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例!一次微創手術 更換兩個心臟「閥門」

2020-12-23 瀟湘名醫

9月6日,我院心臟中心TAVR團隊成功為一位75歲患者完成微創經心尖聯合瓣膜置換手術。一個入路同時完成主動脈瓣和二尖瓣替換,該手術為山東省首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心臟的「單向閥門」——瓣膜

眾所周知,心臟之所以能夠進行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環流動而不倒流,心臟瓣膜起著「單向閥」的關鍵作用。人的心臟一共有四個瓣膜,分別為主動脈瓣(聯結左心室和主動脈)、肺動脈瓣(聯結右心室和肺動脈)、二尖瓣(聯結左心房和左心室)和三尖瓣(聯結右心房和右心室)。但是由於四個瓣膜日夜不停地工作,難免也會出現故障,例如主動脈瓣膜出現狹窄,心臟射血阻力就會增大,就會造成供血不足,二尖瓣關閉不全就會造成血液倒流,長此以往導致心臟功能不全,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心臟瓣膜示意圖

△正常的心臟血液循環示意圖

△主動脈瓣膜狹窄示意圖

△二尖瓣膜關閉不全導致血液回流

75歲老人多個心臟「閥門」報警

75歲的張奶奶(化名)10年前曾接受二尖瓣生物瓣膜替換術,近兩年來出現反覆憋氣和活動量下降,多次住院治療,超聲提示多個瓣膜病變,由於老人年齡大、身體弱,以前又做過一次手術,很難耐受再次開胸手術,所以每次住院進行藥物治療,但是效果越來越差。

因近期胸悶憋氣加重來我院就診,來院時平臥都會憋氣,心臟彩超提示十年前置換的生物二尖瓣膜已經毀損,二尖瓣重度反流,而主動脈瓣膜隨著年齡增長也發生嚴重鈣化,出現重度狹窄,CT檢查提示雙側胸腔大量積液。患者血壓低,尿量少,長期心臟功能不全合併全身嚴重營養不良。由於兩個瓣膜嚴重毀損,血流前進方向上主動脈瓣膜重度狹窄阻塞,後面的二尖瓣關閉重度不全,導致血流出現重度反流,所以老人的心臟射血功能很難維持,心臟射血狀況差,藥物的效果也非常有限。不解決兩個瓣膜嚴重病變問題老人很難好轉。

向高難度發起挑戰,

一次介入同期完成雙瓣膜置換

心臟中心TAVR團隊對老人進行了認真的評估,達成共識:老人身體太弱,很難耐受再次開胸直視下瓣膜手術,手術風險評估後提示手術風險極高。團隊決定採用目前國際最先進的介入瓣膜技術,進行瓣膜置換。但是困難在於,目前的心臟介入瓣膜治療針對的主要是主動脈瓣膜病變,二尖瓣經驗很少,而且如果僅完成主動脈瓣膜手術也不能顯著改善心臟功能,需要同期完成雙瓣膜手術才能挽救老人垂危的心臟。

心臟中心TAVR團隊邵一兵主任、牛兆倬主任經過反覆探討和查閱資料,大膽提出了同期聯合瓣膜的介入手術治療方案,手術入路選擇少有的經心尖入路,經過團隊反覆論證,最終決定了手術方案和各項風險應對措施。

多學科團隊、「航母手術室」全力護航

手術在具有「航母手術室」之稱的先進雜交手術室中進行,由心內科、心外科、麻醉手術科、心臟超聲科、介入放射科專家組成的TAVR團隊強強聯合。該團隊目前已經完成近40例的心臟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手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團隊分工明確,合作默契,迅速完善手術前的各項工作。

12時30分手術開始,老人的心臟功能很差,心臟操作過程中頻繁出現心律失常和血壓波動,麻醉師陳懷龍精心地維持生命體徵穩定,主刀邵一兵主任、牛兆倬主任和生偉副主任醫師,在介入放射科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完成血管穿刺和臨時起搏器植入,建立介入瓣膜輸送通路。

手術第一步解決心臟主動脈瓣膜病變,通過交換導絲建立通路,準確的把介入瓣膜送到主動脈原位。在主動脈瓣膜置換完成後,循環迅速改善,團隊再接再厲,再次建立心尖部到左心房的軌道,準確地把二尖瓣介入瓣膜定位在原來毀損的生物瓣膜瓣架上。手術順利完成,用時不到兩個小時。

△手術前後對比

術後病人轉入心臟中心監護室,由於採用介入微創術式和高超的麻醉技術,老人術後2個小時就脫離了呼吸機,目前在順利康復中。

已完成近40例,最高年齡89歲

「目前介入治療心臟瓣膜疾病在國際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手術的安全性和療效都非常理想。心臟中心TAVR團隊經過國內外學習培訓,已經熟練掌握這一技術,近年來成功完成了近40例的心臟瓣膜介入手術,手術病人年齡最高89歲,大多合併多種器官功能不全,難以承受外科手術,通過這項技術和精心治療,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這一例病例較以往病例難度增加很多,主動脈瓣膜和二尖瓣膜同時嚴重病變,病情極其嚴重,鑑於二尖瓣膜與主動脈瓣膜解剖及功能特點差異,二尖瓣膜介入治療技術尤其困難,此次手術充分利用了二尖瓣替換術後的人工瓣環作為支撐,成功進行了二尖瓣置換。同時設計了合理的手術方案,一個入路同時完成兩個介入瓣膜手術,取得滿意治療效果。」主刀醫生之一牛兆倬主任表示。

同期介入行主動脈瓣和二尖瓣替換的治療方式在山東省內尚屬首例,在國際上也屬先進水平,該病例的成功救治,標誌著心臟中心TAVR團隊治療高難度複雜瓣膜病變的技術又進一步。

△主刀醫生(從右至左)東院心內科主任邵一兵、東院心外科主任牛兆倬、副主任醫師生偉

文圖/心臟中心 牛兆倬

採編/文化宣傳部 徐福強

校對排版/文化宣傳部 葉梓 徐子晨

往期精選

◆ 我院15個學科榮登2019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評價百強榜

◆腦卒中中心全流程「綠色通道」提高救治水平

◆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我院李永春獲表彰

◆ 山東省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在我院完成

◆ 拯救爆裂的肝臟,一個高考生的生死30天

◆ 小小球囊終結電擊般劇痛,92歲老人笑開顏

來都來了 點個讚再走吧~~~

【來源:青島市市立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心臟手術不開胸,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日前,我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67歲的二次手術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據了解,在湖南省中醫醫院中系首例。但是李嗲嗲年齡偏大,基礎疾病多,體質瘦弱,並且是再次手術,傳統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多採用胸骨正中切口(長約20釐米),患者無法耐受。
  • 一次住院解決心臟兩個 「閥門」重度狹窄
    一次住院解決心臟兩個 「閥門」重度狹窄 2020-07-03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要給心臟「修」個閥門 手術疤痕竟然是這樣的
    程主任查體發現患者心尖區有明顯的心臟雜音,再根據後續心臟彩超的結果,給出了明確的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的診斷,而且心臟已明顯擴大。程主任認為周先生的手術指徵非常明確。 所謂二尖瓣關閉不全,通俗點講就是心臟內部一個叫二尖瓣的單向閥門壞了,無法完全關閉,血液出現返流。
  • 心臟裡的「降落傘」壞了,微創不開胸完美修復!浙大一院完成全國...
    二尖瓣是人體心臟的重要結構之一,由兩片瓣膜組成一個單向閥門,形似一把降落傘,二尖瓣的降落傘模型,兩個瓣片稱為前葉和後葉,它們互相接觸並密封瓣膜,防止血液在心臟泵送時回流,這就像降落傘的傘蓋,用流動的空氣衝開,然後被腱索拉住。
  • 全省首例3D列印應用心臟換瓣手術成功
    最近,南昌大學二附院的醫護人員,成功挽救了一位心臟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的生命。這次手術,也是全省首例3D列印技術應用在心血管臨床上。心臟主動脈瓣,它就像一個閥門,引導人的心臟的血液流向。以前,需要通過開胸手術來實現換瓣;2016年,江西省心臟手術開始微創介入後,雖然不需要開胸了,但對於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依然存在一定風險。「微創介入的手術,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方法來,它是一個二維的平面,我們是通過影像的技術,去看到我們病人的情況,所以你很難就是形象地去想像,在手術當中,它這些組織會發生怎樣的遷移和改變。」
  • 心臟「閥門」關不緊 專家妙手裝「新門」
    華南中醫系統首例經心尖微創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成功完成 圖@視覺中國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而主動脈瓣是心臟泵血最重要的「閥門」,一旦運轉不靈或怠工,後果就不堪設想。而對於心臟瓣膜病好發的中老年人群體來說,傳統開胸手術因創傷大、失血多等高風險,令許多患者望而卻步,放棄了手術機會。日前,65歲的葉老太因患有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等嚴重的心臟瓣膜病,成功接受了廣東省中醫院的手術救治,這是華南地區中醫系統首例經心尖微創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該手術由心胸外科團隊聯合心血管內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學科協作完成。
  • 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
    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是一種常見的瓣膜病傳統治療中需要開胸打開心臟進行手術而微創介入避免了「開心」帶來的風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日前完成了全國首例經心尖入路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73歲的袁大伯(化名)不僅做了首個「吃螃蟹」的人而且術後1天就能下床行走,術後5天就出院了
  • 心臟手術不開胸 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通訊員 徐朝軍 楊楠)近日,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67歲的二次手術患者實施醫院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為湖南省中醫醫院中首例。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尹曉清介紹,由於心臟有較強的代償功能,主動脈瓣狹窄早期可以沒有很多不適,患者一旦出現症狀,病情將迅速進展,有猝死的可能,2年內超過一半的患者會死亡(死亡率50%),並且主動脈瓣狹窄往往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手術置換瓣膜。
  • 心臟手術不開胸!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尹曉清教授團隊為患者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日前,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67歲的二次手術患者實施醫院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為湖南省中醫醫院中首例。但是李大爺年齡偏大,基礎疾病多,體質瘦弱,並且是再次手術,傳統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多採用胸骨正中切口(長約20釐米),患者無法耐受。經心胸血管外科專家及相關團隊會診後,決定為李大爺進行不開胸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 心臟外科微創手術切口小,還兼顧美容,省人醫這位醫生拿下大獎!
    崔勇獲獎的手術全稱為:胸腔鏡輔助經右側肋間微創多瓣膜手術。這是一種心臟微創手術。前段時間,70多歲的鄧大伯剛接受了這個手術:他的心臟瓣膜老化退化,導致主動脈瓣和二尖瓣兩個瓣膜功能嚴重損害,手術中,只用5釐米小切口,就一次給鄧大伯的心臟換兩扇「門」。
  • 心臟外科微創手術切口小,還兼顧美容,省人醫這位醫生拿下大獎
    崔勇獲獎的手術全稱為:胸腔鏡輔助經右側肋間微創多瓣膜手術。這是一種心臟微創手術。前段時間,70多歲的鄧大伯剛接受了這個手術:他的心臟瓣膜老化退化,導致主動脈瓣和二尖瓣兩個瓣膜功能嚴重損害,手術中,只用5釐米小切口,就一次給鄧大伯的心臟換兩扇「門」。一次給心臟換兩扇「門」,只要5釐米小切口,70歲大伯一下子鬆口氣 !
  • 無需開胸 微創技術為患者換「心門」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 通訊員/唐江株洲日報訊 因為心臟「閥門」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患者言嗲嗲被胸悶、氣喘折磨得痛苦不堪,加上無法承受傳統開胸鋸骨換瓣手術帶來的創傷打擊,他曾經艱難度日。近日,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及時通過微創介入技術,不開胸就為其替換了心臟瓣膜。這是我省地市級醫院首例,標誌我市的心臟介入治療水平再上新臺階。言嗲嗲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冠心病等,由於病情嚴重,必須進行手術。前段時間,他因胸悶氣促急性病情發作,再次住院治療。「若把心臟比作人體的發動機,那主動脈瓣就是心臟泵血最重要的『閥門』。
  • 不開胸為心臟換「閥門」 這種手術首次在紹興成功實施
    心臟與主動脈間的「閥門」壞了,不用打開胸腔,開個小口子就能換一個。10月7日,從紹興市人民醫院傳來消息: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近日成功實施紹興市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填補了紹興市在該領域的空白。「這種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瓣膜病之一,在65周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達2%~7%,目前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無任何有效的藥物治療手段。」市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周軍慶說。「主動脈瓣膜位於心臟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是心臟的單向『閥門』。心臟收縮時,『閥門』會打開,讓血液順暢地流入主動脈;心臟舒張時,『閥門』會關閉,保證主動脈的血液不會倒灌進左心室。」
  • 健康|全國首例全胸腔鏡下 微創雙瓣置換手術在廣州完成
    但一直用藥保守治療的她近半年來發現胸悶氣促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 爬三層樓就氣喘籲籲 , 日常生活工作都受到的嚴重的影響 , 才尋思找權威醫院做微創心臟瓣膜手術。日前 , 全國首例全胸腔鏡下微創雙瓣膜置換手術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完成 , 唐女士手術當晚就順利脫離呼吸機 , 術後僅 4 天就康復出院。
  • 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七旬...
    隨著微創介入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瓣膜病患者可以享受不開胸就治療疾病的紅利。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是一種常見的瓣膜病,傳統治療中需要開胸打開心臟進行手術,而微創介入避免了「開心」帶來的風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日前完成了全國首例經心尖入路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73歲的袁大伯(化名)不僅做了首個「吃螃蟹」的人,而且術後1天就能下床行走,術後5天就出院了。
  • 首例!這家醫院再次完成高難度心臟手術
    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完成首例全腔鏡下二尖瓣瓣膜置換術8月4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在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黃煥雷主任主刀下完成首例全腔鏡下二尖瓣瓣膜置換術,手術取得成功,患者恢復良好。
  • 一次住院解決心臟兩個「閥門」重度狹窄
    先後使用PBMV和TAVR,一次住院微創手術解決心臟重症的兩大難題,在河南省尚屬首次!64歲的王阿姨家住南陽市臥龍區,性格開朗,兒女孝順,平時跳跳廣場舞,日子過得很幸福。然而1年前,王阿姨開始覺得身體有點異樣,不像以前一樣跳舞可以跳很長時間了,跳一會就要休息一下。
  • 「小切口」完成心臟「大手術」 湘雅醫院完成微創腔鏡雙瓣膜置換...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羅凡硯帶領團隊為其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合併血栓清除加左心耳縫閉手術,手術切口僅6.5釐米,術後第5天患者便順利出院,手術對其日後的運動、呼吸功能無任何影響。
  • 心臟兩個「閥門」狹窄,解決!
    7月2日,記者從華中阜外醫院了解到,近日該院結構性心臟病病區主任劉煜昊教授使用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術(PBMV)及經導管主動脈置換術(TAVR),僅讓患者住院一次便成功治療了一例風溼性心臟病引起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並重度關閉不全合併二尖瓣重度狹窄。
  • 「小切口」完成心臟「大手術」湘雅醫院完成微創腔鏡雙瓣膜置換...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羅凡硯帶領團隊為其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合併血栓清除加左心耳縫閉手術,手術切口僅6.5釐米,術後第5天患者便順利出院,手術對其日後的運動、呼吸功能無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