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呀,懷孕幾個月了,要注意身體,不要老往我們村裡跑了,多休息,這是叔叔嬢嬢剛洗出來的韭黃,自家地裡種的,絕對的純天然,無汙染,裝一袋回家吃。」老姚一邊跟我說著一邊將韭黃打包遞給我。
老姚一家,是我在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的結對幫扶戶,初識時,我們之間的關係有些不和諧,然而,三年多的真心相處,終於讓這個「倔老頭」不倔了。
初識「倔老頭」,是在2018年,按照單位的統一安排,我結對幫扶任務從十二營村轉移到了韭黃村。
劉佳(右)走訪老姚家
我第一次去老姚家,是村幹部帶著我去的,村幹部將我的來意說明後就離開了。
這時,老胡的妻子胡嬢嬢熱情地把我迎進了家,但與胡嬢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旁邊的「老姚」,一臉的不屑,眉頭緊皺,雙眼直瞪瞪地盯著我。我小心翼翼地嘗試打聽他們的家庭情況,老姚卻氣呼呼不願與我交流。
我一時不知道怎麼說話,還好胡嬢趕緊出來打圓場,幫我簡單介紹了他們家裡的情況,同時也向我諮詢如何獲得學校的資助,幫助他們家解決上大學女兒的學費難題。
我記錄好基本情況和需求後就離開了,走出門後,我聽到老姚跟胡嬢嘟嚷道:「你瞧瞧她就是個乳臭未乾的小丫頭片子,她能給你解決娃讀書的問題?哼!」走出門百米左右,我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處理好這件事。
第一次和「倔老頭」不太愉快地相遇後,儘管內心有幾分不悅,可我還是第一時間找到相關部門諮詢大學生的相關資助政策,並且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為老姚的女兒小翠申請到了助學金。可「倔老頭」還是對我板著個臉。
老姚一家洗韭黃
之後的兩年,這個家庭中的其他成員都對我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尤其是老姚女兒、兒子、兒媳都把我當成自家的一個小姐姐,有事都會跟我傾訴。我也像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給出一些意見建議,沒事和他們聊聊天,相處越來越融洽。但是就是老姚,依舊對我板著個臉,這個問題一直是我心上的一根刺,解決不好,我難以釋懷。
今年夏天,「倔老頭」在工地做工時意外受傷了,突發的意外對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是一次災難,「倔老頭」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他這一病,妻子胡嬢要照顧他,女兒小翠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收入較低,兒子小武工作不穩定,兒媳拖著一個不滿一歲的孩子,如何幫著「倔老頭」家渡過難關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通過交流我知道了「倔老頭」的心病是他的兒子工作不穩定,隨後我找到了小武,積極勸說他要獨立起來,主動承擔起家庭責任。
劉佳(左一)走訪老姚家
我積極聯繫就業部門,給小武推送一些就業信息,鼓勵他多出去闖闖,努力總歸是有收穫的,沒過多久,小武就在縣裡推薦的就業單位中找到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一個月固定能獲得四五千塊的報酬,這個家庭的「燃眉之急」終於得到化解,「倔老頭」對我的態度也逐漸有所改善。
今後,我與「倔老頭」老姚一家特別的緣分肯定還將繼續,真心一定會換到真心,真情一定能打動真情,扶貧路上,心酸不少,但是走過艱難荊棘道路後迎接我們的是陽光。
【人物小傳】
劉佳,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幫扶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梅世桂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