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新作《信條》將於9月4號也就是明天在國內影院上映。此前該電影已經在國外上映,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爛番茄新鮮度81%,IMDB網站評分也在8分以上,很受國內影迷期待。
但想要看懂諾蘭的電影,得提前掌握一點物理學概念,這樣不至於看的一頭霧水。
諾蘭的經典燒腦作品《盜夢空間》
諾蘭的作品永遠不缺關注度,也永遠少不了那些燒腦劇情,像燒腦的《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一樣,初看一頭霧水,但細細研究,總會理解其中包裹的科學內核。看目前海外的影評反饋,《信條》應該也是一部十分考驗腦力和記憶力的燒腦作品。
克里斯多福·諾蘭雖然拍攝了許多燒腦科幻作品,但並不喜歡使用虛擬特效
為了讓大家在影院裡欣賞的時候能夠更好接收這部電影的傳遞的信息,更好的理解這部電影,腦洞君和大家提前解讀一下《信條》涉及到的幾個物理學概念。
▶寫在前面
回歸電影本身(非劇透)。按諾蘭的一貫風格,《信條》是在一個架空的世界背景中進行(可能這樣更便於實現那些極具腦洞和顛覆性的物理概念),電影中有著我們熟悉的一切,但又不是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
電影《信條》海報
故事的背景大概是為了改變全球變暖帶來的後果,未來有人試圖通過逆向時空操作(注意不是穿越,也不是時間旅行,而是時空逆向)來設法消滅此前的人類,阻止地球環境的惡化等等。
好了,學習時間到。先來看一下《信條》TENET名稱的由來,不得不先提「薩託幻方」(Sator Square)。
▶薩託幻方
其實《信條》TENET這個詞,與薩託幻方(Sator Square)有關。薩託幻方在義大利、法國等地教堂中被發現過多次。
龐貝古城遺址石板上雕刻的「薩託幻方」
而比較經典的一個薩託幻方發現於龐貝古城遺址。有塊石板上刻了這樣一個幻方,這個幻方帶有五組文字從上往下依次是:SATOR、AREPO、TENET、OPERA、ROTAS。
人們發現,這五個單詞組成了一個5×5的正方形回文系統。無論從上往下、從左往右還是反方向來讀,都可以拼出這5組詞語。
不管以橫寫還是直寫的TENET為轉軸,把文字做鏡像,可以發現文字就像轉了90度一樣,那五組文字仍在
而TENET/信條這個詞,始終在中心,如同一個鏡像系統的軸心。或許諾蘭將TENET/信條這個詞當作片名,也是想呼應影片裡「順向時空」和「逆向時空」這個設定吧。
▶ 「逆向時空」操作,「先因後果」和「先果後因」
與此前時空穿越劇慣用的穿越方案不一樣。這次《信條》預告片裡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在信條的世界裡,未來的人類發明了一種時間轉換器,並通過時空逆向操作,未來人回到上一代人的世界,將核武器裂變劑鈽241放在了9個國家。
電影中未來人給現代人送的大禮「鈽241」
在這種逆向的時間之旅中,未來人如果處在現在的時間線中,那他遇到的一切都是逆向的,他需要先接觸到事件的「結果」,然後經歷發生的過程,到達「因」的時刻,是一種時間的逆行。當然這種解讀這只能說個大概,具體是一種怎樣的一種情景,想必大家看了電影之後就了解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在諾蘭的世界裡不是問題
▶「熵」和「逆熵」
熵(entropy),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指標之一,用符號S表示,代表體系內部混亂程度的度量。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孤立系統中,體系與環境沒有能量交換,體系總是自發地向混亂度增大的方向變化,總使整個系統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比如摩擦使一部分機械能不可逆地轉變為熱,此時熵會增加,過程不可逆。而已知的宇宙也是是朝著熵增加的方向在演變。
但是在《信條》的世界裡,在時間流裡,熵是可逆的,也就是存在所謂的「逆熵」。這在阿西莫夫1972年的長篇科幻小說《神門自己》裡,也有類似的概念。只不過阿西莫夫寫的不是未來和現代世界的故事,而是寫的兩個平行宇宙之間的熵交換的故事,大家有空可以看看,難得一見的經典佳作。
一張動圖來解釋熱力學第二定律裡關於熵的不可逆的結論
那麼按照《信條》的世界觀,未來和現代世界像一個封閉的莫比烏斯環。既然這個世界的時間流裡,熵可逆,那麼也就解釋了這個世界中為何時間也可以逆向。而且不僅時間可以逆向,如果你處在逆向時空中,你所遇到的物理原理都是逆向的,比如冰箱對你來說可能是烤箱,而烤箱的高溫可能會讓你凍傷!
把一根紙帶扭轉180°後粘結,你會發現原本應該是兩個面的紙環,變成了只有一個面
了解了這兩個概念,再看未來人要將鈽241這種核武器原料放在了9個國家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意圖了。是因為正向和逆向的時空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想通過引發核世界大戰,導致過去的世界增熵,那麼未來世界就會出現「逆熵」,來讓未來世界變得更好?還是想通過提前毀滅現代世界的人類,終結人類活動引發的環境繼續惡化,而讓未來世界變得更好呢?想的腦袋疼。
類似於兩個相鄰的房間,熱交換使得溫度此消彼長,會不會是這個意思?
當然畢竟這只是一部商業科幻電影,不是嚴謹的科學作品,可能很多人甚至會覺得導演有故弄玄虛的成分。但是鑑於諾蘭比較擅長將簡單的物理概念包裝成「燒腦神劇」的習慣,所以提前了解一下這些物理學概念,在觀影時讓腦袋不至於懵懵的,總歸不是壞事。
《信條》電影劇照
當然這部電影裡,也如同諾蘭上一部《星際穿越》一樣,透露著對地球環境惡化的憂思,值得思考。
好了,先寫這些吧,歡迎大家留下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哦!
關注 奇奇怪怪的科學知識一直在增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