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煉初心
——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湖北省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唐舟
□ 本報記者 張 華
大年三十,萬家團圓。他,毅然告別家人,奔赴戰「疫」一線。
抗疫最難之時,前線防護物資奇缺。他,連續奮戰60個小時,起草採購或捐贈醫用耗材標準文件。
大批捐贈物資亟待放行。他,值守武漢國博抗疫醫用物資倉庫,查驗2493批次物資無一差錯。
他,就是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湖北省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年輕的共產黨員唐舟。
大年三十奔赴戰「疫」一線
「請速到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應急與物資保障組醫用物資查驗專班集結。」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早上,唐舟接到指示。那時,武漢剛剛「封城」,人心惶惶。「接到命令時,說不害怕是騙人的。」回憶起當時情形,唐舟說。
「我是一名年輕黨員,身體好,在單位一直負責醫療器械監管,我當然要上!」沒有絲毫遲疑,簡單收拾幾件換洗衣物,唐舟便直奔集結地點。
大戰當前,由於防護服、口罩、手套等醫用防護物資極缺,前線醫務人員告急信息網上刷屏。唐舟所在的專班要快速對來自海內外不同渠道的醫療防護物資進行識別,篩選出符合標準的防護物資,確保救命物資能救命。
1月25日晚11時許,第一批愛心企業海外採購的防護口罩抵達武漢天河機場。「要快!要第一時間查驗、放行!」接到任務,唐舟和3名同事飛奔機場。醫用物資查驗專業性極強,現場查驗一刻不能耽誤。經過唐舟和同事4個多小時的連夜奮戰,到26日凌晨3時28分,所有合格物資全部放行,並緊急轉運醫院。
半天拿出5個物資標準目錄
1月26日中午,唐舟再領緊急任務:擬定急需醫用物資產品標準及生產企業推薦名單,向社會公布,越快越好。當時,已有醫院接受來自海外的醫用物資捐贈,但因標準不同,有的口罩密合性不好,有的防護服過濾效率不達標,起不到防護作用,情況非常緊急。
36歲的唐舟大學學的是生物技術專業,工作後一直從事醫療器械監管,有18年的專業積累,對國內相關行業標準和生產企業十分熟悉。「當時能找的國內專家全部都找了。」唐舟清楚地記得,他僅用半天時間就梳理出醫用防護口罩等5個產品的境內外標準及生產企業推薦名單。1月26日下午5時,唐舟起草的《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應急保障組關於急需防控物資產品標準及生產企業推薦名單的公告》對外發布。
從標準公布那一刻起,唐舟的手機就響個不停。一天接上百個電話,微信裡傳來各種文字的醫用物資標準。有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的華人華僑諮詢採購哪類物資捐贈,有省內外的醫院諮詢受捐物資是否可用。
「同樣是口罩、防護服,有的國家不作為醫療器械管理,各項防護性能指標和我國的不一樣,能不能採購?」唐舟接到新使命:前方醫用物資需求太大,5個產品標準太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拿出一個更全的標準目錄來。
這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各國防護物資產品標準專業性極強、文字繁浩,短時間收集起來很困難,加上人手又不足。儘管困難重重,唐舟沒有退縮,沒有推卸,他緊急向國家藥監局、上海市藥監局和武漢智迅創源等同行求助,請求幫助查找各國防護物資標準。所有的同行都立即回覆:馬上幫忙解決。湖北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一位專家收到唐舟凌晨4時發出的求助簡訊後,馬上回覆:「只要抗疫急需,不管多晚都可以給我打電話。」
查找、篩選、下載,幾乎通宵未眠,38篇國外防護物資標準快速收齊,僅澳大利亞的一項標準就達129頁。然而,更大的困難還在後面,這些標準原件來自不同國家,有英文、韓文、日文、俄文……一篇標準翻譯過來至少需要一個星期時間。
怎麼辦?情急之下,唐舟通過朋友發布急需翻譯志願者的告急信息。「半個小時內,我的手機開始響個不停,1982名翻譯志願者加到了微信。」唐舟回憶說,根據標準的語種,他將翻譯志願者分成26個群。48小時後,38篇國外標準翻譯成了中文,共27.26萬字。拿到材料,唐舟迅速起草行文。1月29日,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了唐舟起草的《關於採購或捐贈防疫醫用耗材有關事項的公告》。
公告一經發出,按照新標準,3000件防護服拿到放行依據,迅速從機場轉運到醫院。此時,距離接到任務過去了60個小時。「那60個小時,幾乎做了一輩子的事。」唐舟說。專班辦公室有個沙發供大家休息,而唐舟躺下來的時間屈指可數,因為他和同事有個信念:為了前線,我們就是累死了,也值。
查驗2493批次無一差錯
標準多了、全了,捐贈、採購的醫用防護物資來了。唐舟和同事們轉戰武漢國博倉庫。按照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入庫物資必須在最快時間內核驗合格後出庫,分發到醫院。唐舟他們24小時輪班倒,確保物資入庫即驗,驗完就運。
那時,每天傳到唐舟耳邊的都是物資緊張的消息。國博倉庫四周都有人拍照,唐舟感到自己工作的一舉一動都處在風口浪尖。他面臨著兩難的境地:如果標準卡得太嚴,就有物資無法投入使用;如果放得太寬,又可能導致不符合防疫標準的產品進入病房,導致醫務人員感染。唐舟要逐項比對標準參數,對合格的產品予以放行。一批貨上百箱,每箱拆開,比對標準,查看實物,拍照籤字,合格放行。每籤一個字,唐舟都感覺重若千鈞。
3月31日,武漢國博倉庫關閉。據統計,唐舟和同事共為定點醫療機構、方艙醫院等守護把關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787萬隻,防護服113.6萬套,隔離衣41.4萬套,醫用手套1627.5萬雙,醫用酒精370萬瓶(桶),各類消毒液52.4萬瓶(桶),呼吸機、制氧機、額溫槍等各類器械110萬臺(只),相關藥品530.4萬盒(瓶)。其中,唐舟查驗2493批次,無一差錯。「近4萬名援漢醫療隊員沒有一個感染,這是我和同事們最大的欣慰。」唐舟說。
《中國質量報》【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市場監管人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