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歌-《望春風》

2021-02-28 西安明德藝星音樂藝術培訓中心

前略。。。

最後介紹<望春風>,望春風這首歌學問可大了,我知道這首歌不錯,但從來就沒有想到那麼偉大。去年10月聯合報和臺北市政府合辦一個活動叫做<歌謠百年臺灣>,期間一個月,總共收到22萬張明信片,票選結果,第一名是望春風。<歌謠百年臺灣>以1945、1980為界,將臺語歌分為三類給讀者票選,票選結果,老歌第一名是望春風,1945以後的第一名是舊情綿綿,1980以後的第一名是酒後的心聲。該活動也辦國語歌的票選,票選結果老歌第一名是何日君再來,1962以後的第一名是小城故事,1980以後的第一名是聽海。

  <望春風>可說是雅俗共賞,不但一般聽眾喜愛,內行人也特別重視。留學義大利的聲樂家呂麗莉說:「望春風是我心中排名第一的臺語歌謠,是大眾音樂的經典之作,越陳越香。」更偉大的是「歌謠百年臺灣」活動開始之前,臺北市文化局邀請三十位重要人物,拿三百首歌請他們選出最喜愛的十首歌,叫做「十大百年金曲」。這三十位包括歌星、樂師、作家、議員和記者;這三百首歌是二百首華語歌,一百首臺語歌。票選的結果,第一名也是望春風,可見望春風的魅力,真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難怪馬英九說:「我讀臺大的時候,全校同學都唱這首歌,本省人唱,外省人也唱,儼然走臺大的校歌。」

  順便告訴大家十大百年金曲的其他九首歌,第二名是不了情,第三名是綠島小夜曲,其他依序是思想起、望你早歸、心事誰人知、何日君再來、燒肉粽、祈禱、小城故事。

  望春風既然是第一名,那麼我們就有必要介紹作者。作詞是李臨秋,他寫這首歌的時候才25歲,他說作詞的靈感來自西廂記,西廂記有一句:「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所以他就寫「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甲看覓.…‥」。

  作曲鄧雨賢,桃園龍潭人,臺北師範學校畢業,臺北日新國小教師,畢生熱愛音樂,每月發餉第一件事就是買樂譜。音樂就是他的生命。走路的時候打拍子,吃飯的時候打拍子,隨時隨地尋找韻律,腦海裡經常浮現著音符。早期的臺語歌都出自他的手。最有名的四首曲是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合稱「四月望雨」。戰前全臺灣的歌迷都知道「鄧雨賢」三個字,這真是客家人的光榮,只可惜英年早逝,只活39歲(1906-1944年)。

轉自

  http://www.wufi.org.tw/republic/no20_15.htm

  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

  臺灣流行歌的歷史

  王英欽 退休高職教師、大學時代曾任臺北民聲廣播電臺播音員

附詞:

孤夜無伴守燈下 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遇到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歹勢 心內彈琵琶

想要郎君做夫婿 意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甲看覓

月亮笑阮是戇大呆 乎風騙不知


相關焦點

  • 【每周一歌】看電影學金曲《la nuit》
    【這張有木有覺得滿沙發只剩大長腿咯】 《法語好聲音》欄目等你來,如果你也喜歡法語歌,那麼就把你的翻唱作品發給我們吧,請將您的作品發至2976883050@qq.com《Claire法語頻道》 【每周一歌
  • 每周一歌/謝謝你的愛(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
    父親節特輯:每周一歌/從頭再來(中文視頻+英譯朗讀註解)每周一歌/容易受傷的女人(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每周一歌/飄雪(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每周一歌/飄雪(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每周一歌/像霧像雨又像風(英,俄
  • 每周一歌/味道(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
    每周一歌/用心良苦(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每周一歌/千千闕歌(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每周一歌/黃昏(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每周一歌/斯卡布羅集市每周一歌/英國清明節主題歌Wind Beneath My Wings在這裡您會獲得有趣的原創英語資料
  • 每周一歌/黃昏(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
    每周一歌/把悲傷留給自己(英文版+英譯版)每周一歌/斯卡布羅集市每周一歌/英國清明節主題歌Wind Beneath My Wings在這裡您會獲得有趣的原創英語資料,唯美的詩歌英譯,中西文化比較,獨特的英語學習方法,精彩英語影視以及中英雙語人生哲學等!
  • 每周一歌 | Clair de Lune月光
    (歡迎在文末留言)往期回顧每周一歌 | Le Secret 秘密每周一歌 | Les Rose d'Ispahan 伊斯帕罕的玫瑰圖片來自網絡
  • 每周一歌/像霧像雨又像風(英,俄,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
    每周一歌/味道(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母親節中英組歌(You raise me up+燭光裡的媽媽+英譯朗讀註解)每周一歌/用心良苦(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每周一歌/千千闕歌(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每周一歌/黃昏(英文版+中文版+英譯朗讀註解版)
  • 曠世經典《望春風》
    從1930年代初問世以來,望春風一直是臺灣最受歡迎的臺語流行歌曲、臺灣歌謠之一,並被很多歌星演繹。臺灣最早開始流行歌曲就是搭配中國電影的《桃花泣血記》。不過歷經近百年,《大地在召喚》早已成為了歷史的糟粕,而《望春風》卻在臺灣人民的口口傳唱流傳至今。1994年薩克斯風演奏家Kenny G將望春風重新編曲,納入專輯Miracles中,望春風的曲名譯為Spring Breeze。肯尼 · 基的演奏,極富感染力,深深地吸引了中國聽眾。楊雪霏古典吉他演奏《望春風》
  • 【每周一歌】忍耐候主來(等主來)——將臨期(甲年)第三主日經課詩歌
    【每周一歌】忍耐候主來(等主來)降臨期(甲年)第三主日經課詩歌
  • 《望春風》——「臺灣人音樂心靈的圖騰」
    《望春風》的原唱者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臺灣的當紅閩南語歌手劉清香(1914-1943),藝名純純。劉清香命途多舛(chuǎn),人生短暫,演唱過許多鄧雨賢作曲的歌曲,如《跳舞時代》、《江上月影》、《四季紅》等等。《望春風》的歌詞質樸傳神,旋律委婉優美,被收錄在許多歌手和樂手的專輯中。
  • 每周一歌|尋人啟事,我多想找到你
    每周一歌,一言不合就聽歌,我是鄒一鴿。
  • 【合唱欣賞】《望春風》--臺北室內合唱團
    (建議您戴上耳機聆聽,以獲得更好的聽覺享受)請在WIFI環境下欣賞李臨秋作詞、 鄧雨賢作曲、 張舒涵編曲指揮:陳雲紅鋼琴:王乃加演出:臺北室內合唱團獨夜無伴守燈下,春風對面吹由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的「臺語流行歌」《望春風》在三零年代廣為傳唱。歌詞創作靈感猜測系來自《西廂記》中的「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鄧雨賢所做曲調與臺語歌詞發音搭配得宜,歌與詞相幫,好唱好記又好聽,堪稱臺語歌曲典範。《望春風》於八零年代初,隨民歌運動熱潮重回臺灣聽眾耳中。其後,知名歌手張清芳、鳳飛飛、陶吉吉等自重新詮釋此曲;不同時代不同流行,好歌曲卻不易被遺忘。
  • 【合唱欣賞】《望春風》--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李臨秋/詞 鄧雨賢/曲 周鑫泉/編曲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指揮/朱振威流量有限的朋友可以選擇收聽音頻版:(音頻截取自上方視頻)(建議您連接音箱聆聽,以獲得更好的聽覺享受)獨夜無伴守燈下,春風對面吹由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的「臺語流行歌」《望春風》在三零年代廣為傳唱。歌詞創作靈感猜測系來自《西廂記》中的「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鄧雨賢所做曲調與臺語歌詞發音搭配得宜,歌與詞相幫,好唱好記又好聽,堪稱臺語歌曲典範。《望春風》於八零年代初,隨民歌運動熱潮重回臺灣聽眾耳中。
  • 《望春風》的時節,自己買花自己戴,愛恨多自在
    春風拂面,這是一個聽《望春風》的時節。昨天我們說了臺劇《四月望月》之《雨夜花》單元,今天來說《望春風》。
  • 【每周一歌】《Don't Cry》Gun&Rose
  • 「每周一歌」這首歌自發布連續119周穩居melon榜單 你聽過嗎?
    每周一歌,治癒靈魂。#每周一歌
  • 【每日一歌】《天命最高》——尋秦記
    【熱播劇曲】合集【每日一歌】《男人哭吧不是罪》——奇人奇案【每日一歌
  • 【每日一歌】《Stay With Me》——鬼怪
    】《幸福的終點》——如果蝸牛有愛情【每日一歌】《天若有情》——錦繡未央の片頭曲【每日一歌】超哥深情演繹《電臺情歌》一改「逗比」形象【每日一歌】《人間沙》陳學冬挑戰唱功!【每日一歌】步步驚心麗<穿越是王道,顏值是高配>【每日一歌】W-兩個世界!贊爆!
  • 吳彤臺灣獻唱《望春風》 跨界音樂獲滿堂彩
    晚會現場,由吳彤與婭力木聯袂演繹的《望春風》獲得了滿堂彩,婭力木以大提琴為吳彤的演唱伴奏,而吳彤也以傳統的民族樂器笙相呼應。在吳彤的熱情煽動下,現場觀眾與他齊聲歌唱,氣氛HIGH到頂點。《望春風》是早期臺灣四大名曲「四月望雨」中的一首,在臺灣有著國民歌曲的稱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鄧麗君、齊秦、陶喆都曾改編和演唱過。在老一輩人心中,這首歌曲有種獨特的象徵性及親切感。
  • 春分到,一曲薩克斯《望春風》,帶來春分最動人的聲音!
    春分到 一曲薩克斯《望春風》 帶來春分最動人的聲音! ◇ ▼薩克斯《望春風》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天來了,天地間生機萌動 萬物繁榮,陽氣漸生 春分到了,
  • 「每周一歌」「怎會連離別也深愛 我只是愛著你」治癒深夜的你
    每周一歌,治癒靈魂。樂童音樂家是韓國的兄妹組合,去年底哥哥李燦赫終於結束了服兵役,使用「AKMU」的新名字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