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你真誠不作的樣子真美
帶著豆瓣高評分的期待以及對賈玲一如既往的喜歡觀看的影片,如大家網評一樣,也沒有逃出笑過之後還有淚奔的結局。當然也有想聊聊看完這部影片的感受。(為支持影片能夠破50億大關,本文不會涉及太多內容情節劇透)
任何媽媽都嚮往過詩和遠方,但在孩子的面前一切都不過是鵝毛般輕巧
賈玲19歲那年因為意外媽媽離世,2021年,她的媽媽離世後整20年,20那年的時光裡,賈玲已從當時青澀的不知名的少女成長為全國知名的喜劇演員。浮浮沉沉的歲月光景,已經將賈玲打磨成一塊美麗的玉璞。
選擇大年初一上映這部影片,我覺得與其說是賈玲對母親的緬懷,不如說也是想告訴觀影的我們: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情是否尚在?還有莫要等「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開始後悔的提醒。
影片結尾處有這麼一句話最戳中人心:」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一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是忘記媽媽曾經也是一個花季少女。」這時:一個纖細身材、穿花裙子、梳著兩個小辮子的純真少女在歷經過結婚、生子,而後又為了孩子放棄自己所有愛好,奔波在生活裡,因為這一切甚至連自己形象都顧不上打理的疲憊中年婦女形象在這一刻躍然而出。
記得曾有位好友,未結婚時購買東西不是一線大牌絕不入眼,時刻出現在人群裡都是高光耀眼的樣子,結婚生子,歷經生活的纏繞糾纏後,再見到她時,那時的情景我依然記得:原本精緻的臉素顏的仰著,手裡揣著奶瓶,本來口袋設計為裝飾的,軍綠色的多口袋休閒褲裡塞滿了鑰匙、紙、手絹、尿片等等物品。若不是她見我時爽朗笑聲,我當時很難將她與曾經的時髦女性劃上等號。問起,她只是淡淡的說:」帶孩子,多裝些方便,形象那會有孩子重要「。
「媽媽」這稱呼背後的艱難和苦楚,承載的份量又豈是簡單的兩個疊字這樣
輕鬆?從十月懷胎到最後孩子的成長生活,陽春白雪的手指開始變得粗壯,出門時任性玩的心開始變的有惦念,吃穿的操勞,教育的操勞那樣不是扎心的痛?如果有詩和遠方,其實任何的媽媽都願意選擇去詩和遠方的地方,但是這一切其實都抵擋不過一個孩子份量。
是啊!所有母親不都是從這個樣子蛻變過來的嗎?有了孩子,把纖細的肩膀磨平,套上抵禦傷疤的盔甲,只想為自己的孩子能夠最大限度提供遮風避雨的地方,為了這樣的目標,哪怕一輩子都被稱作:中年婦女,又有何幹?
我們自以為是的好,不過是父母的成全
影片裡賈玲雖然費勁心思想安排好的結局給母親,但最後發現母親還是走回老路選擇自己父親時,賈玲很沮喪,帶著沮喪她來和陳赫道別的時候,回憶媽媽的片段裡說:自己小時候很淘氣,褲子總是破洞,媽媽從開始不會縫補褲子的外行人最後變成能在褲子上做造型的行家時,低頭看到褲子破洞上的卡通圖像:於是淚崩的發現,原來自己以為的小聰明成全,最後不過是媽媽對自己的再次成全和愛。這也讓多少人動容。
記得初入婆家時,不了解婆婆生活習性的我,自以為是的買回一塊抹茶蛋糕給婆婆,還讓婆婆儘快吃蛋糕,知道看著婆婆心滿意足吃完才開心的離開,但到晚間當先生半夜起床給婆婆找藥吃時,我從他們的談話裡才知:原來婆婆當時牙疼且不能吃甜品,先生責備她為何不對我說實情時,她說怕拒絕我的好心總歸不好,那一個站在房間門口的我內疚、感動、惆悵都交織著:自以為是的好,其實不過是媽媽的成全罷了。
我們總會自以為是的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以為是父母也認為的好,殊不知這一切在他們的眼中都不過是泡影罷了,他們的好其實只有一個:你是我的孩子,這是最珍貴的禮物。」所以,就像電影裡那樣,哪怕媽媽可以重新選擇不一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或許真會讓媽媽變得很好,但只因遇見你,再多的選擇都抵擋不過選擇一個你來的彌足珍貴。
這就是母愛,也許母親不是完美的母親,但她們則儘可能想把完美的東西給予子女:知道你想讓我開心,我儘可能的按照你的意思來讓你安心,知道你想讓我幸福,我儘可能演的讓你認為幸福足以。
(二) 少年時不懂你,懂你時已是戲中人
影片的開頭,母親總是因為賈玲的頑皮傷透腦經,好不容易等來的一次長臉機會,結果也是賈玲的偽造.
這像極了你我的母親:不完美,會在人群裡比較,會因為你的種種頑劣行為生氣動怒,,但當你有點點進步的時候,有會比你都還激動和狂喜。年少時我們曾經也厭倦過她們的這些行為,甚至會因為她們的這些行為,衍生出很多我們的對付措施.
直到某天當我們也成為父母時才會明白:其實念你的好,念你的未來,不過是:我不能陪你一輩子,希望有天你獨立行走的時候能夠走的更穩更順暢的心願所致罷了。
看過一篇文章,上面有句話說:如果某天父母開始不嘮叨你,反被你嘮叨時,就是他們老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其實都是如此,別去埋怨他們做的不對,別去嫌棄他們如何打擾你,別讓他們傾其所有為你的付出最後變成委屈和遺憾。
我們總在說世界缺少溫度,於是向外尋求,其實本身我們就有溫度,用它來溫暖你身邊的人吧。讓他們多笑笑就是最大的愛。
最後祝天下所有父母身體安康!
你好李煥英!你好天下所有的母親!
你好!賈玲!你好所有如賈玲一般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