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亞太CEO疑似被員工聯名「逼宮」 其高端品牌去年在中國銷量下跌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今日晚間,據行業媒體微酒報導,疑似百威亞太公司部分員工在「聯名信」中要求公司「解除楊克亞太區總裁及CEO職務,取消授予楊克的1420萬的期權和714萬的限制性股票,並披露其他收到上述期權和限制性股票的人員以及授予的數量。」

財經網產經就此聯繫百威亞太多名員工,詢問此事是否屬實,以及百威亞太高層目前的態度,但截止發稿,均未獲得回復。

另據財經網產經了解,今年3月26日,百威亞太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根據長期激勵計劃條款向本公司一名合資格董事、若干名高級管理人員及合資格僱員授出合共49,720,699份股權,並授出合共16,080,138個受限制股份單位。

但在近期中國市場業績受損,以及2019年溢利下滑、主品牌百威代表的高端組合在中國銷量下跌的背景下,這份股權激勵方案的發布,似乎略顯「不合時宜」。

根據其2019年年報,百威提示,受疫情影響,除電商渠道大幅加速增長外,其夜生活渠道幾乎停止,餐廳的活動亦非常有限,自零售渠道需求大幅減少。因此,估計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兩個月的中國市場收入將自然減少約2.85億美元,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將自然減少約1.7億美元。同時,由於須觀察病毒控制及客戶恢復正常運作速度而定,百威稱將難以估算事件在未來數月的全面影響。

發布上述年報一個月後,百威英博也於3月下旬表示,撤回此前年報中所提及「2020年第一季度稅息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將減少10%,全年利潤將增長2-5%,大部分增長將在下半年實現」的2020年展望。

2020年前路不明,百威的2019也難言卓越。根據百威亞太2019年年報,其2019年營收65.46億美元,同比僅微增1.8%;股權持有人應佔正常溢利跌破10億美元基線至9.94億美元。同時,銷量下滑3%,在中國,百威年度營收增長3.2%,但於去年第四季度下滑3%,原因是3.9%的每百升收入增幅被6.6%的銷量下降所抵消。分品牌看,由百威領導的高端組合錄得低個位數的銷量下跌。

百威高端組合銷量的受挫,相比其諸多對手們的同期表現,有些不同尋常,在某些層面,甚至呈現出兩極化。

據財經網產經梳理,嘉士伯在2019年報中曾表示,受益於凱旋1664等高端組合的快速成長,嘉士伯集團在中國則實現銷量有機增長8%,收入增長19%。青島啤酒也在2019年報中稱,以「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等為代表的高端產品,在去年共實現銷量185.6 萬千升,同比增長7.08%,並帶動公司歸屬淨利上漲超3成。華潤啤酒則透露,完成喜力中國併購整合後,2019年華潤中高檔啤酒銷量按年增長8.8%。

眼下,對百威亞太而言,競爭者的追趕,在某種程度上依然是一種威脅。疫情之下百威「肉眼可見」的損失,或許只是「聯名信」的導火索。而百威在中國中高端市場優勢的削弱,才是此次員工備感「危機」的深層焦慮。

(文章來源:財經網)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百威亞太 「內憂外患」:員工上演「逼宮」大戲 高端市場遭圍困
    對於具體事由以及後續發展等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向百威亞太發去採訪函求證,截至發稿,未獲得官方消息。「如今內憂外患,都是業績惹的禍。」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記者分析道,併購案後,百威亞太負債率偏高,某種程度上桎梏其發展。此外,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其他行業巨頭的競逐導致百威亞太主打的高端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份額遭蠶食,導致2019年業績下滑。
  • 百威亞太內憂外患都是業績惹的禍
    對此,專家表示,百威亞太內憂外患都是業績惹的禍。近期百威亞太中國市場業績受損,以及2019年營收利潤雙雙下滑,主品牌百威代表的高端組合在中國銷量下跌。疫情之下百威「肉眼可見」的損失,或許只是「聯名信」的導火索。百威在中國中高端市場優勢的削弱,才是此次員工備感「危機」的深層焦慮。
  • 一季度營收下降39%,中國市場收入、銷量均縮水超4成,百威亞太期待...
    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銷量127.72萬千升,同比下降42.3%,實現營收9.56億美元,同比下降39%。但受有利的國家組合、中國持續高端化及韓國稅務改革所推動,每百升收入增長5.7%。這是繼2019年報「亮紅燈」之後,百威亞太持續「亮紅」。百威亞太怎麼了?
  • 啤酒業競逐高端紅利 國內巨頭蠶食百威亞太市場
    對於2019年才在港交所上市的百威亞太來說,業績並不如意。其3月17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在2019年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67.4億美元下跌2.88%。銷量方面,百威亞太銷量共達931680萬公升,較上年同期下降3.0%;實現全年淨利潤9.08億美元,同比下降5.32%。
  • 疫情之下啤酒巨頭也扛不住了 百威亞太一季度巨虧3億
    毛利率44.2%下降7.5個百分點,股權持有人應佔正常化虧損6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溢利2.4億美元;銷售成本整體減少29.4%,但按每百升基準則增加22.3%,主要受非可變成本及營運效率因銷量減少而下跌所推動;股東應佔正常化虧損為600萬美元,原因是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下跌,再加上融資成本淨額主要因不利的貨幣影響而增加。
  • 百威亞太2019年銷量淨利雙雙下滑 市值跌逾1200億港元
    百威亞太將下滑歸結於夜生活渠道持續表現疲軟、韓國市場消費者熱情減弱等因素。該公司表示,亞太地區東部區域在2019年面對艱難的經營環境,銷量、收入及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雙雙下跌。受此影響,多家投行下調百威亞太的目標價。
  • 銷量下滑 增長緩慢!「優等生」百威亞太上市首份成績單為何變了樣
    而對於銷量下降,百威則將主要原因歸結於受到韓國和中國市場的影響。事實上,百威亞太將銷量下滑的「鍋」甩給韓國和中國市場也不是沒有一定道理。眾所周知,百威亞太是全球最大啤酒企業母百威英博的子公司,主要是負責亞太地區的啤酒銷售業務,而據其招股書顯示,按消費量和增速計算,亞太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費市場,並且還是是啤酒消費量增速最快的區域之一。
  • 高端啤酒龍頭百威亞太(01876)業績之殤:前三季度收入、淨利潤再現...
    不過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啤酒龍頭的表現卻也有明顯差異,國產品牌華潤和青啤的回調力度顯然小於百威亞太。從市值上看,超過3000億港元的百威亞太,遠遠超過其他啤酒股,第二名華潤只有約1500億港元,是百威這個「外來客」水土不服還是實力不佳呢?
  • 百威亞太:一季度虧損近3億 下半年或可恢復收入增長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百威亞太:一季度虧損近3億,下半年或可恢復收入增長新京報訊(記者 徐晶晶)百威亞太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經公司方面預估,今年4月份其中國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約17%。而其一季度業績顯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整季收入下滑39%,一季度淨虧損4100萬美元(近3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市場收入下滑45.4%。但百威亞太預計二季度有望恢復至正常運營水平。
  • 好酒也怕巷子深,百威亞太一季度銷量不及青啤
    百威啤酒以其純正的口感,過硬的質量,成為世界最暢銷、銷量最多的啤酒,長久以來被譽為"啤酒之王"。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地區,百威啤酒「一家獨大」的地位越來越不保。百威亞太一季度盈轉虧,銷量降逾4成百威亞太(01876-HK)是百威英博(BUD.US)徵戰亞太地區啤酒市場的子公司,其業務範圍囊括了亞太地區西部(中國、印度及東南亞等地)和亞太地區東部(主要包括韓國、日本及紐西蘭)。
  • 陷撒尿門的百威:1天賣10億,年營收茅臺5倍,掌科羅娜等500品牌
    【2】在中國市場,百威同樣延續進擊作風。據媒體稱,百威亞太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16.4%,次於華潤和青島啤酒,但是在高端及超高端品牌裡面,其具有絕對優勢,市場份額高達46.6%,「佔據中國高端啤酒近半壁江山」。
  • 百威亞太CEO的直播首秀,他推薦了這款啤酒!
    昨晚,百威在深圳舉行新品發布會,宣布旗下的知名高端啤酒品牌Bud Light(中文名:百威昕藍)正式登陸中國,並通過騰訊等平臺同步直播發布會。小食代在現場了解到,此次百威昕藍首次進軍中國,將率先在廣東地區上市銷售。
  • 2020開年遭遇「黑天鵝 」,華潤啤酒拿什麼打敗百威亞太?
    對此,瑞銀指出,華潤啤酒預期今年首兩個月的收入及盈利同比分別下跌26%和42%,對比行業於首兩個月銷量下跌40%,相信華潤啤酒旗下的「雪花」品牌因其大眾市場定位,表現可跑贏行業。「總體來講,我們在2月受到的影響非常大,3月比2月要好很多,我們預計在4月還會受一定的影響。」
  • 早報| Prada今年中國銷量已超去年全年;Farfetch突然更換新logo
    最大輸家是J.Jill,股價累計下跌24%,市值約為2240萬美元;lululemon股價累計下跌17%,市值約為391億美元;Revolve股價累計下跌16%,市值約為12億美元;寺庫股價累計下跌14%,市值約為1.5億美元;Guess股價累計下跌13%,市值約為7.4億美元。
  • 國盛證券:華潤啤酒(00291)聯手喜力(HEINY.US)打造國際高端組合,首...
    拉格啤酒中,高端拉格、中端拉格的銷量增速迅速提升,高端拉格啤酒2013-2018、2018-2023年銷量的CAGR高達14.1%/7.5%,中端拉格保持6%以上的CAGR,而低端拉格啤酒銷量持續下跌。
  • 超豪車銷量一覽,阿斯頓馬丁銷量慘澹,這個品牌銷量首次破萬
    2017年的全球汽車銷量是9520萬臺,2018的全球汽車銷量是9440萬臺,而2019年的汽車銷量卻只是只達9030萬臺,這也是全球汽車銷量下跌較大的一年。儘管汽車銷售市場並不景氣,但是高端品牌的汽車依然相當的火爆,尤其是在中國。
  • 港股異動|百威亞太(1876.HK)跌近3%再創新低 市值三個月蒸發逾千億...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月13日丨百威亞太(1876.HK)今日盤中觸及24.4港元再創上市新低,現報24.8港元,跌2.94%,較招股價27港元跌逾8%,最新總市值3284億港元,較3個月前市值已跌逾1000億港元。
  • 瑞信:降百威亞太(1876.HK)評級至「中性」目標價27港元
    瑞信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雖然欣賞百威亞太(1876.HK)的高端產品組合的實力,但預期公司將會在中國的高端市場份額上受壓,這是因為來自華潤啤酒(0291.HK)及青島啤酒(0168.HK)的競爭,因此其在低基數下,盈利前景仍受限。
  • 上市啤酒企業紛紛加碼高端戰略 精釀啤酒被看好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不少A股啤酒企業在今年紛紛加碼高端市場。如重慶啤酒推進嘉士伯的優質資產注入;燕京啤酒今年新推出了燕京U8、燕京八景等高端產品;青島啤酒上半年高端產品銷量達到了97.1萬千升,保持國內品牌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