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與動物相遇」:在跨界實驗中釋放音樂的「延展力」

2020-12-23 和訊

  文丨Ashley

  編輯丨李芊雪

  音樂和繪畫,都是我們抵達這個世界的方式。

  在旋律中和日月星辰對談,在繽紛色彩裡會晤江河湖海,藝術讓人在撲面而來的生活裡感知、思索、疾步前行。

  而當音樂與繪畫相遇,共同以世界、人與自然為母題融合,又會帶來怎樣的感受與體驗?

  10月15日的「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給出了答案。在UCC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展出了8首音樂作品和8幅畫作。以動物為創作靈感,8組唱作人與藝術家在毫無溝通的情況下分別進行了創作。跨界的先鋒實驗之下,音樂的「延展力」集中釋放。打破邊界所創造的廣袤空間,帶來全新的藝術體驗。

  音樂X繪畫,破圈實驗

  螢火蟲,鞘翅目螢科。因其尾部能發出螢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

  海豚,海豚科哺乳動物的統稱。海豚科約從1000萬年前的中新世分化而來,現存17屬,近40種,是鯨類中最大的一科。

  鹿,哺乳綱偶蹄目的一科動物。分布於歐亞大陸、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及西南非洲。全世界約有34種,共16屬約52種。

  以動物為靈感創作,螢火蟲進入陳婧菲的《至暗時刻》裡,「點燃螢火,連成一片星河」;時永駿通過陶塑、攝影,定格下人物進入後植物園裡蝴蝶們受驚的一幕;尤阿達畫作裡的海豚,與玩具小黃鴨為伴,而好妹妹歌裡的海豚生活在《粉紅海洋館》;鹿則讓張小厚想到巨鹿路。獨自漫步在巨鹿路的晚上,匆忙的城市人或許也有那麼一刻會想到森林中迷路的小鹿。

  「萬物:與動物相遇」,通過音樂與藝術家、藝術展、藝術對談等多種形式的跨界合作,讓兩種藝術形式相遇、碰撞並重構,從源頭激發創作者的創意與想像。

  深耕繪畫與音樂的創作者們,在創作中與萬物相連。好妹妹、粒粒、焦邁奇、王加一、陳婧霏、秦昊、張小厚、陳粒在內的八組唱作人,以及尤阿達、武晨、唐永祥、丹尼爾·蘇維勒撕、邱瑞祥、時永駿、佐藤晉也、黃一山八位藝術家隨機抽取一種動物,在曲風畫風不設限、時長尺寸不設限的情況下,進行音樂與美術的創作。

  圍繞同一個主題進行創作,打破不同藝術形式的邊界,對音樂人及藝術家而言也是一次新的創作體驗。

  「最近我們在一起寫歌,」秦昊告訴鏡像娛樂,好妹妹這次共同創作過程中的分享與交流,產生了許多驚喜和意外:「就覺得很棒。這關乎信任,需要你特別相信對方能夠接住:我把我的詞給他,他的曲子能夠表達我的詞,我們的信任很棒。」

  而好妹妹X尤阿達以海豚為主題的創作,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粉色」。前者是充滿浪漫氣息的《粉紅海洋館》,後者則是發生在熱帶的故事:《海豚和小夥伴的浪漫之旅》。畫作遼遠而夢幻的意境,跌入溫柔而舒緩的旋律中,躍身而起的粉色海豚、無人海洋館裡的海豚,也在音樂與美術交織的平行空間相遇。兩相疊加,實現了藝術價值的拓展。

  對於觀賞者而言,可聽可感的呈現無疑是視覺與聽覺的完整享受。音樂藝術展的線下交流、視聽結合,讓音樂帶來的感受從單一的傾聽所得拓展為更多元且富有創意的形式。

  TME聯合有此山文化、世界自然基金會(以下簡稱WWF),將音樂與美術、人與動物一一納入「萬物:與動物相遇」,拓寬音樂與藝術的價值外延,構建了立體的線下交流場景。想像力與情感在唇齒及筆尖肆意流淌,塑造不一樣的沉浸式藝術體驗。以音樂X繪畫為起點,音樂與多元藝術的融合發展,翻開了新的篇章。

  音樂連結公益,價值延伸

  「我們在歷史上扮演著獨一無二的角色,當我們有責任去關心我們藍色的星球時,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來都將取決於我們。」大衛·愛登堡如是說。

  音樂與公益,曾經有過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交集。

  1985年,為籌款賑災,大西洋(600558,股吧)兩岸的英國倫敦、美國費城同步舉行了"Live Aid" 慈善演唱會。大衛·鮑伊、鮑勃·迪倫、皇后樂隊、麥當娜等眾多一線歌手及樂隊參演,最終為饑荒中的非洲難民籌得餘5000萬美元善款。

  1986年,響應世界和平年的主題,《讓世界充滿愛》集結了128名歌手,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唱響。「願這溫柔的深沉從你心中帶給你不曾褪色的真情,帶給你溫暖,帶給你無限的憧憬和欣慰……」

  2008年,《讓世界充滿愛》再度唱響,紐約華僑華人舉辦「眾志成城·紐約華人華僑各界賑災義演」,200多位演藝界人士與觀眾共同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並為災區踴躍捐款。曲目獲得了中國流行音樂盛典暨改革開放30周年流行金曲勳章。

  與音樂界的跨界合作,為公益事業帶來「破圈」的影響力與關注度。WWF北京代表處項目總監周非也特別在展覽上提到跨界的意義:「跨界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公益圈談環保的事情影響力有限,我們希望能夠跨圈子讓大家接受我們的環保理念。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音樂來講我們的環保故事,傳達我們的環保理念。」

  基於不同藝術形式的統一表達,曾與披頭四等歌手合作過的WWF,如今選擇牽手TME,講述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周非將此次與TME、有此山的合作形容為「一拍即合」。

  音樂與美術碰撞的靈感,催生出獨一無二的藝術體驗,而向內探索,作品與活動中的溫度與厚度更值得思考。

  「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上,提出了這樣三個數字:90%、175、2020。

  「90%」代表悲傷,因為「現在90%的海洋都存在著垃圾」。

  「175」象徵希望。WWF在中國市場開展保護非洲大象和犀牛的工作,已經卓有成效,「2019年南非犀牛被盜獵的數字比2018年減少了175」。

  「2020」則是一個時間點,聯結過去與未來,終結悲傷,擁抱希望,承載著人類呼喚更美好明天的期盼。

  2020年的疫情爆發,讓我們對於生命的可貴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與理解。而地球是人與動物共同的家園,萬物相形以生,眾生互惠而成。「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的開展,頗為契合當下復甦、回暖的時代主題,用藝術傳遞溫暖與愛,寄託了平臺的現實考量與社會責任。一方面,讓音樂的情感價值與社會價值在更廣闊的圈層中釋放,另一方面,用音樂作品與美術作品撫慰人心,以藝術欣賞帶動現實行動,喚起更多人對於環保與公益事業的關注。

  「作為中國在線音樂娛樂服務領航者,TME一直在思考,我們到底能為這個時代留下什麼。今天,我們和歌手以及藝術家朋友們一起看到了更多音樂藝術交融以後能帶給這個世界的善意,我們也特別希望與合作夥伴WWF、和更多人一起倡導這樣的事情,為我們的世界留下更多值得記錄的內容。」談到推出音樂藝術計劃的初衷,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品牌與公關部總經理陳默透露道。

  圍繞騰訊音樂公益計劃「音樂關愛、文化傳承、音樂教育」的三大戰略,始終引領音樂娛樂消費體驗的TME又開啟了新的嘗試。「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與公益的先鋒跨界實驗背後,是TME的嶄新探索——「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藉由全新的音樂藝術計劃,「萬物:與動物相遇」正將音樂創作、創意宣髮結合,注入現實關懷,讓兼具思想與審美的音樂作品得到更廣泛的關注。

  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編輯署名,違者必究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鏡像娛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藝術跨界進化,音樂宣發進階
    「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 一場具有先鋒意義的跨界破圈實驗 1、《萬物:與動物相遇》系列作品:用音樂和藝術與萬物相連「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有此山文化共同打造。
  • 《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開幕 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發布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0月15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發布了「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並在當天聯合有此山文化、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UCC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了主題為「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有此山文化、世界自然基金會等企業與機構的多位音樂、藝術、公益界人士出席,並圍繞專輯創作、音樂跨界、藝術公益等話題
  • 《萬物:與動物相遇》先導片上線萬物間看見人心,藝術中體驗多元
    這種融合與演進,正是《萬物:與動物相遇》的精髓所在。,《萬物:與動物相遇》的誕生,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魔幻的2020年。或許這就是《萬物:與動物相遇》中的創作巧合的緣由:因為人性的進化是緩慢的,因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認知是經久不衰的,因為藝術總能在人性的根源處殊途同歸。
  • 「三度空間」打造音樂節目《跨界歌王》
    《跨界歌王》從名字上就告訴觀眾:節目要玩的是「跨界」,更是這種「熟悉」與「不熟悉」相遇時碰撞出來的驚喜和心跳。5月3日,由北京衛視推出,北京電視臺、華錄百納旗下藍色火焰、鑫寶源、京視衛星傳媒、京視傳媒、北京文化、創維集團合作打造的明星跨界音樂節目《跨界歌王》啟動發布會在京召開。
  • 空——一次藝術與醫學的跨界實驗
    空—— 一次藝術與醫學的跨界實驗Void Cross——A crossover experiment between art and medicine展覽時間 |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2月28
  • 在動物伊甸與萬物相遇——坦桑遊獵記
    當人類的先祖學會用火,手持石器,滿懷懵懂地踏出演化搖籃——非洲大陸,屬於萬物靈長的時代由此拉開序幕。作為地球漫長的歷史中個體實力最弱的「霸主」生物,人類沒有厚實的皮毛禦寒,沒有尖利的爪牙捕獵,嗅覺相較於其他哺乳動物退化得厲害,而兩腳直立行走則意味著犧牲了速度。簡而言之,戰五渣沒商量。全靠如星火般閃耀不息的智慧硬生生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
  • 還是動物之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傑群)10月15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發布了「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並在當天聯合有此山文化、世界自然基金會,在UCC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了主題為「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多位音樂、藝術、公益界人士出席,圍繞專輯創作、音樂跨界、藝術公益等話題進行分享。
  • 仕紳名流 | 萬物在音樂中流淌
    一步一個腳印,一群熱愛藝術、有執著夢想的人在時間的沙漏中留住了純粹,續寫著流動的篇章。用他們的話說,古凡的定位不是要大眾化,不是需要符合天下人的口味;也不是在小眾圈子裡流轉,他們一直做的是跨界實驗,需要找到志趣相同的朋友,推廣不同的藝術形式。他們一直在做天馬行空的創舉。
  • 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音樂人藝術化表達的「自由場」
    8種動物、8組唱作人、8位藝術家,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聯合有此山文化、世界自然基金會舉辦的「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將動物與音樂與藝術連接,這背後的碰撞並不止於一次活動、幾幅作品。
  • 音樂跨界新路徑,騰訊音樂娛樂用遊戲音樂釋放蝴蝶效應
    截至目前,騰訊音樂娛樂已經為堪稱手遊界扛鼎之作的《王者榮耀》、《天涯明月刀》以及《亂世王者》,跨界打造了多首遊戲音樂,幾首歌一經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平臺上線,便引起了玩家與用戶的共鳴和好評。據悉,接下來還將陸續推出多款遊戲的系列遊戲音樂作品。 騰訊音樂娛樂跨界遊戲的成功碰撞,打造音娛聯動,引起廣泛關注。
  • 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音樂與藝術融合的「溫度試驗」, 音樂創作與創新宣發的全新模式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在全球殿堂級的藝術中心揭幕了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我們走進左側布展區,8幅畫作林立在周圍,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到藝術家的作品,作品旁邊配有耳機可供觀眾收聽歌曲。這是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有此山文化共同打造的「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
  • 《同一堂課》王洛勇帶學生扮演動物釋放天性
    《同一堂課》王洛勇帶學生扮演動物釋放天性 2018-06-22 15:09: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作家餐桌計劃:喜歡用美食隱喻萬物的作家,釋放了城市煙火氣
    作家餐桌計劃:喜歡用美食隱喻萬物的作家,釋放了城市煙火氣 2020-08-14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與動物交配 揭秘前蘇聯人獸雜交秘密實驗
    著名科學家伊裡亞·伊萬諾夫此前做過不少各種動物雜交實驗,積累了不少經驗,因此此項重任便落到了他頭上。他在克裡米亞新阿斯卡尼亞動物實驗基地曾培育過斑馬騾、大羚羊和半純種野牛,還使白鼠和鼠海豚、灰兔和家兔雜交。
  • 萬物皆可喜茶,喜茶成跨界聯名大戶
    作為聯名界的交際花,喜茶跨界聯名火了3年多。今年的喜茶更是加快了搭訕的腳步,根據統計,截止至2020年6月14日,喜茶已經跨界聯名達54個品牌。僅在5月這一個月裡,喜茶合作聯動的品牌就多達5個。聯名跨度之大,涉獵之廣,真是不得不讓人感嘆:喜茶,奶茶只是副業,正業是搞CP的吧。
  • 實驗音樂是異類嗎?
    所以至於華晨宇的《癌》究竟將成為經典還是將被遺忘,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我們只能說這是一首不同尋常的實驗音樂,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去處理吧。去年上映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就介紹了Queen樂隊最開始發行歌曲《波西米亞狂想曲》時受到的極大阻力。這首長達6分鐘的,融合了歌劇、重金屬、清唱等風格的歌曲,在當時看來是極為先鋒、實驗性的嘗試,可謂驚世駭俗。原本Queen樂隊信心滿滿地相信這首歌將大獲成功,誰想到歌曲一經播出便罵聲一片,最終只得無疾而終、石沉大海。
  • 五月天集合啦 《派對動物》實現與歌迷「相遇」心願
    超前部「暑」,音樂熱浪來襲,集合啦SUPER SLIPA派對動物聲友會,18組最強的「聲」林之友,8月22、23日強勢登陸臺北小巨蛋!2020年世界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改變隨時會來,相聚相守更顯珍貴,超犀利趴一路走來經歷風風雨雨,各路聲友齊心集合,音樂相伴一起1+1=11。
  • 將來自宇宙的信號寫進歌裡,酷狗音樂的「先鋒實驗」
    其中特別的6顆,又在不同樂段融入歌曲編曲中,在前奏、間奏和尾奏中釋放著恢弘磅礴的音樂旋律,來自宇宙的2020祝福神秘且浪漫。有網友慨嘆於宇宙的聲音之美——「我覺得那顆J1926-06的聲音還蠻好聽」,有網友開始緬懷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也有網友在評論區開啟宇宙知識「講堂」,科普脈衝星的電磁波「跨越」半個宇宙來到地球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