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亞太 「內憂外患」:員工上演「逼宮」大戲 高端市場遭圍困

2020-12-24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許禮清 李向磊 北京報導

近日,百威亞太(01876.HK)內部上演了一出「逼宮」大戲。

4月7日,一封由百威亞太公司員工發起「彈劾」CEO楊克的「聯名信」在圈內流傳。據了解,部分員工藉由「聯名信」向百威英博執行長薄睿拓以及百威亞太董事會「控訴」楊克疫情期間無作為,並公開反對公司向亞太區總裁楊克等人授予4972萬的期權和1608萬的限制性股票分配方案。

隨後,「被控訴人」楊克以一封內部信回應。楊克在信中表示,對公司員工疫情期間的支持感到驕傲,為激勵員工所做貢獻,藉此發布了員工加薪計劃,一線員工漲薪10%。

對於具體事由以及後續發展等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向百威亞太發去採訪函求證,截至發稿,未獲得官方消息。「如今內憂外患,都是業績惹的禍。」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記者分析道,併購案後,百威亞太負債率偏高,某種程度上桎梏其發展。此外,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其他行業巨頭的競逐導致百威亞太主打的高端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份額遭蠶食,導致2019年業績下滑。而疫情期間,損失更為慘重,如今的股權激勵方案自然不能服眾。

「上書」董事會聯名「彈劾」CEO

「在此艱難時刻,我們期待我們的領導者能夠和廣大員工同舟共濟、同甘共苦,而不是趁火打劫,謀取私利。」4月7日,有媒體報導,一封由百威亞太公司員工發起「彈劾」CEO的「聯名信」在圈內流傳。

記者了解到,此次「聯名信」發起人是百威亞太員工,而他們極力「討伐」的則是亞太區總裁楊克。前者藉由聯名信表達對楊克的不滿,並公開反對公司向亞太區總裁楊克等人授予4972萬的期權和1608萬的限制性股票分配方案。還要求公司解除楊克亞太區總裁及CEO職務,並宣稱罷工。

此外,在聯名信中,員工極力控訴楊克及管理層疫情期間在國外「避險」,卻收到數百萬股權。而堅守一線的員工不僅沒有加薪,還深陷利益被剋扣,甚至失業的困境。

「西方董事會講求契約,此時的激勵是基於過去一年甚至過去幾年的業績,按照提前約定進行分配,與疫情沒有關係。」薪資績效講師馮濤表示,但基於西方董事會一貫強調精英文化和現代管理方式,這種激勵一般只針對公司頂層,覆蓋面很窄。收入的巨大差距以及能力匹配等問題給部分一線員工和中方管理層帶來了不公平的感受。

清華大學快營銷研究員孫巍表示,疫情之下,百威亞太也受到嚴重影響,而CEO領導管理層種種表現觸動了員工的集體利益和情緒;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百威亞太的高管卻獲得了較高獎勵,這讓一線員工和中方管理層感到區別,最終導致了群體性聯合上書。

面對員工們的集體「討伐」,幾個小時後,楊克在7日晚間以一封主題為《團結一致,強勢復甦》的內部信回應其訴求。楊克在信中感謝公司員工所做貢獻外,還披露加薪計劃。「從2020年4月1日起,中國所有符合要求的員工將得到平均增幅為5%的工資提升,一線員工還將額外獲得夏季激勵計劃。根據該計劃,一線員工可共計獲得10%的加薪。」

值得關注的是,與百威亞太內部的「彈劾信」不同,青島啤酒在同一天發布的,是一份關於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激勵對象名單,而這份名單涉及的首次授予對象就高達638人。

對此,朱丹蓬表示,現在啤酒市場的競爭是多維的,有來自市場、渠道、產品等多方面的競爭,而百威亞太顯然沒有處理好內部管理問題,導致內憂外患的局面出現。

淨利、銷量雙降

值得注意的是,「聯名信」發起人在信件中寫道:「2019年是百威亞太中國業績近十年最差的一年,卻是楊克收入最高的一年。」

正如員工所說,日前百威亞太發布的拆分上市之後的首份年度財報顯示,2019年,在經歷兩度IPO、縮減半數融資目標才成功登陸港股的百威亞太,遭遇了利、銷雙跌。

根據財報,2019年,百威亞太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67.4億美元下跌2.88%。銷量方面,百威亞太銷量共達93.17億公升,較去年同期下降3.0%;實現全年淨利潤9.08億美元,同比下降5.32%。

對於公司2019年的表現,百威亞太在年報中解釋稱,2019年亞太地區東部區域經營環境艱難,銷量、收入及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EBITDA)均下跌。中國市場銷量下滑,主要是夜生活渠道在2019年下半年持續表現疲軟所致。

2019年業績表現不佳,2020年更是「開局不利」。在發布財報的同時,百威亞太預估,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在中國一二月的收入將自然減少約2.85億美元(現約合人民幣19.97億元),EBITDA將自然減少約1.7億美元(現約合人民幣11.91億元)。

摩根大通亦表示,如今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不斷擴散,中國和韓國作為百威亞太的兩個主要市場必將受到衝擊,鑑於百威亞太受疫情影響對中國地區做出的預估,百威亞太旗下中國業務營運銷售及EBITDA已落後該行原先預測各7%及12%。

競爭者卻沒有停下腳步。3月20日,華潤啤酒披露財報顯示,2019年華潤啤酒綜合營業額約為331.9億元,同比增長4.2%;本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約為13.12億元,同期增幅達34%。隨後青島啤酒2019最新年報披露,2019年總營收279.83億元,同比上漲5.3%,淨利潤為18.52億元,漲幅達30.23%。

「百威亞太剛進入中國市場時,與其他競爭對手有一定錯位性,發展迅速。但現在除了細分酒類的分流,越來越高端和趨同的品牌和產品在增加,以及越發強勢,百威亞太原本的優勢逐漸降低,就會出現如今的局面。」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表示。

圍困高端 市場遭競逐

一直以來,百威亞太的中高端產品組合拳都是業績的主要驅動力。儘管2019年利、銷下滑,但由於公司的高端化戰略,中國每百升收入仍持續增長。其中,科羅娜、藍妹及福佳為首的超高端組合持續表現優秀,錄得強勁的雙位數銷量增長。「儘管我們的行業在最相關市場面臨壓力,我們仍能憑藉高端化戰略在區內保持收入增長。」百威亞太在財報中如此表述。

但今時不同往日,當今的啤酒市場早已不是百威亞太獨吃高端市場紅利的時期。據歐睿數據顯示,2013年,整個啤酒市場的中高端啤酒銷量佔比不到兩成;至2018年,中高端啤酒銷量佔比則上升至31.14%。

四川啤酒終端商陳勝(化名)告訴記者:「早年間,國內啤酒廠商主要在中低端價格區間打得火熱,高端市場相對空白。但近年來,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諸多國內啤酒品牌相繼推出中高端產品,市場競爭逐漸激烈。」

華潤啤酒CEO侯孝海公開表示:「中國啤酒市場目前的發展競爭邏輯已經轉變為高端決戰邏輯、質量發展邏輯、利潤提升邏輯。」

正如侯孝海所言,華潤啤酒正在持續發力高端化,以「勇闖天涯SuperX」「匠心營造」「馬爾斯綠」「臉譜」四大王牌打造高端化產品矩陣,並收購喜力中國業務加速破局。

而高端化戰略已有成效。在2019年淨利潤增長高達34%之外,華潤啤酒中高端產品銷量同比增長8.8%,其也推動華潤啤酒毛利率同比上漲至36.8%。

除了華潤啤酒,百威的老對手青島啤酒也將目光聚焦在中高端,連續推出「奧古特」「鴻運當頭」等產品加碼高端市場;同為國外啤酒品牌巨頭的嘉士伯則投資過億元建精釀啤酒工廠,據公司財報顯示,2019年嘉士伯集團在中國銷量增長8%,營收上漲19%。其中,高端品牌凱旋1664白啤表現亮眼,增長近一半。

「『打鐵還需自身硬』,現在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品牌和產品的品質,要想獲取消費者的青睞,做好產品和市場是重中之重。」四川啤酒終端商陳勝(化名)告訴記者。

賴陽認為,市場競爭加劇是必然趨勢,百威亞太想要保持自身優勢,需要開發更豐富的產品線,以求更廣的市場覆蓋面;另外,要挖掘自身特點,打出差異化;更深層次就是注重產品和企業文化的融合,增加品牌認同感。

「目前在渠道方面,市場廣度和渠道深度的布局還不到位,例如在長江以北地區,其覆蓋還不夠。」朱丹蓬表示,百威亞太價格相對較高,想要進一步下沉市場,與華潤、青啤「全方位近身肉搏」不太現實。

相關焦點

  • 百威亞太內憂外患都是業績惹的禍
    近日,百威亞太內部上演了一出「逼宮」大戲。一封由百威亞太員工發起「彈劾」CEO楊克的「聯名信」在圈內流傳。據《商業觀察》了解,該聯名信要求公司「解除楊克亞太區總裁及CEO職務,取消授予楊克的1420萬的期權和714萬的限制性股票。隨後,「被控訴人」楊克以一封內部信回應,並藉此發布了員工加薪計劃,一線員工漲薪10%。
  • 一季度營收下降39%,中國市場收入、銷量均縮水超4成,百威亞太期待...
    但受有利的國家組合、中國持續高端化及韓國稅務改革所推動,每百升收入增長5.7%。這是繼2019年報「亮紅燈」之後,百威亞太持續「亮紅」。百威亞太怎麼了?在中國市場方面,2020年一季度中國市場收入和銷量分別下降了45.4%和46.5%。這是導致百威亞太西部地區收入整體下滑的主要原因。從下滑幅度來看,百威亞太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下滑度超過其它幾個啤酒品牌。
  • 百威亞太CEO疑似被員工聯名「逼宮」 其高端品牌去年在中國銷量下跌
    財經網產經就此聯繫百威亞太多名員工,詢問此事是否屬實,以及百威亞太高層目前的態度,但截止發稿,均未獲得回復。但在近期中國市場業績受損,以及2019年溢利下滑、主品牌百威代表的高端組合在中國銷量下跌的背景下,這份股權激勵方案的發布,似乎略顯「不合時宜」。根據其2019年年報,百威提示,受疫情影響,除電商渠道大幅加速增長外,其夜生活渠道幾乎停止,餐廳的活動亦非常有限,自零售渠道需求大幅減少。
  • 啤酒業競逐高端紅利 國內巨頭蠶食百威亞太市場
    在百威亞太看來,雖然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到中國和韓國市場的影響,但是其仍然得益於公司的高端化戰略。「儘管我們的行業在最相關市場面臨壓力,我們仍能憑藉高端化戰略在區內保持收入增長。」百威亞太在財報中如此表述,儘管2019年下半年百威的銷量因夜生活渠道持續表現疲軟而錄得下跌,但由於持續高端化,中國每百升收入持續增長。
  • 一場狗血的「逼宮」大戲
    昨日,全網傳瘋了一場狗血的「逼宮」大戲。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在做客《夢想家》訪談,詳細回憶了他被老婆「鈕鈷祿.俞渝」的逼宮過程。
  • 高端啤酒龍頭百威亞太(01876)業績之殤:前三季度收入、淨利潤再現...
    百威憑藉在高端啤酒領域的龍頭優勢,高端產品組合銷量錄得雙位數增長,並進一步拓寬了市場份額。尤其是在線上銷售領域中,電商銷售渠道百威的市場份額是第二名的兩倍,這也是百威的銷量得到強勁復甦的重要原因。 啤酒高端化邏輯存疑?
  • 一周回顧-長榮集團爭家產上演逼宮大戲 大房「絕殺」二房
    2016-03-12  來源: 中國新聞網(北京)原標題:長榮集團爭家產上演逼宮大戲 大房「絕殺」二房        張榮髮長子張國華,趁張國煒昨飛新加坡5小時之際更換法人代表,改選董事,終結了張國煒長榮航董座命運。
  • 疫情之下啤酒巨頭也扛不住了 百威亞太一季度巨虧3億
    一季度中國市場損失慘重,雖然百威亞太採取了積極的電商銷售策略,但依然難以減少疫情對傳統渠道的影響,2020年一季度中國市場收入和銷量分別下降了45.4%和46.5%,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下跌69.3%,這也導致百威亞太西部地區收入整體下滑了43.9%。百威亞太估計2020年4月中國地區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約17%,但存貨水平則保持穩健。
  • 百威亞太:一季度虧損近3億 下半年或可恢復收入增長
    而其一季度業績顯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整季收入下滑39%,一季度淨虧損4100萬美元(近3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市場收入下滑45.4%。但百威亞太預計二季度有望恢復至正常運營水平。百威亞太 5月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20年一季度,百威亞太實現收入9.56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的16.06億美元減少了約6.5億美元,按照百威亞太公布的統計口徑同比下滑了39%。與此同時,一季度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也損失慘重,雖然已經採取了積極的電商銷售策略,但依然難以減少疫情對傳統渠道的影響。
  • 百威亞太2019年銷量淨利雙雙下滑 市值跌逾1200億港元
    百威亞太在全球30多個國家擁有工廠,其產品行銷130多國。旗下品牌包括貝克啤酒、中國哈爾濱啤酒、百威啤酒、時代啤酒及科羅娜等500多個品牌。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時間財經表示,百威亞太主打高端,但整體產品布局其實能覆蓋到80%的消費者。只是其渠道方面,市場廣度和渠道深度的布局確實都還做得不到位,例如在長江以北地區,百威的覆蓋還不夠。
  • 瑞幸上演「逼宮大戲」,內部人爆料或因挖角不成而引發兩任董事長暗戰
    陸正耀挖角未果? 上述人士稱,在瑞幸咖啡廈門總部員工收到通知的同時,在瑞幸爆發財務危機後臨危受命的郭謹一也收到了這一消息,並在2020年12月31日飛到廈門穩定軍心。跨年日的一場談話,也打亂了陸正耀挖角的計劃,挖角並未成功。或許此時,郭謹一「得罪」了陸正耀。
  • 瑞信:降百威亞太(1876.HK)評級至「中性」目標價27港元
    瑞信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雖然欣賞百威亞太(1876.HK)的高端產品組合的實力,但預期公司將會在中國的高端市場份額上受壓,這是因為來自華潤啤酒(0291.HK)及青島啤酒(0168.HK)的競爭,因此其在低基數下,盈利前景仍受限。
  • 瑞幸咖啡上演「逼宮」 三個男人一臺戲?
    另一邊郭謹一又發布全員內部信稱,該舉報信由公司前高管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孰是孰非目前尚無定論。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據了解,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
  • 瑞幸咖啡上演「逼宮」,「三個男人一臺戲」?
    ━━━━━陸正耀挖角未果?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隨後有了如今的「逼宮」大戲。 據了解,在離開瑞幸的日子裡,陸正耀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準備再度創業,這一次創業的視角落在了共享空間項目上。 這類項目的操作手法是,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面積5平方米左右的智能小房間,按照分鐘收費,既可以當作客廳,必備的家具一應俱全,還可以改造成如自習室、會議室、貴賓洽談區、茶室等場所。
  • *ST兆新上演「逼宮」大戲:「寶能系」「中植系」交鋒
    近半年來,股東「逼宮」董事會、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高管辭職、銀行帳戶被凍結……一系列「狗血劇情」輪番上演,而這其中,又因「中植系」和「寶能系」迷離閃現而引發投資者的高度關注。*ST兆新方面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公司的部分銀行帳戶被凍結,但是仍有其他的銀行帳戶使用,目前並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
  • 「優等生」百威亞太上市首份成績單為何變了樣
    今日早間,百威亞太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這也是它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報。據財報顯示,2019全年,百威亞太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增長1.8%,不及市場預期的66.38億美元;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由2018年的9.58億美元減少至8.98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9.68億美元。除此之外,在總銷量上,該公司也同比下滑3%至93.17億公升。
  • 瑞幸咖啡上演「宮鬥政變「, 同室操戈何太急?
    瑞幸咖啡去年因為財務造假而爆雷,此後管理層被「大換血」,遭遇退市和系列處罰後,通過繳納罰款和美國證監會「和解」。沒想到熬過了紛紛擾擾的2020,2021開年瑞幸咖啡又上演了一場內部的「宮鬥政變」。一邊是多位高層聯名「上書」稱董事長郭謹一能力不夠,貪汙腐敗,對公司造成巨大隱患。另一邊是郭謹一發全員內部信稱,該舉報信由公司前高管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孰是孰非,目前尚無定論。但有知情人士表示,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
  • 百威亞太CEO的直播首秀,他推薦了這款啤酒!
    在發布會開始前,百威亞太執行長兼聯席主席楊克與小食代進行了進一步的交流,談及了新品牌的發展策略,從疫情中恢復的最新進展,以及今年夏天旺季的備戰措施等。今天,我們將旗下的百威昕藍啤酒帶入中國市場,並全面進駐廣東。百威昕藍啤酒適合時下多種新型飲用場景,將能拉升高端啤酒的市場容量。」楊克說。小食代介紹過,目前,百威在全球擁有超過500個啤酒品牌,在中國市場擁有超過20多個品牌。
  • 國盛證券:華潤啤酒(00291)聯手喜力(HEINY.US)打造國際高端組合,首...
    公司高管與員工薪酬行業領先,從公司高管年薪對比來看,華潤啤酒CEO侯孝海2019年薪高達545萬元,而青島啤酒(00168)、百威亞太(01876)、重慶啤酒均在300萬量級,目前華潤啤酒的人均年薪已經超過百威亞太,公司高管及員工激勵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