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天的堅守
——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朱欽炳
□ 吳傑鵬 本報記者 張 華
翻閱4大本厚厚的「戰地日記」,仿佛又回到了疫情防控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
進社區、穩物價、保供應……一件件感人的事,一個個難忘的人,電影鏡頭般清晰地映入眼帘,卻唯獨不見作者的蹤跡,哪怕隻言片語。
日記的主人,就是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協調處處長、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朱欽炳,一個在戰「疫」前線堅守了117天的「無名英雄」。
「逆行」疫區穩物價
時間回溯到2020年1月23日10時,武漢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一座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突然在春節前宣布「封城」,其產生的巨大衝擊波無疑會給「圍城」裡的市民造成心理恐慌。不少原擬離漢過年和春節物資準備不足的家庭,還有擔心「封城」之後物資短缺的市民們,紛紛湧向超市、藥店採購囤積生活物資。「當時,全市絕大部分藥店口罩一隻難求,各大超市、菜場的米麵油、菜蔬等生活物資,幾乎一上架就被蜂擁而至的市民搶購一空。搶購風潮的興起,也使一部分商家動起了漲價的念頭。有的商家一棵白菜賣到36元,一公斤西紅柿賣到22元。」朱欽炳回憶說。
物價穩,人心穩。人心穩,社會才穩!疫情時期,更是如此。
為摸清市場供應和價格上漲情況,1月22日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防控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成立10個督察組,趕赴武漢市城區展開明察暗訪。
「大家主要檢查藥店、超市、菜場,看有沒有口罩、米麵油、蔬菜賣,是不是漲價了,事情緊急,趕快出發!」1月23日,「封城」當天的早上,在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辦公大樓前,擔任該局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兼綜合協調組副組長的朱欽炳,扯著嘶啞的嗓子一遍又一遍地喊道。
「你們幾家大型商超是武漢市生活物資供應的主渠道,疫情期間,一定要肩負起社會責任,帶頭保持商品正常價格,並公開承諾不漲價,否則將會受到重罰!」1月23日,為有效剎住漲價風潮,朱欽炳受託第一次組織約談中百、中商、武商三家商超負責人。自此,這樣的約談他一共進行了20多次。
「每次約談心裡都很急,尤其是『封城』初期,為解決口罩等防疫物資價格上漲過快的問題,有時真想拍桌子!」朱欽炳說。
為解決口罩供應不足的問題,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派出專班進駐口罩生產大市仙桃,負責督導民用口罩生產和調配外,還出臺《關於保障民用口罩市場供應的通知》《關於恢復非醫用口罩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函》《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進口、出口轉內銷口罩在省內市場銷售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仙桃市醫用防護服日產量迅速達到3萬套,民用口罩生產企業擴大到84家,累計生產民用口罩45億多隻,湖北省民用口罩日產能由110萬隻提高到6000萬隻以上。
2月10日,為進一步加強源頭管控,堅決阻斷疫情擴散,武漢市決定對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
針對封閉管理期間,武漢社區生活物資團購服務出現的價格過高、量價不符、捆綁搭售等亂象,朱欽炳所在的綜合協調組及時協調組織320名黨員幹部下沉武漢112個基層站所,開展省、市、區、所「四級聯動」價格監管行動。通過穩住大型商超基本價格,及時協調商超與社區保供對接,嚴控「三小」門店漲價高風險點,查處並曝光違法典型案例,使漲價勢頭迅速得到抑制。
「四級聯動」價格監管行動共走訪調查87287人次,登記團購負責人5874名,檢查商超404個次、門店9166個次、藥店2030個次,檢查各類團購組織和個人3985個次,處理網購投訴1189件次,整頓不規範門店和攤販119個次,獲得中央指導組保供穩價工作小組的充分肯定,湖北省委也專發工作簡報予以肯定。
據悉,物資緊張時期,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共調配供應民用口罩7.3億隻、消殺用品1.5萬噸,協調有關部門累計投放儲備凍豬肉9996噸、水產品直供武漢社區2300噸,依託九省聯保聯供機制調運生活必需品7.2萬多噸,基本滿足市場供應。
「疫情肆虐,人人談『疫』色變,避之唯恐不及的時候,他卻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多次『逆行』疫情最嚴重的漢口,進超市、訪藥店、翻臺帳、問顧客,詳細了解防疫、生活物資供應情況,為平抑穩定物價作出了重大貢獻!」時任湖北省局黨組成員、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的陳專,談起昔日的同事和戰友朱欽炳充滿了敬意。
為了讓4萬多名「白衣天使」吃得安心
1月24日23時44分,除夕夜,首批援鄂醫療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隊乘坐軍機抵達武漢機場。
據悉,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打響以來,全國共有346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
「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徵,日夜奮戰,捨生忘死,我們一定要以感恩之心,全力做好保供工作,讓白衣天使們吃得安心!」朱欽炳說,得知醫療隊抵鄂的消息,便第一時間聯繫省防控指揮部及省衛生健康部門,主動了解掌握援鄂醫療隊進駐和供餐情況,主持制定《關於做好省際對口支援醫療隊餐飲服務工作的通知》《外省支援醫療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指導服務工作方案》,協調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及時開展對接保障工作。
「不僅要讓醫護人員吃飽,還要讓他們吃好!」作為全省食品安全協調處處長,朱欽炳對食品安全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主持下,《湖北省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規則》很快出臺,明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定位、內容、標準和方法。
朱欽炳說,為壓實供餐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他們抽調20人組成10個工作小組,分片跟蹤指導全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援鄂醫療隊供餐單位開展現場巡查或駐點監管,把好從業人員健康、食品原料安全、餐飲環境清潔消毒、餐飲具消毒保潔、就餐方式安全等餐飲安全「五關」。同時,聯合美團、餓了麼首創「零接觸配送」,舉辦餐飲服務單位疫情防控知識公益培訓,有效提升了餐飲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在朱欽炳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市場監管系統累計對598家供餐單位開展現場巡查或駐點監管,實施食品快速檢測或監督抽檢7412批次,保障援鄂醫療隊29984餐次、325.43萬人次就餐,最終實現了援鄂醫療隊餐飲保障零感染、零投訴、零事故的好成績。
帶病堅守117天
「需立即住院治療!」
這是一份鎖進抽屜就再未拿出來的醫生診斷書。
「其實,早在疫情暴發前,他就患有重度痔瘡並伴有低血糖症,醫生叮囑一定要儘快住院治療,但因為年底工作忙,他一再隱瞞自己的病情,推遲入院治療。疫情暴發後,他肩負著省局防控辦副主任兼綜合協調組副組長的重任,更是沒有時間住院治療。由於勞累過度,導致痔瘡復發,常常流血不止。為了不影響抗疫工作,他有時悄悄穿上紙尿褲,夜以繼日地工作。」當時分管食品安全工作併兼任省局防控辦主任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陳專,對朱欽炳十分了解。
從防護物資保障、社區團購穩價,到援鄂醫療隊餐飲安全,甚至運輸蔬菜車輛的協調,綜合協調組的工作點多面廣,每一件都事關抗疫成敗,事關人民生命安危。
白天到超市、藥店巡查,晚上開會研究問題,制定解決方案,還要擠出時間組織召開本支部的民主生活會,下社區參加疫情防控……整個疫情防控期間,朱欽炳帶病堅持吃住辦公室117天,多次經過家門而不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擔當和家國情懷。
「在疫情最艱難時刻和緊要關頭,我始終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鼎力支持,湖北一定能奪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朱欽炳真誠地說,「非常感謝黨和國家給予我這份崇高榮譽,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全體捨生忘死、默默付出的湖北市場監管人的榮譽!榮譽是責任和擔當,我將繼續發揚抗疫精神,砥礪前行,努力為湖北市場監管事業再立新功!」
《中國質量報》【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市場監管人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