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離別詞,如此大膽,卻又如此令人傷感

2021-01-09 愛詩書

國學大師陳寅恪晚年曾經寫下為「秦淮八豔」之一的柳如是作傳,讓柳如是的名字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字,不過大師也是一個標題黨,書中有二分之一的內容和柳如是都是沒有直接關係,書中充滿了大量的考據,不得不說讓人無比頭大。

不過這本書考證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陳子龍與柳如是曾經相戀,並且同居過一段時間,由於陳子龍妻子張氏不能容下柳如是,柳如是傷心離去,才有了後來嫁給「水太涼」的歷史。

如果單純認為陳子龍是個不負責任,或者因此而對他心生厭惡的話,就太苛刻了,畢竟男女之情是私事,而陳子龍於大節無愧。

陳子龍,字臥子,號軼符,晚號大樽。他從小跟祖母長大,年幼好學,博貫經史。崇禎十年進士,官至南京兵科給事中。

清軍入關之後,福王朱由崧南京即位後,陳子龍建議福王增加防守,以備清軍南下。福王不聽,陳子龍心灰意冷,離開了南京。

陳子龍後來圖謀起事,最終兵敗投河而死。陳子龍死後被割下首級,拋屍河中。陳子龍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學生——夏完淳。

錢鍾書先生自視甚高,在談藝錄之中將袁枚罵得一無是處,而且極為詼諧幽默,讀起來像段子一樣,先節選錢大師吐槽的文字如下:

《湖海詩傳》杭世駿條下記大宗語曰:「子無輕視放翁,詩文至此,亦足名家」;因稱大宗「衝懷樂善,異乎世之放言高論者」云云。與《隨園詩話》謂「詩到誠齋亦談何容易」一則,讀之皆令人失笑。放翁誠齋,江河萬古,何須二公作紆尊垂獎語。乃若不惜齒牙,惠假羽翼者,繆恭真勝於侮矣。

這段文字還是稍微介紹一下為好。

杭世駿,清代文學家,他稱讚陸遊也可稱為名家;隨園詩話是袁枚的作品,誠齋指的是楊萬裡,袁枚評價詩寫到楊萬裡這個水平,也非常不容易。

錢鍾書就說,陸遊和楊萬裡都是詩中的一等一高手,何須你們二人褒獎,再者說,讓你們二人褒獎,簡直是侮辱陸遊和楊萬裡。

不過錢鍾書對陳子龍卻是極為讚賞:陳臥子結有明三百年唐詩之局。這是多高的評價!

今天分享的是陳子龍的一首詞,全詞如下:

滿庭清露浸花明,攜手月中行。玉枕寒深,冰綃香淺,無計與多情。奈他先傾離時淚,禁得夢難成。半晌歡娛,幾分憔悴,重疊到三更。

這首詞寫的是情人之間的離別。

上片意思是說:離別之際,兩個人攜手在月下漫步,玉枕上充滿了寒意,絲綢製成的手帕香氣也已經消失,卻沒有辦法訴說自己的情意。

下片意思是說:他先因為離別而淚流滿面,怎麼可能睡得著呢?片刻的歡愉,留下的只有憔悴,喜悅與惆悵反覆疊加,一直到午夜時分。

有人將這首詞理解為離別之際的男女纏綿,似乎也不錯誤,不過那樣顯得過於直白,感覺不像是陳子龍所能寫的。當然,真正的意圖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有人評價這首詞:詞不極情者,未能臻妙如此,朦朧宕折,應稱獨絕。

相關焦點

  • 離別為何如此傷感?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與人分別,古時便是一個傷感的話題。為什麼人心如此脆弱,在一次次的分別面前總是讓我們體會到莫大的痛苦呢?二、一輩子的依戀依戀,是指嬰兒對特定個體的積極反應。這個特定個體一般是母親。
  • 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離別總是這樣的結局,晏幾道與這幾位女孩子從此天各一方,再也沒有相遇過,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憶和離別後的傷感。正如晏幾道在《小山詞》自序中說:「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已而君寵疾廢臥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與兩家歌兒酒使俱流傳於人間。」
  • 晏殊很傷感的一首愛情詞,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除了上面提及的這幾位大文豪之外,還有晏殊同樣很具有代表性,他的詞也是情意綿綿,以這首《玉樓春.春恨》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每一句都充滿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他的詞也是自成一派,而且寫下了一系列的愛情詞,而這首《玉樓春.春恨》正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深情的一首作品,整首詞意境悽美,字裡行間充滿了無限的憂愁。晏殊之所以能夠寫得那麼傷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那種無奈,也是一位多情之人,正是由於他的多情,才讓他的作品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蘇軾的一首送別詩,情緒的反轉,讓友人得到勸慰,離別不再傷感
    在我國從古到今的文學史中,描寫離別的文人通常是非常多的。但是,很多離別的作品,總會有一種非常傷感的意境,讓人讀起來非常的難過。因為離別可能意味著見不到這個人或者是因為一些變故才離開這個人。所以說,多愁善感的文學家們寫的離別,都是有非常濃厚的個人情感的,總能給人傳達一種壓抑的信號。
  • 行行重行行——蘇軾的一首與眾不同的離別詞
    這些送別詩或悽婉或曠達或不舍或勉勵,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將離別的氣氛渲染的無比蕭瑟清冷;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則是大氣恢宏。像王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則深含無限的不舍之情。而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無人不識君"卻是深切的勉勵之情。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韋莊很情深的一首詞,懷念與妻子離別之夜的情景,惆悵不已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韋莊的一首相思詞《菩薩蠻》,在華美的辭藻下,是滿滿的相思惆悵以及對妻子深切的懷念。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那一夜的離別,你我在華麗的紅樓裡,離別之時相當地惆悵,香燈隱約地半卷著帶有流蘇的帳子。
  • 納蘭容若最催淚的一首詞,只是開頭5字,便令人潸然淚下
    這世上最令人心碎的莫過於情人間的死別,就像納蘭容若和愛妻盧氏。在盧氏去後,納蘭就陷入了無盡的悲傷。他不分日夜地思念著亡妻,只嘆伊人離去,餘生茫茫。他對著妻子的畫像,寫下了一首詞,只是開頭5字,便令人潸然淚下。這首詞名為《南鄉子·為亡婦題照》,全文如下: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
  • 王國維最深情的一首詞,催人淚下,寥寥數語,道盡夫妻相守的不易
    今天,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首王國維最深情的詞作,這首詞是他與妻子久別重逢後,看到妻子容顏不再而寫下的。詞作催人淚下,寥寥數語,道盡夫妻相守的不易,堪稱絕唱。這首詞就是《蝶戀花 閱盡天涯離別苦》。全詞如下: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暮。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 李煜的一首「風流」韻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豔而不俗令人心動
    李煜在當上皇帝後有一首「風流」韻詞是比較著名的,這首詞詞筆香豔但豔而不俗,將歌女的大膽潑辣以及女性身上最美的部位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心動不已。這首詞就是《一斛珠·曉妝初過》: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 一首很美的送別詞,比喻出彩,有溫度有情感的文字讓送別充滿祝福
    北宋詞人王觀在送別朋友去浙東的時候,寫了一首《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的詞,將這種情愫體現到了極致,原詞如下: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東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 姜夔的一首詞,篇幅短小,卻波瀾曲折,最後一句令人浮想聯翩
    南宋一位才子也曾有這樣的感覺,下面介紹姜夔的一首詞,篇幅短小,卻波瀾曲折,最後一句令人浮想聯翩。浣溪沙宋代:姜夔著酒行行滿袂風,草枯霜鶻落晴空。銷魂都在夕陽中。恨入四弦人慾老,夢尋千驛意難通。當時何似莫匆匆。
  • 離別詩:有的傷感,有的欣然
    在古代沒有手機,微信,QQ,每次離別都意味著,今生可能無緣再見,所以離愁別緒成為詩的一個主題。在南朝梁國,有一位叫範雲的才子,有一篇《別詩》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詩中沒有談到離別的傷感,而是描寫離別和歸來時的季節。
  • 周邦彥一首很孤獨的詞,開篇的第一句就很傷感,最後一句直擊人心
    李清照對於周邦彥就有過極高的評價,他在《詞論》裡對於蘇軾的詞,其實是持批評的態度,認為他的作品不像詩,也不像詞,只不過是短句而已;當然這是才女對於詞的看法,並不是說他就否定了蘇軾的才華(我個人是最欣賞蘇軾);所以她更推崇的是周邦彥,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
  • 20句離別傷感的唯美句子,每一句都很精闢,找一句你喜歡的收藏吧
    2、離別是一首傷感的歌,太多的來不及,太多的未了事,聚聚散散原本是世之常情,想為你寫首詩,想為你填闕詞,為我們那些年度過的日子。3、就當我們是那天上漂浮的片片白雲,輕盈也好,沉重也罷,且因風的吹動,才有了各種姿態的痛苦游離。4、離別就像是天上漂浮的片片白雲,輕盈也好,沉重也罷,且因風的吹動,才有了各種姿態的痛苦游離。
  • 範成大一首詠梅詞,寫得很是哀怨,通篇如歌可泣,讀來令人傷感!
    《警世賢文》裡的這一句,寫出了梅花高尚的品格,還有它最具獨特的一個地方,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無數的文人雅士都喜愛梅花,從而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詠梅詩,以及詠梅詞。在這諸多的作品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有王安石的《詠梅》、林逋的《山園小梅》、陸遊的《卜算子.詠梅》;這三首作品流傳最為廣泛,每一首都是經典之作,寫出了個性十足的梅花。
  • 趙明誠擅自納妾,傷心悲痛的李清照,寫了一首詞,訴說心中哀怨
    一首《念奴嬌 蕭條庭院》誕生於寒食節,春寒之日,本身就充滿悽清之氣。這首詞產生時,李清照身居青州,趙明誠遠在萊州。這一句詞營造出一個寂寞幽深,讓人傷感的氛圍,無人奉陪,寂寞傷感的景象。「重門須閉」不僅僅是關上庭院中的門,也是關上自己的心門。表達出詞人失望和哀愁的內心情緒。讀來就讓人傷感不已。
  • 李煜最香豔的一首詞,大膽描寫男女幽會,最後兩句尤其肉麻
    比如下面這一首,一直被人們稱讚為比較香豔,因為他在詞中赤裸裸的描寫了一次男女幽會的場景。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李煜把女人行動的一來一去、幽會的一首一尾,這兩個畫面捏在一起,姑娘幽會之後的情景躍然眼前,一方面因偷偷幽會自己的心上人,而有些害羞不已。另一方面,因偷情成功,激動而有幸福感。畫堂西畔見,一向偎人顫。"
  • 37歲的李清照給閨蜜寫的詞,大開大合矛盾糾結,卻成一首千古名作
    唐代有李白、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這一詩壇大圈,其中李白和王維後來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令人至今不解;宋朝則有蘇軾、秦觀、黃庭堅、王安石這一詞壇大圈,其中蘇軾與王安石的亦敵亦友,讓人看不懂。而說到古代才女們的閨蜜圈子,則好像並不多。一方面女子要做到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另一方面女子在一起也確實不知道玩什麼。但這只是對一般女子而言,對於千古才女李清照來說,顯然不是如此。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他筆下的《嶽陽樓記》、《漁家傲·秋思》都是我們被老師一個一個抽背的名篇,雖然範仲淹流傳下來的詞作非常少,但是每一首都很著名,後來的李清照還模仿他寫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名篇,同樣,被選進了教材。範仲淹筆下寫「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那李清照筆下寫了什麼樣的佳作呢,一首《一剪梅》讓人心頭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