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IPO遭質疑:陷商標糾紛 被曝質量問題

2021-01-1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剛剛走上IPO之路的名創優品又一次陷入了糾紛。

近日,NOME家居官方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致葉某的一封信——你的流氓阻擋不住你的死亡》的文章,稱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在其朋友圈內暗指NOME為名創優品旗下品牌。3月26日,NOME家居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作出回應,表示這是「名創優品惡意竊取NOME創意」的行為。

《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糾紛雙方了解相關細節,NOME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名創優品不僅在商標方面進行了搶註,並且還有拉攏NOME的核心合作夥伴,山寨NOME的網站等動作。」

而名創優品方面則對記者表示目前不接受採訪。此前,該公司曾表示,一切以法律結果為準。

記者了解到,名創優品於2018年1月17日正式啟動IPO,隨即被曝出彩妝產品重金屬超標,此次又與NOME陷入商標糾紛。此外,名創優品曾多次因抄襲、商標等問題產生糾紛。

中國代理商協會主席樊曉軍表示:「商標現在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越來越重視的價值,投資商、監管單位、股民對這類問題都是很在乎的,名創優品在這個時候鬧出這種糾紛,不管結果怎樣,對其IPO之路都勢必會產生影響。」

商標糾紛

近日,一篇題為《致葉某的一封信——你的流氓阻擋不住你的死亡》的文章流傳甚廣。文章中指責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在其朋友圈內暗指NOME為名創優品旗下品牌。隨後,NOME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作出公開回應,表示這是「名創優品惡意竊取NOME創意的行為」。這也將NOME家居和名創優品推上了風口浪尖。

但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雙方對於糾紛的性質各執一詞。在名創優品相關負責人回復記者的內容中,表達出「NOME這一品牌實為剽竊名創優品商業創意,而註冊NOME商標、更改公司名稱,則是由於NOME家居創始人陳浩模仿和挖角行為對名創優品造成了損害,從而進行的商標保衛戰,是一種維權行為」的意味。

記者梳理發現,雙方糾紛的重點包括名創優品註冊NOME商標、名創優品相關公司更改與諾米家居相似的工商信息、葉國富本人對於NOME的言論。

根據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2017年12月18日,葉國富實際控股的廣州人人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申請註冊了6個分類的NOME商標。同時記者注意到,2017年5月18日至2017年11月2日,NOME家居創始人陳浩名下的廣東普斯投資有限公司曾在多個國際分類下申請註冊了NOME、NOMEABLE商標。

同時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2018年3月14日,名創優品實際控股的廣州易創百貨有限公司進行了名稱變更,變更後名稱為諾米設計(廣州)有限公司。

而葉國富本人在其朋友圈的言論則為糾紛爆發的導火索。NOME家居方面告訴記者,3月19日,葉國富在其朋友圈內發布消息稱已經成功收購諾米品牌;3月20日,其刪掉了「收購NOME」的相關朋友圈,表示NOME是他啟動的一個新品牌;3月21日,即上述文章發布當日,葉國富表示NOME剽竊了他的商業創意。

記者聯繫名創優品方面進行證實,名創優品相關負責人成金蘭表示目前不接受採訪,但隨即轉發給記者兩篇自媒體報導。當記者詢問報導是否代表了公司的聲音時,成金蘭表示:「想了解可以看看這個。」

兩篇報導的題目分別為《陳某人和假NOME的悲情故事》和《剛投NOME兩個月就「爆雷」,「風投女王」徐新欲哭無淚》。記者對比發現兩篇文章中的觀點大致相同,均有「陳浩在名創優品團隊中挖走了一批管理人員,獲悉了葉國富這一品牌規劃及NOME的創意」的表述。同時,上述第二篇文章中表示,「由於陳浩的模仿及挖角行為損害到名創優品的利益」,「葉國富方面立即開展商標爭奪之戰,購買了數個和NOME相近的保護商標,再來以此為基礎申請註冊NOME商標,並著手開展品牌構建及開店計劃」。

兩篇報導中均提到,由於名創優品已經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品牌,引來了大量的模仿者。「面對大量同行的模仿和挖角,葉國富也很頭大,也會通過各種法律手段來維護權益。NOME不過是若干維權事件中的一個而已。」

而對於竊取商業創意這一問題,NOME方面對記者表示:「現在整個商業所謂的風口、商業機會,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所以他(葉國富)覺得凡是在這個領域裡好的商業模式,都是剽竊他的創意,都是剽竊他的商業模式,這個特別無聊。」

樊曉軍對記者表示:「商標註冊的問題,目前法律上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不好辨別誰是誰非;同時有的商業模式、商業創意,一看就知道怎麼運作,雙方就更談不上誰剽竊誰了。」

此外記者了解到,雙方糾紛的焦點除了商標之外,還涉及上下遊加盟商、供應商資源。而NOME的官方網站,目前也存在兩個,NOME家居的網址為www.nome.cn;而名創優品NOME品牌的網址為:www.nome.com.cn。記者登錄雙方網站發現,除了聯繫方式及網頁圖片,兩個網站沒有任何不同。

質疑不斷

名創優品的IPO之路似乎不太順暢。2018年1月17日,名創優品正式啟動IPO,但隨後就因產品質量問題登上黑榜。而此次與NOME的商標糾紛,也不是名創優品第一次受到質疑。

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名創優品的運營代理商廣東葆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涉及法律訴訟19起,案由包括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侵害商標權糾紛等9項。

而除了糾紛之外,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也飽受質疑。

環球聯寵創始人楊波也是名創優品的加盟商之一,他對記者介紹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名創優品是典型的託管式加盟。加盟商需要繳納每年5萬元的品牌使用金,合約期限是三年,也就是15萬元,再加上75萬元的貨品押金,同時再加上2800元/平方米的裝修金。名創優品負責經營管理,加盟商負責房屋租金、水電費的繳納和員工工資的發放。營業收入名創優品拿62%,加盟商拿38%。」

記者了解到,在加盟的過程中,名創優品的合作夥伴——分利寶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分利寶投資理財平臺是由名創優品聯合國內風控理財團隊於2014年6月創建,而葉國富是這家公司最早的法人及執行董事。

記者以加盟商的身份聯繫分利寶客服了解到,在加盟商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此前加盟的店面進行抵押貸款,再進行加盟。而這實質上形成了名創優品獲得了加盟商的資金,又通過分利寶將資金貸款給投資商。名創優品的企業結構也被業內稱為「左手實業,右手金融」。

但這一模式被外界認為有「自融」的嫌疑,借加盟商的加盟與貸款之手,形成閉環生態鏈,在這一條生態鏈中,不論店面實際經營如何,名創優品可實現「旱澇保收」。自融一直以來被稱為P2P平臺的頭號「殺手」。2016年8月,中國銀監會等部門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十條規定:網貸平臺不得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

樊曉軍認為:「其實這種模式風險是很大的。通過金融能夠使項目迅速的膨脹,但能不能持續就要看業務紮實與否。供應鏈做得太快,一旦業務、商品跟不上去,企業也會受到很大傷害。」

和君諮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表示:「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會承擔著一定的風險。這主要決定於名創優品在門店的經營能力上,如果門店的經營能力不強,沒有足夠的利潤保證加盟商償還貸款,對於加盟商和分利寶來說,都具備風險。一般來說,一定要保證門店的毛利率在10%以上。」

但這種加盟模式似乎成為了名創優品的主要獲利方式。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加盟商對記者透露:「其商品利潤低是有目共睹的,在扣除分流給加盟商的38%,剩下的利潤是少之又少的。再加上名創優品後臺大量的採購、服務人員所需要的工資,基本上剩不下什麼錢了。但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救了自己,葉國富現在手中握有大量的現金,也給他涉水其他項目提供了資金池,像海外購199、68內衣等。」

同時,也正是這種加盟模式,保證了名創優品跑馬圈地似的擴張。據了解,目前名創優品在全球範圍內總共開設有2600家門店,為其進行IPO提供了便利。但樊曉軍認為:「門店多不一定就能上市成功,過多的質疑及負面消息肯定會影響名創優品進入資本市場,尤其是現在國家、消費者對智慧財產權越來越重視,名創優品應該多加注意這方面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名創優品三次衝擊IPO仍艱難
    名創優品於9月27日對此作出回應,表示對上海藥監局檢測結果提出質疑。名創優品稱公司與供應商對涉事商品進行第三方復檢,測試結果是合格的,但藥監局復檢仍是不合格,公司尊重藥監局的檢測結果,涉事指甲油已做下架處理。
  • IPO觀察丨赴美上市的名創優品:質量、抄襲和年輕人
    在質量問題爆發後,名創優品立即申請復檢,但不幸的是,復檢之後仍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9月26日,涉事店鋪店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這些不合格商品責任在供應商。  01  質量多次暴雷  名創優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暴雷了。
  • 中國名創優品,赴美上市
    名創優品要在美國上市了,九月二十三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擬定在紐交所上市,交易代碼為M N S O。
  • 賣「問題口罩」、陷降薪風波,名創優品的疫情之困
    業內人士提到,名創優品高性價比、高周轉率、高毛利率、大規模開店的模式有一定優勢,但其多年來「唱衰」電商,少做線上布局,此次疫情來臨時就顯示出了局限性。下一步,復工復產後的供應鏈問題、短期內用戶到店的消費疑慮、團隊穩定問題、現金流壓力都是名創優品將面臨的挑戰。
  • 名創優品IPO:7年開4200家店,北京門店日銷竟只有1000元
    當然,這樣的做法遭到了「自融」的質疑,借貸人主體是加盟商而非名創優品。外界也普遍認為名創優品此舉,是將經營風險直接轉嫁到加盟商身上。但不可否認,分利寶確實解決了名創優品招商加盟難問題。不過針對這一質疑,名創優品也曾對外澄清,「無論是從股權架構上,抑或是業務聯繫上,名創優品與其均不存在任何關聯,名創優品也從來沒有藉助任何網貸平臺進行所謂的融資行為。」
  • 名創優品加盟榨乾商家、「質量問題」坑死用戶、「自融」玩壞自己
    名創優品從創立以來似乎一直詬病不斷,葉國富一手打造的名創優品已成為零售百貨「質量堪憂」、「抄襲」的代名詞。然而,名創優品更有意思的遠不止於此,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再聊點別的,再深度了解一下名創優品鮮為人知的故事。名創優品重點「質量問題」盤點2018年1月,名創優品壹加壹珠光帶刷眼影筆(古銅色)被檢出有害物質砷過量。
  • 2分鐘讀財報|名創優品IPO:日均開店1.6家 山寨和質量問題待解
    9月23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募資1億美元登陸美股。名創優品誕生於2013年,創始人為曾創立哎呀呀飾品的葉國富。2018年,名創優品獲高瓴資本和騰訊外部投資,共計10億元。
  • 名創優品擬IPO 百國萬店計劃存隱憂
    然而,百貨類商品的低復購率屬性以及名創優品8%的低毛利,引發了對於其商業模式持久性的質疑。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在低毛利快速擴張之下,名創優品存在增收不增利的可能,名創優品需要加快朝生活方式類轉型的步伐,提高自身毛利率。此外,支撐名創優品快速擴張的加盟模式也引發了業內對於其中隱含風險的擔憂。
  • 名創優品難講IPO故事:7年開4200家店,北京門店日銷竟只有1000元
    但不可否認,分利寶確實解決了名創優品招商加盟難問題。不過針對這一質疑,名創優品也曾對外澄清,「無論是從股權架構上,抑或是業務聯繫上,名創優品與其均不存在任何關聯,名創優品也從來沒有藉助任何網貸平臺進行所謂的融資行為。」但十分湊巧的是,就在名創優品上市前夕,今年 8 月,分利寶已經結清所有出借項目,並正式關閉了平臺伺服器,頗有「功成身退」的意味。
  • 名創優品IPO持續推進 計劃上市地點為中國香港或美國
    風靡全國的「十元店」名創優品在去年獲得騰訊、高瓴資本等的投資後,正朝著IPO目標繼續衝刺。6月25日,有消息稱名創優品或擬通過IPO募資10億美元,計劃上市地點為中國香港或美國。對此,公司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實名創優品2018年1月15日就已啟動IPO,目前公司IPO正穩步推進中」。
  • 名創優品闖關上市,但更大的難題還在後面
    不過他大概沒有想到的是,從遞交IPO招股書之後的20天左右時間裡,名創優品深陷質量風波,隨後又被討論上市前夕遭到阿里「一元店」的襲擊。這家「十元店」上市之路,似乎沒有得到太多祝福,並且諸如「病態上市」、「尷尬上市」等詞彙頻繁出現在各大社交平臺之中。不過,對名創優品來說,更需要面對的是新的市場環境。
  • 名創優品驚險一躍 赴美IPO前夜產品質量再爆雷
    2013年,名創優品的創始人葉國富攜家人前往日本旅行時,發現當地有很多生活家居專營店,這類店鋪銷售的日用生活百貨不僅質量好、設計美觀,價格還很實惠,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葉國富因此獲得商業靈感,在廣州創辦了名創優品。 七年間,名創優品的規模實現迅速擴張。
  • 名創優品——這家「日本商品」店被曝光!90%是國產高仿!鄭州也有4...
    常去逛街的小夥伴,一定有看到過這樣一家店——「名創優品」,因為價格便宜,所以人氣很高。但這家店最近被扒了!你們知道嗎?  「名創優品」號稱:「十元均一,優質生活,100%日本品質」,主推時尚、創意、低價,主打「日本品牌,全球連鎖」。
  • 名創優品一產品致癌物超標1400多倍!不少人都在用
    名創優品回應26日,涉事店鋪店長對媒體表示,這些不合格商品去年被抽檢,店鋪只負責銷售,責任在供應商,有問題應由公司對接。名創優品產品曾多次抽檢不合格據了解,名創優品出售的產品曾多次抽檢不合格。2018年1月,名創優品壹加壹珠光帶刷眼影筆 (古銅色) 被檢出有害物質砷過量。
  • 名創優品,時隔2年又要IPO了,會受資本熱捧嗎?
    其實早在2018年1月,名創優品也啟動過IPO,但因當時產品質量問題、又與NOME產生了商標糾紛等等原因導致那次名創優品IPO落空。在電商如此發達的今天,在前有淘寶、後有拼多多這樣物美價廉的電商平臺,名創優品夾縫裡生存,並贏得了市場,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也是非常令人佩服。
  • 輿情梳理|名創優品指甲油抽檢致癌物超標千餘倍
    9月24日,名創優品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計劃募資1億美元。赴美上市前一天被曝光產品質量問題,讓名創優品一時成為輿論熱議對象。媒體紛紛用「超標1400多倍」為題進行報導。此外,名創優品的發展史也頻遭起底。
  • 名創優品指甲油三氯甲烷超標1400倍 赴美上市籠陰雲
    名創優品在回應中表示對檢測結果存異議,其在收到上海藥監局的不合格報告當日,安排同批次產品送往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結果為合格。  此次並非名創優品第一次被抽檢出質量問題。  實際上,名創優品自誕生便伴隨著「抄襲」、「山寨」等諸多爭議。其門店商標涉嫌模仿日本快消品牌優衣庫;公司絕大部分商品為中國製造,但卻有誤導消費者公司產品為日本產品的嫌疑。
  • 懟馬雲忽悠,打敗無印良品,名創優品上市之際陷入質量門風波
    一面是即將上市的高光時刻,一面是「質量門」危機事件,名創優品再一次引起極大爭議和關注。 從街邊「10元店」到「全球最大自有品牌價值零售商」 「件件十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這是中國大街小巷街邊十元店最經典的小喇叭廣告。
  • 名創優品:中國企業or日本企業?招股書違規or企業虛假宣傳?
    此外,名創優品在產品質量、商業模式、網際網路金融運營史、企業虧損問題等方面,也面對著不少質疑。譬如,近期,公司銷售的一款指甲油被通報致癌物質超標1400多倍,引發多方關注。9月29日,支點財經記者就「企業發展歷程屢次更改、網際網路金融運營史、產品質量、持續虧損」等外界重點關注問題向名創優品發去採訪函,但對方拒絕接受採訪。
  • 名創優品「停薪減薪」風波背後
    名創優品的擴張的本質,是基於標準化的大規模複製。名創優品的主要銷售渠道在線下,線下承接銷售需求的載體就是門店。疫情期間,名創優品的門店有2/3處於關閉狀態,名創優品的銷售業績下滑也十分明顯。根據倡議書所寫,一月份業績下滑30%,二月份三分之二門店關停,開業門店銷售額同比下降超過95%。而更重要的是,名創優品自創的一套運營模式,對公司的流動資金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