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辣的湯羹,濃濃的鄉愁——周口西華縣逍遙鎮胡辣湯

2020-12-22 明月書窗

在周口地區乃至河南省的幾乎每個縣市區或鄉鎮,都會有一個或大或小的胡辣湯店,天剛麻麻亮,店裡就開始忙活著製作一大鍋有數種原料和二十多種作料熬製而成的胡辣湯。早起的人們到店裡,來一碗熱氣騰騰、香香辣辣的胡辣湯,讓老闆往湯裡在滴上些芝麻醬或少許的陳醋,再點些葷素包子、燒餅、油條或肉盒,這時一頓撩撥著河南人味蕾的豐盛早餐就「齊了」。

河南省各地的胡辣湯作法略有不同,從顏色上可以看得出來,比方說南陽的略黑,開封的是紅的湯。其中以西華逍遙鎮胡辣湯知名度最高。逍遙胡辣湯以小麥麵粉和當地放養的淮山羊肉為主料,加入當地經傳統工藝製成的粉條和沙、潁河兩岸種植的黃花菜,並佐以從原產地購入的上等砂仁、花椒、胡椒、桂皮、白芷、甘草、丁香、草果等二十九種純天然植物香料。逍遙胡辣湯不僅香辣撲鼻,美味可口,而且具有健脾開胃,化痰止咳,祛風除溼,暖胃驅寒,滋陰補腎,清熱解毒,提神醒目,調中和氣的功效。

逍遙胡辣湯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宋徽宗年間御廚以少林寺「醒酒湯」和武當「消食茶」二方為基礎,做出一種色、香、味俱佳的湯羹,該湯即消減了茶之苦味,又去掉了湯之辣味,且能提神醒酒、開胃健脾。奉與徽宗品嘗,問之為何湯,御廚答「延年益壽湯」,徽宗喜不自勝,賜國姓於御廚。後北宋遭遇「靖康之亂」,金兵攻破宋都開封,御廚趙杞因兵患南逃,途經逍遙鎮看到此地東鄰沙河,舟楫馳聘,西依潁河,形勢天成,兩河逶迤東流,鎮中寨堡堅固,乃地靈水秀之地,決計隱居於此,以賣湯為生,「延年益壽湯」也隨之落戶於此。

到了明清之際,逍遙鎮商貿繁盛,與當時的漯河、周口、界首齊名,並稱沙潁河「四大碼頭」。融合了南北風味的「御湯」憑藉南來北往的客商口口相傳,名氣越叫越響,成為當時中原名吃之一。後來京漢鐵路通車,各地商人陸續遷往漯河,導致周口、逍遙等水運碼頭商業日趨式微。但這裡的逍遙胡辣湯,歷經了數百年薪火熬煎,打著「逍遙」旗幟,走向了地北天南、市井民間。

改革開放以來,在一代代逍遙人的不懈努力下,逍遙胡辣湯產業迅速發展壯大,走出河南省,來到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逍遙鎮也因胡辣湯而名揚省內外。而逍遙胡辣湯的傳承者們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不斷探索和研究,把逍遙胡辣湯由原來的十幾味中藥材,增加到二十九種中藥材,這又突出了逍遙胡辣湯的保健功能。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逍遙胡辣湯的經營者們聘請了河南省食品研究部門專家,研製開發出可進入商場、超市銷售的「方便胡辣湯」、「水衝式胡辣湯」、「胡辣湯全味粉」、「豆沫料」、「美味香」等八大系列60個品種的胡辣湯系列調料。先後建成了16家胡辣湯料生產企業,年生產湯料600萬箱,年產值2.88億元。目前全縣已有十六家胡辣湯料生產企業,產品有胡辣湯方便調料、豆沫料、水衝胡辣湯、牛羊肉胡辣湯等8大類60多個品種。

從2003年2月逍遙鎮胡辣湯協會舉辦了「第一屆逍遙胡辣湯大賽」到現在,國家級新聞電視媒體各省衛視對逍遙鎮胡辣湯做了較多次的採訪報導,2018年,逍遙鎮胡辣湯製作技術還在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做了展示,在社會上了引起巨大反響。2010年6月,逍遙胡辣湯製作技藝被河南省文化廳認定為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逍遙胡辣湯已成為河南最具代表性的名吃品牌,門店經營網點佔市場份額的95%以上,而湯料產品也成為人們走親訪友、饋贈賓朋的特色禮品。

相關焦點

  • 高群生胡辣湯敞開懷抱迎接臺灣媒體!
    8月27日下午,由臺灣《聯合報》、臺灣中天電視臺媒體組成的「魅力東方—走進周口」拍攝組,在周口市臺辦主任劉淑紅,副主任郭奎,西華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王獻超,逍遙鎮鎮長劉衛紅等相關領導的陪同下,對中華名小吃、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伏羲故都,河南周口的特色美食小吃
    周口市,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地處黃淮平原腹地,周口有「華夏先驅、九州聖跡」的美譽,是伏羲故都、老子故裡,被中華全國伏羲文化研究會譽為「中華文化發祥的重地」,除此之外,這裡還有許多特色美食。
  • 讓胡辣湯走向世界 讓世界愛上胡辣湯
    當天,由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西華縣委、西華縣人民政府承辦,西華縣委宣傳部、西華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西華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西華縣逍遙鎮人民政府、西華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協辦的西華第四屆胡辣湯大賽在這裡如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知名的48家胡辣湯經營者齊聚這裡,切磋交流、同臺競技、共謀發展。
  • 價值萬元的胡辣湯配方公布!
    正宗,西華縣,逍遙鎮燉肉糊辣湯(胡辣湯)製作,配方,小編認為桂皮,草果,肉寇應多加一半為好 八角 3斤 小茴香3斤 大紅袍花椒4.5斤 桂皮1斤 良姜0.5斤 乾薑2斤 草果0.8斤(冬天用1斤) 玉果0.7斤(冬天
  • 【許言】早上你愛喝的胡辣湯,到底哪的最正宗?
    胡辣湯,又名糊辣湯,中原知名小吃,起源於河南省,尤以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胡辣湯最為出名。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
  • "床前明月光,想喝胡辣湯" 這才是上蔡吃貨心中的千古名句!
    咱上蔡人每天早上一說吃啥飯,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胡辣湯!對於長年在外地的老鄉們來說,最想的莫過於喝一碗胡辣湯。我還在家上學時每天早上都會去學校門口的早餐攤前喝上一碗胡辣湯,麻麻的辣辣的感覺讓我喝完了一碗還想喝再來一碗。
  • 「漯河故事」街巷尋珍之胡辣湯
    河緣胡辣湯是中原人的最愛,準確地說,是沙河流域的美食。沙河是古汝水的遺存,源起堯山,東至周口與潁河交匯。三百多公裡長的沙河出了堯山,兩岸儘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正是由於航運人員常年生活在水上,為了排除體內的溼氣,碼頭上的廚師們才發明了胡辣湯。做胡辣湯的原料多達二三十種,兼顧了東西南北各地的特產,也就關照了四方客商的口味。因此,胡辣湯古來就是鎮上的特色美食。只是隨著廚師們長年累月的摸索,吸收各色食客的要求,逐步形成了各家店堂的品牌口感。今天公眾比較認可的北舞渡胡辣湯當是閃記和丁記兩大品牌,此外還有馬家、宛家等店鋪。
  • 【美食】等了4年胡辣湯終於上《舌尖3》了漯河胡辣湯你喜歡哪一家
    【漯河胡辣湯的兩大代表】漯河市舞陽縣的北舞渡胡辣湯周口市逍遙鎮的胡辣湯今天咱們就好好探究一下這兩家胡辣湯,切記,不要非得爭出個高低,吃貨的世界沒有高低,開發美食。【兩大糊辣湯對比】1、肉片VS肉塊「逍遙鎮」,青色大鋁鍋盛湯,中藥味和辣味較強,肉以牛肉片為主;「北舞渡」,黃色大銅鍋盛湯,湯味較綿潤,肉以羊肉塊為主。2、胡椒VS草藥正宗的逍遙鎮胡辣湯入口以胡椒味出頭、辣椒為輔,喝起來一股胡椒味,暖胃很舒服,配料有牛肉、粉絲、黃花菜、豆皮、木耳等。
  • 蜀中雖產麥,論面看中原,來自河南的大牌胡辣湯和面點到成都了
    聽說河南鄭州那方有家大牌早點蒞臨成都,天光甫露,便登靴上車,直奔位於成都鼓樓北二街的「方中山胡辣湯」店址。燈火通明之處,儘是排隊點餐的早行人。一聽口音,多數帶有北方的味道,尤以河南話居多,不愧是全國人口大省,哪兒都有他們的影子。但是喜歡熱辣的成都人也有好這一口的,據說胡辣湯很辣,見識一下不同的麻辣風味未嘗不是一種快樂,或者說,這是一次舌尖旅遊。
  • 在周口早餐屆,到底誰才是胡辣湯「一哥」?
    圖:《舌尖上的中國》周口嘟嘟生活編輯部全員出動為大家打卡12家胡辣湯店鋪到底誰才是周口的胡辣湯「一哥」?在周口,提到胡辣湯,不得不說金國民金記胡辣湯,始創於清朝初年,傳承了14代,距今已有330多年歷史了!排了很久的隊,迫不及待要了碗胡辣湯,湯的胡椒味很濃,但是卻一點沒有遮住湯底的香味
  • 嬰心工作間:胡辣湯的來歷│中原知名小吃
    今天無事,搜搜百度,先將胡辣湯的來歷及逍遙鎮胡辣湯的知識知道一下,渲染一點「文化」的意味,不枉過一回「文化節」。胡辣湯,也稱糊辣湯,中原知名小吃,起源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和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尤以逍遙鎮胡辣湯出名。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
  • 胡辣湯,還魂湯.
    內蒙的朋友會告訴你,不是生長在草原上的牛羊肉,不配撒孜然··· ···牛肉麵是蘭州人的最愛,可以一天三頓,一周七天這麼吃,他們會告訴你蘭州沒有牛肉麵,只有牛肉麵,面分皮帶寬,韭葉,毛細等等,還有肉蛋雙飛··· ···廣州人的早茶已經在西方世界都廣為流傳,淮揚菜的刀工和味道也逐漸在國外火起來,而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你們那兒有啥好吃的呀
  • 河南西華縣舉辦胡辣湯大賽,有人往碗裡加海參、鮑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實習生 郭磊 文圖濃厚鮮香,麻辣交融,別看只是一碗胡辣湯,卻可做出大產業。在逍遙胡辣湯的發源地周口市西華縣,每年從事胡辣湯產業的群眾達20萬餘人,年增加收入40多億元。百家爭鳴,48支隊伍同熬胡辣湯「火候差不多了,可以關火了,趕緊關。」隨著旁邊助手的喊話,站在湯鍋前的趙師傅關閉閥門。11月16日上午,48支來自全國各地的胡辣湯經營者齊聚西華縣,參加胡辣湯熬製的「巔峰對決」。他們平常分散在各地經營胡辣湯,唯有在這一刻才能相逢過招,一決高下。
  • 這一碗胡辣湯跟河南人一樣,被人誤解太多,吃過的人才曉得它的美味
    鄭州的方中山胡辣湯泛紅而辣味,周口的胡辣湯麵筋多,南陽的胡辣湯少不了黃花菜,漯河的胡辣湯肉大成丁,魯山的胡辣湯有特色厚實粉皮...(圖:微博@神經病_間歇性精分的世界沒人懂)這是一家絕對能讓你吃到過癮的胡辣湯老店,老闆來自西華縣逍遙鎮,祖上三代一直做胡辣湯營生,味道自然是沒的說,而且它們家的肉可是超大一塊。
  • 周口有故事:尋味周家口 記憶中的老城味道
    若從城區古老的「周家渡口」暢遊,沿著三川之一的沙河往上遊走,約五十公裡處就能來到曾經的逍遙古渡口,也能在這裡找尋到周口一種傳承八百餘年的特色美食——胡辣湯。遙想當年,古渡口南來北往的船民上岸後最饞的也是這碗胡辣湯,誘人的香料、濃鬱的骨湯,鼻尖一聞就能感受到胡辣湯的美味,人們也帶著這碗胡辣湯從渡口出發駛向遠方。
  • 北舞渡胡辣湯比較辛辣,逍遙鎮的胡辣湯減少了辛辣,香味更濃鬱
    河南的胡辣湯和鄭州的區別很大,湯色偏清,有土豆,粉條,千張,海帶,水煮花生粒,肉是豬肉的滑肉,麻辣味偏輕,鮮味偏多,自我感覺比河南北邊的胡辣湯好喝。剛來鄭州工作的時候,慕名到那幾家比較出名的店喝過幾次,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基本味道差別不大,還是不太習慣,後來就不再喝了,每次回老家都會喝老家的胡辣湯,小時候的味道一直沒變。胡辣湯最先是藥膳,能溫中養胃,祛寒,助消化,是宮廷中的一道藥膳。
  • 周口《不出門吃香喝辣》第②集——胡辣湯、奶茶、甜品、烤肉、米線…
    昨天美食外賣集錦發布後在周口《不出門也能吃香喝辣》——火鍋、烤魚
  • 商丘、周口、開封最特色的美食大全,你還說豫東人不會吃? | 豫記
    周口沈丘的馬五牛肉,太康的馬頭牛肉,都是有名的好吃。滷牛肉的重點還是在於滷湯,唱戲的腔廚師的湯,一鍋老湯就是很多滷牛肉的鎮店之寶。也跟袁世凱有關,京漢鐵路沒有經過周口,周口自古以來就是漕運渡口,商業中心,自從京漢鐵路改道,經濟中心西移,豫東地區的美食似乎漸漸不為人所知。如今提起豫東,人們所熟知的,多半是一些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