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信條》:新奇的熵減世界,深刻的倫理擔憂

2020-09-05 大片會議室

諾蘭的理論物理興趣班又開課了,這次他要講什麼?

一個熵減世界,一個倫理困境。

看諾蘭的新電影《信條》,欣賞他構想的這個熵減世界,實際上,你需要準備兩點:

1、對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個基本的了解;

2、對諾蘭的敘事風格有個基本的了解。

這就夠了,再多便庸人自擾。

視角先拉到評述類型電影的高度。

很多科研突破,都會帶來倫理擔憂。最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參與曼哈頓計劃的奧本海默、愛因斯坦等人,他們對原子彈毀滅性威力的擔憂,一點不亞於研發出它的興奮。

你要研究反物質,就要擔心「反物質人」與正常人類的湮滅關係;你要研究人工智慧,就要擔心機器人的覺醒;你要研究M理論,就要擔心高維文明的入侵……

好在,在各領域,新技術要民用,需要通過倫理審查。但是,軍用呢?以及,萬一有野心家呢?

所以,這個「但是」,就提供給文藝創作者們故事模板;在利用理論物理理論或前沿科技方向所設計的故事背景的類型電影裡,留給導演的主要藝術空間,便是討論「萬一」情況下的倫理困境。

電影《信條》不外乎此。

我們回到《信條》電影本身。

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架構根據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的熵增原理。

熵是個統計物理名詞,指系統內部的混亂程度;熵增可以理解為系統內部越來越亂。人們通常舉例說,一個房間你放之不管,這個房間天然地會趨於愈發髒亂差。我們也可以用人作例子:如果一個人放任自流、疏於管理和約束,沒錯,這個人的結局就是混亂、墮落、毀滅。

有抑鬱傾向的人,當然會覺得這個物理真相很讓人沮喪,因為,物質、人、社會組織,所有的系統都是趨向愈發混亂的。那些不經打理的花園荒蕪了,那些不加節制的個人隕落了,那些不善管理的組織湮沒了……混亂的巔峰是瘋狂,瘋狂的結局是滅亡。

於是,諾蘭在《信條》裡設計了這樣一個悲觀的故事背景

未來世界,地球生態已不再宜居,人類末日將到。

當然,戲劇發展有理論支持,諾蘭總能在理論物理學裡找到素材:

一位未來的偉大科學家,研究出了通過核聚變引發大規模熵減效應、從而實現人類在時間線上「逆行」願望的技術。

「萬一」來了。電影主題就是討論這種「萬一」,也就是技術突破帶來的倫理困境:

未來世界的掌權者,希望將人類遷徙到過去的地球生活。但是,時間線上的逆行者,也就是熵減世界的人,遇到正常熵增世界的人,是要雙雙湮滅的。如果要實現這次遷徙,未來人類就要對現世人類進行清洗。

沒錯,一次「人類清除計劃」,它的故事結局是什麼:

在電影《信條》裡,或者說在導演諾蘭的傾向下,未來那位偉大的科學家,選擇了自殺,並將技術成果藏到過去世界,她不贊同清除以前的人類;以辛格為代表現世人類進行了殊死搏鬥、捍衛自己的生存權利;以尼爾為代表的部分未來人類選擇自我犧牲,並不認同為了自己可以犧牲他人的價值觀;以普利亞、薩格爾為代表的投機派、野心家等,則堅決站在以上這些人的對立面。

如上,電影很簡單,不至於看不懂。至於這份大作你能欣賞到幾分,還是看你自己:

1、你對熵增世界的理解程度決定你對電影構想的熵減世界呈現效果的理解程度;

2、你對電影裡提出的倫理困境的價值取向決定你對諾蘭傾向下劇情、結局的認可程度;

3、你對諾蘭一慣的敘事、剪輯風格的適應程度決定你看這部電影思路的清晰程度。

價值取向見仁見智,不作評述,但我們可以看到諾蘭的基本態度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自己的困難和困惑,人們應該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靠違背倫理道德取勝。你瞧,電影等當代藝術偉大的地方在何處?在異化的時代,它們仍能告誡人們道德何在!讓我們向諾蘭致敬!

除卻此,我們還要簡單提及諾蘭的一慣風格。我們知道,風格是大師的籤名。一部作品,可以不署名,但所有人一看就知道是某某的風格,一定是他的作品,那麼這樣的人不是大師是什麼?

諾蘭廣為人知的風格,便是「時間管理」能力。他的敘事+剪輯,乍看紛亂、讓人崩潰,從《記憶碎片》到《盜夢空間》,各種敘事上的套娃、剪輯上的錯雜,在這部新電影《信條》裡,又一次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懶得致敬,吐槽他就對了,哈哈!


沒錯,以上千餘字內容,可以作為去看《信條》電影的前期準備。

以下內容為劇情梳理,完全劇透,供已經看完電影的朋友一起探討。


未來世界,人類因為生態問題已經很難在地球適居,因此他們的掌權者希望讓人類回到過去的地球生活。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研究出了通過核聚變引發大規模熵減效應、從而實現人類在時間線上「逆行」願望的技術,但她也知道,不同時間的同一個人相遇會一起毀滅,就像物質和它的反物質相遇一樣同歸於盡,人類回到過去生活的途徑只能是消滅了之前的人類,再回去。這位科學家不能接受這種挑戰倫理的事情,選擇了放棄,將研究成果分成9份黑匣子送回過去藏起來,然後自殺了。但未來世界的掌權者並未放棄這個計劃,他們尋找到自命不凡並幸運挖到一份黑匣子的薩格爾,許他生前榮華和死後開創新世界的名頭,讓他成為了人類清除計劃的現世代理人。

薩塔爾在斯塔克12號挖到其中一個黑匣子,並未被滅口,反而成為未來人類掌權者理想的合作者。薩塔爾在未來世界的幫助下,轉型成為軍火商,他與「魔鬼」的交易內容是現代人類清除計劃。他以軍火商身份周旋在各國政府間,秘密收集9份黑匣子。未來世界和薩塔爾的聯繫紐帶,在挪威奧斯陸的自由港藝術品交易市場內,那裡藏著一個傳送門,通過傳送門人們可以通往過去和將來。

最後一份黑匣子重現江湖,美國CIA特工和持有者約定在烏克蘭的基輔大劇院交易。未來世界和薩塔爾都派出人馬搶貨,一番混戰後,黑匣子居然落到了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手裡。這次任務裡,CIA特工辛格第一次接觸到奇怪的反向射擊。事已至此,為了繼續追查黑匣子下落以及拯救人類,美國政府需要找個信得過的人執行任務。CIA假裝綁架了辛格和其戰友,逼迫他們說出自己的背後組織,辛格選擇吞毒自盡,而這種堅持原則的氣魄讓他通過了美國政府的考驗。

數日休息後,辛格被接到蓋穆特大廈,一位女技術專家向他展示了來自未來戰爭的遺蹟,親自操作反向射擊讓辛格回想起在基輔大劇院的遭遇,他確信了這些現象。辛格決定從那些來自未來的子彈查起,因為這些子彈他確定產自印度孟買。

在孟買,辛格被介紹認識了一位中間人尼爾,用以接洽孟買的軍火大佬。辛格和尼爾二人闖入軍火大佬家,逼問子彈的事,意外發現原來真正的大佬是個女人,普利亞。普利亞告訴辛格,自己製造的只是普通的子彈,提供給薩塔爾,至於使用到未來的人手中,是因為薩塔爾和未來世界的人合作。


為了接觸到薩塔爾,辛格去英國見了一位爵爺,爵爺不僅資助了他的行頭,還告訴他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前蘇聯秘密城市之一斯塔克12號的歷史,第二件事是在斯塔克12號地下檢測出核爆源,第三件事是薩塔爾和妻子凱特的不睦及凱特拿假畫騙了薩塔爾900萬美元的事。

薩塔爾拿假畫事件作為把柄控制著凱特,而凱特則希望帶著孩子離開薩塔爾,鑑於此,辛格找到凱特聲稱可以幫她拿回假畫。辛格和尼爾策劃了用飛機撞自由港大樓的計劃,該計劃成功將外人的注意力引到飛機爆炸和遍地的金條身上,他兩則在大樓內「撬鎖行竊」。撬鎖順利,但目標假畫卻沒找到,反而意外發現了隱藏的傳送門,並和傳送門後過來的未來辛格、未來尼爾打鬥了一番。

辛格回來後見凱特,騙她說已經銷毀了假畫,並提出自己的條件:見薩塔爾。凱特安排了晚宴向薩塔爾引薦辛格,薩塔爾本來想弄死辛格,但辛格說了關鍵詞:歌劇。薩塔爾心領神會,約第二天帆船見。

帆船上,辛格將自己描述成那種在全世界四處倒賣核材料的CIA特工,並未顯露出自己知道基輔大劇院遺失的鈽材料的真實用途。凱特解開薩塔爾的帆船扣子想殺死薩塔爾,薩塔爾溺水,辛格果斷救起薩塔爾。回來後氣頭上的薩塔爾想打死凱特,但凱特提醒他辛格聽到聲響一定會來救自己,如果薩塔爾殺了前來的辛格那麼就沒人幫他去獲取最後一個黑匣子了。

薩塔爾的手下將一名自由港「劫機」事件的參與者及找回的黃金帶到薩塔爾面前,該參與者將自己在飛機上偷拿的一根金條還給薩塔爾,薩塔爾暴躁地打死了他。在一旁偷看的辛格被抓了出來,被簡單教訓後,與薩塔爾約定,他幫薩塔爾取回鈽材料,薩塔爾付他酬金,中間接頭人必須是雙方都信任且對這種事不感興趣的凱特。

烏克蘭政府決定將黑匣子轉運,將經過愛沙尼亞塔林。辛格和尼爾策劃了公路劫車計劃,在運輸車行徑間便劫取了黑匣子。不得不提,在辛格和尼爾公路搶劫的時候,薩塔爾將凱特帶到了自由港,並羞辱、傷害了凱特。薩塔爾命令手下時刻關注辛格的行動結果,一旦得手就去搶。辛格黑匣子到手,此刻,兩路人馬來搶了。一路人馬是現時的薩塔爾手下們按原計劃來搶,一路人馬是未來一小段時間後的薩塔爾本人綁架了凱特一起過來搶。辛格將黑匣子藏到路邊,將空箱子扔給了未來薩格爾,並救下未來凱特。但好景不長,辛格和未來凱特隨即就被薩塔爾手下控制住了。

辛格和未來凱特被扭送到自由港的傳送門那裡,發現自己被控制在玻璃牆的一邊,而玻璃牆另一邊則是未來薩塔爾拿槍頂著未來凱特。這面玻璃牆隔離著兩個時空,通過傳送門才能過去。未來薩塔爾以未來凱特威脅辛格說出黑匣子藏哪了,並朝未來凱特腹部開了一槍。辛格順著薩塔爾的話騙他說黑匣子在自己剛才開的寶馬車儲物格裡。此時,可能是為解救人類而特別建立的政府武裝力量出現,攻佔了自由港並收繳了此處的傳送門,未來薩塔爾急忙扔下負傷的未來凱特去找黑匣子去了。


辛格和尼爾通過傳送門去到未來凱特身邊,救起未來凱特。辛格想要回到藏黑匣子的時間和地點,便孤身一人通過傳送門回去了,然而弄巧成拙,被同樣回去的未來辛格反蹲,黑匣子落入敵手,且被未來薩塔爾引燃汽車弄傷。

黑匣子已丟,世界末日近在眼前。

尼爾回去將辛格救下,帶上未醒來的凱特,一起回到了一個安全的時間點,那就是機場劫案那個時間點。從傳送門出來,遇上當時正在自由港大樓「行竊」的辛格和尼爾,「自己人」進行了一番打鬥,好在逃脫了。

暫告安全的辛格和尼爾,探討起薩格爾和未來世界掌權者的意圖,辛格從尼爾口中了解到,是未來世界的掌權者想要毀滅現在這個世界。辛格感覺到整個事情中,孟買大佬普利亞的角色並不簡單,她一直協助薩格爾的軍火生意,也引導自己去塔林劫取最後一份黑匣子,這一切連起來不難判斷普利亞實際上幫助薩塔爾完成了整個龐大的計劃,難道普利亞和未來世界的掌權者有關聯?辛格決定向普利亞問個明白,普利亞告訴辛格,她就是要9份黑匣子收集齊,至於之後會發生什麼,辛格不用管了也管不了,別想什麼拯救世界的事了。辛格固執地表示,自己不會放棄希望。

現在,人類拯救計劃剩下的唯一機會在於,薩格爾何時動手毀滅世界。確定了這個時間,才有機會爭分奪秒阻止薩格爾。尼爾認為薩格爾的智能手環連接著自己的心臟,一旦薩格爾死了心跳結束,手環將發送信號到核反應堆,啟動核爆。和他們在一起的未來凱特聽到尼爾的話後,說自己堅信薩塔爾會選擇自殺,因為,大家不知道的是薩格爾得了胰腺癌,已經晚期,他一定會在自己還算輝煌的時刻自主完成計劃。憑藉她的直覺,凱特判斷,在越南度假的遊艇上,夫妻二人有過一段甜蜜時光,薩塔爾很可能回到那時候、那地點自殺;同理,薩塔爾一定會將9份黑匣子都送回到那時候的斯塔克12號地下核爆源。

鑑於此,政府軍和辛格他們制定了作戰計劃。所有人將回到那一天。政府軍負責佯攻吸引核爆源附近駐紮的武裝力量,政府軍指揮官和辛格兩人負責潛入核爆源地下奪取所有黑匣子,而未來凱特負責回到當日的越南遊艇拖住薩格爾別讓他在黑匣子到手之前自殺。

計劃照常執行,發生兩個意外。第一個意外是,在核爆源地下,要接觸到操作黑匣子的薩格爾手下,必須通過一扇鐵門,鐵門鎖了。原本未安排在計劃內的尼爾知道這個檻,自發潛入地下並殊死一搏打開了鐵門。第二個意外是,未來凱特出於衝動,在未接收到計劃成功的信號的情況下就槍殺了回到船上準備自殺的未來薩格爾。好在未來薩格爾被槍擊後還活了10秒鐘才停止心跳,而這關鍵的10秒鐘裡指揮官和辛格帶著黑匣子回到了地面。


以上是主要劇情,因為目前只看了一遍,難免有疏漏,歡迎一起探討。

非主要情節或者一些並不難自己發掘的細節,也未作多說,比如尼爾是凱爾兒子、是辛格愛徒,比如鉗形戰術通俗來講可以理解為雙路包夾等,這些都沒必要贅述。

電影中也一貫地包含諾蘭的符號風格,文字遊戲、符號象徵比比皆是,就留給朋友們自行發掘吧!

不過,忍不住想吐槽一下男主角也就是丹澤爾·華盛頓的兒子,形象上夠不上007的資格但是談吐上卻學了老牌007們的油腔滑調,不知道那是帥的人的特權麼……跟普利亞坐下來談事情彎著腰像乙方小弟、跟凱特一起走路像家裡卑微男僕!這角色給年輕點的老爸丹澤爾演簡直絕配,可惜兒子形體、氣場、談吐等等一切都才起步……萬幸,拳腳功夫還硬朗,不至於全是槽點。

這裡當然還要提醒各位要去看電影的、已經看完電影的各位:

《信條》這樣的電影容易激發人們對理論物理沉醉、為宏大命題著迷的少年心,離開電影院我就能猜測到肯定會有大量的安利、大量的鑽牛角尖分析以及大量的過譽和誤解。

電影藝術以故事、想像、探討為主。諾蘭不是真正的物理學家,《信條》也不能當嚴格意義上的科普作品,其中涉及的很多概念還是假說,涉及的各種現象更是想像,比如時間線上的逆行者遇到本尊會雙雙湮滅這樣的設定,引入反物質概念就一兩句話,並未詳細解釋,也不必詳細解釋;比如時間線上的場景錯亂即便使用莫比烏斯環解釋也很牽強,不妨看作諾蘭一貫的敘事和剪輯風格;比如熵減世界的熱必然對應冷、正向行徑必然對應倒行等……大家在諾蘭提供的技術參數設定裡看完故事、思考電影提出的倫理困境、欣賞與自己價值觀相投的劇中人物即可。

最沒必要的就是,在一個藝術創作者的作品裡對技術設定過多抬槓,那叫捨本逐末。

(END.)

相關焦點

  • 熵增熵減同時存在,諾蘭新作《信條》究竟科幻還是玄幻?
    1、引言大神諾蘭新作《TENET(信條)》上映,給低迷的電影市場帶來一劑強心劑。小胖老師第一時間,觀看這部影片。近兩個半小時的觀影過程,絲毫不覺得拖沓,以至於硬生生的憋了一個多小時的尿,真正是全程無尿點。
  • 科幻 | 熵減會引發時間倒流嗎?聊聊《信條》中的科學問題
    首先要說的是,諾蘭的《信條》一如既往地精彩,與他的經典《星際穿越》各有千秋,再一次感受到了諾蘭豐富的想像力:在電影中構建了自己的物理世界,尤其將「諾蘭時間線」玩兒到了極致,凌駕於複雜的科幻概念之上,集動作片和間諜片之大成,通過一個比較深刻的故事,為大家演繹了大眾都能欣賞的饕餮盛宴。
  • 熵減會引發時間倒流嗎
    首先要說的是,諾蘭的《信條》一如既往地精彩,與他的經典《星際穿越》各有千秋,再一次感受到了諾蘭豐富的想像力:在電影中構建了自己的物理世界,尤其將「諾蘭時間線」玩兒到了極致,凌駕於複雜的科幻概念之上,集動作片和間諜片之大成,通過一個比較深刻的故事,為大家演繹了大眾都能欣賞的饕餮盛宴。
  • 諾蘭《信條》中物理學難點:一個「熵增」與「逆熵」的世界
    諾蘭的科幻電影總是帶著「燒腦」的硬核科幻,比如《盜夢空間》裡現實和夢境彼此交錯、互相影響的劇情,比如《星際穿越》裡的蟲洞、黑洞和五維時空。9月4日,諾蘭的《信條》一上映,作為一個資深科幻迷,我也是第一時間趕到了電影院。今天,這部《信條》,你可能需要帶高中層級以上的物理大腦進去看電影,不然會滿頭問號喔!或者你應該至少懂一些,不然怎麼在女朋友面前偽裝成「高智商」?
  • 把熱力學定律拍成《信條》通俗解釋「熵」諾蘭堪稱影壇物理課代表
    電影《信條》但為什麼在電影《信條》「熵減的世界裡」主角的汽車爆炸之後會瞬間急凍?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曾經通讀了《信條》的劇本,他為諾蘭梳理其中的科學概念。《信條》中除了描述時空穿越,時間逆轉,最重要的就是「熱力學定律」。如果你懂了該定律中的「熵」,那電影《信條》就不難懂了。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和任正非都推崇的熵減到底是什麼?
    近期最熱門的院線電影非《信條》莫屬。影片中的關於時空的硬核設定,也成為了關注的焦點。跳脫常規慣的思維定勢,從五維視角玩轉四維空間裡的時間和空間的邏輯。作為一部諜戰動作片來說,《信條》是優秀且沒有欣賞門檻的。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和任正非都推崇的熵減到底是什麼?
    》劇本,為諾蘭梳理其中的科學概念。由於封建王朝自身沒有熵減機制,只能革命來做熵減。模型左邊列的是遠離平衡和開放的耗散結構,是熵減的。熵減就是激活組織和激活組織的人。華為如何熵減?就是逆向做功,激發正能量,堅持核心價值觀不能變。逆向做功的措施可以有兩類,有些措施是激活組織的,有些是激活人的。
  • 什麼是「熵」?腦洞解讀諾蘭《信條》謎題
    按諾蘭的一貫風格,《信條》是在一個架空的世界背景中進行(可能這樣更便於實現那些極具腦洞和顛覆性的物理概念),電影中有著我們熟悉的一切,但又不是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這次《信條》預告片裡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在信條的世界裡,未來的人類發明了一種時間轉換器,並通過時空逆向操作,未來人回到上一代人的世界,將核武器裂變劑鈽241放在了9個國家。
  • 什麼是「熵」?何為「薩託幻方」?腦洞解讀諾蘭《信條》謎題
    按諾蘭的一貫風格,《信條》是在一個架空的世界背景中進行(可能這樣更便於實現那些極具腦洞和顛覆性的物理概念),電影中有著我們熟悉的一切,但又不是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這次《信條》預告片裡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在信條的世界裡,未來的人類發明了一種時間轉換器,並通過時空逆向操作,未來人回到上一代人的世界,將核武器裂變劑鈽241放在了9個國家。
  • 信條:只有諾蘭敢把熱力學定律拍成電影,最通俗解釋什麼是「熵」
    電影《信條》但為什麼在電影《信條》「熵減的世界裡」主角的汽車爆炸之後會瞬間急凍?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曾經通讀了《信條》的劇本,他為諾蘭梳理其中的科學概念。《信條》中除了描述時空穿越,時間逆轉,最重要的就是「熱力學定律」。如果你懂了該定律中的「熵」,那電影《信條》就不難懂了。
  • 時間逆轉,拯救世界?諾蘭新作《信條》燒腦來襲…
    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一個特工服務一個名為「信條」的組織,任務就是為了阻止一個俄羅斯的大亨瘋狂毀滅世界的行動。光看劇情主線,平平無奇。
  • 諾蘭的《信條》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前方倒序警告!
    「熵減」之旅呢?與其他穿越時空電影不同的是,本片裡的「過去」是真正的、時間意義上的倒退,一切事物都是由果溯因,甚至連氧氣也是逆行的,若熵增世界的人不戴上氧氣面罩,便會在熵減的世界裡窒息而死。在熵減世界裡,人會因爆炸而「凍死」相比於諾蘭的其他作品來說,《信條》在概念上雖然十分超前,但卻不是最燒腦的一部。
  • 諾蘭的《信條》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前方倒序警告
    與其他穿越時空電影不同的是,本片裡的「過去」是真正的、時間意義上的倒退,一切事物都是由果溯因,甚至連氧氣也是逆行的,若熵增世界的人不戴上氧氣面罩,便會在熵減的世界裡窒息而死。在熵減世界裡,人會因爆炸而「凍死」相比於諾蘭的其他作品來說,《信條》在概念上雖然十分超前,但卻不是最燒腦的一部
  • ​全方位解析諾蘭最軟科幻電影——《信條》
    《信條》的炫酷觀影體驗】欣賞完《信條》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諾蘭威武。他能夠用一種老少鹹宜的方式把「時間」具象化,把一個簡單的點子用炫酷的敘事表現,這就是諾蘭的魅力。反向流動時間肯定不是什麼新奇點子,但如何表現絕對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事情。
  •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時間:2020-09-05 11:47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
  • 新片《信條》正式上映 諾蘭又來挑戰觀眾智商了
    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這是一個拯救世界的故事: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男主人公是一名特工,服務於一個名叫「信條」的高度機密組織。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8.2 口碑兩極分化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 網友:應該音譯成「天吶天」!諾蘭又來挑戰觀眾智商了
    這是一個有關拯救世界的故事: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男主人公是一名特工,服務於一個名叫「信條」的高度機密組織。他的任務是阻止俄羅斯大亨安德烈·薩特(肯尼思·布拉納飾)的瘋狂行徑,避免世界毀滅。無論是毀滅世界和拯救世界,用的都是同樣的武器——時間逆轉。
  • 熵,祖母悖論,《信條》如何逆轉時空?
    電影《信條》是諾蘭導演又一燒腦力作,該片以全新的方式詮釋了時空穿越。同樣是穿越時空,在以往的電影中,故事的主角是在不同時間節點上進行跳躍,這部電影卻沒有採用這個套路,而是使正反時空交疊在一起,創造了新的視覺觀感。
  • 《信條》燒腦程度超出以往,諾蘭又來挑戰觀眾智商
    他的任務是阻止俄羅斯大亨安德烈·薩特(肯尼思·布拉納飾)的瘋狂行徑,避免世界毀滅。無論是毀滅世界和拯救世界,用的都是同樣的武器——時間逆轉。《信條》的觀眾評論兩極分化。有觀眾表示這是「絕對的傑作」「諾蘭最有野心的作品」,也有觀眾表示「看不懂,是一部想劇透也無從下手的片子」。該片爛番茄新鮮度開分82%,目前下降至74%;豆瓣開分8.4分,目前下降至8.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