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組建於1953年,擁有50餘年的發展歷史,是中國眼科學重點學科點、國際知名眼科中心,連續七年位列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眼科第一,連續三屆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第一,是亞太眼科學會(APAO)永久總部所在地,中國唯一的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中山眼科中心下設的眼科醫院是我國首家眼科三級甲等醫院。
2019年7月5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一行蒞臨南山區科技園英唐總部考察,了解SPD技術在照明與顯示的相關研究成果,從眼科醫學角度深入交流健康光環境的技術發展與應用。
在英唐光顯展廳,總經理潘子盛向林浩添教授一行介紹了SPD技術的系列應用成果,展示了SPD技術教育照明、桌面短距離照明、封閉空間照明、液晶顯示等產品。
圖丨林浩添教授(右二)在展廳了解英唐光顯SPD技術成果
在交流過程中,林教授從眼科醫學角度分析了光照對人眼的視覺與非視覺影響,並對SPD技術的健康理念表示認可。林教授提到,人眼是一個精細的生理光學系統,承擔著視覺信號感知、生理信號感知的作用,我們在設計光的時候應當同時考慮視覺與非視覺效果。
圖丨林浩添教授(右二)與英唐光顯總經理潘子盛(左一)交流
漫長的人類演進中,接觸到的最多的自然光來自於太陽,月亮和火焰。自然光源的光譜遵循定期規律變化。人體也在適應著自然光的變化規律。
保護視力健康需要避免眼睛受到外部造成的損傷。光是一種具有能量的電磁輻射,參與了人眼視覺圖像的生成過程,不恰當的光會損害人眼的RPE細胞,感光細胞以及神經節細胞,這些細胞數量是生來固定的,一旦死亡不可再生,造成人眼壽命減短,甚至失明。因此人眼所需要的光應當去除掉會產生損害的成分,保留有益的成分。
光譜中分布的不同能量,對人體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通過調整這些能量的佔比,我們可以把光對人體的視覺作用、生理作用、心理作用變成健康的、有益的。健康照明=視覺照明+生理照明+心理照明,英唐光顯SPD技術健康·智能照明的設計理念並非簡單模仿自然光源的光譜,而是提供人眼、人體生理、心理真正需要的光譜。
圖丨林浩添教授一行與英唐光顯交流人員合影
林浩添教授簡介
1981年10月出生,廣東揭陽人,中共黨員,廣東省青聯委員。現任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醫學人工智慧的最早研究者之一,人工智慧眼科學術帶頭人。
林浩添主要從事眼病臨床診療和人工智慧技術的轉化和應用,以第一及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60多篇,涵蓋國際權威雜誌《Natur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Lancet》、《Science》、《BMJ》等,獲得十餘項技術專利,並已在臨床中應用。近五年參與編寫眼科專著6部,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等多個項目。
為了助力國家醫療改革,推動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戰略布局,提升我國醫療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模式,林浩添倡導並推動成立產學研一體的「醫學人工智慧聯盟」,建立了全球領先的跨專科多病種影像學大資料庫和人工智慧應用平臺。研發構建了全球首個人工智慧白內障診療雲平臺(《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7,封面論文),並在廣州開啟全球首個眼科人工智慧機器人門診,作為唯一由中國團隊完成的入選項目,被《IEEE Spectrum》評選為「影響全球醫學界的11大AI事件」。此外,他參與研發的白內障幹細胞再生新療法成功應用於臨床(《Nature》2016),被《Nature Medicine》雜誌評為「2016年生命醫學的八大突破性進展之一」,這也是2010年以來獲此榮譽唯一由中國研究者主導完成的成果。
主要獲獎情況
2012年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2013年
中華醫學科技獎 一等獎
2014年
國家級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2016年
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 學者獎
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
2017年
廣東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中山眼科中心開設全球首個眼科人工智慧門診,林浩添為該項目負責人
2018年
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廣東青年五四獎章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ceiea.com/cp5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