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老頭」變了想法丨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幫扶幹部劉佳

2021-01-08 天眼新聞

「小劉呀,懷孕幾個月了,要注意身體,不要老往我們村裡跑了,多休息,這是叔叔嬢嬢剛洗出來的韭黃,自家地裡種的,絕對的純天然,無汙染,裝一袋回家吃。」老姚一邊跟我說著一邊將韭黃打包遞給我。

老姚一家,是我在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的結對幫扶戶,初識時,我們之間的關係有些不和諧,然而,三年多的真心相處,終於讓這個「倔老頭」不倔了。

初識「倔老頭」,是在2018年,按照單位的統一安排,我結對幫扶任務從十二營村轉移到了韭黃村。

劉佳(右)走訪老姚家

我第一次去老姚家,是村幹部帶著我去的,村幹部將我的來意說明後就離開了。

這時,老胡的妻子胡嬢嬢熱情地把我迎進了家,但與胡嬢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旁邊的「老姚」,一臉的不屑,眉頭緊皺,雙眼直瞪瞪地盯著我。我小心翼翼地嘗試打聽他們的家庭情況,老姚卻氣呼呼不願與我交流。

我一時不知道怎麼說話,還好胡嬢趕緊出來打圓場,幫我簡單介紹了他們家裡的情況,同時也向我諮詢如何獲得學校的資助,幫助他們家解決上大學女兒的學費難題。

我記錄好基本情況和需求後就離開了,走出門後,我聽到老姚跟胡嬢嘟嚷道:「你瞧瞧她就是個乳臭未乾的小丫頭片子,她能給你解決娃讀書的問題?哼!」走出門百米左右,我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處理好這件事。

第一次和「倔老頭」不太愉快地相遇後,儘管內心有幾分不悅,可我還是第一時間找到相關部門諮詢大學生的相關資助政策,並且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為老姚的女兒小翠申請到了助學金。可「倔老頭」還是對我板著個臉。

老姚一家洗韭黃

之後的兩年,這個家庭中的其他成員都對我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尤其是老姚女兒、兒子、兒媳都把我當成自家的一個小姐姐,有事都會跟我傾訴。我也像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給出一些意見建議,沒事和他們聊聊天,相處越來越融洽。但是就是老姚,依舊對我板著個臉,這個問題一直是我心上的一根刺,解決不好,我難以釋懷。

今年夏天,「倔老頭」在工地做工時意外受傷了,突發的意外對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是一次災難,「倔老頭」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他這一病,妻子胡嬢要照顧他,女兒小翠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收入較低,兒子小武工作不穩定,兒媳拖著一個不滿一歲的孩子,如何幫著「倔老頭」家渡過難關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通過交流我知道了「倔老頭」的心病是他的兒子工作不穩定,隨後我找到了小武,積極勸說他要獨立起來,主動承擔起家庭責任。

劉佳(左一)走訪老姚家

我積極聯繫就業部門,給小武推送一些就業信息,鼓勵他多出去闖闖,努力總歸是有收穫的,沒過多久,小武就在縣裡推薦的就業單位中找到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一個月固定能獲得四五千塊的報酬,這個家庭的「燃眉之急」終於得到化解,「倔老頭」對我的態度也逐漸有所改善。

今後,我與「倔老頭」老姚一家特別的緣分肯定還將繼續,真心一定會換到真心,真情一定能打動真情,扶貧路上,心酸不少,但是走過艱難荊棘道路後迎接我們的是陽光。

【人物小傳】

劉佳,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幫扶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梅世桂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有一種幫扶叫作用心用力用情丨普定縣工商業聯合...
    轉眼間,我來到普定縣工商聯擔任黨組書記一職已五年有餘,脫貧攻堅工作也做了五年有餘,從一開始包保的馬場鎮那亥村也換到了如今的波那村。回憶過往,有感動,也有欣慰。2016年3月12日,我來到波那村進行摸底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相識是緣 幫扶是責丨普定縣貓洞鄉中巖村第一書記...
    「好的,我問有什麼政策再告訴你」「我是聽我村一個殘疾人給我說,縣殘聯對創業的殘疾人有項目幫扶,你能不能請他們來我的店看看,可以的話幫我一把。」  「好的,如果有,我請他們來你的店裡看看。」  這是我與結對幫扶的貧困戶的日常交流,雖然我已調離原單位,但我們之間沒有生疏,像親戚一樣熱情,像朋友一樣坦誠。
  • 《孫老倔的幸福》李幼斌變"倔老頭" 朱茵變"老妖精"
    原標題:《孫老倔的幸福》探班 華麗轉身!李幼斌變「倔老頭」朱茵變「老妖精」   華策家庭溫暖輕喜劇《孫老倔的幸福》昨日下午邀請媒體探班並首度曝光海報,主演李幼斌、朱茵、洪劍濤、王晴、羅剛、梁丹妮、譚松韻、季肖冰、趙崢、傅淼、周楚楚、傅天驕等亮相。
  • ...的扶貧故事」駐村工作的經歷是我人生的財富丨普定縣猴場鄉沙子...
    2013年2月,帶著組織的信任,我來到普定縣猴場鄉沙子坡村駐村。從縣城出發,行駛了50餘公裡,終於到達這片陌生的土地。初到這無任何集體經濟收入的貧瘠山村,如何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我陷入了思考。為了儘快了解村情,駐村後,我步行十餘公裡,走遍全村11個自然寨,走訪了退休老幹部李少方,縣人大代表魯桂蘭,老黨員李先開、等人群中。在走訪中,他們和我談了很多好的發展思路,也擺談了很多村裡的故事,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結合實際,我以聯繫群眾交朋友為工作開始,以強化自己、很抓幫扶為重點,以為民辦實事、排憂解難為工作的落腳點,逐步展開了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家變了樣 環境整潔心舒暢丨普定縣黃桶街道...
    韋永雄是我的幫扶對象,住鬥篷村野鴨組,四十多歲,人老實,妻子痴呆,有兩個女兒,一個讀初中,一個讀幼兒園,一家人就靠他打零工維持生計。韋永雄家的困難,村領導曾多次給我介紹過,但第一次去他家,情況還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第一次去時,只有她的妻子在,家裡沒有像樣的物件,衛生特別差,走進廚房,灶臺上滿是汙垢和雜亂的鍋碗瓢盆;臥室裡,床上被褥又髒又單薄,衣服堆在地上。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貧困戶的不解之緣丨普定縣玉秀街道紅新社區...
    我叫楊濤,萬萬千千扶貧幹部中的一員。2018年9月,我受玉秀街道黨工委指派,來到紅新社區開始了脫貧幫扶工作。訪民情、問民事是脫貧的關鍵。生態補貼、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產業幫扶、住房安全、教育扶持等,每一件都是小事,每一件也是大事。我與群眾之間也是因為這一件件小事加深了情誼,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總記得雜草叢生的小路、破舊燻黑的牆面、昏暗斑駁的光線。
  • 社保扶貧攻堅人物巡禮丨劉佳——而立之青春,彰顯責任與擔當
    社保扶貧攻堅人物巡禮丨劉佳——而立之青春,彰顯責任與擔當 20-10-28 18:35
  • 「我的扶貧故事」奉獻不言苦 追求無止境丨普定縣馬官鎮天興村第一...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進行深入調研,摸準村情,確立扶貧工作思路。為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惠民幫扶政策導向,我積極深入全村23個村民組、兩個自然村寨,走組串戶,認真開展走訪活動,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及發展訴求。
  • 「我的扶貧故事」精準扶貧 暖民之心丨普定縣玉秀街道新和村第一...
    楊春貴是我幫扶的另一個貧困戶家庭。今年39歲,小學文化,因為患有肺結核,一直沒有勞動能力,只能在家照顧兩個幼兒園的孩子,妻子楊春芝,為維持一家人生計,在工地做泥水工。  後來,我和村兩委針對他家的情況,制定了具體的低保兜底保障措施,大病救助、臨時救助、等國家相關優惠政策,都積極為他家爭取辦理。先後安排他到村級公司、工地做泥水工,每個月有3000元的收入,基本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我和村支兩委還積極為他兩個孩子申請貧困戶困難學生減免學費。
  • 「我的扶貧故事」要讓群眾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丨普定縣馬場鎮落...
    2018年4月,普定縣馬場鎮落龍村三組袁樹龍家庭成了我的結對幫扶戶。  第一次走進貧困戶老袁家中,看到破舊的土屋、潮溼的地面、單薄的衣服,如此窘迫的生活,我心裡猛地一顫。  了解清楚情況後,作為幫扶人,我和村幹部立即從改善居住環境和生活情況方面著手開展工作。  為其制定了幫扶措施。生活方面,讓老袁家兒子每月從貧困救助經費裡等收入裡拿出錢,及時為二老購買糧油和一些換季衣服。在產業扶貧方面,我們根據老袁家的實際情況,鼓勵他家種玉米,自己家房前屋後餵雞。
  • 漫畫丨橫崗街道幫扶臺東村脫貧圖鑑
    漫畫丨橫崗街道幫扶臺東村脫貧圖鑑 2020-12-22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市考核組到普定縣開展2020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任務考核及...
    市考核組到普定縣開展2020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任務考核及安全生產巡查 2020-12-25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譜好脫貧音符 奏響致富樂章丨普定縣貓洞鄉黨委...
    還記得貓洞村的彭基祥和和諧村的王成龍住上新房後那激動的神情和滿眼的歡喜……這一幕幕令人動容的畫面,好似一個個美妙的音符,奏響了我在貓洞鄉脫貧攻堅的美妙樂章。熊巍和群眾交流中我叫熊巍,大家都親切地叫我「熊大」,2017年1月,接到組織的一紙調令,我來到了貓洞鄉擔任黨委書記。
  • 中共普定縣委關於制定普定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因地制宜,精準選擇韭黃作為主導產業,科學謀劃,全域布局,推進韭黃由5000畝到10萬畝的裂變式發展,為產業興旺奠定了堅實基礎。五是形成推廣了一批典型經驗。韭黃變「黃金」的產業革命實踐獲省領導批示肯定;「一村一公司」做法得到省市領導認可,在全市178個深度貧困村複製推廣。這五年,我們群策群力、砥礪奮進、後發趕超,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基礎設施取得顯著成效。
  • ...的田野實現人生價值 ——記商南縣十裡坪鎮李家灣村幫扶幹部謝凱
    作為基層黨員幹部,在一線工作中應該不怕苦不怕累,積極為群眾謀福祉、解難題、辦實事,甘當群眾的服務員和貼心人。」日前,在主題教育專題研討交流會上,商洛市商南縣十裡坪鎮李家灣村幫扶幹部謝凱向大家暢談心聲和感悟。2015年12月,謝凱來到商南縣十裡坪鎮任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正趕上脫貧攻堅。「萬丈高樓平地起」,在脫貧攻堅戰伊始,初來乍到的謝凱沒有規律和方法借鑑,但他沒有退縮,挑起了重擔。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的「酸甜苦辣」|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
    我叫陳瓊,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幹部。  2019年7月我到雙樂村,駐村一年多來,我體會到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辛酸與無悔、艱辛與幸福、付出與擔當,也品嘗到了扶貧幹部的「酸、甜、苦、辣」。自從下沉幫扶以來,大力宣傳國家政策,消除了他們曾經總是埋怨的情緒,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村民羅光友長期和侄兒子居住,覺得住的不稱心,我建議他到河鎮鄉養老院居住,現在過的很幸福,每天都笑呵呵的,他說「現在的居住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每天散散步,回來就有飯吃,有水果吃,國家的政策好啊。」
  • 「我的扶貧故事」小錢包 大觸動丨錦屏縣偶裡鄉雲照村幫扶幹部龍春德
    根據組織安排,我們派出所幫扶偶裡鄉情況最複雜的雲照村,其中我在這個村幫扶的有5戶,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派出所負責全鄉的治安穩定問題,而雲照村離政府所在地又是路途最遠的村,大多時候下村幫扶便是一整天。因所裡警力有限,所以我們大都是村裡幫扶和所裡工作兩頭跑。2020年10月18日,我在所裡值班。當天下午4點左右,派出所的大廳裡走進來一位老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