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亞太2019年銷量淨利雙雙下滑 市值跌逾1200億港元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百威亞太2019年銷量淨利雙雙下滑 市值跌逾1200億港元

2月27日,「啤酒巨頭」百威亞太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計算匯率影響及範圍變動後同比下滑2.9%;實現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8.98億美元,同比下滑6.3%;總銷量93.17億公升,同比下滑3.0%。

百威亞太將下滑歸結於夜生活渠道持續表現疲軟、韓國市場消費者熱情減弱等因素。該公司表示,亞太地區東部區域在2019年面對艱難的經營環境,銷量、收入及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雙雙下跌。

受此影響,多家投行下調百威亞太的目標價。摩通下調其目標價3%,由32港元下調至31港元;瑞信下調百威亞太盈利預測2%-3%,目標價由26.2港元降至25.5港元,維持「中性」評級;大摩下調對百威亞太今明兩年盈利預測分別23%及10%,降其股份目標價,由32港元降至30港元,維持「增持」評級。

2019年,百威頂著「亞洲最大啤酒公司」的頭銜成功在港股上市。9月30日,百威亞太正式掛牌交易後,在10月9日創下上市新高32.65港元,總市值高達4310億港元。之後,該公司股價震蕩回落,截至2月28日收盤,股價為23.4港元/股,總市值3098.95億港元,較最高位跌去1200多億港元,相當於一個華潤啤酒的市值。

資料顯示,百威亞太是百威英博子公司。百威英博創立於1366年,總部位於比利時,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釀造企業,也是美國第二大鋁製啤酒罐製造公司。百威亞太在全球30多個國家擁有工廠,其產品行銷130多國。旗下品牌包括貝克啤酒、中國哈爾濱啤酒、百威啤酒、時代啤酒及科羅娜等500多個品牌。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時間財經表示,百威亞太主打高端,但整體產品布局其實能覆蓋到80%的消費者。只是其渠道方面,市場廣度和渠道深度的布局確實都還做得不到位,例如在長江以北地區,百威的覆蓋還不夠。但百威亞太略顯疲態後並不會進一步下沉市場,與華潤、青島「近身肉搏」,因為百威亞太要急於還錢。

替母還債

百威亞太上市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2019年7月5日,百威亞太宣布在港交所IPO,擬最多募集764.47億港元,若按此計劃,這將會是2019年全球最大手筆的IPO。但是7月14日,公司宣布基於考慮多項因素,擱置上市計劃。

直到兩個月後,9月18日百威亞太再度發出上市申請,此次目標融資至多379億港元,較第一次計劃縮減了一半,但仍然是今年全球第二大IPO。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上市,百威亞太剝離了相對成熟的澳洲業務,引入新加坡主權基金GIC作為基石投資者。

百威亞太兩次赴港上市,主要看中了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其中中國地區更是主力。據國盛證券研報披露,按2018年數據測算,以消費量計,百威中國市場份額16.2%,位居23.2%的華潤雪花和16.4%的青島啤酒之後。

除了百威亞太看重亞太地區的市場外,招股說明書中也表示,百威亞太上市募資所得款項淨額將全數用於償還債務。

近幾年來,百威英博因持續性收購已負債纍纍。2016年百威英博收購了世界第二大啤酒商南非米勒,這是全球啤酒史上最大的併購案,一舉奠定百威英博的全球啤酒霸主地位。但巨大的收購成本,也是造成如今債臺高築的原因。

根據百威英博披露的企業財報數據,截至2018年6月30日,百威英博淨債務高達1042億美元。為了減輕負債壓力,百威英博已經宣布2018財年的分紅將減少50%,節約出來的40億美元將用來償還企業目前所負擔的巨額債務。

據財經報導,百威英博還在國外市場先後收購了澳洲網上零售商、韓國精釀酒廠、藍妹啤酒等;在中國市場,百威英博與哈爾濱牽手後,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嘗到甜頭,百威英博陸續收購了哈啤、雪津、雙鹿、金陵、三泰、牡丹江等一些列國產啤酒品牌。

接連不斷的巨資併購,使得百威元氣大傷,債務攀升。在朱丹蓬看來,百威英博收購南非米勒後,現金流相對緊缺,短時間內彌補資金吃緊的問題很困難,所以百威英博將優質的亞太版塊拆分進行單獨上市,可以受到資本端的追捧以及青睞,很大程度上能夠解決資金問題。從微觀的角度,拆分後的股價、資金以及利潤都有很好的支撐,在亞洲市場消費升級的紅利中,百威英博的調性和產品結構能夠很好地匹配整個亞洲版塊的消費升級需求。

誰執牛耳?

隨著百威亞太登陸港股,中國市場的前三大啤酒品牌——華潤、青島、百威終在港股聚齊,將會在同一起跑線上一較高下。部分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赴港上市的成功,百威亞太也將根植中國市場,此舉將促使國內高端啤酒格局不斷變化。

如今,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燕京啤酒以及百威啤酒逐漸形成「四足鼎立」的格局,華潤雪花已通過併購擴張的外延式戰略成長為全國性品牌企業;青島啤酒也突破區域助力全國化不斷推進;燕京啤酒根植北京和內蒙古兩大主要市場;百威啤酒在高端啤酒細分市場表現不凡,2018年其高端市場已佔據近一半的市場份額。

中國市場在2018年喝掉的488億升啤酒中,百威佔據16.2%,位居第三,前兩位分別是華潤雪花和青島啤酒,市場份額分別為23.3%和16.4%。招股書顯示,百威亞太旗下50多個啤酒品牌中,有近60%是高端及超高端品牌。2018年中國市場消費的80億升高端及超高端啤酒中,百威佔比為46.6%,遠超青島啤酒和華潤雪花的14.4%和11.0%。

酒類分析師蔡學飛對時間財經表示,國內之前的主流啤酒是淡啤,近幾年的原漿、精釀等屬於高端啤酒,現在國內啤酒的高端化主要是「新概念」的高端化。隨著消費小眾化、多元化,伴隨著整個食品行業的消費升級,高端啤酒市場也在快速擴容。

蔡學飛還稱,啤酒品牌品質化、品牌化的回歸也促進了高端品牌的發展,「從2016年開始,雖然啤酒行業處於徘徊狀態,高端啤酒總量卻一直在增長,主要是通過年輕群體消費的場景化,夜場增長幅度很大」。他認為,體育營銷也是帶動高端啤酒擴容的原因之一。

GlobalData數據顯示,高端化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啤酒市場的結構性趨勢。在2013年至2018年,亞太地區的高端及超高端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9%,遠高於特價以及主流啤酒的增速。預計未來五年(2019年-2023年)高端及超高端啤酒的複合年增長率為5.6%。

融資諮詢劉曉威對時間財經表示,青島啤酒等國產品牌與百威啤酒的高端化相比,在規模、價值體系塑造、品牌三個方面仍然有差距。在規模上,百威是規模化高端,國內品牌是力求高端規模化。在價值體系塑造方面,百威是價值競爭,國內品牌仍然處於價格競爭。再從品牌上來看,百威的品牌塑造更能貼近和引領目標消費群體的消費形態,更貼合高端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生活形態和消費調性,這也是百威常年從事高端啤酒運營方面積累的結果。

百威、華潤、青島均在加碼高端啤酒。其中,青島啤酒方面曾公開表示,公司近幾年持續發力高端,將繼續推進轉型升級、提升產品結構。據了解,青島啤酒一直都主打國產品牌的自主高端化,先後研發出「經典1903、全麥白啤、原漿、皮爾森、青島啤酒IPA」等產品。招商證券發布的研報提到,高端化進程是核心邏輯,中高端持續放量使得青島啤酒利潤增速中樞有望加快。

華潤啤酒在收購喜力之後,中高檔啤酒給其利潤提升貢獻了很多力量。該公司還對勇闖天涯系列進行升級,推出中檔以上的SuperX提高售價,之後又推出匠心營造高端啤酒。華潤啤酒在2019年上半年報中也提到,華潤啤酒的中高檔啤酒銷量同比增長7%,使整體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上升4.5%。

「我們習慣稱之為五大啤酒巨頭,但是從市場佔有率上來說,燕京和嘉士伯已經落後很多了。」朱丹蓬表示,未來啤酒巨頭之間的競爭,一定是高端化產品之間的競奪。從當下來看,華潤、青島和百威在這一領域已經覓得先機,未來它們市場佔有率的優勢可能會進一步拉大,並不排除行業演變成「3+2」的市場格局。

(文章來源:時間財經)

(責任編輯:DF520)

相關焦點

  • 銷量下滑 增長緩慢!「優等生」百威亞太上市首份成績單為何變了樣
    2019年9月30日,全球最大啤酒商百威亞太赴港上市成功,一時之間成為了當時港股市場新股中最閃亮的「一顆星」。閃到什麼程度呢?它是去年僅次阿里巴巴的一筆IPO,上市三天市值就逼近4000億港元!正如百威亞太萬眾矚目的上市之舉一樣,堪稱「優等生」的百威亞太上市之後的首份年報同樣引人矚目。
  • 百威亞太:一季度虧損近3億 下半年或可恢復收入增長
    而其一季度業績顯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整季收入下滑39%,一季度淨虧損4100萬美元(近3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市場收入下滑45.4%。但百威亞太預計二季度有望恢復至正常運營水平。百威亞太 5月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20年一季度,百威亞太實現收入9.56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的16.06億美元減少了約6.5億美元,按照百威亞太公布的統計口徑同比下滑了39%。與此同時,一季度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也損失慘重,雖然已經採取了積極的電商銷售策略,但依然難以減少疫情對傳統渠道的影響。
  • 港股異動|百威亞太(1876.HK)跌近3%再創新低 市值三個月蒸發逾千億...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月13日丨百威亞太(1876.HK)今日盤中觸及24.4港元再創上市新低,現報24.8港元,跌2.94%,較招股價27港元跌逾8%,最新總市值3284億港元,較3個月前市值已跌逾1000億港元。
  • 疫情之下啤酒巨頭也扛不住了 百威亞太一季度巨虧3億
    5月7日早間,百威亞太披露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集團總銷量減少42.3%,收入由於銷量減少而下降39%,一季度淨虧損4100萬美元(近3億元人民幣)。由於披露的一季報不及預期,百威亞太今日開盤大跌至4.37%,截至午間收盤,報21.15港元,跌2.76%,最新總市值為2801億港元。
  • 瑞麗醫美28日上市:暗盤暴漲150% 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12月24日消息,瑞麗醫美赴港上市,瑞麗醫美公布配售結果,公司定價0.4港元,一手中籤率3%,公開發售超購385倍,創升融資為獨家保薦人,預期股份將於2020年12月28日於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據富途證券暗盤,瑞麗醫美暴漲150%,報價1港元,市值有望超20億港元。瑞麗醫美是一家浙江醫美服務供應商,主營業務為美容外科服務、微創美容服務、皮膚美容服務。
  • 百威亞太CEO疑似被員工聯名「逼宮」 其高端品牌去年在中國銷量下跌
    但在近期中國市場業績受損,以及2019年溢利下滑、主品牌百威代表的高端組合在中國銷量下跌的背景下,這份股權激勵方案的發布,似乎略顯「不合時宜」。根據其2019年年報,百威提示,受疫情影響,除電商渠道大幅加速增長外,其夜生活渠道幾乎停止,餐廳的活動亦非常有限,自零售渠道需求大幅減少。
  • 陷撒尿門的百威:1天賣10億,年營收茅臺5倍,掌科羅娜等500品牌
    儘管證實是「惡搞」,但媒體留意到,7月3日,百威啤酒港股上市公司百威亞太早盤報22.55港元,微跌0.22%。▲圖源:雪球之後收盤時,百威亞太股價沒漲也沒跌。畢竟,百威啤酒的母公司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被稱為「啤酒之王」,一則「惡搞」消息的影響比較有限。
  • 好酒也怕巷子深,百威亞太一季度銷量不及青啤
    所以,百威亞太一季度業績下滑已是必然事件。今年一季度,百威亞太營收淨利雙降,遭遇了史上罕見的寒冬。期內,公司收入為9.56億美元,同比減少39.0%;毛利為4.23億美元,同比減少47.8%;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正常化虧損為600萬美元,而2019年同期取得溢利2.59億美元。
  • 高端啤酒龍頭百威亞太(01876)業績之殤:前三季度收入、淨利潤再現...
    不過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啤酒龍頭的表現卻也有明顯差異,國產品牌華潤和青啤的回調力度顯然小於百威亞太。從市值上看,超過3000億港元的百威亞太,遠遠超過其他啤酒股,第二名華潤只有約1500億港元,是百威這個「外來客」水土不服還是實力不佳呢?
  • 百威亞太 「內憂外患」:員工上演「逼宮」大戲 高端市場遭圍困
    淨利、銷量雙降值得注意的是,「聯名信」發起人在信件中寫道:「2019年是百威亞太中國業績近十年最差的一年,卻是楊克收入最高的一年。」正如員工所說,日前百威亞太發布的拆分上市之後的首份年度財報顯示,2019年,在經歷兩度IPO、縮減半數融資目標才成功登陸港股的百威亞太,遭遇了利、銷雙跌。根據財報,2019年,百威亞太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67.4億美元下跌2.88%。
  • 市值漲破5000億港元,年內漲超90%!小米集團憑啥這樣牛?
    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收入535.38億元,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7.6%;經調整淨利潤為33.73億元,同比下降7.2%,但環比上漲了46.6%。受此消息刺激,27日早盤,小米集團股價一度暴漲近9%,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5000億港元大關。截至發稿,小米股價上漲6.47%,年內漲超90%。
  • 早報| 香港I.T去年虧損將超3億;奢侈品行業或因疫情損失逾1000億歐元
    其中香港及澳門珠寶鑲嵌首飾同店銷售跌幅為64%,黃金產品則減少67%,中國內地在兩項產品的同店銷售也分別出現50%及54%的下滑。截至周四收盤,周大福股價大漲7.26%至5.9港元,市值約為591億港元。
  • 香港化妝品龍頭莎莎預虧損5至6億 香港零售銷市場售額倒退至2008年...
    :佚名 | 字號:A+ | A- 【香港莎莎預虧5億】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3月零售市場的表現比2月更差,銷售額則倒退到2008年的水平,情況十分嚴峻。香港化妝品零售龍頭莎莎5月5日更預計,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年將錄得5億至6億港元的虧損。5月7日消息,美股周三收盤漲跌不一,道指跌逾200點。川普再度敦促重啟美國經濟,投資者預料美國更多州將解除居家隔離限制令。美國國會民主黨考慮推出新的應對病毒救援法案。美國4月ADP就業人數銳減2023.6萬,顯示就業市場已遭疫情重創。
  • 信利國際年報:2018年淨利7419萬港元
    因中國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按年下跌15.6%,及人民幣貶值,去年信利國際收入較2017年的207.33億港元減少約9.71億港元。
  • 一季度營收下降39%,中國市場收入、銷量均縮水超4成,百威亞太期待...
    來源:酒業家文丨酒業家 鄔益東百威亞太有點難受。5月6日晚間,百威亞太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銷量127.72萬千升,同比下降42.3%,實現營收9.56億美元,同比下降39%。但受有利的國家組合、中國持續高端化及韓國稅務改革所推動,每百升收入增長5.7%。這是繼2019年報「亮紅燈」之後,百威亞太持續「亮紅」。百威亞太怎麼了?
  • 百威中國業績下滑 或進軍功能飲料市場
    11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百威亞太中國事業部(以下簡稱「百威中國」)表示並未運營紅牛安奈吉。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向百威中國發去採訪提綱,截止發稿,企業並未給予回復。據財報顯示,百威亞太在今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均出現下滑的同時,中國市場也出現下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百威中國運營紅牛安奈吉,是看中了功能飲料市場的利潤。
  • 高盛:百威亞太(1876.HK)業績符預期 維持「買入」評級
    來源:格隆匯高盛發表報告表示,百威亞太(1876.HK)公布去年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EBITDA)錄21.21億美元、期內純利8.98億美元,大致符合該行預期;百威亞太去年第四季EBITDA按年下滑4.4%,優於該行預期,主要來自亞太西部地區業務按年增長
  • 早報| I.T去年虧損或逾7億港元
    據數據顯示,成立於 1992 年的 Lagardère 在 2019 年創造了 72.1 億美元的收入。過去 10 年,該集團縮減了雜誌出版領域的業務規模,但仍持有《Elle》品牌授權業務。截至報告期末,萊爾斯丹共擁有441家零售門店,較上年淨減少85家。 滔搏2019財年利潤逾23億元 中國最大運動鞋服零售商滔搏日前發布截至2月29日的財年業績報告,期內其收入同比增長3.5%至336.9億元,淨利潤同比上漲4.7%至23.04億元。
  • 淨利下滑逾7成 味千拉麵該如何挽回消費者信心?
    淨利潤大幅下滑3月31日晚間,主打日式拉麵的上市公司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0538.HK 下稱「味千拉麵」)發布2019年報。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總營收25.65億元,同比增長7.9%,稅前淨利潤為2.31億元,同比下滑65%,歸屬於股東應佔淨利潤為1.56億元,同比下滑71.6%。
  • 《姐姐》口碑、數據雙雙下跌,芒果超媒1300億市值曇花一現
    憑藉這股熱潮,芒果超媒的股價也一路飆升,市值一度突破1300億元。 但突然間,「姐姐」又不香了,播放量下滑,評分跌落,用「高開低走」形容這部綜藝節目再合適不過。芒果超媒的股價也隨之回落,市值只有1200億元。問題是,按照數據和口碑下滑的勢頭,這1200億元也未必能保住。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