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種虐戀
不是我愛你,你卻愛她
而是我在找你,你卻和我「躲貓貓」
當事人常常抱怨訴訟時間長
法院辦案效率低
可是
你知道嗎?
庭上幾小時
庭下幾個周
送達工作難難難
送達工作人員
微信步數天天名列前茅
送達是什麼?
送達是指司法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將訴訟文書或法律文書送交收件人的訴訟行為,其目的是使收件人了解送達文書的內容,以參與訴訟活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訴訟文書和法律文書一經送達即發生一定的法律後果。
這天,江陽法院送達組幹警劉富海和高其寶要送達的地點有點遠,有3個受送達人,分別居住在3個村,所以他們在清晨7點過,就出發了。
由於不知道受送達人的確切地址,根據導航來到了村委會,發現村委會大門緊閉,也沒有人。走訪周邊之後,才從村民口中得知,所尋找的3個村已經合併成一個村了。
接著他們來到該村的村委會,表明身份和來意,希望能夠告知3個受送達人的地址及聯繫電話,但工作人員告訴他們,三人都不在村子裡住,也沒有聯繫方式。
劉富海和高其寶沒有放棄,與在場的老鄉主動交流、攀談,將相關法律常識通俗化的與村民普及,告訴他們有配合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義務,最終以耐心謙和的態度取得了老鄉的認可,得到了這兩個受送達人的聯繫方式和社長的電話,經過電話聯繫後,劉富海和高其寶立刻前往某當事人的現居住所在地,但由於當事人對司法不理解、對案件有牴觸情緒,不願意接收材料,劉富海站在當事人角度,就拒收材料對他們造成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後,最後送達成功。
接著他們又開始聯繫社長,希望能夠得到另外一個受送達人的聯繫方式,社長表示不知道,幾經輾轉,通過社長的親戚,聯繫上了另一個受送達人,由於該受送達人在外地,經過對方同意,採取了郵寄送達的方式。
很多人覺得送達就是簡單的將材料送到當事人的手上,並不是什麼技術活兒,但你這樣覺得就大錯特錯了。有時候當事人的逃避、拒收,這無形中都加大了送達工作的難度。
高其寶說他們常常會遇到無論打多少次電話,都堅決不接的當事人,郵寄送達退回後,他們就只有上門拜訪,有時會當天連跑三次,吃閉門羹也是常有。
某天,高其寶和劉富海來到當事人名下的房子進行送達,發現當事人已經將房子租出去了,但租戶聯繫不上當事人,接著他們又去當事人身份證上的地址,敲門後卻無應答。
等到大家都下班後,劉富海和高其寶再次來到該地址,但房子裡當事人的父母卻不給開門,只是隔著門說她的兒子不住在這裡,在送達組的耐心釋法下,當事人的父母才開一個門縫,承認兒子實際上是與其居住在一起的,並收下了文書材料,表示會轉交給兒子。
在實際送達工作中會遇到很多難以預料的困難,需要工作人員有超凡的毅力和使命必達的責任感。即便是能夠很容易送達到的文書,在送達中依然需要工作人員掌握很多送達技巧,所以要達到法律上規定的送達效果其實並不簡單。在送達中我們要靈活運用: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電子送達、郵寄送達、委託送達、轉交送達、公告送達等多種法定送達方式才能完成送達任務。
其中郵寄送達也是江陽法院採取送達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國郵政為了方便送達組的工作,派專門人員駐紮江陽法院,需要郵寄送達,中國郵政工作人員會立刻填寫物流單,進行郵寄送達。
除此之外,在訴訟服務中心窗口的送達組工作人員,每天都不停地打電話給當事人,看起來就是簡單的幾個動作,實則是一個磨破嘴皮的技術活。
你好!請問你是張某嗎?
是的,你是哪個?
我是瀘州市江陽區人民法院送達組的工作人員,關於李某訴你張某糾紛一案,現向你送達起訴狀副本、開庭傳票,李某起訴要求你……
嘟嘟嘟……(對方已掛掉)
江陽法院送達組幹警張雪婷和陳筱鈴表示她們常會遇到當事人不理解,一連多日的打電話,都無人接聽,或者接通之後立馬掛斷的情況。如果遇到積極配合的當事人,他們會在電話裡提供郵寄地址,或者表示本人親自來領取。
送達是一切訴訟程序啟動的基礎,是不可或缺的訴訟程序一環,關係著訴訟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完整和公平性行使,也推動著訴訟的進程。
2018年3月,江陽區法院作為「四川省智慧法院示範單位」,努力採取創新科技手段,傾心打造智慧法院。為有效提高送達效率,引入智能綜合送達系統,並專門成立了訴訟文書集中送達組,負責全院的送達工作。為簡便內部送達的流程,利用綜合送達系統,實現送達材料的內部發起登記,將送達材料電子選擇或上傳,清單及二維碼列印,附加工作登記,送達機構及送達人確定等。送達發起後,送達組直接轉集中送達,支持派發專項送達任務至送達小組再外派送達人員送達。
為規範訴訟文書送達行為,送達組在《訴訟文書送達規定(試行》的基礎上,制定了相關制度和圖表並上牆公示,明確了送達各人員的工作職責,規範了送達工作的操作流程,統一了有效送達的標準。
智能綜合送達系統,可開啟網上發起送達、送達分派、送達辦理、送達跟蹤、送達查詢等業務,實現送達工作的統一、有序管理。此外,送達組還啟動了委託通信運營商查詢核實受送達人電話號碼的運行模式,開通了簡訊通知、電子送達業務,開啟了與轄區內網格員的對接模式,充分利用電話通知、簡訊通知、電子送達、郵寄送達、外出送達、網格員協助送達調取證據、委託送達、轉交送達等多種方式,提升了送達的效率和效力。
送達組共有成員11名(含郵政快遞公司派駐我院1人),其中組長1人,內勤1人,送達人員9人,分成5個送達組,其中窗口送達組2人,外出送達組分3個小組每組2人,共計6人,郵寄送達組1人。各送達組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截止2018年12月31日,送達組共收到需送達的訴訟文書約12450餘份,已送達12300餘份。其中通知到窗口領取5000餘份,約佔42%,外出送達的3000餘份(含取證),約佔25%,郵寄送達的4000餘份,約佔32%,電子送達的20餘份,約佔0.15%,委託送達的60餘份,約佔0.5%。從整體上看,有效送達率能夠達到99.7%以上,其中一次性有效送達率能夠達到98%以上,平均送達時間基本能控制在10日內,尤其是物業糾紛案件及名師匯案件的送達,大大縮短了送達時間,名師匯一千多分文書在3日內就全部送達完畢,達到成立之初院裡的要求。
送達組負擔了全院除3個法庭在外的全部民商事和行政文書的送達工作,節約了人力物力,尤其統一了送達有效標準。從整體上看,自訴訟文書集中送達以來,在質量和效率上均有大幅度提升。
普法
課堂
在實際工作中會發現,部分當事人對法院工作十分抗拒,而實際上一味拒收法律文書材料,是一種很不理智的行為,這樣做的後果無疑在主動放棄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是拒絕籤收法院郵寄的文書材料。當事人會認為拒絕籤收材料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種想法十分不明智。案件被法院受理後,法院會根據當事人的角色情況郵寄相應的訴訟材料,告知訴訟權利義務、答辯舉證期限;郵寄開庭傳票,告知開庭時間;郵寄裁判文書,告知裁判結果以及上訴權利義務等等事關當事人利益的諸多法律事項。如果拒絕籤收,則送達通過公告進行時,當事人可能就錯失了很多為自己辯解贏得官司的機會。
二是拒絕籤收法院直接送達的訴訟材料,甚至損毀、搶奪人民法院法律文書。現在送達過程均被拍照、攝像,一旦當事人本人拒籤則可以視為送達。如果有人損毀、搶奪法律文書,將被視為妨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受到法律嚴懲。
來源:江陽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