同時也有助於黏住更多粉絲。系列化作品可以不斷強化老粉絲和作品的黏連關係,也能夠通過老粉絲的分享傳播不斷地帶入新的粉絲。
另一方面,動漫作品系列化也有利於動漫作品向周邊產業拓展,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如《全職高手》就由此延伸出實體圖書、手遊、劇集和電影版,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作品矩陣。
◢ 5、平臺的支持,國家政策的扶持
過去幾年國漫的發展也離不開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的大力投入。
2015年開始,騰訊開始不斷加大對國漫的投入。2017年到2018年,騰訊視頻播放110部左右的國漫,其中《全職高手》、《快把我哥帶走》、《鬥羅大陸》等27部播放量過億,其中11部為平臺自製內容。2019年全網國漫播放量過10億的作品,其中7部為企鵝影視自製。除了參與到製作,騰訊視頻還啟動了小說、漫畫頻道和IP周邊商城,試圖形成一個完整的國漫生態。
除了騰訊之外,愛奇藝,優酷等也紛紛加大對國漫相關作品的投入。
大平臺的看好和持續投入,為國漫市場帶來了資金和技術,也為國漫提供了海量的流量,打下了一定的人口基數,拓寬國漫的商業模式,為創作者帶來了更多的收益。
另一方面,國家有關部門相繼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也有效刺激了國漫的發展。例如2017年2月23日,《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提出:支持原創動漫創作生產和宣傳推廣,培育民族動漫創意和品牌,持續推動手機(移動終端)動漫等標準制定和推廣。此外,國家還陸續出臺了相關稅收減免的政策和通知。
03 國漫的未來:有曙光,還要腳踏實地
如果說,2019年的國漫市場給人的印象是「崛起」,那麼展望未來,國漫則是大方向光明,細節還要腳踏實地。
首先,更多的95後00後開始上班或上大學,他們的消費能力得到提升,成為未來5-10年動漫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對於優秀國漫作品的接受度也會更高。這樣的受眾構成,有助於國漫從小眾市場邁向更為寬廣的大眾文化市場。
其次,隨著國家政策傾斜,巨頭的投入,使得整個行業能夠有機會更良性地發展。動漫、遊戲和影視化改編等相關環節能夠更好地打通;整個動漫產業的內容製作流程也會更成體系,動漫IP授權和衍生品的開發也會更為成熟。
誠然,利好因素不少,但也不能忽視我國動漫產業存在的諸多問題。專業動漫人才的短缺依然是一個明顯的問題,儘管相比過去有所改善,但是對比日韓和美國市場,我國專業動漫人才還是有著很大的缺口。
另外國內觀眾的付費意識還有待提高,《2019年中國動漫產業全景圖譜》數據顯示當前僅有47%的用戶願意為動漫內容付費,但願意為動漫周邊付費的用戶高達76%。
國漫只有進一步打好人才基礎,培養用戶的付費意識,才能真正迎來國漫的復興。
參考資料:
2019年中國動漫產業全景圖譜
國漫的2019總結:未來可期
2019年就要過去了,國漫復興的進度條走到哪了?
2019年國漫崛起,2020還能再攀高峰嗎
2018年中國動漫行業研究報告
*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騰訊大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