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莫奈已經是第二年了。在這白天看似溫暖,夜晚卻寒涼透骨,晝夜溫差近15℃的11月,莫奈還在孜孜不倦的打苞開花。
(秋天的莫奈)
秋日的溫暖總會令許多植物有短暫春天的錯覺,不知道莫奈是不是也這麼覺得。
相對於我陽臺上的其它月季,它真的是個極好的寶寶,儘管我不怎麼喜歡給它施肥,每年五波花也是沒跑的。
(去年五月的莫奈)
我喜歡莫奈的黃色條紋,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褪去變成白,映著粉紅,顯得明媚而又嫻靜,如少女由青春的活潑轉為成熟的溫柔。層疊的花瓣像婚禮的裙擺,開放時盛大而端莊。
(今年最早的一朵莫奈)
搬家後的陽臺光照有些不足,每日只有三個小時讓它沐浴在陽光下。開出來的花明顯有些脫色,好在無論什麼樣子,它依舊美。那段寒冷的日子裡,它也依舊努力開花,只不過冷而漫長的開花過程讓它長出了「鼻毛」,有一種小怪獸「史萊克」的既視感。
(新興切花「史萊克」玫瑰)
相對於花友群各種關於月季秋冬修剪的攻略來說,在我的小陽臺上,它們長成什麼樣子即是它們想要成為的樣子,所以我一般很少去修剪,除了跨越冬季步入春天時的摘葉強制休眠。還有就是春天發出芽時的疏芽,以免芽點過多肥力不足以供應所有枝條而出現盲枝。道理很簡單,就是摘掉弱的,曬不到太陽的。澆水每隔半月混點水溶肥,液體肥,讓它們長得更加健壯。
(四月下旬的莫奈)
花苞總是接連不斷的出現,隨著氣溫的攀升,開放的顏色和樣子也都越來越標準。
我總是喜歡在夜晚的燈光下看它,和光照充足的標準花不同,少了分明黃的熱烈,淡淡的暖黃色顯得安靜而又充滿親和力。
今年春天有幸養出來一支開了好幾朵花的莫奈,也算是額外驚喜了。雖然花顏色不那麼深,花頭太多,開放的姿勢也很挫,但也算是小小的成就了。
(五月的莫奈)
後來被我剪下插在了花瓶裡。
剪過之後天氣越來越熱,開的花就會變小很多。
(去年的夏天的莫奈)
熬過最熱的時期,步入秋天,它又會慢慢的發出花苞來,九月十月也能看到它的花。只不過,還是小而醜。
(九月末的莫奈)
這一次又有了花苞,溫度的變化讓它開放的時間變長,已經等了好幾天了,還是含苞待放的模樣。
越冷時月季在枝頭的時間就會越長,花瓣也會對應溫度相應的變厚,我的陽臺上有盆月季,曾經在冬天的枝頭整整掛了一個月。名副其實的塑料花。但是莫奈的塑料程度我還尚未曾感受過。
養莫奈兩個開花年,印象頗深,它花大豐花也勤花,少有病蟲,但梅雨季有些葉片會有黑色斑點而變黃脫落。相對於我的其它月季,它算是植株比較高大的直立的灌木月季。所以它需要的地盤也比其它品種要稍微多那麼一點。其它的,基本上挑不出毛病。
當然,有毛病的是我給它的環境。但在這光照如此不足的環境,它還能開花開得旺盛,它的優點便更加的突出。其實當時我只是因為它克勞德·莫奈的名號買了它,但兩年的陪伴讓我覺得,莫奈是非常值得我擁有的一款月季。
屏幕前的你,有沒有喜歡上莫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