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玩不轉資本市場,虧了16億的名創優品殺入潮玩盲盒領域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節點財經

2018年,葉國富憑藉名創優品,一舉拿下了騰訊與高瓴資本聯合投資的10億元戰略投資,在中國零售行業一舉奪魁。今年10月名創優品實現IPO,從2013年底誕生起計算,這條資本之路走了7年。

上市當天,葉國富意氣風發地戴上了紅色領帶,叩響了納斯達克的大門,市值停留在7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500億元。

近日,名創優品公布了上市後首份財報。

今年6月至9月期間,名創優品營收20.72億元,同比下降30.7%;虧損額達16.76億元,同比擴大超19倍;調整後淨利潤為1.02億元,同比下降74.6%。

營收下降、虧損擴大、淨利潤暴跌,曾經,葉國富總把「優質」「低價」兩個詞掛在嘴邊,如今,優質、低價的殺手鐧不靈了嗎?

/ 01 /

看行業地位:

十元店中的戰鬥機

全球獨立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自有品牌綜合零售GMV達520億美元,上市前的名創優品以27億美元(約合190億人民幣)佔比5.2%,被Frost&Sullivan稱作「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

在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之前,葉國富從廣州出發,開起了看上去上不得臺面的十元商品店「哎呀呀」。

哎呀呀走「平民時尚」路線,強調「平價戰略」,讓消費者買了不心疼,丟了不可惜。2010年底,「哎呀呀」店鋪達到3000家,並以平均每天兩家新店的速度穩步擴張,這個速度是肯德基的2倍、屈臣氏的6倍。不過,因同質化競爭越發激烈,2014年「哎呀呀」銷售規模從28.0433億元直線跌落到只有3.60億元。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葉國富與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結識,意識到低價並不能帶來足夠的競爭優勢後,葉國富提出,「低價優質」,並創辦了升級版的「哎呀呀」——名創優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過4200家門店,全球市場GMV達190億。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自有品牌零售巨無霸。

今年10月15日,成立7年的名創優品成功敲鐘,來自湖北十堰的創始人葉國富也終於在43歲這年圓了上市夢,當日個人身家超300億元。

隨著零售帝國的崛起,一場財富盛宴也已開啟。

在名創優品IPO前,曾進行了三輪員工股權激勵。根據2020年股票激勵計劃,名創優品已授予並發行了購買總計1400多萬股A類普通股和7700多萬股限制性股票的期權,涉及員工總人數超過300人——全面覆蓋了專員、主管、經理、總監、VP各個級別。

一夜之間,一大波員工實現財富自由。名創優品內部誕生了12個億萬富翁,還有超過40人身家過千萬,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造富盛宴。

/ 02 /

看產品策略:

低價優勢逐漸瓦解

無論是哎呀呀,還是名創優品,低價一直是葉國富的核心殺手鐧。

在名創優品成立之初,葉國富將其歸為「三高三低」的模式,即「高顏值,高品質,高頻率;低成本,低加價,低價格。」

「三高」主要是指找到優質供應商,並在此基礎上實現產品的高顏值設計和高速迭代,同時優化庫存和周轉效率。

降低產品價格的訣竅在於規模。依託全球市場的龐大需求,名創優品與供應商之間採取「以量定價+買斷定製+不壓貨款」的合作模式,直接採購、規模化、縮短帳期的方式來構建供應鏈壁壘。在商品合作周期,根據市場需求倒推採購數量,免去供應商的庫存壓力;採購價格由訂單規模決定,並將回款期壓縮到15天。

憑藉這樣的產品策略,名創優品一路綠燈,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門店超過4200家。

但一個足以致命的變化是,名創優品的低價優勢,正在被精神消費的「不計價格」「不計成本」所打破。這一變直觀地反映在名創優品的營收上。

2015-2018財年,名創優品的營收數據是一條令人豔羨的上升曲線,50億元、100億元、120億元、170億元。

數據來源:名創優品財報

但2019-2020財年,其營收分別為93.94億元、89.79億元,2016年,名創優品突破百億營收,而這兩組數字,幾乎把名創優品打回了4年前。

是低價不香了嗎?

在最近的一次峰會上,葉國富表示,中國零售經過了三個時代,1.0時代是低價時代,誰的價格更低誰有好生意。2.0時代是性價比時代,從優衣庫、小米和名創優品崛起,性價比時代到來。現在是3.0時代,需要回到以IP和文化創意的產業。「今天產品創新如果只是講性價比,感動不了90後的消費者。」他說。

是消費升級?還是降級?

名創優品憑藉低廉價格,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憑藉國內成熟供應鏈的規模溢出和成本優勢,成功出海,並在上市同年在老佛爺百貨旁邊開設了線下店鋪。如今,這場低價帶來的狂歡臨近終點了嗎?

名創優品成立沒兩年的時候,財經作家吳曉波便點明了其成功的秘訣:

「名創優品撕掉了最後的一層紙,即零售終端價格的虛高,一是渠道的陳舊與沉重,二是品牌商對價格的貪婪控制,把這兩個打掉,價格的空間就突然出現了。競爭的要點也許真的不在線上或線下,而是工廠到店鋪的距離。」

但當消費者對價格不敏感之時,名創優品還能繼續保持成功嗎?隨著主流消費人群向90後、00後轉移,名創優品的「高性價比」,已經不再具有「哎呀呀」時期般的吸引力了。新零售3.0時代,名創優品可謂危機四伏。

/ 03 /

看財務數據:

淨利潤驟降74.6%

深陷盈利沼澤

近日,名創優品公布2021財年第一財季(即2020年Q3)收入為20.72億元,同比下降30.7%;期內錄得虧損16.76億元,按非國際會計準則調整後的淨利潤為1.021億元,同比下降74.6%。

財報顯示,名創優品收入增長主要由門店擴張驅動,截至2020年9月30日,其全球門店超過4335家,比上一財季新增108家,其中國內市場新開門店100家。

對於本財季收入下滑,該公司表示,主要因新冠疫情影響,國際市場收入下降70.5%至9.5億元。

而排除疫情的影響,名創優品在過去兩個財年一直深陷虧損泥潭,2019財年和2020財年,虧損金額分別為2.94億元、2.60億元。

按照季度增長變化看,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營收上,名創優品營收分別為16.3億和15.5億,同比下降25%和38%;利潤上,分別為3928萬和虧損2966萬,其利潤率也從此前的10%以上降至-1.9%。至此,名創優品營業收入已創下連續三個季度同比負增長。

數據來源:名創優品財報

除了淨利潤下降,同時下滑的還有毛利率,由上一個財季的31.4%降至25.2%。名創優品稱,主要由於利潤更高的海外業務收入貢獻減少,以及個人防護設備的價值下降導致存貨減值損失。相比之下,主打中高端的無印良品,毛利率常年維持在40%以上。

財報解釋稱,毛利下降一方面是由於疫情重挫國際業務,尤其是北美和歐洲市場。

事實上,出海戰略一直是名創優品一個重要的布局。早在2015年,名創優品成立2年時,就啟動了全球化戰略。先是進入香港與新加坡等華人聚集的地區,後進入到東南亞、南亞等亞洲國家,再進入到北美、歐洲、大洋洲與南美等國家,都取得了成功。

過去,很多中國零售企業由於本土化特徵明顯,都只能局限在國內發展,很難實現全球化發展,這就大大限制了其商業空間。名創優品在海外取得成功,讓其在營收的空間大大提升。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0財年,名創優品海外市場的收入分別佔年收入的32.3%和32.7%。不過,也正因如此,在海外業務受到疫情衝擊時,讓其的營收被抑制。

數據來源:名創優品招股書

與此同時,頻繁開店,也讓名創優品成本上升,如果單店銷售額下降,就無法覆蓋開店成本,那麼整體業績增長空間被壓縮。報告期內名創優品門店增長速度放緩,淨增108店至4330家。其中中國區門店2633家,佔整體比重約61%,直營門店從上季度的7家縮減至5家。單店平均每季度銷售額從76.4萬元下降37.4%至47.9萬元。

/ 04 /

看銷售渠道:

重線下、輕線上布局

難對抗疫情衝擊

葉國富曾提出2022年前,名創優品全球門店達到10000家的「百國千億萬店」的計劃。足以說明他對線下店的重視程度,但對於線上,則截然相反。

一直以來,葉國富對於數位化極為排斥。葉國富早年留下過各種看衰線上的言論,類似「看不起阿里巴巴」,「王健林和馬雲打賭輸了的話,賭費我來給。(兩人曾經為實體與電商哪個更有未來打賭一億)」。把公司塑造得像個抗爭電商的孤膽英雄。

不過,在名創優品的首次融資時,方向重點在名創優品技術升級和數位化運營——其中,技術升級針對企業的後臺,用於管理經營和運營環節,來協助名創優品的全球門店與供應鏈管理。

零售服務商「賣教售」的CCO劉墨霏分析,「他(葉國富)那融資怎麼拿到的,除了靠目前的銷售額和盈利模式,就是靠這個線上的可能性。」

葉國富意識到線上的重要性後,開始過一系列數位化的舉措。除了天貓或京東旗艦店、微信小程序商城,還推出了同名購物App。此後,還與京東到家合作,把全國33個重點城市的800家門店連結至京東平臺,稱這是在「共同探索零售線上化的最優路徑」。

不過,對於名創優品而言,線上化的程度仍是遠遠無法與線下的拓展相提並論。

名創優品的門店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支撐起葉國富「新實體零售崛起」信念的底氣,財報顯示,電商業務的佔比剛剛到5%。靠線下流量拉動單店銷量,名創還是一家傳統的零售公司,這是導致本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0.7%的主要原因。

因新冠疫情的影響,在國內疫情最為嚴峻的1、2月份,名創優品關閉了50%的線下門店。足以說明,線上業務的重要程度。

而葉國富在疫情期間終於開始積極擁抱電商。先是推出了社交電商平臺「名創優品員工內購」,靠著6年來積累下的幾千萬微信公眾號粉絲做私域流量運營。同時,開啟了直播帶貨,甚至葉國富本人親自到直播間站臺。此後又與餓了麼、美團、京東到家等平臺合作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並與順豐合作推出「同城急送」服務,實現半個小時送貨到家。

經過疫情一役,名創優品或許會在未來加重線上的投入。以此對抗線下零售的不確定性。

/ 05 /

看資本市場:

上市後股價持續低迷

名創優品還能給投資人什麼驚喜?

上市後首份財報虧了17億,名創優品需要給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一個交代。上市之後,名創優品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並不佳。資料顯示,上市首日,名創優品股票上漲4.4%,發行價20美元,收盤股價20.88美元。第二天,臨近收盤股價跳水,快速下跌。

上市5天後,名創優品股價20美元。短短幾日即遭破發,令人唏噓。

外界對名創優品的關注一直持續不斷。正如葉國富發布公司上市後的首封公開信所說,在最近三個月路演,見了近500多個投資經理,華爾街精英問他最多的問題是:「名創優品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如果哪一天名創優品這個企業不行了,你認為問題出在哪裡?」、「把名創優品開到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200家店鋪,你面對困難時怎麼解決?」

這些問題凸顯出美股投資人的觀點,核心包括:名創優品的核心競爭力、未來的增長、會遇到哪些增長瓶頸?

當時,葉國富給出的答案是:極致的性價比、持續的高頻上新和全球化開店。但性價比不靈了,全球開店數量因疫情影響而放緩之後,名創優品何去何從?

能順利登陸美股,說明納斯達克的投資人們認可名創優品的模式,但破爛不驚的股價也說明,在上市後,名創優品的各方面並不如預期。

首先,疫情因素。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最近表示,「當前的疫情蔓延形勢和封鎖措施,2021年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或將再現萎縮。雙谷經濟衰退(Double Dip Recession)的概率大幅上揚,即經過一至兩個季度的短暫復甦後,經濟再度出現衰退。這一現象在過去11次經濟周期中曾出現過8次,這次也不例外。」

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零售業首當其衝,對於名創優品這樣重線下渠道的零售企業更是如此。

其次,業績因素。

如上文所述,今年一二季度,名創優品處在虧損中,這一成績單顯然不能滿意美股投資人的要求。

第三、質量問題。

在瑞幸咖啡暴雷後,美國投資人對於中概股更加謹慎,對於企業的質量問題、信用問題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但名創優品曾多次被曝光質量問題。名創優品上市前,其生產的「一步可剝指甲油」檢出三氯甲烷(一種致癌物)含量高達589.449μg/g,是國家標準限值0.40μg/g的1400多倍。

在此之前,名創優品出售的產品曾多次抽檢不合格:

2018年1月,名創優品壹加壹珠光帶刷眼影筆 (古銅色) 被檢出有害物質砷過量。

2019年4月,「MINISO雨後茉莉香水(空中花園)」(規格:30ml,批號:A181816),經廣州市藥品檢驗所檢驗,檢驗項目鄰苯二甲酸二異辛酯(DEHP)不符合規定。

2019年6月,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標稱名創優品經銷的1款「KaKao Friends」單耳蘋果碗被檢出三聚氰胺遷移量不合格。

第四、競爭問題。

在美國市場,名創優品並不是唯一走性價比路線的零售商。與之相比,本土品牌Brandless更是叫好又叫做。

除了價格低廉之外,Brandless在保持低價的同時,還收穫了消費者的讚賞,真正做到了低價不低質。據了解,Brandless的每件產品都會經過嚴格的篩選和測試,以確保產品的質量達標。事實上,Brandless的產品主打有機、非轉基因、無添加,不但質量有保證,即使在同類產品中也是上乘。

這樣的本土品牌之下,名創優品的吸引力就更小了。

第五、未來的想像力。

華爾街的投資人樂於為未來投資,但名創優品顯然是一家傳統的零售企業,更是一家主戰場在線下的零售品牌。加之質量問題,競爭者眾多,美國投資人不願意買單,也就順理成章。

不過,這種模式有一個隱患,就是商品的質量問題難以保證。

要知道,每當有嚴峻的危機出現,消費者行為更趨於理性。疫情之後,消費者會將錢花在有質量漏洞的品牌身上嗎?低價但質不優,名創優品需要更強的質量體系,才能讓消費者和投資人滿意。

/ 06 /

看潮玩野心:

新的資本故事

正面PK泡泡瑪特

有意思的是,在股價低迷了近兩個月後,名創優品終於在二級市場迎來爆發。12月21日晚間,名創優品股價盤中突破28.8美元,收盤時漲幅高達16.53%;23日,其股價再度大漲,一度創下30美元的新高。

股價異動,源於名創優品發布財報同時推出的另一項新業務。「進軍潮玩賽道。」這是葉國富找到的新的故事,足以讓資本市場買單。

泡泡瑪特上市後,讓名創優品看上了潮玩這一行業的「錢」力。12月19日,名創優品公布了旗下首個獨立運營的潮玩品牌「TOPTOY」。TOPTOY的定位為亞洲潮玩集合店,聚焦10-40歲男女消費群體,產品覆蓋盲盒、藝術潮玩、手辦、模型等,商品價格為39元至上萬元不等。

據了解,TOPTOY首家旗艦店於12月18日在廣州正佳廣場正式開業,而深圳、重慶、西安等城市的旗艦店也將在2021年1月內陸續開設。

名創優品為何看上了潮玩?

艾媒諮詢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潮玩市場規模已從2015年的6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07億元,預計今年市場規模將到達262億元,2024年將達763億元。入場較晚的名創優品,如果能在失去先發優勢的局面下突出重圍,就會成就品牌又一個勵志的逆襲故事。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

另一面,泡泡瑪特已經證實了潮玩市場的未來。目前,泡泡瑪特的市值已經突破1200億人民幣,對股價一直平緩的名創優品而言, 極具吸引力。

2019年,中國GDP增速為6.11%。同年,潮玩市場的增速則是47.86%。TOP TOY的創始人孫元文曾表示,當一個市場增速跑過GDP增速兩倍還多,這毫無疑問是一個藍海行業。

除了資本市場青睞,泡泡瑪特的財務數據也極為驚人,2019年的毛利率高達65%,年利潤高達4,5億,而2017年,其利潤僅為150萬,3年之間,利潤翻了300倍。有業內人士曾曝光,大多數盲盒的出廠價僅不到10元,而市面上大多盲盒的售價為59到69,部分熱門限量款,甚至能炒到2000多元。

更重要的一點,潮玩背後所代表的年輕人市場。就像葉國富說的,要抓住年輕人!名創優品怎麼抓?TOP TOY就是抓手。

但順利抓住年輕人之前,名創優品還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最重要的就是質量問題和山寨。對於潮玩而言,IP設計極為關鍵。但名創優品自出發起,就伴隨著山寨、版權的爭議。而反觀泡泡瑪特,極為注重IP的開發。想要做潮玩,名創優品需要打造具有自己風格的品牌IP。

潮玩市場雖好,但競爭也很激烈,不僅有泡泡瑪特,也有B站這樣二次元文化濃厚的企業。名創優品從根本看,並沒有這樣的基因。更何況,對於潮玩而言,低價反而顯得廉價,沒有太多吸引力,是一種品牌折損。

以低價為本的名創優品,能在「精神消耗品」的賽道證明自己的價值嗎?這隻新業務的盲盒,需要名創優品自己打開。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推出潮玩品牌「TOPTOY」,名創優品拿什麼和泡泡瑪特搶市場
    其中,盲盒市場規模約為30億元,同時這一數量有望在2025年急速擴張至250億元。以盲盒巨頭泡泡瑪特為例,2019年泡泡瑪特實現總營收入16.83億元,淨利潤4.51億元,其中賣盲盒的毛利率高達64.8%。顯而易見,潮玩市場規模的擴張,尤其是盲盒市場的高速發展是名創優品入局的重要原因,名創優品旨在搶佔如今迅速擴大的中國潮玩市場。
  • 業績增長乏力 押注潮玩市場 名創優品勝算幾何?
    值得一提的是,潮玩市場雖大,但競爭者眾多,像登陸資本市場的泡泡瑪特、以及位於第二梯隊的IP小站、19八3等都將對名創優品今後的布局形成挑戰。名創優品能否憑藉自身的發展立足於潮玩界,還有待時間驗證。入局潮玩初登資本市場不久的名創優品落子潮玩市場。12月18日,名創優品潮玩新店TOPTOY在廣州市天河區正佳廣場正式開業。
  • 劍指泡泡瑪特,估值70億美金名創優品向潮玩賽道「上升」
    文 | Mia「盲盒之王」被搶瘋了。12月11日,泡泡瑪特上市首日,開盤一度漲超100%,達到80.95港元,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收盤報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億港元。市場上沒有同類參考,身為新經濟代表者踩在風口上,使得它成為暗盤最大的「驚喜盲盒」,正式登陸之前面向散戶的部分已經獲得了365倍的認購。
  • 宇博證券活動公告:名創優品進入潮玩市場
    宇博證券活動公告注意到,現在萬物皆可盲盒,盲盒之風盛行,宇博證券活動公告指出,因盲盒走紅的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在資本的助推下已經上市。目前國內潮玩市場處於剛起步階段,雖然泡泡瑪特先發制人處於領先地位,但是市場壟斷尚未形成,隨著更多品牌進入潮玩市場,一家獨大的格局或將改變。
  • 市值近70億美金,名創優品做潮玩的底氣是什麼?
    而上市成功後市值近70億美元的名創優品,最新動向是宣布開設潮玩集合門店TOPTOY,正式進軍潮玩市場。據了解,擁有近1500個SKU的TOPTOY首家旗艦店將於12月18日在廣州正佳廣場正式開業,而深圳、重慶、西安等城市的旗艦店也將在2021年1月內陸續開設。從高性價比的零售商品到高溢價的盲盒生意,名創優品拓展業務版圖的底氣何在?
  • 祭出TOPTOY狙擊泡泡瑪特,名創優品想當「潮玩界的安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有牛財經打著「年輕人的愛好」這杆大旗,曾不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泡泡瑪特成功撬開了港交所的大門,在它身後則站著一大批尚未反應過來的初創企業——十二棟文化、52TOYS、九木雜物社、酷樂潮玩……此前完全無人在意的小玩家們,一夜間被泡泡瑪特上市的颶風吹上了天
  • 名創優品提交上市首張成績單,入局千億潮玩市場
    12月18日,名創優品發布2021 Q1(2020年7-9月第三季度)未經審計業績報告,這也是其在10月15日登陸紐交所後的首份財報。 作為實體零售商,名創優品的業務受疫情影響比較顯著,市場一直關注其在全球擴張的進展。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以及疫苗的出現,最困難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
  • 名創優品做盲盒 不靠性價比靠什麼
    近日,名創優品表示將推出新品牌「TOPTOY」,搶佔潮玩市場。盲盒的高利潤,是吸引名創優品入局的因素之一,甚至還能緩解既有業績不見起色、持續低迷的壓力。不過,作為跟隨者,名創優品能否憑藉盲盒再紅一把?上市後首個動作快速膨脹的盲盒市場讓無數玩家躍躍欲試,虛火旺盛的盲盒市場有了名創優品的身影。
  • 名創優品創TOPTOY品牌賣盲盒 這是搶泡泡瑪特飯碗?
    名創優品宣布開設TOPTOY品牌 定位亞洲潮玩集合店 前幾天,被國民稱為「雜貨鋪」的名創優品宣布,即將推出上市後的首個新品牌,品牌名字就叫「TOPTOY」。
  • 名創優品做了家潮玩店,我們在店裡看到的不只是盲盒
    名創優品,一個新潮「10 元店」,佔領了你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為近幾年最成功的線下品牌。當一個品牌擁有一定規模之後,就會開始開疆擴土。而現在,在全球擁有 4300+ 家門店的名創優品已經有了這個資格。作為名創優品成立七年後創造的第一個新品牌,TOP TOY 主打的就是當下最熱的潮玩消費市場,但它們可不只賣盲盒。
  • 上市後虧損近17億元,名創優品能否借潮玩解盈利之困?
    名創優品在疫情之下經濟疲軟,為緩解盈利之困推出潮玩品牌"TOP TOY"拓展多元化業務,引入Hello Kitty、漫威、迪士尼等52個IP及潮玩品牌。上市後首份財報虧損嚴重,此時入局潮玩市場,打響一場千億潮玩市場的戰爭,名創優品能否因此解困?
  • 天鼎證券談:名創優品押注潮玩市場,勝算幾何?
    上市之後,名創優品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並不是很好。上市首日,名創優品股票上漲僅4.4%,發行價20美元,收盤股價20.88美元。第二天,臨近收盤時股價跳水,快速下跌。經過我們的計算,三季度名創優品的毛利潤率達到25.2%,比上一個季度提高近1個百分點,和2018年水平接近,足見疫情時代下驚人的經濟復甦能力。
  • 名創優品挖角泡泡瑪特
    而潮玩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為95後、00後,隨著他們消費能力的增強,潮玩市場的市場規模也將越來越可觀。 因此,入局潮玩市場也是名創優品順應市場變化的表現。 其次,擴大業務領域,尋找新增長點。
  • 名創優品推出獨立新品牌,交鋒泡泡瑪特,搶佔亞洲潮玩市場
    近日,有消息稱,名創優品要推出新的潮玩品牌Toptoy,搶佔中國潮玩市場。這是該公司在10月15日紐交所上市後推出的首個新品牌,將獨立開店運營。「TOPTOY」定位是亞洲潮玩集合店,聚焦10至40歲消費群體,產品包括盲盒、藝術潮玩、手辦等品類。
  • 名創優品大漲16%創新高 新推潮玩品牌受關注
    截止周一收盤,名創優品報27.85美元,漲幅16.53%,市值84.66億美元。相比10月份上市時的20美元的發行價,漲幅超過40%。  財報還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5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過4330家門店的零售網絡,其中在中國市場拓店超過2633家,海外市場超過1697家。
  • "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原標題:「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證券時報記者 嚴翠羅曼·羅蘭說,世界上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阿甘正傳》中說,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什麼口味。
  • 「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在這一層內,設置有一家泡泡瑪特旗艦店,不足100米處有一家泡泡瑪特機器人商店,另外緊挨著的幾家禮品玩具雜物店,如名創優品、九木雜物社等進口門都擺放著各類盲盒產品,生產廠家有如泡泡瑪特、奧飛娛樂,也有其他小廠或日韓產品。
  • 名創優品相中「暴富」新生意:出廠價10元,竟炒到千元
    而就在泡泡瑪特上市之際,盲盒市場卻突發變數,闖進一個實力強勁的玩家——名創優品。近日,名創優品對外宣布,推出新品牌「TOPTOY」,該品牌定位於潮玩市場,聚焦於10——40歲的群體。產品主要覆蓋盲盒、藝術潮玩、手辦、模型、積木等七大核心品類,而且該品牌將獨立開店運營。
  • 名創優品進軍潮玩市場,但並不打算成為下一個泡泡瑪特
    來源: 億歐12月11日,泡泡瑪特登陸港股,這是其2019年從新三板退市後,再次殺進資本市場。上市首日開盤後,泡泡瑪特的股價便高達77.1港元(約合人民幣65.1元),較38.5港元(約合人民幣32.5元)的發行價漲幅超100%。
  • 名創優品的野心不僅是潮玩
    這意味著,憑藉名創優品此前打通產業鏈上下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商業模型,名創集團很可能會闖入更多有價值的商業賽道。以新品牌TOP TOY殺入潮流玩具市場,是關於這個故事的最新一章。其實,早在2019年名創優品便開始在店內售賣盲盒產品,但直到今年5月,它才開始籌備項目,確定要將這個品類單獨拿出來,以潮玩集合店的形式成立品牌獨立運營。「名創優品的定位是一家生活好物集合店,不能用名創優品這個品牌去做一個潮玩細分領域的品牌。要在品牌定位上做了一個區隔。」TOP TOY創始人兼CEO孫文元對界面新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