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時隔2年又要IPO了,會受資本熱捧嗎?

2020-12-20 愚與趣

有消息說,那個遠看logo像優衣庫,近看貨品陳列類似無印良品,商品價格又跟「日本大創」相近的名創優品(MINISO)近期更新了招股書,IPO定價在16.5-18.5美元/股,擬發行3040萬股,市值約54億美元。其實早在2018年1月,名創優品也啟動過IPO,但因當時產品質量問題、又與NOME產生了商標糾紛等等原因導致那次名創優品IPO落空。

在電商如此發達的今天,在前有淘寶、後有拼多多這樣物美價廉的電商平臺,名創優品夾縫裡生存,並贏得了市場,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也是非常令人佩服。尤其今年5月同時把王一博和張子楓籤約成自家的全球代言人,更受年輕人青睞。名創優品(MINISO)成立7年時間,在全球開了4200家店鋪,其中在國內2500多家,在海外1680家,門店基本上覆蓋了全國大小城市的百貨商超。

名創優品(MINISO)產品價格大部分在10-100元間,其中大部分商品都是「十元一件」,深受18到35歲的白領、小資等主流消費人群喜愛,尤其學生群體或剛畢業上班的年輕人,基本上都名創優品的顧客,基本上都去名創優品買過東西。因為它在年輕人的心裡是一家零價小商品的時尚店。

如今的名創優品(MINISO)是一家產品驅動的全球化創意居家生活用品零售商,為消費者提供基本上涵蓋生活家居、電子電器、紡織品、包袋配飾、美妝工具、玩具系列、彩妝、護膚洗護、休閒食品、香水香氛、文具禮品等11個品類,超過10000種產品。所以說名創優品(MINISO)不只是品牌,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還創立時尚原創生活類「名創優選」自營電商平臺。

有人說名創優品(MINISO)是山寨品、假洋品牌。如果了解過它過往歷史,這麼說的確也沒錯,設計侵權、抄襲、模仿一直沒有停止過。當現在名創優品(MINISO)已經洗白了,始終堅信並自稱是國際著名品牌,假如同一句謊言自己說多了,也就信了。

名創優品是創始人葉國富,在2013年在廣州註冊一個(MINISO名創優品)品牌公司,後來為了迎合一些消費者對日本工匠精神盲目崇拜,葉國富在2014年特意去日本一個當地設計師合作在日本註冊名創優品,但對國內消費者一直說名創優品是日本品牌。

葉國富在國內打著擦邊球,把日本的(優衣庫、無印良品、大創)三家品牌的特徵融合到名創優品上,所以說名創優品抄襲模仿一點都不為過,就連早期他們產品的外包裝都會出現印錯的日文,其實他家產品80%以上商品都是在國內代工生產的。

80年後的朋友,應該都還記得曾經在全國大街小巷裡的哎呀呀飾品門店吧。其實哎呀呀是名創優品的前身。哎呀呀是葉國富在2004年創立的,主營十元以內的女性飾品的連鎖店,哎呀呀成立不到四年就請阿SA做代言宣傳,從此一路高歌,全國各地放開代理商開設店鋪。

2010年是哎呀呀頂峰之年,那年哎呀呀全國門店達到3000多家,那年還籤約當時亞洲頂級女子天團S.H.E及臺灣迷幻王子林宥為其代言,深獲少女芳心。借著這股熱浪,哎呀呀又與各大電視臺深度合作持續火爆了兩年,突然在2013年啞火了。因為從2013年開始,全國的哎呀呀店要不重新裝修後更名為名創優品,要不就陸續關門大吉。

這就是名創優品,曾經一直在模仿抄襲別人的,現在卻被別人一直抄襲模仿,原來這個行業的市場非常大。希望名創優品今年這次IPO不要再次落空,不然可能又要步入哎呀呀的後塵。

相關焦點

  • 「10元店」名創優品衝刺IPO葉國富的資本操盤術
    據《北京晨報》報導,2017年下半年,今日資本徐新多次找到名創優品的創始人葉國富,希望能夠投資名創優品。由於名創優品體量太大,估值較高,不太適合她,葉國富希望今日資本能夠投資其即將開業的新家居品牌,雙方都開出了各自的條件,但到了2017年底都沒有談攏。2018年1月15日,在名創優品品牌戰略大會上,該公司正式啟動IPO項目及員工股權激勵項目。
  • 中國名創優品,赴美上市
    名創優品要在美國上市了,九月二十三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擬定在紐交所上市,交易代碼為M N S O。
  • 名創優品IPO路長且艱:劣性標籤未除,2年虧損超5億元
    根據招股書,名創優品計劃募資1億美元。據了解,名創優品是「十元店」的典型代表。除了「十元店」,國內還有不少「2元店」,主打廉價的零售商品,類型覆蓋日用百貨、化妝品、衣服等。憑藉著低價的優勢,名創優品一路高歌猛進。根據招股書,名創優品已進駐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及德國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
  • 名創優品IPO:7年開4200家店,北京門店日銷竟只有1000元
    來源: 子彈財經「中國最大十元店」要上市了——當名創優品赴美上市消息傳出,馬上在業內和媒體圈「炸開了鍋」。「上市是為了圈錢。」就名創優品上市一事,一位業內人士對「子彈財經」說道,一方面受疫情衝擊,名創優品同樣承壓;另一方面,名創優品正在謀求變革,比如極力拓展線上,而變革自然就離不開資金的支持。
  • 2分鐘讀財報|名創優品IPO:日均開店1.6家 山寨和質量問題待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名創優品也要上市了。9月23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募資1億美元登陸美股。名創優品誕生於2013年,創始人為曾創立哎呀呀飾品的葉國富。2018年,名創優品獲高瓴資本和騰訊外部投資,共計10億元。
  • 【眼觀】名創優品上市,爭議中向韭菜揮起鐮刀
    今天,名創優品在美正式遞交招股書,預示著中國最大的"十元店"將要上市了。 說起名創優品,爭議和熱捧便不絕於耳。 由於採用日系風格設計,且從logo到店面,名創優品被認為很多地方都抄襲了優衣庫、無印良品、日本大創的設計,因而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 曾經哎呀呀 如今名創優品 4200家門店的十元生意要IPO上市了?
    名創優品擬將募集資金分別用於投資門店網絡、倉庫及物流系統、信息技術系統及滿足一般公司用途。據名創優品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名創優品年收入達93.94億元人民幣。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財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年收入達89.79億元人民幣,同比去年下降4.4%。
  • 名創優品狂奔後自省
    商品被檢出致癌物而嗆聲藥監局後,名創優品終於打開「天窗」說質量。10月27日,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公開表示,名創優品推出檢測標準體系,將品質戰略作為公司的第一戰略。這份「姍姍來遲」的檢測體系似乎牽動著名創優品接下來的主神經。然而,上市後的名創優品想要借力資本狂奔,繞不過盈利與競爭的坎兒。
  • 名創優品難講IPO故事:7年開4200家店,北京門店日銷竟只有1000元
    就名創優品上市一事,一位業內人士對「子彈財經」說道,一方面受疫情衝擊,名創優品同樣承壓;另一方面,名創優品正在謀求變革,比如極力拓展線上,而變革自然就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短短 7 年時間,這家「十元店」向外界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進駐超 80 個國家和地區,開設超 4200 家門店,擁有 8000 個核心SKU,合作超 800 個供應商和 17 個知名IP。
  • 揭秘開店狂魔名創優品!加盟真的能賺錢嗎?
    最近受疫情影響,很多地方出現了關店潮,但在這個時候,又一個品牌宣稱要逆市改命,將2020年的開店目標直接加倍。這是要在別人的寒冬過上了自己的春天?這家神奇的公司,叫名創優品。我們將從幾個計算器的死亡原因聊一聊:1.名創優品到底有幾家店?2.名創是一個什麼樣的品牌?
  • 名創優品IPO持續推進 計劃上市地點為中國香港或美國
    風靡全國的「十元店」名創優品在去年獲得騰訊、高瓴資本等的投資後,正朝著IPO目標繼續衝刺。6月25日,有消息稱名創優品或擬通過IPO募資10億美元,計劃上市地點為中國香港或美國。對此,公司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實名創優品2018年1月15日就已啟動IPO,目前公司IPO正穩步推進中」。
  • 名創優品挖角泡泡瑪特
    在產品研發方面,名創優品執行的是「711」策略,即每周從10000個產品庫中挑選並推出100個新的SKU,目前名創優品平均每月推出超過600個SKU。 對於名創優品來說,雖然不斷的開發新品是其獨特的競爭優勢,但長期來看,大批量開發新品也許會造成創新匱乏的結果。名創優品入局潮玩市場,也是為了拓展其業務領域,多發展新增長點。
  • 名創優品「停薪減薪」風波背後
    3、名創優品降薪背後的深層挑戰;力葉生是名創優品總部員工,這次他和他的同事們感到很寒心。2月28日,收到公司停薪留通知的力葉生懵了。從2018年1月進入名創優品,擔任買手助理工作,他已經是這家公司的老員工。
  • 逆勢IPO,「雜貨店巨頭」名創優品的喜與憂
    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目前和600多家國內外供應商達成合作。以名創優品的銷售體量來看,公司在與供應鏈的合作中,很容易獲得高於其他同業採購商的話語權和議價空間。儘管奉行低價策略,但名創優品的盈利能力依然可觀。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財年,名創優品的毛利同比增加8.8%至27.325億元,毛利率從2019年的26.7%增加至2020年的30.4%。
  • 名創優品闖關上市,但更大的難題還在後面
    名創優品董事會主席兼CEO葉國富在現場說,名創優品的核心競爭力是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做好這兩件事很難,但很有價值,名創優品就要做價值的事。」三年前,嘉程資本李黎曾問葉國富是否希望公司上市,後者回答: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上市,上市絕對是主流。無論是哎呀呀還是名創優品,葉國富一直都希望通過上市讓這門生意成為主流。如今,這位「廣州阿富」終於得償所願。
  • 名創優品擬IPO 百國萬店計劃存隱憂
    對此,名創優品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稱,名創優品於2018年1月15日舉辦的品牌戰略大會上已正式啟動IPO項目,目前正在穩步推進。同時,名創優品制定了大規模擴張的中期戰略計劃,提出到2022年,在100個國家開設1萬家門店,其中包括7000家海外門店,年營收達到人民幣1000億元(合145.2億美元)。
  • 名創優品IPO遭質疑:陷商標糾紛 被曝質量問題
    記者了解到,名創優品於2018年1月17日正式啟動IPO,隨即被曝出彩妝產品重金屬超標,此次又與NOME陷入商標糾紛。此外,名創優品曾多次因抄襲、商標等問題產生糾紛。根據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2017年12月18日,葉國富實際控股的廣州人人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申請註冊了6個分類的NOME商標。同時記者注意到,2017年5月18日至2017年11月2日,NOME家居創始人陳浩名下的廣東普斯投資有限公司曾在多個國際分類下申請註冊了NOME、NOMEABLE商標。
  • 「販售錯覺」是名創優品的核心能力
    投稿來源:略大參考名創優品要上市了。聽到此消息的無印良品是什麼心情?或許如同肯德基聽到下面這些山寨品牌要上市了一樣。在不足八年的時間內,開設出四千餘家門店,名創優品一路狂奔。但是,高速增長顯然不是這家以高仿日系產品崛起的「十元店」,要說給資本市場的故事。受疫情影響,名創優品中國門店數量出現下滑,從2019年12月底的2543家下跌至6月底的2533家。但其實在疫情爆發前,國內門店增長的速度就已經放緩。
  • 名創優品上市,7年養成近500億市值零售巨頭
    「12塊錢買這麼好的東西,別說放在日本,就是在中國也會被搶購一空。我覺得可以做這樣一件事。」機緣巧合下,葉國富遇到了理念一致的日本年輕設計師三宅順也,他們利用原有的哎呀呀模式,2013年創建了集日本大創(DAISO)、優衣庫(UNIQLO)、無印良品(MUJI)於一體的本土品牌——名創優品(MINISO)。
  • 低價玩不轉資本市場,虧了16億的名創優品殺入潮玩盲盒領域
    來源:節點財經2018年,葉國富憑藉名創優品,一舉拿下了騰訊與高瓴資本聯合投資的10億元戰略投資,在中國零售行業一舉奪魁。今年10月名創優品實現IPO,從2013年底誕生起計算,這條資本之路走了7年。數據來源:名創優品財報但2019-2020財年,其營收分別為93.94億元、89.79億元,2016年,名創優品突破百億營收,而這兩組數字,幾乎把名創優品打回了4年前。是低價不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