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略。。。
最後介紹<望春風>,望春風這首歌學問可大了,我知道這首歌不錯,但從來就沒有想到那麼偉大。去年10月聯合報和臺北市政府合辦一個活動叫做<歌謠百年臺灣>,期間一個月,總共收到22萬張明信片,票選結果,第一名是望春風。<歌謠百年臺灣>以1945、1980為界,將臺語歌分為三類給讀者票選,票選結果,老歌第一名是望春風,1945以後的第一名是舊情綿綿,1980以後的第一名是酒後的心聲。該活動也辦國語歌的票選,票選結果老歌第一名是何日君再來,1962以後的第一名是小城故事,1980以後的第一名是聽海。
<望春風>可說是雅俗共賞,不但一般聽眾喜愛,內行人也特別重視。留學義大利的聲樂家呂麗莉說:「望春風是我心中排名第一的臺語歌謠,是大眾音樂的經典之作,越陳越香。」更偉大的是「歌謠百年臺灣」活動開始之前,臺北市文化局邀請三十位重要人物,拿三百首歌請他們選出最喜愛的十首歌,叫做「十大百年金曲」。這三十位包括歌星、樂師、作家、議員和記者;這三百首歌是二百首華語歌,一百首臺語歌。票選的結果,第一名也是望春風,可見望春風的魅力,真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難怪馬英九說:「我讀臺大的時候,全校同學都唱這首歌,本省人唱,外省人也唱,儼然走臺大的校歌。」
順便告訴大家十大百年金曲的其他九首歌,第二名是不了情,第三名是綠島小夜曲,其他依序是思想起、望你早歸、心事誰人知、何日君再來、燒肉粽、祈禱、小城故事。
望春風既然是第一名,那麼我們就有必要介紹作者。作詞是李臨秋,他寫這首歌的時候才25歲,他說作詞的靈感來自西廂記,西廂記有一句:「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所以他就寫「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甲看覓.…‥」。
作曲鄧雨賢,桃園龍潭人,臺北師範學校畢業,臺北日新國小教師,畢生熱愛音樂,每月發餉第一件事就是買樂譜。音樂就是他的生命。走路的時候打拍子,吃飯的時候打拍子,隨時隨地尋找韻律,腦海裡經常浮現著音符。早期的臺語歌都出自他的手。最有名的四首曲是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合稱「四月望雨」。戰前全臺灣的歌迷都知道「鄧雨賢」三個字,這真是客家人的光榮,只可惜英年早逝,只活39歲(1906-1944年)。
轉自
http://www.wufi.org.tw/republic/no20_15.htm
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
臺灣流行歌的歷史
王英欽 退休高職教師、大學時代曾任臺北民聲廣播電臺播音員
附詞:
孤夜無伴守燈下 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遇到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歹勢 心內彈琵琶
想要郎君做夫婿 意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甲看覓
月亮笑阮是戇大呆 乎風騙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