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百問:南懷瑾考倒數第一,小學沒畢業,如何成為國學大師的?

2020-12-27 騰訊網

南師百問:南懷瑾小時候考倒數第一,小學都沒畢業,他是如何成為國學大師的?

南懷瑾老師早已超越了所謂國學大師的狹隘概念。考第一名,不一定在國學文化上的成就很高。考倒數第一,也並不能說這個人一定在其他方面沒有很大的成就。

超越所謂的大師

首先,淵回要糾正一點,也是淵回常說的:

南懷瑾老師早已經超越了,所謂國學大師的概念。他老人家從小到大都沒有想著,自己要成為國學大師。用南懷瑾老師自己的話來說,南懷瑾老師這一輩子是:

生於憂患,死於憂患。一無是處,一無所成。

當然,我們都知道所謂的一無是處,一無所成,是南懷瑾老師的謙虛話。

其實話說回來,根據南懷瑾老師的一生,我們不難看出。南懷瑾老師從來也沒想過做國學大師,他老人家也不想成為什麼所謂的國學大師。

南懷瑾老師僅僅是想國學傳統文化思想的傳承,發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論是,資助貧困,修建鐵路,還是創辦基金會,實驗教育。

不論是,打坐修行,學佛參道,還是創辦協會,為天下人指點迷津。

不論是,修建禪堂,傳播慧命。還是慈悲救世,點化眾生……

南懷瑾老師他老人家把自己一輩子,當作幾輩子來用。別人在睡覺,他還在點燈工作。殊不知,他睡眠時間極少!

我們普通人一天要吃幾頓飯,他老人家為了打禪七,可以連續幾天不吃東西。精力卻比我們年輕人還要好,還要精神。

……

以上在我們常人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南懷瑾老師身上發生的,還有很多。這裡篇幅有限,有機會淵回再和大家詳聊。

考試好並不一定學習好

學習這個觀念是非常寬廣的。現在人往往把它給局限住了。把學習和學校的教育考試畫上了等號。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往往學習非常好,考試非常好的學生,不太活潑,出門打個計程車都成問題。往往是學習差一點,排名往後一點的學生非常活潑,接人待物處處得心應手。你能說排名往後的學生,學習不好嗎?要知道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個學,範圍是很廣的。不止在學校的學習稱為學習,在家庭,在社會上面的學習也稱為學習。

考試好,並不一定說明其他都能做好。考試好,並不一定說明其他的一切東西,他都能學好。

傳統私塾的教育

根據淵回掌握的資料,可以知道。南懷瑾老師接受的是傳統的私塾教育,他老人家小時候語文課國文課是非常好的。直接進入新式學堂,肯定有些不適應,可能在理工科上面差了一點。

即使南懷瑾老師小時候,真考了倒數第一。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清華北大還有差生呢,普通的本科大專院校,依然有非常出色的學生。

即使由於某種種原因,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完成自己的學業的人。在生活中,輸出得心應手。在社會上 ,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這不也很好嗎?

淵回認為,看一個人不能看他考試好與壞,也不能看她的學歷高與低,關鍵是看他的行為,看他的思想,看他對社會,對人民有沒有貢獻。這才是評價一個人的正確標準!

@李淵回

深淵之靜水,回流而勇進。我是李淵回,為保衛傳統文化而戰!持續輸出儒釋道傳統文化等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關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這些內容有幫助的話,歡迎點讚,收藏,轉發。讓有限的內容發揮無限的作用,去幫助更多的人吧!李淵回,合十!

相關焦點

  • 南懷瑾到底是國學大師還是文化騙子?
    在眾多追隨者眼中,南懷瑾是一位通古曉今、學富五車的大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在反對者眼中,南懷瑾的形象截然相反,他「不懂國學」,打著「偽國學」的幌子,講著張冠李戴「讓人哭笑不得」的文化。
  • LEAD 立德人物|國學大師南懷瑾,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禪心和定力
    南懷瑾,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歷任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南懷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出版代表作諸多,比如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等共計三十多冊,且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跌宕青春南懷瑾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的一個小縣城裡,13歲的南懷瑾小學畢業考試倒數第一,只得到肄業證書。
  • 南師百問:抽籤準嗎?南懷瑾兩次抽到同一,是巧合,還是定數?
    南師百問:抽籤準嗎?南懷瑾兩次抽到同一,是巧合,還是定數?是巧合,還是定數?根據淵回目前掌握的資料,南懷瑾老師確實不止一次提過他兒時抽籤的故事。南懷瑾老師的兒子南一鵬先生所著的《父親南懷瑾》一書中,也對這件事情做過詳細的描述。
  • 南懷瑾為何說:年輕人不要去鑽研佛學與易經
    南懷瑾這個名字是中國文化史上耀眼的明星之一,12年,將近百歲的他,在大陸安然離世,他的生命,寫滿心酸也寫滿輝煌,他用自己僅有的小學文憑,成為了一代國學大師。國學大師僅有小學文憑南懷瑾出生在浙江的一個村子裡,家境不錯,讀得起書,現在看來應該和魯迅的童年差不多,年輕的南懷瑾喜歡讀書,卻不會讀,小學畢業的時候,居然考了全班倒數第一。一怒之下的南父想要送他去學泥瓦匠,將來好有個養家餬口的本事,南懷瑾不樂意,硬是說服自己的父親,讓他在家裡自學了三年。不得不說,他確實有定力,這也為他後來苦心鑽研佛法,奠定了基礎。
  •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國學的智慧,是中國幾千年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源泉,這些悠遠的歷史是每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凝聚了儒釋道的傳承經典,滲透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中。說國學,在現代國學領域,我們免不了說到我們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如果用佛家的一句話來評價,「功德圓滿」四個字不足為奇。南懷瑾先生的尊稱有許多,國學大師、禪宗大師、宗教家、哲學家、大居士等。他是現代為數不多,能把儒釋道精髓融會貫通的一人。他的言語句句精髓,無不讓人讚嘆不已。
  • 南懷瑾被方舟子認為是江湖騙子,北大教授也將他歸為旁門左道
    南懷瑾創造了圖書界「神話」南懷瑾1918年生於浙江溫州,畢業於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畢業後在軍校任教一段時間後,開始遊歷大川,遍尋佛學遺寶,解放前奔赴臺灣,在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任教,經常應邀到其它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蔣經國等臺灣高層也經常邀請他去講課。
  • 「南懷瑾就是個騙子」!國學大師為啥遭李敖這般評價,有道理嗎?
    他就是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國學大師,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代表作《孟子旁通》等共計三十多冊,後被翻譯成八種語言在國際流通。2012年9月29日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
  • 南懷瑾求仙問道之旅:道士揮手劈松,松樹應手而倒
    但是,南懷瑾的父親及其爭氣,在他的一己之力下,雖未能重新光耀南氏門楣,但撐起南懷瑾這個小家的生活卻還綽綽有餘。所以,南懷瑾童年的生活還算過的順風順水,不愁衣食,也有學上。但是南懷瑾的讀書成績並不盡人如意,在他小學畢業的那一年,他考了全校倒數第一。
  • 南懷瑾談人生的最高境界,句句經典,字字精闢,不愧是國學大師!
    如果問大家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大家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可以說我們回答或許都不太一樣,但值得肯定的是,也都是嚮往生活往好的一面發展。比如說有些人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便是成功後功成名退,隱退隆中,做一方居士,追求大自然的美和道。也有些人認為人生最高境界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就是隨時保持開心,盡興。
  • 南懷瑾:李敖稱他騙子,朱清時尊為大師,其人如何評說?
    他遊走於兩岸三地,東亞歐美,亦行亦唱,隨緣布道,海內外聲名卓著,粉絲遍布全球,人們尊稱他「哲學家」、「宗教家」、「大居士」、「禪宗大師」、「國學大師」,其名望之高、名頭之響、粉絲之多,一時無二。然而,「名滿天下,謗亦隨之」,隨著南懷瑾的聲名越來越顯,粉絲越來越多,責罵聲也從書齋裡、茶飯後、江湖上飄然而來。那麼,為什麼會有這些刺耳的異聲怪語?
  • 南懷瑾|「宰相肚子能撐船」國學大師的三段名句,要有大度的心量
    南懷瑾三段名句|知道「宰相肚子能撐船」和「唾面自乾」的故事嗎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人生的快慰往往源於不記恨。」大師是在告訴我們,要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記住別人曾經對你的好,那樣會給你帶來一種身心的平和。忘記那些微不足道的憤怒,你就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平和之美。
  • 南懷瑾:我曾在四川求仙問道,有人揮手成劍,松樹應手而倒
    慢慢的南懷瑾也長大了,即便是家中已不比當年,可是南懷瑾的父親甚至教育改變人生,於是就花了大量的心思讓南懷瑾到學堂裡面去好好學習。而我們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十分厭惡學堂裡面的教學環境,於是產生了厭學的狀況,這也導致了南懷瑾小學還沒有畢業。他的父親眼看自己的孩子讀不出書,於是也沒有夙夜憂嘆,他就想著既然不願意讀書,那麼以後有門手藝養活自己也是不錯。
  • 南懷瑾弟子魏承思 講述他與南懷瑾的交往以及南懷瑾的往事
    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者2000年,老友來新國先生和陳知涯將軍打算出版《南懷瑾全集》。懷師指定我來寫序言,我義不容辭地接受了下來。動筆之前,最難的是究竟如何給他定位。懷師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年少時即廣泛涉獵經史子集,禮義具備,詩文皆精,以神童名聞鄉裡,並習各門派武術,畢業於浙江國術館。
  • 南懷瑾巨額遺產糾紛懸而未決
    僅就南懷瑾在大陸的著作權的歸屬,李家方面說獲得了南懷瑾贈與著作權,而南懷瑾法定繼承人要求對方出示證據原件卻又無果,可謂障礙重重。 見習記者 王俊仙 南京報導「國學大師」南懷瑾已離世近2年,然而圍繞其遺產歸屬的糾紛卻仍未平息。僅就南懷瑾在大陸的著作權的歸屬,李家方面說獲得了南懷瑾贈與著作權,而南懷瑾法定繼承人要求對方出示證據原件卻又無果,可謂障礙重重。
  • 大師南懷瑾的飲食禪機
    時光飛逝,大師離開已有三年多,南師兒子南一鵬先生說:「父親在病榻最後告訴諸生的話,唯有兩字:『平凡』信哉斯言!」南懷瑾先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本就是人生之大事,一日不可或缺。又有人言,「參禪不如吃粥飯」,可見一粥一飯中也有禪機。父親被許多人奉為禪宗大德和文化大師,訪客自是絡繹不絕,父親一如既往地熱情接待。
  • 「國學城市書房」亮相 溫州南懷瑾書院和市圖聯合打造
    「國學城市書房」亮相 溫州南懷瑾書院和市圖聯合打造 2020/12/21 08:23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158
  • 淵回說南:國學大師南懷瑾,經常吃些什麼?飲食規律,常喝濃茶
    淵回說南:國學大師南懷瑾,經常吃些什麼?飲食規律,常喝濃茶,吃的極少導語回憶起南懷瑾老師,淵回總是有很多東西想和大家分享。無奈時間有限,精力也有限,只能抽空簡單寫點東西,分享給大家。有不少人對南懷瑾老師的飲食習慣非常感興趣。今天淵回就給大家說說南懷瑾老師的飲食習慣。
  • 什麼是國學,是漢語,還是詩,詞,怎麼國學大師如牛毛,聞所未聞
    在擴展一點諸子百家學術文化思想是我們國學的根基。而我們國學更是涵蓋了我們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學,史學,民俗,包括中醫,地理,經濟,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當然,那些漢語文字,詩詞歌賦等,當然也屬於國學方面。下面我們來解決,所謂國學大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