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一位人物的原型,是皇帝的養子,帥才唐朝第一

2021-02-08 騰訊網

「以忠嗣之才,戰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當所亡,高馬直以空虜資,論祿山亂有萌,可謂深謀矣。然不能自免於讒,卒死放地。自古忠賢,工謀於國則拙於身,多矣,可勝吒哉!」——《新唐書》

在熱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曾提到了一位威震邊關的節度使,這位節度使的原型就是唐朝第一帥才王忠嗣。上面的這段話,就是對他一生的總結,他勇冠三軍,智計百出,一心為國卻拙於謀身,以至於遭奸人陷害,鬱鬱而終。

立功於外

王忠嗣的父親王海賓也是一名勇將,在跟隨薛丁山(薛丁山是虛擬人物)的原型薛訥討伐吐蕃時,因為表現出眾,而被一小撮將領妒忌。在一次戰役中,這些人故意不去支援,孤軍奮戰的王海濱苦戰身亡。唐玄宗李隆基為酬忠臣之功,就把他收為義子,並接入宮中撫養。失去父親又長大在宮中的王忠嗣,並沒有消磨意志,他在個人武功和戰陣韜略上都下過苦功。李隆基看他比較努力,在他長大後,就給他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機會對於有準備的人來說才是機會,而王忠嗣就是一個有準備的人。他的第一個機會是去邊塞任職(代州別駕),以他皇帝乾兒子的身份,他本可以躲在城裡鍍鍍金,但是他沒有,他經常出塞和周邊的敵人爭勇鬥狠。到後來李隆基怕他有閃失(畢竟是烈士遺骨),就把他召了回來。不過王忠嗣一心要報父仇,總是找機會就要殺奔前線,李隆基也不好真把他當作溫室裡的豆芽來養,只好遂了他的願。

回到了一線的王忠嗣,如同猛虎歸山,狼行拂曉。據歷史記載,他曾多次勇闖敵陣,憑藉胯下馬,掌中刀,把吐蕃殺得心驚膽寒。「(王忠嗣)提刀掠陣,斬數千人,獲羊馬萬計」「忠嗣單馬進,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打完了吐蕃後,他對於新的敵人突厥依然沒有手軟,不過這時候的王忠嗣不光靠武力硬剛,他還用上了計謀,在他的反間計和快馬硬刀之下,突厥很快就對他守護的邊境失去了覬覦之心。

如果只是「這點」功勞,宋代羅大經絕不會把他誇成大唐第一帥才(「漢唯一趙充國,唐唯一王忠嗣,本朝唯一曹彬,有三代將帥氣象。」)。他此後雖然褪去了少年的青澀(只靠拳頭說話),變得更加沉穩(多用謀略和團隊作戰),但開掛之路一直沒停,他曾先後擔任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這時的他,已不是需要唐玄宗可憐的烈士遺孤,而是能為大唐遮風擋雨的國之棟梁。(駱駝莫名想到一句話,昔日我因是大唐人而自豪,今日大唐以有我而驕傲。)

禍生於內

俗語說「能受天磨為硬漢,不遭人妒是庸才」,王忠嗣不是庸才所以一定會遭人妒忌。第一個妒忌他的人,是他的戰友皇甫惟明。王忠嗣和皇甫惟明都是忠王李亨的好朋友,但是皇甫惟明卻曾誣告王忠嗣,以至於王忠嗣被貶,要不是王忠嗣的乾爹是李隆基,而且自己真的有本領,可能直接就廢了。除了皇甫惟明,在軍中嫉妒他的還有董延光,因為在石堡城的問題上,王忠嗣不贊成硬剛,而董延光一心要打,結果戰敗後,董延光卻把責任推到了王忠嗣身上。

如果這是這兩個同僚嫉妒他,王忠嗣應該不會倒下那麼快(但是從他父親的經歷,和歷史上類似的事情看,他早晚還是會出問題)。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來自奸相李林甫,李林甫身為文官,久經官場傾軋,知道如何才能最有效的打擊敵人。他沒有從軍事上指責王忠嗣,而是個王忠嗣扣上了一頂勾結太子,不尊玄宗的帽子。李隆基身為一個帝王,尤其是屢經政變的帝王,他心中最不能觸碰的逆鱗,就是太子可能會影響他的帝位。(他曾廢殺過太子李瑛)

於是王忠嗣毫不意外地被判有罪,如果不是他的小弟哥舒翰(哥舒翰是王忠嗣提拔起來的)據理力爭,王忠嗣可能就被一擊致命了。不過王忠嗣的死罪躲了過去,但依然被貶官放逐,不久後又暴死在任上。(一看到暴死,駱駝的心情很是糾結。這裡順便提一句,王忠嗣的閨女叫王韞秀,他的女婿是一代貪相元載,和電視劇非常相符)。

小結

王忠嗣的經歷並不讓人開心,但正是因為在歷史上,有著無數像王忠嗣一樣「工謀於國則拙於身」的人,才有我們的今天,他們才是撐起歷史的脊梁,他們不應該被遺忘。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舊唐書》等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貪吃的駱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太子的歷史原型是誰 是繼唐玄宗之後的唐朝第七個皇帝
    長安十二時辰太子的歷史原型是誰 是繼唐玄宗之後的唐朝第七個皇帝時間:2019-07-26 14:13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太子的歷史原型是誰是繼唐玄宗之後的唐朝第七個皇帝 長安十二時辰是很不錯的一部劇,雷佳音真是個好演員,為了這部戲所有的努力和堅持都值了,易烊千璽這幾集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 《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歷史原型介紹,他們代表唐朝一段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時期,狼衛潛伏京城意圖摧毀長安,靖安司司丞李必臨危受阻止狼衛的惡行,最後與張小敬聯手揭穿背後陰謀,保護了長安百姓和大唐盛世。劇中主角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李必和張小敬也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還有聖人、何監、嚴太真和林九郎等,這些都有對應的原型。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必,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在這部劇中,易烊千璽所飾演的李必一角,相信已經讓很多觀眾都印象深刻了,而接下來呢,我們不細說易烊千璽將這個角色演得如何,就來說一下,通過這部劇中的李必,再來看一下歷史上的「李必」原型是個什麼樣的人?事實上,在《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中,很多角色都是有歷史原型的。
  • 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歷史原型結局對照表 歷史上做什麼介紹
    【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歷史原型結局對照表 歷史上做什麼介紹】《長安十二時辰》雖然這是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是裡面的人物不少都有其歷史原型,那麼這些劇中對應的歷史人物原型他們在歷史上的結局又是如何?  1、李必(靖安司丞)——歷史原型【李泌】  由易烊千璽所扮演的靖安司丞李必歷史原型是唐朝的李泌。
  • 《長安十二時辰》番外:唐朝生活圖鑑
    要說《長安十二時辰》中首個出場的美食是啥?就是這摞胡餅了!胡餅類似於現代的燒餅,味道香脆,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吃餅tips:尤其是長安城西北角的「輔興坊」,據說那裡的胡餅出了名的好吃。如果老闆能開上連鎖店,那就妥妥的是唐朝版「稻香村」了。
  • 他們飾演的角色在歷史上居然真有其人——長安十二時辰的人物原型
    6月30日,《長安十二時辰且不說劇情還原度高,在服裝、道具、燈光音效及對唐朝社會風貌的呈現等都非常考究。光是易烊千璽的顏已經足夠了,更可況他飾演的角色在歷史上居然真有其人,下面就扒一扒《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人物原型。
  • 長安十二時辰何監的歷史原型是誰 是製作得很不錯的一部劇
    長安十二時辰何監的歷史原型是誰 是製作得很不錯的一部劇時間:2019-07-03 12:53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何監的歷史原型是誰 是製作得很不錯的一部劇 長安十二時辰真的是製作得很不錯的一部劇,每一環都有懸念,線索說斷就斷,背後各方勢力比美劇還厲害,誰讓我們是一個以權謀為上的民族
  • 長安十二時辰的皇帝被當成偷豬賊?真實的唐朝皇帝比他慘多了
    話說8月8日最新播出的《長安十二時辰》裡,有個橋段讓廣大粉絲笑出了豬叫。前一秒還嚷嚷著要振興大唐的聖人逃難出宮,流落豬圈。
  • 長安十二時辰有真實故事歷史事件嗎 歷史原型是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是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劇情跌宕起伏,非常好看,裡面的歷史人物眾多。那麼長安十二時辰有真實歷史嗎?長安十二時辰歷史原型是什麼呢?一起看看吧。  長安十二時辰有真實故事歷史事件嗎?  其實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 《長安十二時辰》:且看且珍惜
    今年出這一部《長安十二時辰》,實屬凋零景象中的一點安慰。《長安十二時辰》對服飾的考據《長安十二時辰》很講究。劇情且不說,服裝、道具、打光、對唐朝社會風貌的考據等,就比普通古裝劇上了一乘。它涉及朝廷,但著眼點是升鬥小民。高層鬥爭藏於冰山之下,表面可見的是小人物在長安城中的艱難抉擇。
  • 長安十二時辰嚴太真的歷史原型是誰?楊玉環為什麼要去當道士
    長安十二時辰嚴太真的歷史原型是誰?楊玉環為什麼要去當道士時間:2019-07-04 07: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嚴太真的歷史原型是誰?楊玉環為什麼要去當道士 應該說如果喜歡長安這個古代盛景的人,看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一定很有代入感,歷史很考究,服化道也很棒,電視畫面質感美工也很好,大頭哥演技不錯,四字弟弟也不錯,畢竟偏文言文的臺詞也不太好背,     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嚴太真的歷史原型是誰?
  • 這些細節彩蛋中,藏著《長安十二時辰》的歷史真相
    儘管《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並非真實歷史,但這部從細節上挖掘唐文化的精髓,讓人能真正感受到天保三載的上元燈節,諸多歷史細節和彩蛋的巧妙安排,更讓盛唐氣象和長安風貌活起來。 在細節上的雕琢,並非為了好口碑而刻意為之,再精緻的細節,都要為劇情和人物服務。而《長安十二時辰》在人、事、物上的合一性,才最讓人拍案叫絕。
  • 《長安十二時辰》右相林九郎原型是誰?林九郎老謀深算,結局太慘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右相林九郎是個老謀深算、髮短心長的厲害角色,表面上與靖安司心平氣和,相安無事,實則已經到了暗潮洶湧,劍拔弩張的地步,劇中人物基本上都有原型,那歷史上右相林九郎的原型是誰呢?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 《長安十二時辰》觀劇指南
    改編自馬伯庸原著小說,導演曹盾,主演易烊千璽和雷佳音,豆瓣超8.6分……即使拋開這些亮點羅列,單單參考近日社交網絡熱議和各路公眾號推薦, 你也能感受到《長安十二時辰》的熱度和美譽度有多高。因此,本文將對劇中的故事背景、人物關係、生僻名詞等做解釋說明,希望可以幫你更好地去理解這個故事。劇名為《長安十二時辰》,很明顯,這是一個發生在長安城內的24小時事件(古代一個時辰對應現在的兩個小時),主題是警匪鬥爭。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真實面貌
    《長安十二時辰》的創作者們努力將大唐盛世中的一天展現在我們眼前,在我看來他們做到了,劇中不少的人物也和歷史中的原型高度相似,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人物生平。第一位是在劇中一出場就死於非命的的焦遂,可以說是「長安大V」了,在劇中,焦遂是何監的酒友,他雖然只是一介平民,但卻以嗜酒而聞名,因而成為大V,可以腰懸金魚袋,自由出入皇宮。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必,66歲那年,終於當上了宰相
    《長安十二時辰》熱播,掀起了一股熱潮,馬伯庸老師和創作團隊用十二個時辰的特殊視角,給我們展現了天寶三年上元節前一天唐朝的風雲變幻。這一天,按照公元紀年,應該是公元744年正月十四。而劇中的男主角之一李必,當年22歲。
  • 我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看到了古裝劇的魅力
    《長安十二時辰》海報什麼是歷史劇,著名歷史學家吳晗曾發表過自己的理解:「在歷史劇的創作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歷史背景,其次主要歷史人物、事件必須符合歷史發展,最後次要人物、故事情節可以根據創作需要進行調整。」
  • 《長安十二時辰》郭利仕原型,唐玄宗得力助手,被誤解最深的宦官
    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太子和李必有個好幫手——郭利仕,作為宦官,他不但頗受皇帝信任,還掌握了兵權,而郭利仕的歷史原型就是有著「千古賢宦第一人」之稱的高力士,高力士本名馮元一,祖籍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
  • 長安十二時辰:少小離家老大回的他,是何執正的原型,是酒鬼高官
    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是根據寫作鬼才馬伯庸的同名歷史小說改編而成,裡面的人物並沒有出現真實的歷史名字,而大多使用化名。其中何執正所對應的歷史人物原型就是著有《回鄉偶書》的大詩人——賀知章。我們大多數人對賀知章了解並不多,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小學時所學的《回鄉偶書》、《詠柳》兩首膾炙人口的小詩上。
  • 《長安十二時辰》人物大揭秘:關於他們,你都了解些什麼?
    相信最近很多小夥伴們都被國產良心劇《長安十二時辰》圈了粉,精美細緻的畫面,讓每一個鏡頭都如同電影般精彩,劇中人物的表演也可圈可點。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各種人物,其實他們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在此先得說一說,整部劇真的製作精良,雖然只是一部網劇,但一經開播就洗刷了各大社交平臺,火爆之勢不下於如今的網紅城市「重慶」。好了,回歸正題,來看看劇中的人物都是歷史上的哪些「大人物」?首先就是劇中第一大主角——靖安司司丞李必,他是由易烊千璽飾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