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葉聖陶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小小的船》是葉聖陶先生於1955年寫的一首兒童詩歌。全詩語言通俗易懂,音韻和諧,意境優美。讀這首詩,「我」仿佛正坐在船上看夜空中閃亮的星星,內心不禁升起對星空的無限遐想。
這短短的四句詩,也將兒童詩歌的4個藝術特徵展現得淋漓盡致。
其一,感情健康,主題單一
因為兒童詩歌的閱讀對象主要是年幼的兒童,而幼兒的特點是生活經驗少,知識有限,但是模仿能力極強。因此,為幼兒創作的兒童詩歌首先必須內容正確,感情健康,通過具體的藝術形象體現主題。
《小小的船》描繪的是一幅寧靜而奇妙的夜景圖。彎彎的月兒是小小的船,載著「我」飛上夜空,去看那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讀這首兒歌,孩子會展開想像的翅膀,隨著詩歌去太空遨遊。
一首詩展現一幅夜空的美好畫卷,開啟孩子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之情,真正令人愛不釋手。
其二,形象具體,想像豐富
幼兒的思維是直觀而具體的,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從具體形象開始,通過觀察客觀事物的形狀、色彩、聲音等來思考和理解周圍的世界。所以為他們創作的兒歌要形象具體,只有通過具體的事物和鮮明的形象,才能有聲有色地突出事物的具體特徵,才能夠被孩子接受和喜歡。
在葉聖陶的《小小的船》一詩中,作者對客觀事物「月兒」「船」「星星」「天空」都做了具體形象的敘述:月兒是彎彎的;船兒是小小的,兩頭尖尖的;星星是閃閃亮的;天空是藍藍的。
通過作者的描繪,孩子們的眼前映入一幅美麗夜景畫卷,恍若此刻正置身其間,親自感受這美妙的夜空。
這首詩把彎彎的月兒比喻成小小的船,使得整個想像更加具體開闊。孩子讀來詩意盎然,充滿童趣。
其三,結構單純,篇幅短小
幼兒常常活潑好動,無法對一個事物保持長久的專注力。為了適應幼兒的心理特徵,也為了讓他們可以更快領會和接受,兒歌的結構要求單純、淺白、緊湊、完整,篇幅短小。
葉聖陶的《小小的船》僅有4句詩,而且每句詩在結構上都保持著大致相同的節奏。這樣,孩子讀起來朗朗上口,並且很容易記在心裡。
不過,兒歌短小淺白並不意味著枯燥乏味,它同樣要求內容上要引人入勝,讀完讓人回味無窮。正如同這首小小的兒歌,任何時候都值得細細品味,而且還能帶給人不盡相同的感受。
其四,語言淺顯,音韻和諧
兒歌,兒童歌謳之詞。這就是說兒歌其實是給孩子來念唱的,因此兒歌的語言要符合他們的語言表達,要儘可能淺顯、明快、通俗易懂和口語化。倘若太過晦澀,孩子根本不懂,就更加談不上接受和喜歡了
《小小的船》的語言正是切合了孩子的這一特點,充分運用了孩子喜歡的疊詞,而且非常口語化,讓孩子一聽就懂。
除了語言的淺顯易懂,在這首詩中還採取了疊詞疊韻以及反覆的手法,讓整個語言的音樂性得到極大增強,孩子們念唱起來更加順暢和快捷。
在這首詩的第一、二、四句都押了「an」韻,雖然字不同,但是相同的韻腳會讓這首詩念起來朗朗上口。其次,這首詩用了很多的疊詞「彎彎的」「小小的」「閃閃的」「藍藍的」,這些疊詞的使用使兒歌形成復沓迴環的音韻美,讓整首詩的韻律變得更加和諧。
兒童詩歌是兒童文學領域的一個重要體裁,它是人生最早接觸的文學作品。當孩子還不會說話、不會讀書認字的時候,就已經作為一個聽眾,在搖籃裡感受兒童詩歌帶來的美好和快樂了。
以前總覺得寫兒歌是最簡單的一件事,只需模仿孩子的語氣簡簡單單寫幾句就能成一首。可如今讀了葉聖陶先生的《小小的船》,了解了兒童詩歌必備的這些藝術特徵,才發現要想寫好一首兒童詩歌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為孩子最早人生啟蒙的兒童文學體裁,兒歌值得每一個創作者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