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海戰英雄艦長、一等功臣肖德萬將軍逝世

2020-12-25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從肖徳萬將軍親友處獲悉,海軍原舟山基地司令員肖徳萬少將(正軍職),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2日下午在上海市逝世,享年78歲。

公開資料顯示,肖德萬出生於1942年,曾任海軍某基地副參謀長、海軍某水警區司令員、海軍舟山基地司令員,少將軍銜。

肖徳萬曾在1974年著名的「西沙之戰」中,榮立一等功,他帶領的389艦也榮立集體一等功。那年,他年僅31歲,當艦長才1年。

2014年1月19日,文匯報刊發整版文章《肖德萬:將軍西沙情》,紀念西沙海戰40周年。當時的這篇報導寫道:40年前,他是一名艦長。當南越海軍入侵我西沙群島時,他率領389艦,和兄弟艦艇396艦、271編隊、281編隊協同作戰,一舉擊沉南越海軍一艘護航艦、重創三艘驅逐艦,配合我陸軍、民兵收復了甘泉、金銀等島嶼,取得了西沙海戰的勝利。22年前,他成為一名將軍。他多次率領大型混合艦艇編隊馳騁在西太平洋上,捍衛我國的海洋權益。

報導介紹:1974年1月15日深夜11點多,肖德萬接到命令:立即率艦到榆林基地和396艦匯合,一起為西沙守島民兵運送糧食、淡水、手榴彈等戰備物資。當時389艦正在廣州廠修,主機雖已試航,艦炮還沒試炮,新兵訓練還不系統,不少老兵正準備退役。17日,兩艦編隊起航。考慮到要放小艇上島為民兵運送物資,航渡中的389艦臨時組建了「登島戰鬥小組」,裝備了衝鋒鎗、手榴彈等輕武器,進行了跳船訓練。當時,他們根本沒想到南越海軍竟然會挑起一場驚天海戰,更沒想到掃雷艦竟然成為和南越海軍大噸位戰艦對抗作戰的主力。

當時的國際形勢是美國深陷越戰泥潭多年,於1973年開始從南越撤軍。為拖住美軍,南越蓄意挑起了中國和美國、中國和北越之間的矛盾,並於當年7月派兵侵佔我南沙6個島礁,宣布我南沙群島南威島、太平島等11個島嶼劃歸南越福綏省管轄,又派艦艇北上,不斷騷擾我國西沙群島漁民的漁業生產,撞壞漁船、抓捕漁民,進一步擴大事端。1974年1月17日上午,南越軍隊侵佔了我西沙群島的金銀島,下午又侵佔了甘泉島。

面對挑釁,17日,我國海軍派出兩艘獵潛艇。18日,南越海軍將軍艦數量增加到4艘,妄圖進一步侵佔琛航島等島嶼。這晚,389、396掃雷艦正好到達琛航島海域,和271編隊會合。「面對嚴峻的敵情,我們進行了緊急戰備動員。」肖將軍說,「這情形,根本來不及上島為民兵補給。」19日,西沙海域形成了敵我雙方各4艘艦艇對峙的戰場形勢。

4比4,二者絕非數量上的簡單等同。敵人有3艘驅逐艦、1艘護航艦,最大的1700多噸,總噸位為6000多噸,艦上火力有127毫米等各種火炮50門。而我軍4艘艦艇的總噸位為1760噸,還沒有敵人一艘指揮艦大,4艦總共僅16門炮,最大口徑為85毫米。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實屬罕見。

「我軍一直信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打第一槍的』的戰場紀律。」肖德萬說,「我們不打第一槍,但絕不能不戰備。我們嚴密監視敵人動向,做好戰鬥準備,堅決還擊來犯之敵。」

10點21分,敵艦拉開距離,炮口全部瞄向我艦。我軍同時發出戰鬥警報,堅決迎敵。271、274艦迎戰敵4號和5號艦,389、396艦迎戰敵16號和10號艦。10點22分,敵艦首先開炮。在敵艦炮口閃出火光的那一瞬間,我軍還擊的炮火同時打響。頓時,火光沖天,震耳欲聾。「我下達開火的命令的聲音也同時湮沒在轟隆的炮聲中。」肖將軍說。

「敵人的火炮口徑大、射程遠,只有近戰才能發揮我們火力的優勢。我命令向敵艦靠近了打。」肖將軍說。

就這樣,389艦一直從1000米外,邊打邊衝,一直逼近到敵艦幾十米近。艦上裝有的37炮、25炮、14.7高射機槍,都是高速自動火炮,連發射擊,發揮了越來越大的火力優勢,將敵人的10號艦打得千瘡百孔,而他們的127大炮全部陷入射擊死角。

這時,連敵艦甲板上敵人的面孔都能看清,肖德萬命令扔手榴彈,有的戰士還抄起衝鋒鎗向敵人掃射。「近戰夜戰、海上拼刺刀,是那個年代我人民海軍在和國民黨海軍海戰中總結的戰法,是那個年代我軍將裝備劣勢轉變為優勢的最好戰術。在這次海戰中,我們就運用了這樣的戰術。」肖將軍說。

389艦在近戰攻擊中,對敵10號艦給予沉重打擊。85炮直接命中指揮臺,10號艦艦長當場斃命,打得敵艦指揮臺坍塌下來。

由於敵人誤將389艦當作指揮艦,集中火力攻擊,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389艦中甲板、後甲板被擊中起火,傷亡嚴重。這時,艦尾輔機艙開始進水,正在艙裡彈藥庫運彈的戰士郭玉東脫下呢制軍裝包裹著木塞堵漏,並用身體死死抵住湧入的海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戰後他榮立一等功,被譽為「海上黃繼光」。

此時,389艦到了十分危急的時刻,戰艦開始下沉。肖德萬立即命令全速向離岸最近的琛航島淺灘駛去——戰艦靠著人力舵和兩部仍在運轉的主機,拖著濃煙衝上海灘,使戰艦免於沉沒。肖德萬指揮艦員搶救傷員,棄艦登島。看著坐攤在琛航島上仍冒著濃煙的英雄戰艦,肖德萬心如刀絞無比沉痛。

就在389艦和敵10號艦激烈戰鬥的時候,兄弟艦396艦同時對敵人16號艦進行了反擊,把16號艦打得丟下受重傷的10號艦獨自逃跑。而271、274獵潛艇編隊頑強抗擊比自己大得多的敵4號、5號艦,274艇在政委和副艇長不幸犧牲的情況下,重創了敵4號艦,還打傷了敵指揮艦5號艦的上校指揮官。

上午11點20分,我海軍281、282獵潛艇編隊的兩艘快艇趕到戰區。看到增援艦抵達,敵軍喪失了鬥志,各自逃跑,把奄奄一息的10號艦遠遠地丟在後面。281、282兩艇將憤怒的炮彈射向敵艦,兩輪攻擊,就把敵人10號艦打得葬身海底。「敵10號艦沉沒在羚羊礁南,偏東2.5公裡。」肖將軍說。

第二天,在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指揮下,我軍乘勝追擊,收復了西沙群島被南越軍隊佔領的珊瑚、甘泉、金銀三島。

敵軍5號艦上校指揮官何文鍔晚年在回憶錄中寫道:當自己所在的艦艇被擊中後,指揮中心全體人員都躲到桌子下面,看到艙內起了火,他就拿起滅火器去滅火,結果被海圖桌絆倒了,把腿扭傷了。他寫道:「身邊全是一幫貪生怕死之徒!」這次海戰,南越海軍陣亡一共75人,其中10號艦有63人。

西沙海戰勝利的最大收穫,是我國收復了西沙群島全部島礁,為我國進一步收復南沙群島創造有利條件,其戰略意義無與倫比。如今看著作戰海圖上西沙群島每個島礁都標明了五星紅旗,肖將軍甚感欣慰。

1974年的西沙海戰勝利後,肖德萬作為當時熟悉南海鬥爭、參加過海戰的一線指揮員的優秀代表選調到了海軍司令部,擔任作戰部副部長、部長。在這期間,他不但認真總結了西沙海戰的戰鬥經驗,還參加國防大學的學習,學習了戰役學、戰略學,研學了中外海軍歷史和當代海戰的經典戰役等。從此,他把目光從西沙投向南沙、東海,投向祖國的萬裏海疆。

1988年初,受聯合國委託,我國在南沙群島永暑礁建設國際海洋觀測站。而統一後的越南宣布南沙群島為越南領土,公然破壞海洋觀測站的建設。為保護海洋觀測站建設,我海軍編隊進駐南沙。3月14日,赤瓜礁海戰打響,我國海軍編隊一舉擊沉越艦兩艘,重創一艘,並趁勢一舉收復南沙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個島礁,填補了中國大陸對南沙群島實際控制的空白點。不久後,永暑礁海洋觀測站順利建成,為我國1992年提出的「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南沙領土爭端解決方針提供了現實依據。

在兩次海戰後,肖德萬多次率領現代化艦艇編隊到南沙、西沙巡航,看望駐守在南沙、西沙島礁的官兵。

去年4月21日,經中央軍委批准,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大會回顧了70年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奮鬥歷程,總結了在戰鬥、建設、改革、轉型和軍事鬥爭準備實踐中形成的歷史經驗,展望了在新時代徵程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光明前景,並對70年間為海軍建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肖德萬正是26名被表彰的突出貢獻個人之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追憶海軍戰鬥英雄肖德萬將軍:西沙海戰永遠屹立的豐碑
    雖然採訪已是6年前的事,但將軍的形象歷歷在目,那位身材瘦削的老人總是面帶微笑,言語極少,雖然隨著歲月流逝,隱去了沙場的威武,但軍人的敏銳與英氣藏在眉宇之間,氣質與普通老人有明顯不同。肖德萬將軍年輕時的英姿  那是2014年的初夏,報社在策劃甲午戰爭120周年特別報導。
  • 上饒萬年一90歲抗美援朝一等功臣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戰士」、江西省勞動模範 、上饒市勞動模範 、上饒市第一屆黨代會代表李親武,於2021年1月7日凌晨2點20分逝世,享年90歲。於1月12日(今日)上午在汪家鄉坑邊村舉行葬禮(追悼會)。ICU病房裡的特殊生日。
  • 電影《西沙兒女》雖然沒有拍成,但海戰特技卻在電影史中留下一筆
    ,2007年出版的《廣播電影電視專業技術發展簡史》中稱「如此大規模的海戰在我國的特技模型攝影中尚屬首次」。 在《影視特技》一書中,介紹了《西沙兒女》在中國電影中首先採用了在海水中拍攝艦船的先例,因為之前拍攝海上艦船的畫面,一般是在湖裡或者池塘裡拍攝完成的,而《西沙兒女》裡的海戰場面
  • 053H型:西沙海戰爆發以後,才發展起來的對海護衛艦
    1974年1月19-20日,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西沙海戰,儘管海軍擊沉了南越海軍滿載排水量900噸的10號護衛艦,擊傷了其他5號、5號和16號3艘驅逐艦,以我軍收復甘泉島等取得了勝利。
  • 《西沙風雲》電影開拍 會出現蔣介石「協助大陸」的劇情嗎
    據中國國際新聞網3月25日報導,由遠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出品,美航傳媒聯合攝製的歷史題材影片《西沙風雲》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在鄭州市鄭東商業中心隆重舉行。1974年的西沙海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捍衛國家領土主權、與南越當局發生的一次戰爭。 然而,近年來在社會上流傳關於「蔣介石協助大陸作戰」的謠言。
  • 晚清華僑猛將:兩次參戰以一敵三、率艦首巡西沙,死後皇室弔唁
    作為北洋海軍唯一有實戰經驗的艦長,這是林國祥第二次參加海戰。10年前,33歲的林國祥是南洋水師「濟安」號的艦長。「中法戰爭」中,「濟安」號停泊在馬江海關附近的江面,突然遭到了法國海軍的炮擊。中法海戰讓林國祥這位出生在馬來西亞的廣東籍艦長第一次接受了戰火的洗禮,也讓他迅速成熟起來。1892年,41歲的林國祥成為國產新艦「廣乙」號的艦長,正式指揮這艘排水量1000噸的魚雷巡洋艦。
  • 不怕死的中國海軍艦長,和日軍惡戰屍骨無存,公認的民族英雄
    甲午海戰後,清廷想重建北洋水師,啟動從西方引進軍艦的計劃。1909年,海軍大臣載洵率薩鎮冰等從上海出發考察各國海軍,同時訂購軍艦裝備自己。此行的最後一站是日本,他們向川崎和三菱訂了兩艘炮艦,其中一艘名叫永豐,就是後來的中山艦。
  • 6月4日央視紀錄片獨家報導「海上猛虎艇」(1965崇武海戰)傳奇經歷,老英雄淚目了
    當然,為了能夠製作好這部《英雄猛虎艇》,我們攝製組從全國各地找到了多位當年參戰的老猛虎人,希望通過他們的講述,用鏡頭和畫面去還原這段光輝歷史。2017年3月8日,5位參加過當年海戰的老英雄們受攝製組的邀請分別從上海、北京等地趕來福建廈門配合紀錄片的拍攝,再一次的相聚,當年的帥小夥如今都已白髮蒼蒼。但回到了他們當年的駐地,半個世紀前的記憶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 當年東海艦隊馳援西沙,國軍真的提供幫助,從而我軍才能獲勝嗎?
    從九十年代開始,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則「歷史解密」,說的是在西沙海戰時,臺軍對我軍的作戰行動提供了大量支持,終使我軍獲得大勝。這個故事流傳甚廣,甚至蔣介石的那句「西沙戰事緊」竟成了名人名言。事實上,這是一則不折不扣的謠言。
  • 日軍艦長講武德,禁止水兵射殺落水美軍,還向美軍艦長敬禮
    ■薩馬島海戰中拖著長長的煙霧向慄田艦隊衝去的美國驅逐艦分隊。還要從這位頗有傳奇色彩的寺內艦長說起。 不過,寺內可不是一個無能的酒徒,他的業務能力極強,操艦航海都是數一數二的好手,平時靠岸都比其他戰艦來得快,對於海戰戰術也十分精通。更為重要的是,寺內為人坦蕩,富於人格魅力,對待下屬和藹可親,從來不擺官架子,深受官兵愛戴。
  • 「一等功臣」王成龍:武警特戰軍官,實戰訓練犧牲,父母現狀如何
    在這些犧牲的「和平戰士」中,有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95後武警特戰烈士,他就是「一等功臣」王成龍。王成龍作為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而壯烈犧牲,是一個值得敬佩的熱血英雄。英雄已經走了多年,王成龍的父母現狀如何?王成龍,1995年4月出生在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
  • 那個男人當艦長了
    高達8.3的評分說明疫情真的很苦…二戰題材海戰片《灰獵犬號》原計劃5月8日在北美院線上映然而正是這位第一次出任務的新手艦長,面對水手們質疑的眼神,沉著冷靜地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不同於以往的二戰題材海戰電影,影片從驅逐艦的角度展現了大西洋上最令人生畏的德軍潛艇「狼群」戰術。它們像狼一樣白天上浮緊跟在運輸船隊外圍,入夜下潛混入船隊開始獵殺。
  • 海疆網友實地走訪還原甲午海戰真實英雄
    功過千秋將有論,英雄聲名萬年長。這是我為了紀念甲午海戰120周年而作的一首詩。在去年9月17日,甲午海戰120周年之際,遼寧某媒體發表了此詩。因為這首七律講述了甲午戰爭的歷史,所以我還是先對這首詩作一個解讀。詩的意思是說,1894年7月,日軍向受朝鮮國王請求,入朝平亂的清軍發起攻擊,主動挑起了甲午戰爭。
  • 李秀明與朱時茂主演的《西沙兒女》電影與小說有什麼不同?
    現在《楊嘯文集》裡收錄了《西沙兒女》電影劇本,也應該是《西沙兒女》這一作品除了連環畫之外首次在文革後再次出版。《西沙兒女》電影劇本對浩然的小說原著的刪減是相當大的。因為浩然的小說原著涉及了相當大的時空。
  • 一個能打炮,一個能肉搏:納爾遜靠這兩個人打贏特拉法加海戰
    在大戰結束之後,納爾遜被英國捧為民族英雄,其座艦勝利號永遠留存,當時勝利號的艦長託馬斯·哈迪之後平步青雲,一路高升海軍部。特拉法加海戰中作為納爾遜的副手的柯林伍德和副旗艦皇家主權號艦長愛德華·羅瑟拉姆戰後經歷卻鮮為人知。從戰鬥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出,柯林伍德帶領的下風艦隊是最先打響戰鬥的,皇家主權號更是第一個接敵的英國戰艦。
  • 35年前的西沙,最奢侈的一道菜竟是辣炒南瓜
    1974年,我軍在收復西沙永樂群島時,南海艦隊艦艇在航率並不高。艦隊司令員對裝備處長發火:「南海要是丟了島嶼,海軍如何向國家交代?」西沙海戰,打得艱難。海南軍區副司令員率653編隊,運送陸軍步兵連趕赴戰區。30餘小時航渡中,氣象突變,風浪大作,陸軍官兵在登陸艦艙內暈得昏天黑地。1976年,團一級的西沙巡防區提升為師一級的西沙水警區。1980年5月,海軍組建陸戰隊第一旅。
  • 集結號丨黃繼光、邱少雲英雄稱號有啥不同?志願軍有多少功臣?
    一提起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誰都知道是響噹噹的志願軍英雄人物,教育、激勵了中國幾代人。可是你知道嗎?他們的榮譽稱號是不同的:黃繼光是特級英雄、特等功臣,邱少雲是一級英雄、特等功臣,羅盛教是一級模範、特等功臣。那麼,志願軍的立功等級和英雄稱號是如何劃分的?志願軍一共有多少功臣和戰鬥英雄?志願軍僅有的兩名特級英雄是誰?
  • 對越反擊戰,突擊隊雷區受阻,戰士用這個方法排雷,被授一等功臣
    他就是對越反擊戰「一等功臣」喬勝清。在對越反擊戰的開戰首日,喬勝清便以第一個炸毀敵大橋守備工事、用臉排除雷區、第一個衝進陣地炸毀敵碉堡3大貢獻,戰後被授予了「一等功臣」、「開路英雄」榮譽稱號。令人遺憾的是,在後面的戰鬥中,喬勝清的腿部受到重傷,留下了殘疾。
  • 聊城有位對越自衛反擊戰一等功臣
    徐希芳和他的一等功喜報元旦前夕,記者走進高唐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採訪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一等功臣徐希芳。消瘦的臉龐,筆挺的身板,說起話來音調不高卻堅定有力,誰也不會想到,徐希芳竟是一名曾榮立一等功的大功臣。他是一名戰鬥英雄徐希芳的微信帳號名為「決戰968」,這是他對那段戰火歲月的紀念。「我1983年10月份參軍,1985年3月和部隊一起奔赴雲南老山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場。」徐希芳告訴記者,在雲南老山,「5·31」戰役、「7·19」戰役、「12·2」戰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1985年,在徐希芳的人生記憶裡,有茂密氤氳的熱帶森林,有槍林和彈雨,有鮮紅的血液和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 國家一等功臣,因貧困赴美打「黑工」,身份曝光後破例獲得綠卡
    當年國家的一等功臣年四旺,因為生活貧困選擇跑到美國打工,而當他獲得美國綠卡之後卻引國人爭議。    年四旺的事跡被人知曉  二、授予國家一等功臣  很快,年四旺的事跡就被媒體報導了出來,很多人都被他捨己為人的精神所感動,他還被授予了「國家一等功臣」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