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南半球最大龍蝦捕撈隊休漁,漁民無所事事等待中國的消息

2020-12-22 上觀

因檢疫程序問題,上月初數噸澳大利亞龍蝦被曝在華遭遇清關延遲。為了避免風險,澳大利亞出口商們開始暫停向中國出口龍蝦。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5日報導,少了中國這個最大買家後,澳大利亞國內龍蝦價格暴跌。

位於澳大利亞麥克唐奈港的「南半球最大巖龍蝦捕撈船隊」已經歇網休漁,漁民們「坐在那裡無所事事,等待著來自中國的消息」。

ABC:中國「禁止進口」導致龍蝦價格暴跌,廉價龍蝦將出現在聖誕餐桌

報導稱,向中國出口龍蝦受阻後,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的漁民們向國內市場供應了創紀錄數量的龍蝦。

部分漁民直接在碼頭以每公斤30-50澳元(1澳元約合4.85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巖龍蝦。塔斯馬尼亞漁民傑森·哈特(Jason Hart)直言:

「我以前從沒擔心過會淪落到在碼頭賣龍蝦。」

「我是第三代漁民。」哈特說:「(過去)即使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我們仍可以賣其他海鮮,我從沒見過(現在)這種情況。」

哈特透露,目前的龍蝦價格讓漁民陷入困境,因為每公斤龍蝦賣30澳元才只能維持運營漁船的成本價,「所以,如果我們把售價降低到30澳元(每公斤),就相當於抓著玩,即使賣40澳元,也沒什麼利潤可圖。」

「但我想,那些喜歡它們(龍蝦)的人可以負擔得起了。」哈特說。

澳大利亞城市指南類網站「Broadsheet」12月7日報導,在澳大利亞海鮮市場,龍蝦的價格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一半。墨爾本Clamms海鮮CEO史蒂芬妮·卡帕羅斯(Stephanie Kaparos)表示,與該公司合作的漁民已經把龍蝦價格從每公斤130-150澳元降至70-100澳元。

雪梨魚市場(Sydney Fish Market)供應和業務發展經理埃裡克·普爾(Erik Poole)預計,隨著聖誕節的臨近,龍蝦價格會上升,但不會達到往年的價格,且如果貿易緊張局勢無法緩解,龍蝦價格在明年仍會保持在低位。

「這個聖誕,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龍蝦)了……」普爾說。

而在卡帕羅斯看來,「如果(龍蝦)價格維持在這樣的水平,對澳大利亞人來說,那將是件好事,但對漁民來說,他們希望出口能儘快恢復開放……真的很難預計會發生什麼。」

「南半球最大巖龍蝦捕撈船隊歇網休漁」

麥克唐奈港(Port MacDonnell)有澳大利亞巖龍蝦之都之稱,擁有著南半球最大的巖龍蝦捕撈船隊之一。但眼下,當地的龍蝦業卻面臨嚴重危機。

ABC稱,與中國陷入貿易緊張的後果是,南半球最大的巖龍蝦捕撈船隊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海岸歇網休漁。

報導援引麥克唐奈港專業漁民協會主席羅傑·卡亭(Roger Cutting)的話說,捕撈行業的未來是個未知數,

「這是我50年來目睹的最大行業危機,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看起來情況不太好。」

卡亭說,停泊在麥克唐奈港的50多艘商業船隻中,只有少數幾艘還在作業,為澳大利亞國內市場供貨。但他警告稱,國內對龍蝦的需求將在聖誕節後逐漸減少,人們會逐漸轉向選擇大蝦等更實惠的海鮮。」

他直言,澳大利亞國內市場無法支撐該國龍蝦行業,而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龍蝦產業至關重要,不僅僅因為龐大的人口,更在於中國人「對龍蝦的熱愛」。

至於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卡亭表示:「印度有14億人,但他們不喜歡龍蝦,他們更喜歡平常的魚。」

中國是澳大利亞龍蝦最大的出口市場。澳政府數據顯示,在2018至2019年度,該國龍蝦出口額共計7.5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35.34億元),其中約94%銷往中國。

卡亭說,在麥克唐奈港,多數漁民「坐在那裡無所事事」,等待著來自中國的消息。

相關焦點

  • 「澳漁民沒事幹,盼著中國來信兒」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5日報導,少了中國這個最大買家後,澳大利亞國內龍蝦價格暴跌,位於澳大利亞麥克唐奈港的「南半球最大巖龍蝦捕撈船隊」已經歇網休漁,漁民們「坐在那裡無所事事,等待著來自中國的消息」。
  • 龍蝦價格跳水,為何澳洲漁民對印度很失望?
    在中國禁止進口澳大利亞活龍蝦後,維州、塔州和南澳州的商業漁民紛紛向澳大利亞國內市場供應創紀錄數量的龍蝦。
  • 龍蝦價格暴跌50%!澳大利亞漁民急盼中國買家,民眾卻趁機瘋搶
    龍蝦價格大跌50%,澳大利亞民眾實現「龍蝦自由」據澳媒報導,在龍蝦對華出口暫停後,包括塔斯馬尼亞州、南澳大利亞州、維多利亞州等多地澳大利亞漁民將國內視為銷售市場,而且還賣出了數量創紀錄的龍蝦,不過龍蝦的價格一路走低,漁民幾乎沒有盈利。
  • 澳洲龍蝦價格跳水:印度人不愛吃龍蝦,他們愛吃魚
    在中國停止進口澳大利亞活龍蝦後,維州、塔州和南澳州的商業漁民紛紛向澳大利亞國內市場供應創紀錄數量的龍蝦。隨著龍蝦等海鮮從中國餐館和市場撤出,海鮮加工商和商業漁民希望國內市場能為陷入困境的海鮮行業提供一條至關重要的生命線。
  • 龍蝦出口轉內銷後,澳洲爆發恐慌性搶購,漁民虧大了:等中國消息
    澳洲的大龍蝦一直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裡幾乎已經成為了我國奢華宴席中的一位翹楚型的角色,當然這和澳大利亞的龍蝦品質本身優質也有著一定聯繫的,不過由於許多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澳洲龍蝦最大買家已經翻臉了,因此澳洲只能將出口轉內銷,此後在龍蝦市場領域澳洲還爆發了恐慌性搶購,澳漁民表示自己虧大了,其正在等待中國的消息。
  • 擔憂澳洲龍蝦被擠出中國市場,澳藉口威脅軍事活動,幹預中企投資
    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最新公布的消息,中企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投資建設了新型綜合多功能漁業工業園。同時,還有不少澳大利亞專家學者更是稱,該工業園將會影響到澳大利亞本土龍蝦捕撈作業。因為根據《託雷斯海峽條約》規定,巴布紐幾內亞的部分沿海漁民可以在澳大利亞部分水域進行捕撈作業,由此將會給中方提供一定「便利」。顯然,澳大利亞所謂阻止其軍事活動的考慮純屬污衊,根本上不過是想破壞中企投資。
  • 西方多國一片歡呼,而澳漁民還在等待中國消息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 日前,中國依法對澳大利亞出口海鮮產品進行檢驗檢疫,只有完全達到標準才能被進口,此舉旨在保障消費者權利,提供一個良好的購買環境。由於一系列原因,澳洲龍蝦出口商暫停出口,自此該國漁民焦慮不已,為緩解壓力,澳洲民眾開始購買龍蝦。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澳洲龍蝦出口受阻後,卻出現一種現象,那就是民眾開始搶購龍蝦,曾經的餐桌奢侈品突然備受歡迎,這並不是一種良好的消費現狀。
  • 澳大利亞真正擔心的是龍蝦
    ABC網站的報導援引澳洲政界人士的言論稱,中國在這裡投資建設漁業項目是「別有用心」,甚至會威脅到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巴新馬努斯島的聯合海軍基地!但報導文章後面的大半部分,似乎顯露了報導的真正主題:澳大利亞人擔心這個漁業工業園對當地捕魚業,特別是龍蝦捕撈產生潛在的影響。
  • 中國不要澳大利亞龍蝦,澳龍價格大跳水,漁民崩潰了……
    (圖源:abc)但是對於澳大利亞的龍蝦捕手來說,聽到龍蝦爆賣的消息,簡直可以說是心在滴血…因為這一次大降價,是迫不得已而為,每一隻20澳元的龍蝦售出,他們都是在虧錢。但全澳大利亞的龍蝦人都慌了。畢竟你在全世界都找不到有如此龐大的一批人,有足夠的消費能力,又喜歡吃龍蝦。現在,澳大利亞的龍蝦捕撈隊已經全部歇網休漁。(港口內的漁船 圖源:abc)「這是我50年來目睹的最大行業危機。
  • 休漁倒計時 大量養殖貝類上岸 鮁魚成搶手貨
    記者了解到,上周,市海洋與漁業局召開海洋伏季休漁管理工作會議提出,這次調整是伏季休漁制度實施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我市也將加大休漁期執法力度。    大風天氣影響漁民捕撈    「這幾天一直風很大,基本上沒有漁船出海捕撈,所以上岸的海鮮也極少了。
  • 澳大利亞漁民做虧本買賣,澳洲龍蝦400元1隻,賣得愈多賠得愈多
    儘管吸引大批澳洲本土消費者搶購,但羊毛出自羊身上,作為供貨者的漁民只能賣1隻賠1隻、賣得愈多賠得愈多。大陸是澳洲龍蝦最大的出口市場,依澳洲政府數據顯示,在2018至2019年度,該國龍蝦出口額共計7.52億澳元,其中約94%銷往大陸。
  • 休漁25年後海底荒漠綠化幾何 如何恢復海底綠水青山?
    然而,隨著現代化捕撈能力的提升,竭「海」而漁讓這片淺灣不堪重負,「渤海無魚汛」成為一代人的不堪記憶。更嚴重的是,「海底荒漠」出現在渤海灣淺灘:清澈的水底,無魚、無蝦、無水草,無蟹、無螺,無牡蠣礁,只剩一片沙丘似的泥灘。為此,我國自1995年實施全面休漁,休漁時間也從3個月逐步延長至4個月。開海之際,記者走訪津冀多地漁民、企業和海洋專家,了解「海底世界」25年來有何變化?
  • 澳洲龍蝦價格暴跌,本國民眾瘋狂搶購嘗鮮,漁民:超市被迫限購了
    在今年11月發生的「拒收事件」中,曾有數噸澳洲龍蝦因為不符合檢疫標準,被海關拒絕入境,最終在機場滯留數天後腐爛變質。澳大利亞龍蝦企業為了避免再次遭受這樣的損失,同時也為了搞清楚新的檢疫要求,於是暫停了出口龍蝦。
  • 澳媒眼紅:我們遭「不幸」,他國趁機「瓜分」中國市場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眼下,其他國家如何同澳大利亞盡情共享中國的牛肉(市場)?」多種澳大利亞商品對華出口遇阻,只能眼睜睜看著市場流失,競爭對手蓄勢待發。這讓澳媒眼紅了。至少有60個國家將中國列為它們的第一大出口市場。除了需求很大的阿根廷,還有俄羅斯、印尼、韓國和巴西等。他們都想從澳大利亞這裡分一杯羹。在澳大利亞被迫尋找新客戶之際,其它國家已準備好填補這個全球最大市場的空白。」文章總結道。澳大利亞牛肉首當其衝。澳農業部數據顯示,今年9月,澳大利亞對華牛肉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64%。
  • 澳大利亞龍蝦「出口轉內銷」後價格跳水 超市無奈限購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澳大利亞龍蝦「出口轉內銷」後價格跳水,超市無奈限購【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澳大利亞龍蝦出口中國受阻,導致其國內龍蝦價格暴跌。伴隨著漁民的焦慮,澳大利亞民眾實現了「龍蝦自由」,爭相購買昔日餐桌上的奢侈品。
  • 特寫:新生代漁民譚家明的休漁期甜蜜生活
    中新社陽江5月18日電 題:新生代漁民譚家明的休漁期甜蜜生活  中新社記者 陳明  18日中午,廣東陽江閘坡漁港漁民譚家明在陽江市區一間咖啡屋與女友小張共進午餐。下午,譚家明和女友出現在市區大潤發購物廣場,熱情地與等候在此的中新社記者打招呼。他說,從今天以後的10多天裡,他和女友逛街購物、裝修新房和預訂酒席等等,將在忙碌而甜蜜中度過。
  • 澳洲大龍蝦遭中國拒絕後,國內銷量卻大增,漁民:還是想賣給中國
    其中,澳大利亞的貨物受到的影響最大,該國的貨物甚至被查出存在傾銷的問題。這次就連澳大利亞的龍蝦都遭殃了,這些未能出口的龍蝦卻在澳大利亞國內賣得很好,但是這些澳大利亞的漁民還是感嘆,還是把龍蝦都賣給中國好。
  • 澳洲龍蝦虧本賤賣,漁民一桶眼淚
    疫情嚴峻加上貿易關係緊張,澳洲產品入境銳減, 全球聞名的澳洲龍蝦,在失去一大外銷市場之下,迫使澳洲業者將龍蝦轉內銷,價格下挫。外媒報導,有澳洲超市更以每隻20澳元(約100元)的震撼價,賤賣原本是奢侈品的龍蝦。
  • 南海休漁結束,潮州饒平沿海鄉鎮的漁民喜迎開捕
    今天中午12點,為期三個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漁期正式結束,饒平沿海鄉鎮的漁民陸續出海捕魚,祈盼開海第一網有個好收成。在饒平縣汫洲鎮三百門漁港,岸邊停靠著不少修繕一新的漁船,漁民們正忙著整理漁繩、網具,運送船上物資,為即將開始的出海捕魚做足準備。
  • 我國擬調整2021年海洋伏季休漁制度,開始公開徵求意見
    為解決休漁制度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調整優化休漁制度,農業農村部擬訂了2021年海洋伏季休漁制度調整方案,開始公開徵求意見。根據11月11日發布的徵求意見稿顯示,2021年海洋伏季休漁擬定時間:拖網、張網的休漁時間為5月1日12時至9月16日12時;除拖網、張網之外的其他所有作業類型的休漁時間為5月1日12時至8月1日12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