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妹子嫁陝北住窯洞負債創業,卻幫丈夫打造了一家本土知名公司

2021-02-26 陝北之聲

1

自從寫了《外地媳婦在神木 | 嫁到神木6年啦,跟老公搬了10次家,我被騙的好慘!》的故事後,很多外地姐妹加我微信,還建了「外地媳婦在神木」微信群,大家經常在群裡分享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家常理短,倍感溫暖,仿佛有了堅強的後盾,有什麼不快就想找身邊的姐妹吐吐槽。

這次,我又想跟大家嘮嘮一些不吐不快的事兒,總是憤憤不平!像喉嚨裡卡了根刺,硌應的難受。 


我嫁神木這些年,跟老公受得罪在前面搬家的故事裡大家都有印象,不堪回首!就想有個安穩的家,徹底結束奔波的苦命。可我還是看不到希望,感覺身體被掏空,沒了當初的勁頭。雖然和老公一起創辦了一琅然文化傳媒公司,但我就是剛開始時充滿了信心和勇氣,後來因為神木那場經濟危機差點把我的精神給打垮了,現在好像才回過神來,似乎看到了希望。這希望就是「網絡春晚」,一個讓神木之聲登上歷史舞臺的活動,也拉開了我的新生活.

 

2

辦春晚欠兒子的最多,心疼兒子多次想放棄

 

2011年5月,賈琅然出生。本以為在家相夫教子的我可以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可偏偏遇到經濟危機無辜被牽連。加之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傳統紙質媒體勢落,老公所在的雜誌社停刊了,他失業了....

我老公這人不安分,一個文藝小青年不好好再找個工作養活我們娘倆,竟然想自已創業,而且還想繼續開文化傳媒公司。我當時不知怎麼想的,竟然被他所蠱惑,好像著了魔似的,堅信創業就能掙很多錢。

開心到西安註冊省級開頭的公司:陝西琅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於是我把兒子交給了婆婆看,跟著老公去創業,結果四年悲慘的生活就這樣不知不覺發生了,慘不忍睹!傷心往事本不想再提起,但有些東西刺激到了我。就是有人欺負我兩個男人時,我就想罵人,就想打人。我見不得我兒子受罪,也受不了我老公被人欺負,因為只有我欺負他的份兒!


我婆婆當時住在農村,每年年底辦春晚很忙時,我們就會把賈琅然送回老家,結果兒子成了「小礦工」,臉凍得通紅,嘴唇皴得開裂!像一個野孩子被關在院子裡,那種被遺棄的眼神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永遠不可能再把賈琅然送回老家。我甚至想帶兒子永遠離開這個家,可我又捨不得老公,更沒臉回去。當初是我讓父母傷心,非他不嫁,現在只能努力改變眼前的生活這一條路可走。我是經常以淚洗面,打掉的牙往肚子裡咽的人,強顏歡笑!作為一個母親,在僅有的一些時間裡給孩子更多的關愛。






兩年後婆婆家在城裡有了房子,說是給孫子買的,但之後卻抵債了。我們再次被迫在條件惡劣的地下室賃房子,哪怕這次我累死累活也要自己帶孩子。


每年都去大街上的廣告欄找房子,這次格外難找,最後選擇了地下室

我在地下室的出租屋裡給兒子理髮,再難也要「年年有餘」,從頭再來....

賈琅然就這樣跟我們風裡來雨裡去,經常早出晚歸,披星戴月,把孩子弄的疲憊不堪!我雖痛徹心扉,卻毫無辦法。只能是假期把孩子給我媽送回去,減輕我們的壓力!

因為辦春晚,三四年無暇顧及孩子,連個舒服年都沒過上。多次想過放棄,但這是我選擇的路,只能認命....

3

神木雜碎成創業必備,關中女人改了口味兒

 

嫁神木讓我改變了很多,從不能適應乾燥的氣候,到喜歡上陝北藍藍的天空,其實窯洞住著挺舒服的;從不會說神木方言,到地地道道的神普話,大家還以為我是孫家岔的女女;從吃不慣的神木燴菜,到天天早晚喝不夠的羊雜碎,我嫣然成了正宗的神木媳婦。


窯洞中過年,教兒子包餃子,琅然最勤快了!



他們家傳說中的「年夜飯」,黑暗料理?


說起雜碎,我是這樣愛上她的....(請繼續往下看)

圖片有亮點...

公司二次創業在地下室起步,讓我們起死回生的就是神木之聲第二屆「網絡春晚」,當時是神木農商銀行冠名,在天峰國際酒店舉辦的,我永遠感恩的兩個企業。在辦春晚期間,老公經常帶我去喝雜碎,好像在神木人眼裡就沒有其它早點可選。尤其那段時間經常加班,晚上還去河畔喝夜雜碎。我可是油潑辣子一道菜的關中女人,你能理解早上雜碎面,晚上還是雜碎面的生活是多少苦逼嗎!?



更讓我痛苦的是回家還要做兩種飯,一種是辣的關中菜,一種是不辣的神木燴菜!除了工作,看孩子,光做飯的成本就增加了一倍,我能不疲?!尤其那廝經常還不幫我洗碗,老是氣我,於是只能實行家暴。結果痛並快樂著!



民以食為天,吃不到一起都敢遠嫁神木,我只有一個解釋:被騙了!

 

4

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努力和嘗試就說自己不行。往往打敗我們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怯懦的心。只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總有一天能見到彩虹!


網絡春晚劇組辦公室

布置春晚現場

錄製春晚拜年視頻


說到最後,我還是沒能放棄,因為辦春晚是老公的夢想,現在也是我的夢想。

因為「網絡春晚」陪神木人民走過了四年,讓我們學會了堅持、懂得了感恩;

因為「網絡春晚」讓我們這幫創業青年在神木文化的康莊大道上,勇於擔當和付出;


因為「網絡春晚」讓我們的生活開始改變,不僅認識了很多朋友,還不斷創造著價值;

因為「網絡春晚」讓神木之聲煥發了新的活力,一定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春晚的故事這期就先講到這裡,還有關於春晚的另幾段內容,因篇幅原因下次再絮叨。希望大家通過一對草根創業夫婦的堅持,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外地媳婦在神木,有故事的你可以聯繫我,囡囡微信:langranmama(QQ:715191845)

講述丨囡囡

文案丨船長  圖片攝影:船長

陝北好聲音,盡在【陝北之聲】


聽陝北,看陝北,來「陝北之聲」就對了!

相關焦點

  • 驢耕地、住窯洞、吃「熬菜」,他在西瓜視頻再現陝北黃土生活
    窯洞,是中國五大傳統民居建築之一。陝北的黃土高坡,溝壑雄奇、蒼涼而貧瘠,在與大自然的殘酷搏鬥中,造就了豪放粗獷的陝北民風,也誕生了極具特色的「黃土建築」——窯洞。沉積久遠歷史與人文的黃土地孕育著這獨特的窯洞文化,千百年來,無論社會如何變化,都未能撼動窯洞在陝北的主導地位。對陝北農民劉四而言,窯洞就是他的根。
  • 陝北回眸——窯洞、村落、信天遊
    陝北,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在這裡隨處都可能聽到嘹亮四野的信天遊。一望無垠的黃沙草灘,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原。這次《文化大觀園》的嘉賓王建領,是土生土長的陝北人,幾十年來他深入陝北各地探尋黃土文化,窯洞村落信天遊,陝北的情和韻是他的生活,也融進了他的血液和骨骼。這窯洞層層疊疊 ,院落錯落有致的村莊,是他帶我們來到的第一個目的地碾畔村。
  • 陝北窯洞:中國文化遺產上又一珍貴「活化石」
    研討會上,專家就黃土高原自然景觀與窯洞文化遺產保護、窯洞建築與工匠技藝傳承、窯洞文化旅遊與村民權益保護、窯洞與陝北民俗等議題展開廣泛交流討論,從不同角度挖掘窯洞文化遺產內涵,為促進窯洞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與發展獻計獻策,大家一致認為陝北窯洞是中國文化遺產的又一活化石。
  • 陝西風情不止網紅西安,還有陝北、陝南
    關中以西安為核心,是發展的主心骨,陝北作為能源儲備庫,陝南作為生態後花園,附庸的地位更加凸顯。在全域旅遊如火如荼的時代,如何打破當前的發展格局,充分發揮資源的影響力,最大價值的釋放旅遊生產力,是陝西不得不做出的選擇:是舉全省之力「把陝西裝進西安」的「合為」,還是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打造三個旅遊目的地的「分治」?合為或者分治?哪個是更好的選擇呢?首先要分別了解三者各自的特點。
  • 老陝的窯洞情結,其實比臊子麵還久遠
    曾經有人問過說書人,陝西的窯洞的問題。絕大多數外省人印象中的陝西,都是住在窯洞裡,睡在火炕上,端著大老碗,蹲在窯洞口,撲簌簌地吸溜著「褲帶面」。老實說,這種場面,倒也不是沒有,只是過於遙遠。或許在80后里,也只有85前出生的人才能在印象中的一角裡,撿起那麼一丟丟回憶。小時候的農村,蓋房往往是不敢奢想的事情。家家戶戶都住在窯洞裡。
  • 陝北方言的文化傳承
    陝北人性格豪爽熱情,民風淳樸開放,喜歡喝酒、唱曲兒、扭秧歌,與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迥然不同。  就方言來說,陝北方言北部與內蒙古晉語相連,南部、西部與中原官話接壤,東部與山西晉語隔河相通,語言面貌古老而複雜。由北往南,依次排列著晉語大包片、五臺片、呂梁片、志延片,中原官話秦隴片、關中片,由全部保留古入聲到部分保留入聲字到全部舒化,漸次過渡。
  • 華州蓮花寺陳寨村的三面窯洞——小有洞
    陳寨村的三面窯洞 作者 李志強 窯洞,是陝北黃土高原人們普遍的居住方式,有土窯、石窯和磚窯之分。而關中渭河流域以南地區窯洞就比較少見。所以,窯洞似乎已成為陝北人的身份象徵。
  • 最值得稱讚的賢妻良母,丈夫給她2千萬零用錢,她卻創業賺幾百億
    其實並不是所有女人嫁入豪門以後都會變得愛花錢,有一些女人成為富豪妻子以後,她們會憑藉自己的本事去賺錢,而且事業並不比丈夫做得差,甚至有的女人還幫助丈夫一起經營企業。例如王健林的妻子林寧,她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商界女強人。
  • 七一黨史|幸福回憶:在陝北窯洞為毛主席唱京劇|郝安專欄
    題記: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擴大會議,史稱「十二月會議」。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指出:人民解放軍已轉入了全國規模的進攻,「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
  • ...陝北豪情壯如山,關中魅力在秦川,這才是真正完整的陝西旅遊攻略
    陝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距今五六十萬年前,「藍田猿人」就在關中平原的灞河上遊繁衍生息,用舊石器為工具,與大自然作鬥爭。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 陝北妹子王二妮與民歌天后宋祖英同臺賀歲
    晚會上,來自黃土高坡的「百靈鳥」王二妮與王宏偉合唱的《想親親》則是本次農民春晚的重頭戲,晚會LED播放的唯一紀錄片是由農民春晚攝製組特意赴陝北為二妮拍攝的一段真實感人的記實VCR,據了解,在北京暴雪的時候,導演帶領攝製組在陝北二妮的家鄉進行著拍攝工作,可見晚會對王二妮的「特殊待遇」。拍攝中,二妮重新穿起小時候媽媽給她做的花棉襖,甚至穿了一條比她「年紀」都大的棉褲。
  • 陝北人
    陝北人的習俗在社會生活中長期形成的社會風俗與社會生活習慣,是陝北文化系統結構中最重基本的要素之一,是陝北文化的一個獨特組成部分。解讀陝北文化區域普遍存在的習俗的特點,是認識陝北區域文化特徵的一把鑰匙。人文衣食住行"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進行其它社會行為"。
  • 電視劇《甜蜜》:丈夫負債1.5億,為何妻子是最後知道的一個人?
    讓我們來看看,丈夫劉得恩還在世的時候,他們夫妻相處的模式。首先,介紹一下劉得恩的公司,名為「甜蜜科技」,而她的妻子叫「田蜜」。當1.5億的債務砸在田蜜身上的時候,她還沒從丈夫的死亡悲痛中走出。她不怨恨丈夫創業失敗,也不怨恨丈夫欠了債,卻迫切想要知道,「他為什麼不告訴我啊?」這個問題,田蜜的好友劉媛也想知道。原本她也有個幸福家庭,卻因丈夫染上了賭癮,欠下巨債不得不連帶她一起逃亡海外。而在這之前,她也並不知情。
  • 【雙十一星灣愛心蘋果開售】能聞到濃濃蘋果香氣的陝北沙地蘋果!
    社員們到了常家兄弟的家裡,這裡住著雙胞胎兄弟,他們的媽媽智力殘疾,爸爸在外給人放羊,每年全家的開銷就指望爸爸帶回的三萬塊錢。    一兩口土製窯洞,一些極其簡陋的家具就是這個家的全部,也許家徒四壁就是這個樣子吧。    社員們留給他們禦寒衣物,包上壓歲紅包,能力有限,聊表心意。
  • 創業十餘載,返鄉後他把陝北美食帶到了日照!
    店,是在2019年中旬開業;而李強的創業故事,卻要從他上學時說起。大學時期,李強便利用空閒之餘,幫家裡的茶園售賣幹茶。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他便開始在省內跑業務,開拓日照綠茶的空白市場。李強笑了笑說:「當時為了幫我湊這個店的錢,真是舉全家之力。後來家裡也都陸陸續續搬到了大連,現在那個店還開著,是我妹妹、妹夫在經營。」正是家裡人和朋友的全力支持,讓李強不敢放鬆,想著抓緊掙錢,把人情都還上。每天,他五點半就開門營業,一直幹到凌晨兩點。
  • 王克明:知青心目中的陝北方言
    歷史繼承性:「聽見古代」是文化的認知和體驗  這張老照片是我剛插隊時候的餘家溝,我在這裡住了10年。它在河莊坪西邊那條大山溝裡,進山20裡地。六七千年前,延安還是一片荒原,新石器的時候,那兒就有人住了,那兒出土了新石器工具和尖底瓶。從地裡面的東西看,這麼多年來,那地方一直有人住。現在它離延安城不遠,開車半個多小時就到,但以前得步行4個小時。
  • 窯洞中的母親,她一生苦難,卻被聯合國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庫淑蘭:窯洞裡,走出首位聯合國授予的「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庫淑蘭站在村邊崖畔的窯洞家中,她的家就在深溝大山的兩孔破舊土窯裡,昏暗光線中的土牆土炕和窯外天地一色的黃土高坡,似乎將生命的顏色都塗抹得單調乏味。 然而,在昏暗低洼的土窯房間裡,卻貼滿五顏六色瑰麗無比的彩色剪紙。
  • 知青生活往事;在陝北插隊幫老鄉寫對聯作弄人家,現在想想好愧疚
    因為他年年幫鄰居家寫對聯,鄭小楷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因為寫對聯的事情,鄭小楷他們在陝北插隊時還寫對聯作弄過陝北老鄉,幸虧陝北老鄉淳樸寬厚不計較,不然的話,鄭小楷非得挨一頓罵不可。每當說起當年在陝北給鄉親們寫對聯的事情,鄭小楷就覺得不好意思。1969年1月23日,鄭小楷他們九名北京知青來到了陝北的前曹家河大隊,他們被分派在前曹家河二隊插隊落戶。
  • 一家AV公司從創業到上市的故事...
    所以我們在高中的時候,萌生了創業的念頭,倒買倒賣愛情動作片給高中的廣大男生,於是我們成立了一個叫做『AV兄弟』的合夥制企業,由我們兩人出任合伙人(注意,這個時候我們還不叫公司)。其實這個時候,我們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去工商註冊成為『個體工商戶』,但是那個太low逼,直接跳過了。
  • 國慶來陝北,玩玩玩,吃吃吃!
    7天長假,你怎麼安排推薦你來陝北玩玩玩,吃吃吃從西安出發,駕著車,帶著我右一窯洞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時住的第一孔窯洞。是不是還想飽飽眼福呢?這時候可以去觀看陝北民俗道情表演了,精美絕倫的表演給您的視覺帶來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