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集裝器傳播病毒威脅有多大?風險甚於飛機乘客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劉彩玉】23日上午,上海公布11月9日和10日兩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溯源結果,目標鎖定於一個自北美地區運返回滬的航空集裝器。這種看似全新出現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專家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航空集裝器在高空飛行時處於類似冷鏈的低溫狀態中,的確有利於病毒存活。航空貨物在抵達機場前的運輸途徑中,接觸人員數量繁雜,疫情境外輸入風險甚於飛機乘客。

均與航空集裝器有關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孫曉冬23日上午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稱,此前兩例確診病例曾於10月30日共同進入並清理過一個自北美地區運返回滬的航空集裝器。該集裝器為密閉容器,內有大量避震用泡沫,內部環境潮溼。清理時,兩人均未佩戴口罩。孫曉冬表示,「如果我們把10月30日作為他們倆共同暴露的時間,那麼兩例病例的發病時間符合新冠肺炎發病潛伏期。同時,經基因測序,兩例病例基因高度同源,與北美流行株高度相似,這就提示感染來源為境外輸入。」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基因測序,國家和上海權威專家綜合分析研判認為:導致兩例病例的感染來源可以聚焦在同時共同暴露於境外輸入的航空集裝器。

流行病學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院長姜慶五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海疫情溯源結果指向很清晰,而且兩名機場作業工人沒有接觸過冷鏈,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兩名工人是在清理此航空集裝器時被感染。」

航空集裝器隱藏風險有多大

航空集裝器是指飛機上用來裝載貨物、行李和郵件的各種類型的貨櫃、集裝板和輔助器材。儘管上海衛健委23日並未確指該集裝器中裝載的貨物類型,但姜慶五認為,一般航空貨物在飛行中不會進行特殊處理,高空低溫環境下,航空貨櫃實際處於類冷鏈的狀態中。姜慶五說,「北美疫情嚴峻,正值冬季,集裝器內病毒在低溫環境中被運到上海後,被馬上開箱,這很容易造成作業工人的感染。」

航空專家王亞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飛機艙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增壓加溫的客艙,一類是不增壓也不加溫的貨艙。而新冠病毒在後面這類貨艙中處於零下幾十灄氏度的低溫下,即便壓力缺乏仍然是其適宜的生存環境。相對於低溫而言,一個更有利於病毒生存的因素是,貨艙內空氣循環速度非常低,有利於病毒聚積和生存。

王亞男說,乘客乘坐的客艙內空氣循環速度非常快,但貨倉則缺乏相應的空氣快速循環的設施。且客艙內空氣循環系統具有除菌消毒功能,貨艙則欠缺這種環境。王亞男還提醒說,裝載貨物的集裝器在運抵機場前,大量作業人員進行接觸,導致其運輸環境異常複雜,其疫情輸入風險甚至比乘客更大。「所以對於處置來自疫情高風險地區的貨物,我建議貨倉和貨物處置人員應該具備相應的防疫知識,並做好防疫措施。」

雖然此次上海公布的疫情溯源結果異於先前其他地方的冷鏈傳染,但姜慶五仍認為,上海疫情是一種類似冷鏈傳播的疫情風險,而不過將冷鏈的概念向外進行了延伸。姜慶五說,「它提醒我們不要只盯住冷凍水產品的冷鏈,還要關注從海外更多運來的貨物傳播病毒的風險。」王亞男則提醒說,除了冷鏈產品外,所有的海外運送的貨物在裝機前應先做抽樣檢測,當貨物運抵境內機場後,再進行檢測,以最大程度減少病毒輸入的風險。

大面積核酸檢測是致勝關鍵

近日,天津、上海和內蒙古多地接連發現確診病例。國內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對此姜慶五認為,這些已發生的疫情彼此間都是相互獨立的,且與境外輸入相關聯。「但這也提醒我們,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的傳播渠道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目前進入呼吸疾病流行期,一定不能放鬆疫情防控的意識和措施。」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2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面積核酸檢測是中國用較短時間就控制住了疫情的原因。他同時提醒,隨著冬季來臨,廣大市民一定不能放鬆警惕,要堅持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勤通風。

張伯禮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疫情發生後,所在地高、中風險地區人群必須接受核酸檢測,同時,通過追蹤患者近期行蹤,其所到過的地方應進行消殺,密切接觸者應及時接受隔離及核酸檢測。當確診患者活動區域較廣、接觸的人員較多時,一般也會採用大面積核酸檢測篩查的措施。

張伯禮對記者說,中國寧可多檢一千,也不漏掉一例,這不是資源浪費,而是科學的治本之策。這恰恰充分詮釋了「生命至上」的真諦,也有力地阻斷了傳染源和傳染途徑。「政府公信力和群眾的責任感是我們順利進行的基礎,世界也只有中國才能實施這樣強力的防控措施,也是我們用較短時間就控制住了疫情的原因。」

上海方面23日通報稱,11月22日晚浦東機場對17719名相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17718人結果陰性,1人結果陽性。目前,已初步排查到該病例密切接觸者17人,正在落實集中隔離和採樣檢測。浦東機場方面表示,將在知情自願的基礎上,安排高風險作業崗位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疫苗應急接種。同時,加強入境貨物、貨區生產設施及工作環境的消殺。

張伯禮認為,各個地方發現病人,及時果斷處置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多個城市的案例也說明現在我國應對散發出現病例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和成熟完善的體制機制,可以及時控制住疫情的蔓延,與其他國家疫情趨勢發展相比,可以更清楚看到這點。」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航空集裝器隱藏風險有多大?專家:疫情輸入風險比乘客更大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航空集裝器傳播病毒」威脅多大?專家:疫情輸入風險比乘客更大【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劉彩玉】23日上午,上海公布11月9日和10日兩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溯源結果,目標鎖定於一個自北美地區運返回滬的航空集裝器。這種看似全新出現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 警惕新冠「物傳人」 戴好口罩勤洗手|口罩|航空集裝器|...
    原標題:一個被汙染的貨櫃、一包進口冷凍去骨牛肉、一個航空集裝器都有可能傳播新冠病毒,近來「物傳人」成大眾關注的焦點,湖南疾控專家提醒——警惕新冠「物傳人」 戴好口罩勤洗手長沙晚報12月8日訊 隨著冬季的到來,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風險也大大增加。
  • 圖解:進口北美豬頭、境外航空集裝器……滿洲裡的感染來源又是什麼
    目前,天津已對外公布此次感染來源為進口北美豬頭;而上海的感染來源為境外輸入的航空集裝器。再次強調:口罩不要摘。天津衛健委在此次流調中發現,小區電梯內,只因乘客都未戴口罩,導致了新冠病毒通過飛沫傳播。
  • 病毒傳播擴散的風險有多大?
    我們知道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他們的手接觸到被汙染的產品,再擦鼻子揉眼睛,就會被感染。一開始症狀輕微,如果沒有意識到,在工作中還可能會造成人傳人。第二種可能,有其他的傳染來源。新發地批發市場人流量非常大,市場上的人員來自四面八方,出入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人是傳染源。
  • 變異新冠病毒風險有多大?我們能拒之國門外嗎?接下來要怎麼做?
    這種變異的新冠病毒風險究竟有多大?面對國門之外的嚴峻形勢,我們接下來又該如何防控和應對? 變異的新冠病毒,威脅有多大? 尚無證據表明對死亡率造成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21日表示,英國報告此次變異後的病毒更易傳播,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其更可能導致重症或死亡。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 會傳染嗎傳染風險有多大
    無症狀者的傳染性有多強  新冠病毒感染者中,也存在無症狀感染者。蔡泳認為,這類人的數量應該不會非常多,因為近期國內各省份的本地感染病例數很少,如果存在大量無症狀感染者,肯定不會是目前這種良好態勢。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疾病的能力通常弱於有明顯症狀的病人,尤其是以飛沫傳播為主的疾病,沒有咳嗽、打噴嚏症狀時,病原體傳播的範圍就小很多。
  • 神秘病毒恐擴散,70餘乘客被隔離控制!
    ,以極其恐怖的輻射速度,在乘客間傳播,於是整個列車在很短的時間內,成了「人間地獄」。圖源:AD鹿特丹遊船代理公司CruisePort的負責人Mai Elmar提供的最新消息,由於感染者的表現均為腹部(腸胃)疾病,因此懷疑本次爆發的病毒有可能是一種名為諾如病毒的流行性病毒。什麼是諾如病毒?
  • 全球已出現多種新冠病毒變異 省疾控專家:"外防輸入"是湖南當前...
    「外防輸入」是當前疫情防控重點 劉富強介紹,從目前我國所獲得的病毒序列來看,不管是輸入人員、貨物還是冷鏈產品等,從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我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我們一方面要嚴密關注英國和歐洲,甚至全球變異病毒傳播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要再進一步檢視現在的防控措施。
  • 新冠環境傳人風險有多大?到底什麼是環境傳人
    鍾南山院士的一句話又在朋友圈裡面炸開了鍋,新冠病毒現階段出現了環境傳人的現象。此前國內的新冠病毒主要還是通過境外傳播,二是通過環境傳播,很多人不知道環境傳播是什麼,以為新冠病毒只能人傳人,那麼什麼是環境傳播呢?
  • 阿聯航空禁止登機箱登機!僅可攜帶隨身物品
    中東著名航空公司阿聯航空周二宣布,由於新冠疫情的蔓延以及對病毒的預防政策,即日起阿聯航空將禁止乘客隨身攜帶行李,進允許包括筆記本電腦在內的小件物品被乘客直接帶上飛機,這意味著我們常用的登機箱將無法被攜帶進入飛機的客艙。
  • 阿聯航空宣布:登機箱,請託運
    中東著名航空公司阿聯航空周二宣布,由於新冠疫情的蔓延以及對病毒的預防政策,即日起阿聯航空將禁止乘客隨身攜帶行李,只允許包括筆記本電腦在內的小件物品被乘客直接帶上飛機。這意味著我們常用的登機箱將無法被攜帶進入飛機的客艙,即使你使用的是價值上萬元的Rimowa登機箱。
  • 肆虐英國的變異病毒威脅有多大?是否會對疫苗有效性產生影響?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王琪】新冠疫苗的接種為飽受疫情肆虐的歐美國家剛剛帶來一絲曙光,來自英國的病毒變異消息再次引起人們的警覺與擔憂。當地時間19日,英國首相詹森宣布,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迅速蔓延,它的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新冠病毒快70%。
  • 最近新冠病毒好像出現抬頭之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進入12月,我國有6地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包括成都、新疆、黑龍江、內蒙古、山東等地,新冠病毒好像出現抬頭之勢,新冠病毒其實並未走遠,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從目前公布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都是冷凍食品、冷鏈以及境外輸入。
  • 阿聯航空榮獲乘客「五星級國際航空公司」評級
    儘管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阿聯航空仍能在作為金標準的乘客關懷方面不斷提升,顯示出其關注乘客積極反饋的不懈努力。我親身體驗過阿聯航空的經濟艙、商務艙和頭等艙產品,感受到阿聯航空ice機上娛樂系統能為全艙乘客提供無縫支持,並由衷感到欽佩。」阿聯航空持續在恢復乘客旅行信心方面引領行業發展。
  • 阿聯航空將為感染新冠乘客支付葬禮費用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近日報導,為了提振乘客乘坐飛機的信心,阿聯航空日前為乘客推出「新冠病毒險」。如果乘客在乘機旅行中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阿聯航空將為其支付醫療費用、檢疫費用,甚至葬禮費用。「新冠病毒險」的具體內容為:如果一名乘客在旅途中被診斷出感染了新冠病毒,阿聯航空將為其支付最高1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0萬元)的醫療費用;如果乘客需要隔離檢疫,阿聯航空將連續兩周、每天提供100歐元(約合人民幣820元)的檢疫費用;萬一乘客不幸染病身故,阿聯航空還將提供最多1500歐元(約合人民幣12300元)的葬禮費用。
  • 鍾南山點出的「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風險究竟有多大?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表示,在既往的呼吸道疾病中,既存在物傳人,也存在人傳人,其中人傳人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健康人群與患者面對面近距離接觸,吸入飛沫,從而感染病毒。物傳人的風險較小。其傳播途徑是,患者排出帶有活病毒的飛沫、排洩物,汙染了周圍環境、物品,健康人觸碰到這些物表的病毒後,觸摸自己的口、鼻、眼,從而感染。
  • 世界上十大最危險病毒,有三種通過蜱蟲傳播!
    伊波拉病毒有五個屬種,分別以五個非洲國家和地區命名:薩伊、蘇丹、塔伊森林、本迪布焦和雷斯頓。薩伊伊波拉病毒最為致命,死亡率為90%。它目前在幾內亞、獅子山和賴比瑞亞以及其他地區傳播。科學家認為,可能是果蝠將薩伊伊波拉病毒帶入了城市。 漢坦病毒
  • 病毒是如何在飛機上傳播的?
    繼美聯航停飛部分中美航班,英國航空、維珍航空暫停往返中國所有航班,加拿大航空取消部分往返中國航班,荷蘭航空暫停、減少部分往返中國航班,漢莎航空、瑞士航空、奧地利航空也在當地時間29日宣布暫停往返中國航班至2月9日。法國航空公司30日宣布,暫停所有往返中國大陸的定期航班,直到2月9日為止。
  • 科學家稱新冠病毒空氣傳播風險被低估,世衛:正在科研審核
    科學家稱新冠病毒空氣傳播風險被低估,世衛:正在科研審核 近日,來自32個國家的239名科學家聯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籲世衛組織更多地關注新冠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