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新規全面限制視頻行業!電視不能播的網站也不行,網劇的好日子到頭了?

2021-03-04 鏡像娛樂


廣電總局終於要對網絡節目下手了!昨日,廣電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旨在進一步加強網節監管。

《通知》強調,網絡視聽節目要堅持與廣播電視節目同一標準、同一尺度,把好政治關、價值關、審美關,實行統籌管理。這也意味著,廣電這次電視網節「一刀切」後,各大視頻網站網劇、網大自審自播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其實早在2015全國電視劇年會上,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羅建輝司長表示,對於網絡劇的引導,將與電視劇司電影局共同聯動,使得線上線下標準一致。近幾年,網絡節目雖做的風生水起,但頭上仍懸著「廣電監管」這把刀。

從樂視爆火的網劇《太子妃升職記》,到愛奇藝的《餘罪》,近兩年來遭整改、遭下架的網劇也不是一兩部了,雖然廣電這把刀一直牽動著製作方、播出平臺和受眾各方的神經,但看目前網絡市場仍是良莠不齊,色情、低俗內容仍然存在,頂風作案的製作方和播出方不在少數。

統一電視網絡審查標準後,線上線下標準一致,電視臺不能播的,網絡就不能播,且在任何平臺上都不能播出所謂「完整版」、「未刪減版」、「未刪節版」及「被刪片斷」等節目,就連鏡頭片段也不行。

廣電總局《通知》要求,網絡視聽節目必須堅守文明健康的審美底線,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堅決摒棄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和無節操的垃圾。

視頻媒體作為網劇、網大、網綜等的主要發行渠道,廣電可查可不查,現在廣電收緊監管力度,網絡市場必將經受陣痛,質量濫、內容色情暴力等低俗內容死的並不冤,同時也意味著網劇、網大的製作門檻能相對提高。對尺度和題材的「嚴苛把關」,勢必會成為網劇、網大等發展的瓶頸和制約。

作為網節主力軍的網劇,目前的市場完全是欣欣向榮的井噴之勢。從2013年的50部,短短四年內,至今總量翻了7倍之多,在產量上幾乎與傳統電視劇持平。觀眾叫好,資本聞風而入,很多電視臺的影視製作人也由傳統電視劇轉戰到網絡戰場。

前幾年不看好網劇,認為其沒有電視劇成熟的商業模式,必定經受挫折的說法在現在已經被打臉了。網劇火了後,優酷、搜狐、樂視、愛奇藝等幾大視頻網站都忙自製獨播網劇,同時這些視頻平臺也靠著分帳賺得盆滿缽滿。

儘管中國影視的產業鏈還不夠完善,但這兩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網絡劇開始走入了完善的產業鏈化的流程,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網絡大電影低成本撬動高票房,依靠衍生品產業鏈賺錢的模式已經屢見不鮮,而視頻平臺自製網劇如《盜墓筆記》、《餘罪》等,依靠獨播和點播付費也已經開始流行並逐漸被觀眾接受。

在2015年「一劇兩星」政策開始實施後,電視劇製作機構洗牌,一線衛視轉入爭奪大劇與大IP之戰,而不入流的電視製作機構拍的劇難入電視臺的眼,所以轉而向網絡平臺尋求發展,這也帶動了網劇的井噴式發展。

網劇至今雖不足以與電視媒體平分秋色,但顯然已經自成一個大陣營,其製作平臺也在迅速地蠶吞著傳統電視臺的利益鏈,在此衝擊下,傳統電視媒體不僅人才流失,且生存空間也變得逐漸狹窄,廣電此次「線上線下」統一標準,也不能擺脫扶持電視臺之嫌。

但真正讓廣電「大動幹戈」的,還是網劇本身的弊病,相比傳統的電視劇,網劇由網絡平臺自審自播,受到的審查力度較小,創作自然比較「隨意」,這種環境下誕生的《餘罪》、《法醫秦明》題材新穎、劇情也很好吸引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網劇市場的良莠不齊,有的網劇為了迎合年輕觀眾,大量利用性、暴力、審醜等元素消費市場,入不了主流,例如《爆笑先生》中多次展開關於性的劇情,而網劇《搜魔記》的海報完全就是三級片的既視感。

而一些網劇更是擅長打題材「擦邊球」,將自身偽裝成服務於亞文化甚至邊緣文化群體的影視形態。比如之前的網劇《上癮》,雖打著同志劇的旗號,但其為腐而腐的內容還是過「水」,其中對同性感情、社會地位、困境都無著墨,只是在消費噱頭。網絡大電影也是,網絡電影帶來最大的負面影響應該就是毫無尺度地拉低了電影人的門檻。

如此的市場環境,部分觀眾可能喜聞樂見,但廣電總局肯定吹鬍子瞪眼了,低俗和粗製濫造內容監管缺失,其社會影響、輿論引導急需整治,這種情況下總局出來通知加大審查力度,並不是心血來潮。

只要廣電還在,收緊網節監管力度也就是一紙《通知》的事。

中國網劇興起的時間並不長,僅有幾年的時間,但從其誕生開始到現在,網劇似乎一直沒有脫離「色情、暴力、低俗」的野路子,並將其作為走紅和盈利的賣點。許多網友亦痛批部分網劇和網絡大電影靠「色情暴力」吸引眼球。

廣電也不是第一次出手了。去年10月,部分網絡劇就遭遇下架整改、點名批評甚至永久停播;12月19日起,包括網劇在內的所有網生內容一律實行備案登記制,並且將與傳統電視劇採取同樣標準;今年3月業已實行的《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為網劇監管再次板上釘釘,而這次《通知》「線上線下」統一標準後,網劇「挨刀」已經不遠了。

事實上,從去年下架網劇名單可以看出,受到衝擊最大的主要是由非專業團隊製作的、品質粗糙甚至投機性質比較強的網劇。廣電嚴整,對於大多走精品化路線並資金雄厚的視頻網站自製劇來說影響雖不大,但對於視頻網站耗資大製作的網劇來講,以後也應該在審查方面更加謹慎。

但廣電收緊監管後,原本靠尺度、秀下限、拋噱頭來引流的財路就要斷,這些小成本製作的網劇大多以小博大,一般都是利用跟風,製造噱頭來博市場關注,其本身沒有多少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核。

電視作為「舊媒體」,勢必要面臨著網絡「新媒體」的衝擊,網劇目前僅僅開了個頭而已。目前視頻網站格局基本趨於穩定,收費模式也已普遍形成,在此情況下,網劇整體朝精品化升級成為行業內部競爭優化的必然趨勢。

目前網劇業內競爭演變成紅海,同質網劇數量增多,受眾基數增加、水平也在提升,如果網劇仍粗製濫造,當失去尺度優勢後,其相對於電視臺就沒有什麼競爭力了,審美疲勞的觀眾只會投向海外劇的懷抱。

廣局這次的《通知》實施下來後,網劇無疑要與電視劇在內容尺度上回到同一起跑線,長遠來看對網劇的發展是有裨益的,因為部分網劇創作者是時候轉換思路了,放棄「下三濫」的噱頭,把目光轉向精良製作,走精品化、異質化路線上。

面對審查風口的收緊,對網劇、網大來說最好的解憂方法無疑是提升自身硬體設施,「打鐵還需自身硬」,內容質量得過關。

廣電這次線上線下統一標準「一刀切」,大浪淘沙後一些「下三濫」的作品自己會被剔除出去,但與電視劇統一標準,也意味著網劇也要向「聽話的孩子」看齊,管住自己的尺度,當然這是廣電的一貫作風。

壞處就是物極必反,國產劇的尺度一向就是「痛」,如果網劇之前開的「天花板」也關上了,大家每天在電視和網絡平臺上就只能看看「核心價值觀」,很可能會把觀眾推向海外劇的懷抱,畢竟「牆」還是可以翻的。

廣電總局之前就指出部分網劇刑偵、靈異、暴力題材把關不足,影響惡劣,要求網劇不僅內容要積極向上,題材也要積極向上。現在《通知》裡再次強調,網劇、網絡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在劇情設計上要弘揚正氣、發揮好道德教化和價值引領作用。

如果說網劇的低俗化傾向突出,較多劇都存在創作者主觀意識媚俗,其實是不公平的。有位研究韓國儒家文化的教授就曾公開批評《甄嬛傳》中鈎心鬥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錯誤價值觀,而與此相比,很多網劇在題材上有所突破卻並不被認可是有失偏頗的。

網絡劇近幾年才剛發展起來,其一夜之間達到電視劇的製作水準是不可能的,想解決「製作粗糙,精品較少」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讓其發展,給它市場競爭和發揮的空間,優勝劣汰,而不是讓其服務於「條條框框」,不發揮引導作用,反而強制規範,遏制創作者的熱情。

新華網有評:「如此把線上線下劇集的審查播出標準混為一談,既沒有充分考慮網絡劇和電視劇的區別,也於精細化管理相悖,有「一刀切」的懶政之嫌。管理部門要摒棄「網劇文化猛於虎」的成見,以開放、平和、平等的心態待之,在大原則下給予更寬鬆的政策和更大的力度扶持,從而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線上線下文化氛圍。」

很多國家都有影視審查制度,歐美很多國家針對未成年人的影視作品審查也很嚴格,但人家同樣有分級制度。國內不分級就容易「一刀切」,這對編劇的限制太大了,當然國內影視製作者因為分級制頭疼也不是兩三天了。

不管是目前的網劇還是電視劇,尺度的「痛」都一直限制著國內影視製作人的發揮,而其也帶來了很多事與願違的後果,好的題材拍不了、好的創意易「挨刀」,包袱太重。

與其不斷費勁查「尺度」,不如建立影視作品分級制度,要良心精品化發展,還要讓「家長」廣電滿意,這對目前的網劇市場來說太扎心了。


本文首發:鏡像娛樂

(微信ID:jingxiangyule)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

相關焦點

  • 廣電總局加強網劇審查:電視不能播的網絡也不行
    ▲熱播網劇《暗黑者》及時發現苗頭不對的劇,不要等成片了再下架此外,羅建輝還指出,要加強對視頻審查員的培訓,加強對優秀網絡劇的引導,嚴肅確認網站主管人員責任與電視劇司電影局共同聯動,使得線上線下標準一致,電視臺不能播的,網絡就不能播。
  • 審查新規又㕛叒叕變嚴,網絡劇還能不能好了?
    這部《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的公布,還是在近期舉行的電視劇四大行業委員會的聯合年會上,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李京盛司長對外宣布,線上網劇將與線下電視劇統一標準,接受廣電24小時不間斷監看,同時公示了這部由中廣聯電視製片委員會和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共同制定的
  • "太子妃"等被下架刪改 網劇自審的"好日子"將一去不返?
    有觀點認為,廣電總局正在逐漸加強對網劇的監控和審查,此次下架是對大尺度、新題材網劇的「一記重拳」,網劇審查寬鬆的「好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但也有業內聲音認為,加強監管早在預料之中,高要求反而會激發網劇鍛造更多精品。   下架重審早有預兆   前日《太子妃升職記》、《盜墓筆記》、《心理罪》 等劇突然下架,一度讓外界愕然。
  • 廣電全面封殺電視盒子:各方怎麼看
    2015年8月,擴大TVOS智能電視作業系統試點範圍,未來有線運營商推出的OTT機頂盒等終端只能安裝和使用TVOS1.0,不得安裝其他作業系統。電視盒子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市場和用戶的認可,海量的內容是關鍵中的關鍵,但恰恰也是這些內容,把盒子推上了風口浪尖,隨之而來的版權和監管成了避不開的話題。  廣電對未授權的非法應用和內容發出通牒,是對電視盒子的釜底抽薪,確實會讓盒子們瘋狂,但這件事並非沒有先兆,如果要找,2014年4月份視頻網站接到通知並紛紛下架未受監管的美劇便是。
  • 四個觀點解讀廣電總局全面封殺電視盒子
    另外,去年9月份,廣電總局要求所有視頻網站下架TV端視頻APP,否則取消網際網路視聽牌照。消息一出,各大網際網路視頻商紛紛表示堅決擁護廣電總局監管,下架電視端視頻APP,正在蓬勃發展的電視盒子產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 5G下廣電傳統電視業務的發展
    一、廣電傳統電視產業的現狀當前,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的網絡機頂盒早已進入千家萬戶,而且這部分業務還全都是作為無線產品套餐資費下以贈品免費的方式進行的。這些不管是合法的IPTV視頻資源,還是踩著政策的紅線傳輸電視直播頻道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大量存在。另外購物網站上各式各樣的網絡機頂盒銷售火爆,電視廠家自帶的多媒體視頻終端發展也越來越快,這些一次性購買,便可終身免費收看各類節目。
  • 線上線下標準統一 《餘罪》下線網劇口子再收緊
    網劇和電視劇一樣,逾越規定必會被限制。圖為《滅罪師》劇照。  近日,在愛奇藝播出的《餘罪》、《滅罪師》,在騰訊視頻播出的《暗黑者2》均下線。不過,對下架一事,騰訊視頻則沒有回應。  這是繼年初《太子妃升職記》、《無心法師》、《上癮》等網劇,在相關平臺「優化處理」或徹底下架後,今年第二批下架整改的網劇。政策收緊早有苗頭,早在2月召開的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曾表示:線上線下標準統一。「電視不能播什麼,網絡也不行。」
  • 三大視頻網站獨播網劇數佔比超八成
    原標題:三大視頻網站獨播網劇數佔比超八成   隨著網劇的不斷成熟,今年以來,網劇類型題材以及製作水準都實現了一定的增長,並湧現了《河神》等一批高口碑之作。   此外,相比往年,網絡劇行業的馬太效應愈加顯著,頭部爆款網絡劇佔據了大部分流量與關注度。據骨朵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前臺播放量超過10億的網絡劇有9部,而2017年Q1-Q3,前臺播放量超10億的網絡劇就有29部。在爆款網絡劇盛行的當下,網臺聯動的現象也並不少見。前三季度已有12部網絡劇實現了網臺聯動。
  •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直播業再迎監管政策。
  • 廣電總局全面封殺電視盒子直播軟體!
    廣電總局全面封殺電視盒子!你家盒子,還好嗎?只要一個盒子,就能讓普通電視通過WiFi觀看海量視頻節目和電視直播。相信陽泉絕大多數家庭都義無反顧安裝了此盒子。在近期,廣電總局全面「封殺」電視盒子,加強管理電視盒子市場的混亂,首批屏蔽了81個非法應用,多數人選用的小米盒子、天貓魔盒等網際網路盒子都已淪陷….
  • 芒果TV獨播湖南衛視王牌綜藝:視頻行業將有何變數?
    一直以來,湖南衛視的王牌綜藝節目被視頻行業視為最炙手可熱的資源,今年樂視網和愛奇藝分別獨播了《我是歌手》第二季和《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等六檔熱門綜藝,均取得了不凡的成績。數據顯示,樂視網獨播《我是歌手》第二季全屏總播放量也已突破15億,上半年各項行業數據排名均穩居前三。
  • 視頻網站也玩大劇獨播,頭部劇的拉新能力和長尾效應是否充分釋放?
    這一點,像極了傳統電視市場獨領風騷的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2012年起,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回歸黃金檔。先後打造了爆款劇《武媚娘傳奇》《親愛的翻譯官》《人民的名義》,幾年以來,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堅持獨播策略,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收視紀錄,是湖南衛視至今屹立衛視之首的「中堅力量」。對於視頻網站而言,「大劇獨播」能否助其從「膠著」的競爭狀態中脫穎而出呢?
  • 「先審後播」 海外劇下架網站須自律
    前日,已經習慣坐等周播美劇更新的網友發現,《生活大爆炸》《傲骨賢妻》等劇在網站頁面上均顯示「因為政策原因無法提供觀看」。隨後傳出《生活大爆炸》《傲骨賢妻》《海軍罪案調查處》以及《律師本色》四部美劇在網站被下架的消息,原因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上個月發布的海外劇「先審後播」新政策。
  • 網劇和電視劇,線上線下標準如何統一
    網劇和電視劇的內容審查標準與機制,到底能不能一碗水端平?在資本追逐中打擦邊球日前舉行的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表示,網劇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製作粗糙、精品比較少、跟風嚴重、部分題材把關能力明顯不足,造成惡劣影響,「故意打擦邊球」現象嚴重,有意衝擊底線。有些劇的導向明顯背離主流價值觀,低俗化傾向突出,創作者主觀意識媚俗。
  • 廣電總局直播新規之下,芒果要推出直播平臺了!
    從"獨播"到"獨特",過往兩年,風口上飛作為湖南廣播電視臺、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並芒果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新媒體主業公司,作為湖南廣電的媒體融合發展基礎平臺和"網際網路+"核心平臺即湖南網絡廣播電視臺,芒果TV(快樂陽光)源起於過去的國家一類新聞網站金鷹網,從視頻專業特色和年輕受眾特點兩個維度,走出"千網一面"的格局,於2014年4月,乘著中央正實施
  • 廣電總局全面封殺電視盒子! 81個非法應用被屏蔽,看看你家有哪個
    同時,廣電總局針對網絡電視和電視盒子再次發布禁令,要求七大牌照商對照包括「電視機和盒子不能通過USB埠安裝應用」在內的四點要求自查自糾。  11月14日,天貓魔盒即在微博貼出「關於屏蔽非法違規應用的說明」,稱為了徹底響應廣電總局的行動,天貓魔盒決定在2015年11月15日前進行系統升級。升級後,總局首批公布的81個非法違規第三方應用將全部屏蔽。
  • 物業「好日子」到頭!2021新規下,業主可拒交「3筆錢」?快了解
    業主們一起花錢給物業送了一面「錦旗」,上面赫然寫著:「幹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也是讓物業非常尷尬了。有關「物業收費」一事,相信大家都親身經歷過,或者是有所耳聞。在收費問題上,有些物業的態度很強硬,不交的話,可能被停水停電都說不定呢!當然了,我們也不能「一刀切」,不是沒有服務到位的物業,也不是沒有一些不講理的業主。
  • 電視人才大戰2.0:這一次明星製作人要徹底告別平臺限制了
    >導讀:明星製作人已經意識到視頻網站在成為強勢渠道之後很可能變成下一個體制,這一次他們想要跳出平臺限制,做獨立的內容提供商。(可點擊放大觀看)這些明星製作人非常清楚,如果像以往一樣從電視體系進入視頻網站體系,其實只是平臺的變化。尤其當年輕一代通過網絡看節目的習慣已經逐漸養成,各大視頻網站也在資本加持下聚攏了更多用戶,逐漸變成更具話語權的播放渠道之後,視頻網站的封閉問題並不會比電視臺好多少。
  • 廣電總局封殺電視盒子的前因後果分析
    炎熱的7月,國內方興未艾的網際網路電視盒行業迎來了一場風暴。7月11日和15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分別約見中央三大臺(央視、國廣、央廣)領導以及廣東、浙江、湖南、上海四大臺及地方局,就網際網路電視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是網際網路電視行業有史以來最強監管的標誌性事件。7月5日,廣電總局宣布停發網際網路電視集成牌照,並且強調商業網站不能在網際網路電視上自建內容平臺。
  • 網劇備案超電視劇 內容來源多樣化
    隨著受眾觀劇習慣的變化,近年來,網絡視頻平臺逐漸成為各類影視劇的重要播出渠道,「網絡獨播」或「先網後臺」成為很多影視劇的選擇。相比電視劇,網劇曾留給外界審核標準更寬鬆的印象,但實際上,近年來國內網劇與電視劇的審核標準已經逐步統一。早在2016年,時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就曾表示,未來網劇審核標準將與電視臺一致,即「電視不能播什麼,網絡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