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一切酒類知識,走進微醺酒類世界!
微信公眾號:酒百科(baikejiu)
無論是北半球北邊的芬蘭和冰島,還是南半球南邊南非和澳大利亞,哪裡都可以釀造威士忌。不過,大部分威士忌的專業書籍都會這樣羅列威士忌的主要產區:蘇格蘭、愛爾蘭、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剩下的產地則統統歸入「世界其他地區」。
那麼,到底是什麼獨特魅力,讓這些國家入選了威士忌 5 大產區呢?
一、蘇格蘭:威士忌的中心
就算不喝酒的人,也聽說過蘇格蘭威士忌。可以說,威士忌已經成為了蘇格蘭的象徵。蘇格蘭最早的蒸餾記載出現於 1494 年的「Exchequer Rolls」(國庫卷)稅收記錄中,上面提到「修道士約翰科(John Cor)需要 8 蒲耳麥芽來釀造生命之水(Aqua Vitae)」。當然,當時的「生命之水」並不是拿來飲用的,而是主要用於鍊金術和醫學。
隨著蒸餾技術的逐漸成熟,更名為「Uisge Beatha」的威士忌成為可以保持健康、延長生命、緩解絞痛,甚至治療麻痺和天花的處方藥。雖然現代醫學證實烈酒對身體健康沒啥幫助,但在蘇格蘭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威士忌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飲品。
威士忌的大流行終於還是引起了議會的注意。17 世紀,蘇格蘭推出了第 1 個麥芽和產品稅。1725 年,逐漸嚴苛的稅收使得威士忌的釀造轉入地下。稅務人員與非法釀造商之間展開了一場漫長而血腥的戰鬥。
1823 年通過的「消費稅法」,使非法釀造了 1 個世紀的威士忌終於獲得了生產許可。許多釀酒廠都在曾經的地下釀酒點上建起了蒸餾廠。
1、多種多樣的蘇格蘭威士忌
擁有 500 年釀造歷史的蘇格蘭威士忌既複雜又高貴,通常帶有口感甘冽、醇厚、圓潤的特點。經過時間的沉澱,即便使用同樣的釀造方法,也依然能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味。對此,蘇格蘭人是這樣理解的:風味,不過是當地環境的一種表現形式。
因此,在威士忌,尤其是單麥威士忌最主要的生產國,蘇格蘭又被細分為以下 6 個產區。
斯佩塞(Speyside)是麥芽威士忌的核心產區,有將近一半的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廠都在這裡。因調和麥芽威士忌的興起,使得其風格變得多種多樣。在這裡,你能找到香氣清新略帶青草香、酒體輕盈的威士忌,也能找到香氣濃重、口感豐厚甜潤的威士忌。
高地(Highland)是蘇格蘭面積最大的產區,就在斯佩塞周圍,且與其邊界模糊。因地形起伏劇烈、面積廣闊,因而塑造出各種個性鮮明的威士忌。通常,這裡還會分為東西南北 4 個區域,東南部的威士忌酒體適中偏高、口感柔順、稍帶甜味但餘味乾爽,西部的威士忌酒體輕盈、帶有比較明顯的海鹽風味;北部的威士忌酒體適中、口感複雜、帶有明顯的泥炭味和淡淡的海鹽味。
低地(Lowlands)的蒸餾廠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臨近高地的地方。這裡沒有凌冽的海風,也沒有廣闊的泥炭沼澤地,但因為盛產穀物,許多穀物威士忌的生產商便留在了這裡。因此,這裡的威士忌風格比較柔和,以花果香為主,酒體輕盈、口感清新、入口微甜,也有一些泥炭風味。
艾雷島(Islay)是蘇格蘭重要的泥炭產地,釀造的威士忌也以其濃重的泥炭風味聞名,也是蘇格蘭威士忌中風格最狂野的。
島嶼區(Islands)是除了艾雷島以外,其他島嶼的統稱。上世紀,由於交通不便,在島上建廠並不容易,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然而,海洋給他們帶來了別樣的海鹽風味,但由於島嶼分散,風格更加多變。
坎貝爾鎮(Cambeltown)曾經是蘇格蘭威士忌的中心,巔峰時期曾有不下 34 家蒸餾廠,不過現在銳減到只剩 3 家,主要生產以泥炭和海鹽風味為主的威士忌。
2、代表品牌:麥卡倫
別說是蘇格蘭,就是放眼全世界,麥卡倫(Macallan)也絕對穩坐威士忌界的第一把交椅,有「威士忌中的勞斯萊斯」之稱。其與世界著名水晶品牌萊儷(Lalique)合作推出的一系列限量版威士忌,霸佔了全球拍賣市場的所有榜單。
這家位於蘇格蘭斯佩塞產區的酒廠,從 18 世紀就開始釀造威士忌,也曾生產調和麥芽威士忌,因其品質優異,常被當做調和威士忌中的點睛之筆。但是,只有在斯佩塞才能買到少量的麥卡倫麥芽威士忌,而大部分的麥卡倫都被留作調和用。
20 世紀後,隨著單麥威士忌的逐漸流行,麥卡倫推出了自己的單麥威士忌產品,已經推出便獲得成功,一再地在各大國際賽事中獲獎。除了在拍賣會上常見的高端限量系列,麥卡倫經典的雪利桶系列一直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因為麥卡倫掌握了世界上 90% 的雪利桶資源。其入門級的麥卡倫 12 年經典雪利桶單麥威士忌(The Macallan 12 Year Old Sherry Oak Single Malt Whisky)圓潤、飽滿、細緻的風格絕對不容錯過。
二、愛爾蘭:威士忌的鼻祖
雖然蘇格蘭在威士忌世界裡的地位無法撼動,但最早從阿拉伯地區帶回蒸餾技術的卻是愛爾蘭的修道士。1405 年聖誕節時,愛爾蘭氏族部落舉辦慶功宴,豪飲生命之水,導致氏族首領因為喝下了過量的生命之水而撒手人寰,也是歷史上關於威士忌最早的書面記錄。
而蘇格蘭的蒸餾技術,也是愛爾蘭人帶去的。不僅如此,在 19 世紀前,愛爾蘭才是威士忌界的大佬,還一度成為品質的象徵。最巔峰時,愛爾蘭有超過 200 家蒸餾廠。甚至在蘇格蘭,愛爾蘭威士忌的銷量都超過了蘇格蘭威士忌。當時,連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都十分喜愛愛爾蘭生產的威士忌,命人將一桶桶的愛爾蘭威士忌運到她的宮廷中。
不過 19 世紀愛爾蘭的一場大饑荒,令釀造威士忌的原料產量大幅減少,為了節約糧食,愛爾蘭政府加大了對威士忌的稅收力度,大量酒廠開始倒閉。此時,另一端的美國也通過了禁酒令,不在進口任何烈酒。禍不單行,蘇格蘭趁機聯合起來,收購了眾多愛爾蘭酒廠,並將它們關閉,以保護蘇格蘭威士忌產業。
自此,愛爾蘭在威士忌界的地位一落千丈,從曾經的行業巨頭淪為了無名小卒。如今,愛爾蘭地區也僅剩下 20 多家蒸餾廠。
1、經歷 3 次蒸餾的愛爾蘭威士忌
儘管虎落平陽,愛爾蘭威士忌卻仍然堅持自己獨特的風格。大多數酒廠依舊採用傳統的壺式蒸餾法,雖然不利於產量的提升,卻能使蒸餾出來的原酒風味獨特,充滿個性,飽含香草、蘋果、香料和青草的香氣。
與蘇格蘭威士忌大多採用雙重蒸餾不同,愛爾蘭威士忌普遍採用 3 重蒸餾。3 次萃取蒸餾,雖然大幅增加了過濾時間,但也去除了更多雜質,使酒質更加乾淨純粹,口感也更柔和圓潤。
2、代表品牌:布希米爾
位於愛爾蘭北部的布希米爾(Bushmills)釀酒廠成立於 1608 年,是當時第一個獲得釀造許可的威士忌釀酒廠。可以說,威士忌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如今,追求品質的布希米爾使用愛爾蘭的大麥、蘇格蘭的酵母以及聖哥倫布河清澈的流水,和與 400 年前一樣的傳統愛爾蘭銅壺進行蒸餾。因此,現在喝到的布希米爾就是 400 年前的味道。
對原料的精心挑選和對釀造工藝的精益求精,造就了布希米爾甘甜、醇厚的口感,也使它成為世界上獲獎最多的愛爾蘭威士忌。目前,布希米爾有單麥威士忌以及調和威士忌 2 個系列,其中丹麥威士忌系列分為 10、16和 21 年,而調和威士忌則包含原始(Original)和黑灌木(Black Bush)2 款。
三、美國:世界最大的威士忌消費國
雖然美國威士忌的釀造歷史只有 200 多年,但卻是世界上消費威士忌最多的國家。當時,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移民在徵服新大陸後,開始懷念家鄉的美好時光,因此開始釀造威士忌,以緩解思鄉之情。
18 世紀中期,美國威士忌逐漸發展起來。由於美國的大麥並不如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大麥品質好,因此他們改用美國本土的農作物玉米和黑麥為主要原料釀造威士忌。19 世紀,在烈酒需求最鼎盛的時期,美國先後迎來了南北戰爭和禁酒令。
不過物極必反,越是不讓做的事情反而更想做。因此,在禁酒令期間,人們冒著坐牢的風險,也要喝上一杯。地下酒吧興起,大量的走私威士忌流入市場,地下釀酒廠更是遍布各地。1808 年禁止奴隸貿易後,朗姆酒(Rum)遭受到沉重打擊,失去了競爭對手的威士忌便成為美國酒類市場的霸主。
1、口感獨特的美國威士忌
與主要釀造單麥威士忌的蘇格蘭、愛爾蘭不同,美國以生產穀物威士忌為主。法規也相對寬鬆,只要是以穀物發酵、蒸餾後酒精度在 95% 以下,儲存在橡木桶內,最終以酒精度不低於 40% 裝瓶的酒,都可以叫做威士忌。
美國威士忌口感偏甜,煙燻或泥炭風味比較淡,而且價格更便宜。因此受到極大歡迎。不過,鬆散的法規也使得美國演變出許多不同種類的威士忌,其中最知名且最古老的當屬波本威士忌(Bourbon)。
波本威士忌起源於肯塔基州(Kentucky)的波本郡(Bourbon)。法規要求必須以穀物為原料,玉米佔比要在 51%-80% 之間(超過 80% 就被定義為玉米威士忌了),並且需要將酒精度 40%-62.5% 的酒液放入新燒制的橡木桶中陳年。因此,波本威士忌有明顯的椰子、香草的香氣,酒體豐滿,口感呈半乾型。
肯塔基威士忌:雖然只要按照法規,美國任何地方都可以生產波本威士忌。但目前,波本的主要蒸餾廠仍然集中在發源地肯塔基州,風味也最純正。當地石灰巖硬水經過酸渣過濾處理後,被賜予了一番別樣風味,經年累月存在於酒廠中的自然酵母也為威士忌帶來了屬於自己的特色。
田納西威士忌(Tennessee)也算是波本威士忌的分支,其釀造工藝與波本基本類似,區別在于田納西出產的威士忌裝瓶前要用楓木炭進行過濾。過濾後的田納西威士忌口感更加順滑,還帶有淡淡的甜味和煙燻味。當然,世界知名威士忌品牌傑克·丹尼(Jack Daniels)也是田納西威士忌成功的一大推手。
2、代表品牌:美格
美格(Maker's Mark)成立於 1953 年,其創始人小比爾·塞繆爾斯(Bill Samuels, Sr)的家族擁有 100 多年的釀酒歷史了。但對於釀造威士忌,小比爾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當時的波本威士忌品質不高,價格低廉,面對優質的蘇格蘭威士忌的競爭,生存日漸艱難。面對這種境況,只有提高波本威士忌的品質,讓它的風味更加柔順、精緻,才能獲得成功。
美格經典波本威士忌
因此,小比爾摒棄家族傳統的釀造方法,潛心研究 8 年,終於釀造出風格優雅的波本威士忌。他使用柔軟的紅色冬小麥釀造的美格經典波本威士忌(Maker's Mark Bourbon Whiskey)帶有焦糖、香草和水果風味,風格柔順甜美。
四、加拿大:被低估的威士忌產地
說實話,前面幾個威士忌產區被單獨拎出來介紹還好理解。可我們明明很少見到加拿大的威士忌,它卻能被劃為世界 5 大威士忌產區之一,或許有些費解。其實,加拿大出產的威士忌在威士忌最主要的美國市場上還是很受歡迎的。
加拿大最早的威士忌釀造記載出現在 1769 年的魁北克市。在美國獨立戰爭後,許多不支持美國獨立的英國移民,搬到了當時仍是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同樣帶來了威士忌的釀造方法。由於穀物生產過剩,加拿大第 1 批商業規模的威士忌在 1801 年開始生產,並在美國禁酒令是,趁機佔領市場,牟取暴利。
1、清新的加拿大威士忌
其實,大部分加拿大威士忌都屬於調和威士忌,使用包括玉米、小麥、黑麥和大麥等原料,先分別製成威士忌陳年,最後進行混合。用連續蒸餾釀造的穀物威士忌為主,再加上以壺式蒸餾出來的黑麥威士忌來增添其風味與顏色。經過連續蒸餾的威士忌,酒液已經相當中性,因此風味相對清淡,但品酒質卻也更加純淨溫和,更是受到廣大調酒師的喜愛。
2、代表品牌:加拿大皇冠
加拿大皇冠(Crown Royal)威士忌是加拿大威士忌中的頂級代表品牌。最初是為紀念英皇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及瑪利皇后(Queen Mary)於 1939 年訪問加拿大而配製的。但是只生產了 100 箱,只有身份尊貴的上流人士才有機會想用。不過,隨著皇冠威士忌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需求也逐漸增加,如今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加拿大威士忌品牌。
而為英國皇室釀造的皇冠豪華調和威士忌(Crown Royal Fine de Luxe Blended Canadian Whisky)精心調和了 50 款高級威士忌,以埃涅阿斯·科菲(Aeneas Coffey)獨創的蒸餾器中蒸餾,為這款豪華調和威士忌帶來了獨特的奶油風味。
五、日本:新興的威士忌霸主
日本威士忌用其不到 1 個世紀的發展史便後來者居上成為世界前 5 的主要產區。而聊到日威,就絕對離不開被調侃「用一支鋼筆偷走蘇格蘭國威士忌秘方」的「日本威士忌之父」竹鶴政孝。
1923 年,鳥井信治郎聘請竹鶴政孝建成了日本第 1 家威士忌蒸餾廠——山崎(Yamazaki)蒸餾廠。不過,秉承著釀造出正宗的蘇格蘭威士忌的信念釀出的日本第 1 款威士忌,卻並不適合日本人的口味。
早期的日本威士忌,既不受國人的待見,也不被歐美國家的老牌威士忌市場接受,更是在日本戰敗後遭受了泡沫經濟的致命打擊。許多威士忌酒廠都選擇暫停生產,有的甚至面臨倒閉。然而,堅毅的日本人沒有被打倒,反而通過引導消費者和影視作品的帶動下,華麗轉身,完成了逆襲。
1、一價難求的日本威士忌
如今,雖然原料和泥炭仍然需要從蘇格蘭進口,但通過對傳統蘇格蘭威士忌的改良,日本威士忌演變出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變得更加精緻、和諧、細膩。除此以外,日本威士忌還非常重視用桶,除了選用傳統的雪利桶、波本桶或新橡木桶以外,他們還開發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水楢桶(Mizunara)以及梅酒桶。這賜予了日威與眾不同的新鮮香氣。
除了單麥威士忌,調和威士忌也是日本發展的重點。與會轉讓自家存酒的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廠不同,日本的蒸餾廠必須自給自足,也正因如此,造就了日本調和威士忌始終有點同根同源的風格。
日本威士忌的爆火令大家始料未及,各大酒廠保存的原酒,因蕭條時期的減產本就不多,在加入突然增大的需求量,一下變得供不應求,價格迅速成倍上漲。漸漸地,時不時就有日威酒廠因原酒不足而停產,也有一些品牌選擇用自己旗下其他品牌的原酒作為替代,從前發布的老酒款則更加炙手可熱。
2、代表品牌:山崎
山崎作為日本第 1 家正宗的威士忌蒸餾廠,位於靠近大阪和京都,環境優美、霧氣環繞的青山綠水之間,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選用各種不同的蒸餾器以及橡木桶。2013 年,山崎雪利桶單麥威士忌第 1 次被評為《威士忌聖經》(Whisky Bible)的「年度最佳威士忌」。消息一出,當年發售的 1.8 萬支雪利桶單麥威士忌立馬銷售一空。
目前,山崎蒸餾廠包含 12、18、25 年單麥威士忌,出廠年份 1923 單一年份單麥威士忌以及 18 年水楢桶單麥威士忌。其中,山崎 18 年單麥威士忌(Yamazaki 18 Years Old Single Malt Whisky)是獲獎最多的:分別在 2005、2008 - 2013 年拿下了舊金山世界烈酒大賽的雙金獎;2006 年和 2011 年拿下了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大賽冠軍獎;2011 - 2012 年拿下了國際烈酒挑戰賽其他類最佳威士忌(Best Other Whiskey)。
威士忌從小小的愛爾蘭和蘇格蘭出發,跟隨殖民的腳步漂洋過海到達北美洲。隨著日本威士忌影響力的擴大,亞洲威士忌也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雖然,日本威士忌在老牌的威士忌國家看來還是太年輕了,但這也絲毫不影響亞洲涉足威士忌領域的信心。如今,我國臺灣地區和印度都開始嶄露頭角。你覺得,誰會成為「威士忌第 6 大產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