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有多少,福報就有多少

2021-02-23 佛在人間法寶流通處

 點擊上方,長期關注...

前語:很多佛友還沒有養成點讚的習慣,如淨慧分享的善知識好,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邊「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長期堅持為佛友們整理分享善知識真的很不容易,感恩!🙏🙏🙏

佛說眾生皆苦,每個人雖然看似外表光鮮亮麗,神採飛揚,但是在其內心一定都有自己難以言表的苦衷。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不斷豐富,我們就越來越有此深刻的感悟。常說「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仔細回想起來,雖然自己通過一番努力和奮鬥,擁有了自己想要的很多東西,但是從整體而言,自己的人生依然擁有無數的缺憾。

每個人的一生都註定是無法完美的。這不僅僅是由外在的財富,名譽,地位等來決定,而是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變現。因此,佛說「萬法從心起」,如果我們的心真能做到完全的淨化,不為外物所動,你就不會產生如此多的煩惱和業障了,一切都將清澈見底,一覽無餘。

俗語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管你是出於何種目的,或者為了報答父母和祖輩之恩,或者為了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又或者為了向他人證明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都希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業。

也許並沒有這麼驚天動地,但是如果能在自己專注的領域做出些許驕人的成績,能給世人帶來利益或者幫助,這一定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自己也會因此得到無限的寬慰與滿足。而這一切都需要自己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堅持奮鬥,還要吃盡各種苦頭,方能有所小成。

平時人們的閒聊中,時不時會脫口而出「福報」兩個字。如果所有外在的物質或成就並不能成為自己人生成功的證明,那麼一個人倘若能做到「五福臨門」,那麼他的人生就可以說趨於完美了。可是,古往今來,真正能做到「五福俱全」的人又有多少呢?

按照古人的定義,這五福分別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和善終。長壽和富貴很好理解,所謂「康寧」就是指家康國寧,也就是要生長在和平年代,沒有戰爭,沒有災難。所謂「好德」就是一個人要擁有完美的德行。「善終」就是佛教中所說的安詳往生,如果再延伸一點,當一個人死後,能留下一個好名聲,子孫後代都能蒙福受益,享用不盡,這就是最好的「善終」了。

縱觀這「五福」,能做到的人能有幾個呢?其實,它們都需要自己付出不斷的努力而獲得。比如富貴,如果你不去拼搏,財富會從天而降嗎?再說「長壽」,如果你不注重身體的鍛鍊,保持身心平和,不能很好的修身養性,能做到益壽延年嗎?國家和社會的穩定看似與自己無關,但是國是千萬家,如果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和諧,那麼國家也就自然能安泰。自己的德行也是需要長期不斷的修煉和薰陶,不斷的自我完善的。

而在整個「修身、修德、修福」的過程中,你一定要吃很多「苦頭」,你要降服自己內心不斷膨脹的欲望,降服內心的「貪嗔痴慢疑」等惡毒,經過不斷的打磨,內在的真心本性才會顯露出來,如此,你能收穫的福報是無量無邊的。因此,你承受得了多少苦難,就一定能擁有多少福報,因為你在修行,在蛻變,在脫胎換骨,在轉凡成聖!

 命不可改,運卻可轉!

改名=改命?名重千金,你的姓名影響一生!


後語:微信改版了,之前點讚是點,現在是點右下角的「在看」,希望各位佛友看完後點「在看」,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重要提醒:微信大改版,推送時間線被打亂,別忘記,給「佛在人間法寶流通處」設為星標我們每天6點鐘,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我們修行 吃的苦難有多少 福報便有多少(廣欽老和尚)
    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願意吃苦
  • 人的福報皆有定數,牢記這兩句話,福報自然長久!
    有的人福報多一些,有的人福報會少一些,福報多的人好運就多,福報少的人厄運就多。要想守住福報,獲得更多的福一定要知道這兩句話才行。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也就是說福報的多少與因果是有關係的,善因種得多福報就大,惡因種得多福報就薄。第一句話:受苦就是在了苦。
  • 心中有多少恩,命裡就有多少福!
    一切由心照,心中有多少恩,命裡就有多少福!01因為善良,所以幸運《佛說無量壽經》上講: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之報,自有定數。有個寺廟,供奉著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供奉之地只有廟裡的住持和七個弟子知道。一日,那串念珠突然不見。住持對弟子們說:「不管你們誰拿走了念珠,只要放回原處,我便不會追究,佛祖也不會怪罪。」可弟子們紛紛搖頭。
  • 佛教:人的福報,確有定數
    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都是有定數的。如果你一直都在透支你的福報,早晚有一天會用盡的時候,福報用盡體現在你身上的就是諸事不順。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一個人有多少福報,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的皓首也。
  • 關於供燈你了解多少?怎樣供燈福報最大?
    關於供燈你了解多少?怎樣供燈福報最大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燈供養的具體內容。關於供燈你了解多少?怎樣供燈福報最大我們在家,以燈供養佛菩薩啊。會遇到以下幾個常見問題,有人問供燈只能供酥油燈嗎?電燈可以嗎?關於供燈你了解多少?怎樣供燈福報最大好了,那麼今天供燈的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
  • 南懷瑾的點撥:福報是有定數的,福報好時慢慢用、省著用
    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想要有三兩的黃金,必須要有四兩的福報去承載。「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修得來的。所以不要小看那些成功人士、百萬富翁,他們都是有福報才能承載住自己的財富。相傳, 曾經有個國王,發現整個國家貧富差距非常大,便下了一道強制命令。他要求全國所有富人都把自己的財產拿出來,平均分給窮人,讓每個人的財富都等同。在國王的壓迫下,富人都平均分出了自己的財富。
  • 佛教:有大福報的人,往往擁有四大財富,看看你有多少
    若是細心觀察,會發現這世上有許多富豪,也一樣有著諸多煩惱,並不是人生充滿了幸福快樂。因此有錢,不能真正算是福報,也不一定能使人幸福。錢財並不是萬能的,一心求財只會使自己變成金錢的奴隸,人生有許多東西其實比金錢更可貴。佛說:「無疾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無為第一安。」
  • 人這一輩子,福報或有定數,懂得分享,福報滾滾來
    人生一輩子,能夠擁有多少福報,實際上是有定數的,不是無限增長的。人生能夠 享多少福,要失去多少,或是付出多少,是相對平衡的。誰要是打破了這樣的平衡,就心理不平衡了,感覺不快樂了,漸漸地迷失了自我。人這一輩子,福報皆是有定數的,錢多錢少,夠用就好,錢多了,反倒不是好事。人這一輩子,需要多少錢,才夠一輩子用?
  • 每個人命裡的福報,其實都是有定數的
    師父說:吃苦乃是了苦,享福實為消福。俗話說:吃虧是福。吃虧是暫時的,不會吃虧到底,最終會轉化成福報。珍惜福報的人,福德的源泉才不會斷絕。惜福與造福同等重要,千萬不要將自己的福報享盡,每個人的福報可是有定數的。佛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 決定福報的三大要素
    施捨必然可以產生福報,可是福報的大小不是我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它受到下列三個要素的影響:1、施捨的東西—東西越難得越貴重,所產生的福越大。2、施捨時的心地—心地越清淨則福大。布施希望同報則得福少。為了名利而施捨則福報小。布施時為人所知(陽德)得福小。布施時不為果報則福報大。3、接受施捨的對象—對方的智慧、品德越好,則施捨的福報就越大。布施聖賢一錢,勝過布施凡夫千萬錢。
  • 釋淨空:一個人有沒有福報,就觀察他的度量
    一重一重的夢,六道的夢醒了,還有四聖法界的夢;四聖法界的夢醒了,還有實報土的夢;實報土的夢醒了,才真正沒事了。六道夢醒了是小乘、阿羅漢、闢支佛;十法界夢醒了,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夢醒了,這才是真正無上菩提,回歸自性。這一個圈子繞得很大、很大,無法想像,很不容易醒過來啊!醒過來這是大幸,了解它的真相,然後才知道,世出世間法一場空,這個裡頭享福、受罪都是冤枉的。
  • 福報好的人,有這四個特徵,有沒有你?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有的人生而富貴,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擁有享用不盡的資源,一生活得快樂得意;有的人生而貧窮,一生命運曲折,始終生活在生活的底層,這就是福報的不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生命的因果定律,真實不虛;福報好的人,是自己今生和過去生善行功德的成就,才會有人生的好命好運,與其羨慕嫉妒別人的生活,不如好好修養自己,多去積德行善,讓自己的人生也變得美好;福報好的人會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一、家境好,不缺錢。
  • 沒有福報,連善事都做不了!應如何修福報!
    1、成就事業需要福報有些人很想為弘法利生做一些事情,但因沒有福報,所以經常出現各種違緣:有時四大不調,有時內心煩惱湧現,有時受到惡友誘惑,這樣就很有可能中斷自己的發心;而有些人,他們很想在寂靜處好好依止善知識聞思修行,但往往出現一些預料不到的違緣,最後也不得不離開,這些都是福報不夠的原因所致。
  • 穿越聖經220 | 人生有多少正經歷的苦難試探?又有多少是試探的結果?
    其中有兩個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就是用各種享樂方式,引發人對物質和肉體私慾的渴望追求,使人生發貪婪沉迷之心,難以自拔;另一個就是用權力、地位、名望誘惑人,讓人迷失方向;第三個方面與其說魔鬼在試探人,不如說是在試探神的忍耐力。因為魔鬼常常藉著天災人禍、人生各樣的患難叫人相信:沒有神!天地萬物間沒有神在掌管;縱然有神,人也不過是螻蟻,不會被神所眷顧。
  • 心中有多少感恩,命裡就有多少福
    生活,就是朝起暮落的輾轉,人生,就是月缺月圓的浮沉,行於塵世,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人生的陽光和雨露。
  • 人生最大的福報是遇到佛法,修習佛法
    無論金錢名利、權勢地位,或各種物質方面的享受,都驅使著人們無休止地執求追逐和拼命撈取……至於得到得不到,得到多少,這與你有無福報,及福報的大小有直接關係。若你沒有那個命,即便你付出再多,結果也不會如你所願。若你官運亨通,榮華富貴,這福報是你前所修來的,雖有前因後果,但也離不開你今生努力爭取。你造了多少因,就會有多少果。有善果必有行善的因,有惡行就有作惡的果,這一切皆自作自受。
  • 日行三善,福報才會越來越多
    人生有多少的善行就會有多少的福報,一切福田根植於心間,日行三善,福報才會越來越多。想要修福,首先先要行善積德。日行三善,福源滾滾第一善是心善,無論遇見什麼人經歷什麼事情心一定要善,千萬不要有傷害別人的念頭,存善心才會迎好福。有多少的福報就看有多少的善心,心都不善了自然也就修不了福氣。心是福氣的園田,心越好修的福就會越多。
  • 您有多大的福報,才能看到此文?
    放下自己的固執己見,寬心做人,捨得做事,贏的是整個人生;多一份平和,多一點溫暖,生活才有陽光。把情當情,才有真感情;平等互愛,才有真人心。福 禍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福禍無門總在心,作惡之可怕,不在被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
  • 真如老師法語│苦難背後的真相
    我們凡夫看事情,就會看現在的苦難,但是實際上,你正在做最輝煌的事情,你正在擺脫苦難的過程。如果能夠常常這樣,提起這樣意樂的話,你們在遇到現實困境的同時,你還能夠感覺到一種像 師父那樣的燦爛的笑容。其實 師父每一個燦爛的感覺常常是在最苦的時候發出來的,常常都在大家覺得哀鴻遍野、走投無路,師父就會發出燦爛的微笑,或者說會抉擇出這種苦難的生涯對我們生命的稀有力,所以師父他會成為一個永遠打不倒的人,因為什麼呢?因為他正確地抉擇出因果,他不會迷失在事項,不會迷失在一些人見解當中,他永遠用最犀利的眼光,用最精確的目光,注意腳下的一步。腳下的每一步通向哪裡呢?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