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民喝上本土產百威!百威亞太首家「綠色智能」啤酒工廠開業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20-12-19 16:4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謝甜泉 通訊員 吳正輝

12月18日上午,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經開區)單體投資額最大的製造業外資項目——百威溫州工廠正式開業運行。現場,物流車隊載著「溫州釀造」的百威啤酒緩緩駛出工廠,首次從溫州運往全國各地市場,而溫州市民也能喝上本地釀造的百威啤酒。

百威溫州工廠位於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經開區)金海三道,佔地面積500畝,擁有兩條瓶裝生產線和一條聽裝生產線,年產能達60萬噸,生產的啤酒品牌包括百威、哈爾濱、雙鹿、雁蕩山等。此前,溫州工廠已於今年10月19日成功投料,生產的第一批瓶裝啤酒已於今年11月26日正式面向市場。

百威溫州工廠開業,標誌著全球知名啤酒釀造企業與中國創業創新之都,攜手結出產業轉型的新碩果。據悉,該工廠是百威在亞太地區布局的首家以「綠色智能」為主題的新型啤酒工廠。在綠色方面,生產線採用無土過濾、風光儲一體能源供應、中水回用等技術,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與節能減耗;智能方面,通過對生產線數字賦能、技術賦能,實現了生產流程管控、質量檢測、倉儲物流等環節自動化。通過這些核心「黑科技」,百威溫州工廠將在安全、質量、數位化和效率等方面打造成為百威全球標杆工廠。

作為單體投資額最大的製造業外資項目,百威溫州工廠項目的落地投產得益於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經開區)「用心」的營商環境。現場,百威亞太聯席主席兼執行長楊克感謝溫州的大力支持與真情服務。他表示,在溫州建設「智能綠色」新型啤酒工廠,是百威積極開拓未來市場、實現增長目標的重要戰略布局。百威將充分運用經銷商網絡和產品品質優勢,與溫州深化對接合作,譜寫共贏新未來。

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徐蓬勃表示,將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營商環境,一如既往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讓企業發展創新更有活動、發展更加強勁,同時也希望百威能持續看好溫州項目,進一步增強信心,擴大投資,儘快啟動二期項目建設。

目前,百威溫州工廠已與多家溫州當地公司建立了成功的合作夥伴關係。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經開區)的新材料公司昇興博德公司明年將為百威溫州工廠提供鋁瓶,而位於溫州平陽的廣源公司將為百威工廠提供外包裝紙箱。百威(溫州)啤酒有限公司作為外資龍頭項目,將吸引一批產業鏈項目集聚發展,帶動一批傳統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為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1608367356000

相關焦點

  • 賦能綠色智造 共釀溫州新篇百威首家「綠色智能」啤酒工廠正式開業
    來源標題:賦能綠色智造 共釀溫州新篇百威首家「綠色智能」啤酒工廠正式開業 (2020年12月18日,浙江溫州)近日,溫州浙南沿海先進裝備產業集聚區內單體總投資最大的製造業外資項目—— 百威溫州工廠,即百威(溫州)啤酒有限公司,
  • 賦能綠色智造 共釀溫州新篇 百威首家「綠色智能」啤酒工廠開業
    、百威亞太供應鏈與物流副總裁程衍俊、百威亞太人事副總裁錢紅孫、百威亞太市場副總裁車祁、百威亞太採購及可持續發展副總裁楊凱、百威亞太物流副總裁Rodrigo Moraes Rodrigues、百威亞太信息技術和業務服務副總裁Wouter Peeters等嘉賓出席開業儀式,共同見證了百威溫州工廠開業這一新裡程碑。
  • 賦能綠色智造 共釀溫州新篇 百威首家「綠色智能」啤酒工廠正式開業
    未來百威將堅持綠色智能雙化合一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也希望溫州工廠和當地社區能夠共同蓬勃發展、欣欣向榮,共釀溫州新華章。」    比利時駐華大使高洋出席致辭  「可持續啤酒」構築綠色經濟  百威溫州工廠是百威首家以「綠色智能」為主題的啤酒工廠,工廠將以綠色發展保障生產過程和產品的節能環保。
  • 啤酒「江湖」生變,百威不再一家獨大
    近日,一封由百威亞太公司員工發起「彈劾」CEO楊克的「聯名信」在圈內流傳。上述事件的緣起,是由於百威亞太公布的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分配方案,而深層次原因,則被認為是百威亞太的業績不盡人意。這一點,從「聯名信」內容中可見端倪:「2019年是百威亞太中國業績近十年最差的一年,卻是楊克收入最高的一年。」
  • 啤酒業競逐高端紅利 國內巨頭蠶食百威亞太市場
    來源:中國經營報啤酒業競逐高端紅利 國內巨頭蠶食百威亞太市場本報記者/黨鵬/成都報導入夜的成都錦江旁339綜合體附近的網紅貳麻酒館,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氣。雖然入座的客人只有一半,但是桌子上擺放的啤酒瓶,讓啤酒行業盼望的夜場消費正式回歸。
  • 百威亞太CEO的直播首秀,他推薦了這款啤酒!
    小食代介紹過,目前,百威在全球擁有超過500個啤酒品牌,在中國市場擁有超過20多個品牌。資料顯示,百威昕藍啤酒誕生於1982年,是全球最具價值啤酒品牌之一,其產品為小麥發酵啤酒,採用低溫冷濾工藝,低溫保留啤酒原鮮,雙膜冷濾篩除細小雜質。
  • 高端啤酒龍頭百威亞太(01876)業績之殤:前三季度收入、淨利潤再現...
    從市值上看,超過3000億港元的百威亞太,遠遠超過其他啤酒股,第二名華潤只有約1500億港元,是百威這個「外來客」水土不服還是實力不佳呢?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百威亞太的業務按地區劃分可分為亞洲西部地區和亞洲東部地區,其中西部地區包括中國和印度,東部地區則主要為韓國。從收入貢獻看,來自中國地區的收入佔比接近九成,因此中國地區的啤酒市場顯著影響著百威業績。 實際上,自啤酒行業經歷市場整合期之後,中國啤酒銷量便進入低速增長期。
  • 疫情之下啤酒巨頭也扛不住了 百威亞太一季度巨虧3億
    來源:中國基金報「啤酒巨頭」百威亞太也沒能躲過疫情的影響。5月7日早間,百威亞太披露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集團總銷量減少42.3%,收入由於銷量減少而下降39%,一季度淨虧損4100萬美元(近3億元人民幣)。
  • 百威亞太2019年銷量淨利雙雙下滑 市值跌逾1200億港元
    百威英博創立於1366年,總部位於比利時,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釀造企業,也是美國第二大鋁製啤酒罐製造公司。百威亞太在全球30多個國家擁有工廠,其產品行銷130多國。旗下品牌包括貝克啤酒、中國哈爾濱啤酒、百威啤酒、時代啤酒及科羅娜等500多個品牌。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時間財經表示,百威亞太主打高端,但整體產品布局其實能覆蓋到80%的消費者。
  • 厲害了,百威中國在福建開啟這項……
    1 愛心助「荔」,惠農創收 作為福建市場上的知名啤酒品牌,百威旗下的雪津荔枝啤酒纖體罐在福建一經上市便廣受好評。該啤酒選取福建本土新鮮荔枝作為原材料之一,不僅洞悉當地人文,更秉承「待人真、一起拼、互相挺」的福建精神,藉助品牌特色,為果農拓展銷路。
  • 百威亞太內憂外患都是業績惹的禍
    對此,專家表示,百威亞太內憂外患都是業績惹的禍。近期百威亞太中國市場業績受損,以及2019年營收利潤雙雙下滑,主品牌百威代表的高端組合在中國銷量下跌。疫情之下百威「肉眼可見」的損失,或許只是「聯名信」的導火索。百威在中國中高端市場優勢的削弱,才是此次員工備感「危機」的深層焦慮。
  • 首批20臺三一重卡交付全球知名啤酒品牌百威
    百威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啤酒品牌,也是全球領先的啤酒製造商。1876年誕生於美國,至今已140餘年,其品牌以過硬的質量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世界最暢銷、銷量最多的啤酒,長久以來被譽為是「啤酒之王」。2020年12月18日,三一重卡正式成為百威啤酒運輸的專用車輛,這也標誌著三一重卡為進軍高端物流運輸市場的布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2020開年遭遇「黑天鵝 」,華潤啤酒拿什麼打敗百威亞太?
    華潤啤酒CEO侯孝海表示,「國內啤酒競爭已經進入決戰階段。華潤啤酒從大到強,決戰就需要在高端啤酒方面打敗百威。」華潤啤酒打敗百威的底牌來自哪裡?業內普遍認為,華潤啤酒「叫板」百威的底牌源於喜力。那麼,喜力能否成為華潤啤酒手中的一張王牌?
  • 百威亞太 「內憂外患」:員工上演「逼宮」大戲 高端市場遭圍困
    本報記者 許禮清 李向磊 北京報導近日,百威亞太(01876.HK)內部上演了一出「逼宮」大戲。4月7日,一封由百威亞太公司員工發起「彈劾」CEO楊克的「聯名信」在圈內流傳。據了解,部分員工藉由「聯名信」向百威英博執行長薄睿拓以及百威亞太董事會「控訴」楊克疫情期間無作為,並公開反對公司向亞太區總裁楊克等人授予4972萬的期權和1608萬的限制性股票分配方案。隨後,「被控訴人」楊克以一封內部信回應。楊克在信中表示,對公司員工疫情期間的支持感到驕傲,為激勵員工所做貢獻,藉此發布了員工加薪計劃,一線員工漲薪10%。
  • 百威亞太:一季度虧損近3億 下半年或可恢復收入增長
    但百威亞太預計二季度有望恢復至正常運營水平。百威亞太 5月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20年一季度,百威亞太實現收入9.56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的16.06億美元減少了約6.5億美元,按照百威亞太公布的統計口徑同比下滑了39%。
  • 「優等生」百威亞太上市首份成績單為何變了樣
    2019年9月30日,全球最大啤酒商百威亞太赴港上市成功,一時之間成為了當時港股市場新股中最閃亮的「一顆星」。閃到什麼程度呢?它是去年僅次阿里巴巴的一筆IPO,上市三天市值就逼近4000億港元!正如百威亞太萬眾矚目的上市之舉一樣,堪稱「優等生」的百威亞太上市之後的首份年報同樣引人矚目。
  • 國產啤酒要站上消費升級風口(品牌論)
    於是,早年間中國市場出現「一城一啤」的局面:北京五星、上海力波、天津長城、重慶山城、廣東珠江……全國各地甚至縣裡都有自己的啤酒廠。這種情況下,啤酒企業想發展壯大、擴大銷售半徑,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併購當地啤酒品牌。因此,改革開放後中國啤酒市場的發展史,某種程度上就是一部群雄逐鹿、「大魚吃小魚」的兼併史。
  • 一季度營收下降39%,中國市場收入、銷量均縮水超4成,百威亞太期待...
    這是導致百威亞太西部地區收入整體下滑的主要原因。從下滑幅度來看,百威亞太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下滑度超過其它幾個啤酒品牌。青島啤酒第一季度營收62.9億元,同比下降20.9%;燕京啤酒第一季度營收20.05億元,同比下降41.86%;華潤雪花1-2月營收同比下降26%左右。
  • TSINGTAO1903青島啤酒吧濟南旗艦店開業,新鮮啤酒工廠直供
    明成府內,大明湖畔,濟南,這座以而泉聞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TSINGTAO1903青島啤酒吧的到來,變得調「啤」起來。11月6日,TSINGTAO1903青島啤酒吧濟南旗艦店正式開業。
  • 百威英博以紙板替換啤酒包裝的塑料基材
    百威英博公司在英國和愛爾蘭的百威啤酒釀造集團已經去除了包括百威啤酒、Bud Light和Stella Artois在內的整個罐裝啤酒的啤酒包裝上的塑料環。該組織於去年9月宣布了刪除所有塑料環的雄心。2020年底,百威將淘汰其英國產的啤酒的一次性塑料環百威啤酒公司表示,到2020年底,百威啤酒將淘汰其英國生產的啤酒品牌的一次性塑料環。據悉,百威啤酒集團花費630萬英鎊用於升級其在英國的生產設施,以提供一次性塑料的替代品,其中包括可回收紙板、包裝紙和包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