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

2021-01-08 大茶經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

國學的智慧,是中國幾千年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源泉,這些悠遠的歷史是每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凝聚了儒釋道的傳承經典,滲透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中。說國學,在現代國學領域,我們免不了說到我們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如果用佛家的一句話來評價,「功德圓滿」四個字不足為奇。南懷瑾先生的尊稱有許多,國學大師、禪宗大師、宗教家、哲學家、大居士等。他是現代為數不多,能把儒釋道精髓融會貫通的一人。他的言語句句精髓,無不讓人讚嘆不已。

國學大師南懷瑾

南懷瑾: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樂天派與多愁善感型就是明顯的例子。樂天派的人一般很少自找煩惱,而且善於淡化煩惱,所以活得輕鬆、瀟灑;而多愁善感的人喜歡自尋煩惱,一旦有了煩惱,憂愁萬千,牽腸掛肚,離不開,扔不掉,活得有些窩囊。

這句話,看似不好聽,但是是我們生活中必然出現而要面對的。就好比積極人生觀與消極人生觀的不同觀。南大師認為,「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和喜怒哀樂,人類必然存在煩惱,而煩惱是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很少有人看到,大多數煩惱都是自找的,或許本來就沒有煩惱,或者本來就沒有煩惱。」喜與怒、哀與樂其實都是對立面的,如果沒有喜何來的怒,沒有哀何來樂呢?我們生活中有追求,就有煩惱的時候,只是我們在心中應該如何處理好這個煩惱,「如果我們把煩惱當做處理品」這句話是出自淨慧長老的《柏林禪語》中講到的,這是個意識問題。所以南懷瑾大師這段話,是告誡人們,要積極的面對每一件事物,我們要做一個樂天派的人,懂淡化煩惱,少一點自尋煩惱,應該把煩惱當做「處理品」來做。

南懷瑾:執著給人生帶來煩惱,而欲望又是滋生妄想的溫床。

佛家的《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到無苦集滅道,都是針對人們對『有』的錯誤認識和執著,其目的就是要人去放棄錯誤的認識,放棄對它的執著,要像《金剛經》所說的『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那樣去生活」。」這是南懷瑾從《心經》與《金剛經》給人們開解的經典之說。如果我們都有《金剛經》的解譯與理解,最多的就是釋迦摩尼佛與諸佛開示中提到的執著與表象,煩惱多數是妄念與執著的根源。反觀我們現實生活中,功名利祿、財富的得與失都是人們的執著帶來的煩惱,所以南懷瑾說「執著給人生帶來煩惱,而欲望又是滋生妄想的溫床。」一切都是欲望才有煩惱。

南懷瑾說:「水的本性是清澈平和的,如果攪動它就會變得混濁。如果堵塞住不讓它流動,它也就不會純清了。人一出生下來,本性就是清淨平和的,也就是漸漸被妄念和欲望所迷惑,自然而然的如清水被攪動變得渾濁一般。如果我們停止一切過度的欲望,心也就自然清淨了。所以,煩惱是必然,是因為我們許多妄念和欲望的存在。有生活,要吃飯,要工作就會有煩惱。就看我們如何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少一點妄念,少一點欲望,我們的煩惱自然就會揮之而去。所以累了,讓自己心靜下來,煩惱了,也讓自己妄念欲望放鬆下來。安住自己的心,讓煩惱揮之而去,讓自己內心如清澈的水一般安閒自在。

相關焦點

  • 南懷瑾先生:我每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非常有效​
    南懷瑾先生:我每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非常有效
  • 南懷瑾|《金剛經》「來者即諸法如義」,說學佛法千萬要記住這句
    南懷瑾|國學大師講學佛法四段精句,《金剛經》「來者即諸法如義」,說學佛法千萬要記住一句話國學大師南懷瑾:「我們學佛的根本是什麼?一切宗教都是一樣,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第一個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開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
  • 圖說佛門三大經典 | 開悟楞嚴、般若心經、金剛經
    對現代人來說,《心經》還是治癒心病的經,它可以幫你找回自心,找到內在平靜的力量。時時誦念心經,活出自在安寧的自己。《心經》攝取600卷《大般若經》心髓,文約義深,想要透徹領悟其經義並不容易。我們找到了解讀經典的新方式,《圖說心經》以全新圖解形式,讓你認識這部偉大的佛經,看透人生真相。
  •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南懷瑾老先生在一次《金剛經》的講座中說過:《金剛經》所講的,無非也就是三句話,你能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了。第一句話: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精華40句最高智慧 南懷瑾
    今天一起跟著南懷瑾大師走進《金剛經》甚深智慧,學習《金剛經》最精華句子。對於經典的學習是永遠不夠的,何況是《金剛經》這樣包含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所以,今天繼續跟著南懷瑾大師一起學習《金剛經》中的精華句子,探討解脫生命困惑的大智慧,在其中獲得重要的人生啟迪。《金剛經》: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 聽國學大師南懷瑾講《金剛經》,悟道更深了!
    但現代史上,真正能把儒釋道文化掛嘴邊,並且能出口成章,或許也只有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起碼大茶經是這麼認為!作為傳統文化的倡導者,南懷瑾先生可謂是奉獻了一生為之努力。看著他給後人留下的經典著作,在看他的紀錄片,足以讓人感而涕零。說到傳統文化,說到南懷瑾先生,就不得不讓人想起他對中國佛教文化的學識淵博。其中,佛教《金剛經說什麼》就是記錄他對經典中的開示講解。
  • 南懷瑾: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
    當代著名佛學大師南懷瑾,在講述《金剛經說什麼》時,講了自己年輕時讀金剛經的感應經驗:金剛經感應的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我在讀中學階段,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起,練拳運動以後,首先念金剛經。為什麼念呢?我一點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訴我念金剛經很好,我就念金剛經。因為在學校裡,也不敢敲木魚,怕被人家說神經病,偷偷地弄一本金剛經,到會客室去念。
  • 南懷瑾到底是國學大師還是文化騙子?
    在眾多追隨者眼中,南懷瑾是一位通古曉今、學富五車的大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在反對者眼中,南懷瑾的形象截然相反,他「不懂國學」,打著「偽國學」的幌子,講著張冠李戴「讓人哭笑不得」的文化。
  • 南懷瑾:開悟的人最可怕,人生至高境界,全在《金剛經》這20字!
    《金剛經》,乃是佛教最偉大的經典之一,道出了大成佛教最高智慧,被譽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中國古代時期,上至王侯將相、官宦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尋常百姓,無不推崇《金剛經》,《金剛經》在中國傳頌千年,已深深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 南懷瑾切身經歷:《金剛經》的力量不可思議
    《金剛經》是一部開啟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南懷瑾先生曾數次講述自己誦念《金剛經》的切身體驗。「能斷金剛」意指比金剛還堅固,「般若波羅蜜多」指智慧,即《金剛經》主要講述的是:通過最究竟的智慧,到達成就的彼岸,獲得解脫。《金剛經》包含了對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種種思考,佛在與弟子的對話中,為我們解惑種種答疑,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不僅是大乘佛教宗派都會涉及的一部佛典,更是禪宗的必讀經典。
  • 佛法的核心,別忘了《金剛經》中的三個字,參透了福報無量!
    那麼,作為學佛者,對於佛法的核心,別忘了《金剛經》中的三個字,參透了福報無量!作為大般若經典的《金剛經》,受到了無數佛學者的推崇,當然還包括《心經》等。不僅僅是學佛者,還有甚多的國內外國學大師、科學界等等人的學習研究。既然說佛法的核心,那麼我們首先要了解佛法,懂得什麼叫佛法。看是簡單兩個字,但如果你是學佛者,你會偶爾發現身邊有的人聽到佛法連個字,覺得這是迷信。
  • 南師百問:南懷瑾考倒數第一,小學沒畢業,如何成為國學大師的?
    南師百問:南懷瑾小時候考倒數第一,小學都沒畢業,他是如何成為國學大師的? 南懷瑾老師早已超越了所謂國學大師的狹隘概念。考第一名,不一定在國學文化上的成就很高。考倒數第一,也並不能說這個人一定在其他方面沒有很大的成就。
  • 南懷瑾的點撥:《金剛經》只講3個字,真正悟透,功德無量
    佛學大師鳩摩羅什花費了極大的精力翻譯了《金剛經》中的「善護念」三個字,其後多少虔誠的佛學信徒花了畢生的精力領悟這三個字,而真正悟透的人實在是少數。中國當代著名的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就在他的著作中對「善護念」三個字做了自己的理解。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南懷瑾:李敖稱他騙子,朱清時尊為大師,其人如何評說?
    他遊走於兩岸三地,東亞歐美,亦行亦唱,隨緣布道,海內外聲名卓著,粉絲遍布全球,人們尊稱他「哲學家」、「宗教家」、「大居士」、「禪宗大師」、「國學大師」,其名望之高、名頭之響、粉絲之多,一時無二。然而,「名滿天下,謗亦隨之」,隨著南懷瑾的聲名越來越顯,粉絲越來越多,責罵聲也從書齋裡、茶飯後、江湖上飄然而來。那麼,為什麼會有這些刺耳的異聲怪語?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關於人生的真相,《金剛經》中,佛陀以處世人的姿態告訴眾弟子和眾生,它告訴我們人生的終極秘密是什麼?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萬物變化的規律是什麼?裡面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讓你我在每一個當下都洋溢著生命的喜悅。佛學大師南懷瑾說:「你看,佛陀穿上衣服、化緣、吃過飯,洗了泥巴腳,他不需要弟子來為他做,一切都是自己親力親為,這就是修行。
  • 南懷瑾談人生的最高境界,句句經典,字字精闢,不愧是國學大師!
    可以說我們回答或許都不太一樣,但值得肯定的是,也都是嚮往生活往好的一面發展。比如說有些人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便是成功後功成名退,隱退隆中,做一方居士,追求大自然的美和道。也有些人認為人生最高境界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就是隨時保持開心,盡興。哪怕有不開心的事兒,都不要去計較,學會忘掉,這樣人生才會不會其他俗事所累,所煩惱。也就是一種豁達大度的態度來處世。
  • 南懷瑾:《金剛經》精華40句,最高智慧
    今天一起跟著南懷瑾大師走進《金剛經》甚深智慧,學習《金剛經》最精華句子。對於經典的學習是永遠不夠的,何況是《金剛經》這樣包含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所以,今天繼續跟著南懷瑾大師一起學習《金剛經》中的精華句子,探討解脫生命困惑的大智慧,在其中獲得重要的人生啟迪。《金剛經》: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 南懷瑾:念誦金剛經感應實例
    若侵犯到您的版權,我們非常抱歉。請您發送郵件(jayli141@foxmail.com)告知,我們將進行維權處理。文內原創部分,作者李淵回將保留版權。(合集)淵回說南:國學大師南懷瑾,經常吃些什麼?原創南懷瑾老師是否有成就呢?原創|南懷瑾先生是否真如傳說中的那麼神?
  • 南懷瑾老師講述:每天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孔子的回答要你當了父母才會懂,你了解了父母那種擔憂痛苦的心理,能同樣用這種心理迴轉來照應父母,就是孝道。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我在讀中學階段,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起,練拳運動以後,首先念《金剛經》。為什麼念呢?我一點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訴我念《金剛經》很好,我就念金剛經。因為在學校裡,也不敢敲木魚,怕被人家說神經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剛經》,到會客室去念。前怕狼,後怕虎,一下子就念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