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地圖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4000年以前,我國人民在發展農業和興修水利的過程中,就發明了專門的測量工具。約在3000年前,我國人民已經能夠使用地圖解決實際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地圖的製作日益普及、發展。單就唐宋時代而言,當時定製,全國各府州每三年或五年都要繪製一次本州地圖上報尚書省,唐宋兩代以600年、300州,平均每四年造送一次計,即有州圖共45000幅,再加上其它官繪或私人製作的各種地圖,數量將更多。可見,中國古代人民繪製了相當可觀數量的地圖,但可惜的是這些地圖大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得以流傳下來的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可能與地圖的不易複製、不易流傳、不易保存有關。難怪當代不少學者發出古地圖存世太少,給研究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的感嘆。好在古籍圖書中,特別是地理類著作中附有大量的作為插圖的地圖,這些以插圖的形式存在的地圖可部分彌補古地圖存世不多的缺憾。
如古代地理類著作中重要的分支地方志。其起源於2000年前的戰國時期,到了宋代,地方志的纂著日益興盛。明清以來,地方志的纂修有了更顯著的發展,幾乎遍及各州縣,據統計現存舊地方志約9000種。這些方志往往附有所描述地區的境域圖及城池圖,有些方志中所附地圖數量還相當可觀,如《雍正陝西通志》收錄地圖130餘幅,《萬曆紹興府志》收錄地圖101幅;有些縣誌,所收地圖也有數十幅之多,如《光緒縉雲縣誌》,有總圖、縣郭圖及各種地理圖達46幅。據我們保守的估計,現存地方志中所附地圖的數量不會低於18000幅,也就是說不會低於現存地方志的數量的兩倍。再加上其它典籍中所附的地圖,以插圖形式存在在古籍圖書中的地圖數量肯定會大大超過2萬幅,絕對高於單幅古地圖現存數量。
可是由於古籍圖書當年刊印數量不多,長期大量流失,即便倖存下來者基本都是深藏在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的珍品庫中,難以廣泛傳播;同時由於作為插圖的地圖又都分散在各個古籍中,就更不易查閱了,所以古籍圖書中的地圖一直未引起學界的廣泛重視。這種狀況既不便於今日研究利用,也不利於今後流傳。有鑑於此,星球地圖出版社近期推出了《中國古地圖輯錄:康雍乾盛世圖》。該書的出版將有助於保護、繼承和利用這一寶貴文化遺產,充分發揮古地圖的作用。要說明的是該書只是古地圖整理的階段性成果,隨著工作的深入,整理成果將會以專輯的形式陸續出版。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間歷經十世,268年。清代前期,特別是康雍乾鼎盛時期,清王朝進一步統一了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邊疆地區,漢唐盛世之疆域,至此而再現。計有內地十八行省(直隸、山西、山東、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及福建),東北的盛京、吉林、黑龍江以及內蒙古、外蒙古、唐努烏梁海(在薩彥嶺和唐努山之間)、青海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幅員遼闊廣大,西到巴爾喀什湖和蔥嶺,北到唐努烏梁海,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和鄂霍次克海,東到大海及臺灣諸島嶼,南到南沙群島。中國近代之疆域,亦至此而確定。本書所收各圖就是在此背景下編繪的。
《中國古地圖輯錄:康雍乾盛世圖》全3卷,8開精裝,重達6.6公斤,收錄康雍乾三朝編繪的地圖約1700幅,覆蓋面廣,包括府以上政區單位和大部分縣的專圖,還收錄了二百多幅城池地圖。地圖中承載著大量的自然、社會和人文信息,及它們在特定時間內的空間分布,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必不可少的實物資料。原價1800元,現團購價398元,全國包快遞!
本書以康雍乾三朝一百餘年作為一個時間截面,收錄在此期間編繪的地圖約1700幅,有總圖、境域圖、城池圖、水系圖、山脈圖、沿海圖及少部分景觀圖等。所有收集的地圖,我們未加任何修改,可使讀者了解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這些地圖分別錄自《乾隆大清一統志》、三朝其間纂修的各省通志、各個府州縣誌,以及其它地理類典籍,如《皇輿西域圖志》、《廣東輿圖》等。
本書共分3冊,8開精裝,每面又分上下兩欄,每欄一幅圖,書前有目錄,書後有索引。第一冊中輯錄了《乾隆大清一統志》中所附的全部98幅地圖,其排序是首為總圖,再為分省圖(邊疆圖),各省圖(邊疆圖)後是分府(直隸州)圖或分區圖等;第二冊和第三冊以雍正末年到乾隆初年纂修的各省通志,以及乾隆年間纂修的《盛京通志》、《皇輿西域圖志》中輯錄出的地圖作為主幹,並從近百種府、州、縣誌及其他一些地理類典籍中輯錄出一些縣(散州)圖、州(縣)城圖等作為補充。第二冊和第三冊中十八省圖的排序是,首為省總圖、然後是分府(直隸州)圖,再後是山川湖海及人文景觀圖、最後是分縣(散州)圖,如有城池圖則置於其所屬行政區域圖之後。
本書具有開創性、實用性和豐富性三大特點。首先,中國古代書籍中收錄了大量的地圖,但一直沒有人對其進行廣泛的開發和利用,本書是首次對古籍圖書中的地圖進行了一定系統的整理和歸納,並輯成圖集,所以說其具有開創性。其次,地圖中承載了大量的自然、社會和人文信息,描述了這些信息的在特定時間內的空間分布,其重要功用就是實用性,古地圖也不例外,它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的實物資料。本書從地圖的實用性出發,以康雍乾時期為一時間截面,只收錄在此時段內編制的地圖,所收集的地圖按當時的政區歸類編排,使各地圖之間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具有了內在聯繫,可相互參閱,大大提高了這些本分散於各個古籍圖書中的地圖的利用價值。最後,本書的豐富性表現在,所收錄古地圖覆蓋面廣,當時全國二百多個府以上政區單位幾乎全有專圖,全國一千多個縣大部分也有專圖,此外本書中還收錄了二百多幅城池地圖。
中圖網微信平臺歡迎廣大網友投稿!
稿件內容:讀書、觀影、賞樂、情感、生活、勵志、職場、親子、旅行、美食、時尚等各類原創文章。
投稿郵箱:281778015@qq.com
中圖微信書友群:請先添加微信號ztwsyh(中圖網書友會),然後可被邀請加入微信群。
編輯: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