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軍領袖黃巢的真實面目:比安史之亂還要殘忍

2021-02-28 人文歷史

教科書上,農民起義沒有不轟轟烈烈的;起義的領袖,沒有不可歌可泣的;領袖們的事跡,沒有不流芳百世的。

真的嗎?

且拿黃巢來做一回個案分析,重新讀讀他的菊花詩。

其一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其二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是黃巢落第時急就的東西。教科書多贊其豪邁不羈,敢於追求平等的權利。這樣講,是出於對農民起義領袖的粉飾美化。如果追究一番,又何嘗看不出這是一個落榜考生的激憤之語呢?其中包含的惱怒、偏執和暴力,正暗喻了黃巢改天換地、重定秩序、重整乾坤的狂妄,幾乎想要孤注一擲。

農民軍領袖黃巢的真實面目

乾符五年春(公元878年),王仙芝在黃梅戰死,其餘部由尚君長之弟尚讓率領投奔亭州與黃巢所部會合,黃巢得以獨統全軍 10餘萬人,自稱黃王,號沖天大將軍,改稱元王霸。其餘義軍將領也一致推舉黃巢為「沖天太保均平大將軍」,統一指揮農民起義隊伍。手中握有強大軍事實力的黃巢,本應該順天意,應民心,救民於苦難之中。然而,黃巢卻近乎瘋狂地將血淋淋的屠刀伸向了普通百姓,對中原大地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屠廣州

幹符六年(公元879年)三月,黃巢攻佔福州。同年九月,領軍進攻南方重鎮廣州。攻陷廣州後,黃巢聲勢漸壯,於是自稱「率土大將軍」,在城內屠殺城內各國商人 12萬人,摧毀一切教堂,砍絕桑樹,不許養蠶織絲以貨外夷,把曾經是海外貿易中心的廣州幾乎一舉蕩平。

黃巢在廣州屠城,其原因竟是忌恨唐朝廷允諾其招安後的待遇太低。此前,黃巢的軍隊屢次被唐朝官軍打敗,於是黃巢給唐天平節度使張楊一封求降信,請求代向朝廷上奏。唐僖宗得到奏文後下詔任命黃巢為右衛將軍,命令黃巢率部眾到鄆州解除武裝。黃巢認為官職太低,於是再次致書唐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講明若唐朝廷授他以天平節度使之職,即可休兵罷戰,願受朝廷節制,但朝廷不準。黃巢再向朝廷上表乞求廣州節度使的職位,唐僖宗命滿朝大臣對此事討論。左僕射於琮認為:「廣州市舶寶貨所聚,豈可令賊得之!」於是經過商議,朝廷只授黃巢以「率府率」的小官。這下黃巢大怒,一種被瞧不起的自卑之感油然而生,於是他「衝冠—一怒」,狂攻廣州。攻下廣州後,活捉了廣州節度使李迢。這時,黃巢又讓李迢草寫表文向朝廷申述自己想當廣州節度使的願望,李迢回答說:「予代受國恩,親戚滿朝,腕可斷,表不可草。」黃巢馬上將其殺死。

在一償夙願的欲望下,黃巢即刻文告天下,義軍即將北上,直赴長安,問罪朝廷。在向長安進發的戰鬥中,黃巢數次犯下了嚴重的戰爭罪行。在攻打潼關時,唐軍憑藉堅固的城防拼死抵抗,並在兩軍陣前挖下幾道極深的塹壕,黃巢軍數次進攻,都被這幾道塹壕擋住。於是黃巢一聲令下,將強拉入軍充作夫役的普通百姓趕到塹壕邊填土,黃巢嫌進度太慢,又下令將其中的一千多名無辜百姓趕入塹壕,再派人掘土填埋,活人加上泥土,終於填平大溝。黃巢大軍就踩著還在不停蠕動的地面一衝而過,向關樓投擲火炬,「關樓俱盡」,攻下了潼關。

由於唐王朝的腐敗透頂,義軍所向披靡,高歌猛進,黃巢很快攻陷了唐帝國的核心——長安。那麼,黃巢給這座偉大的城市帶來了什麼呢?

焚長安

黃巢於881年1月8日傍晚佔領長安,16日稱帝,中間僅八天,而在這八元裡,義軍也沒有頒布任何安民措施。這段時間裡,黃巢無暇他顧,一心一意地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備。黃巢入主長安後,除分封妻妾、將相以外,沒有任何作為。

新政權成立後,毫無新氣象可言,政府沒有發布任何保境安民的公告,如果黃巢的政權還能稱作政府的話,再加上黃巢軍隊大肆洗劫,長安很快就陷於混亂之中。

在黃巢入城時, 「民夾道聚觀」,由此可見,苦於李唐壓迫的老百姓還是比較歡迎義軍的。義軍將領尚讓也挨個向士民們宣諭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剛開始的幾天,義軍看到貧窮的人,還往往施捨財物。對此,《資治通鑑》評論說,黃巢的部下「為盜賊既久」,通過戰爭中的搶掠已經變得極為富有了,這只不過是暫時的現象。原來,這些「為盜賊既久」的戰士只是在用搶來的財富戲耍著長安的居民,這只是久為人下又突然成為人上人的反常舉動。果然,幾天以後,就發生了諷刺性的一幕:黃巢的部下看到黃巢忙於登基,忙於封官,忙於找女人充實三宮六院,而自己遲遲得不到封賞,於是義軍將士如同明火執仗的強盜一般在長安街頭殺人越貨,「各出大掠,夢市肆,殺人滿街』。長安百姓在驚愕之中,血流成河。

這些過去的受壓迫者尤其噌恨唐朝官吏,「得者皆殺之』。唐宰相豆盧、崔沆以及左僕射於琮、右僕射劉鄴、太子少師裴諗、御史中丞趙、刑部侍郎李、京兆尹李湯由於來不及跟從唐僖宗出逃,留在長安,躲藏在民間,被黃巢軍搜獲,全部被殺死。唐廣德公主也在其中,她說:「我是唐帝室之女,誓與於僕射同死!」抓住行刑隊的刀不放手,被黃巢軍一併殺死。黃巢軍又發掘盧攜的墳墓,將他的屍體放於街市砍殺。唐左金吾大將軍張直方雖然投降於黃巢,也被黃巢處死。義軍還瘋狂搶掠豪族財產,曰之為「淘物」,並勒令富室之人不準穿鞋,一律赤足行走。黃巢還下令嚴懲李唐皇族成員,唐皇族留居長安者幾無遺類,全被殺光。

看到義軍的所作所為,有人在長安尚書省都堂官府大門上塗寫詩句,嘲弄黃巢軍,大將尚讓見後勃然大怒,將當時在尚書省的官員和守門的士兵,全部挖去眼睛,頭足倒懸掛於門前:又於長安城中大肆搜索能寫詩的人,抓到的全部殺死,凡認識字的人均罰作賤役,所殺總計有三千餘人。

由於黃巢軍隊的這些暴行,在唐軍第一次反攻長安時,「坊市民喜,爭歡呼出迎官軍,或以瓦礫擊賊,或拾箭以供官軍。」黃巢很快退走。但唐軍進城後,也像盜賊一樣趁火打劫,「入第舍,掠金帛、妓妾」,於是黃巢趁機反攻,第二次攻陷了長安。進城之後,黃巢對長安居民幫助官軍感到極為憤怒,於是縱兵進行屠殺,長安城血流成河,稱之為「洗城」。

就在黃巢報復長安居民之時,唐軍再次反攻,將長安團團圍困。平民百姓為避戰亂都逃入深山,修築柵欄進行自衛,以致農事全都荒毀,長安城中一鬥米值三十緡錢。黃巢部下只好賣人給官軍以獲取糧食,有的官軍也收捕山寨貧民來賣錢,每人值數百緡錢,雙方進行交易時竟「以肥瘠論價」。 ÷,

最後,當唐軍第二次攻入長安,黃巢見事不可為,於是惱羞成怒的他在離開前為這個城市做了最後一件事,「焚宮室遁去」,諾大的長安城,一時火光滔天,支離破碎,只有殘垣斷壁還保留有昔日雄偉的影子。從此,長安再也不是帝國的都城了。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在選擇京師的時候,西望長安,也不得不深深嘆息:這個盛名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政治中心的城市,在歷經了千萬殺戮後,再也沒有成為京都的可能。

食百姓

退出了長安的黃巢,上演了最後的瘋狂。

黃巢派驍將孟楷進攻陳州,哪知陳州刺史趙肇早有準備,乘孟楷不備之時,派精兵全力出擊。孟楷猝不及防,所率的一萬人馬竟然全軍覆沒,孟楷本人也被俘殺死。孟楷是黃巢的愛將,頗得黃巢歡心。黃巢聽說孟楷戰死後,怒火中燒,立即集中所有的兵力,猛烈攻打陳州,『『掘塹五重,百道攻之』,誓為孟楷報仇。這一圍,就是三百餘日。

在圍攻陳州的過程中,黃巢製造了人類歷史上最血腥、最獸性的一幕。《舊唐書》記載,「賊圍陳郡三百日,關東仍歲無耕,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於是,我們眼前就出現了這樣悲慘的一幕:由於缺糧,數百巨碓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活生生的大批鄉民,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被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陳州四周的老百姓吃光了,為了擴大原料供應來源,黃巢「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鹹被其毒。」這種「敲骨吸髓」食人方式之野蠻、殘酷、恐怖和駭人聽聞,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罕見。

這時的黃巢已經是魔鬼、是畜牲。像黃巢以人肉為軍糧的惡行,』絕非一般意義的戰場上的較量,而是滅絕人性的屠殺。而以令人髮指的程度來看,無論是黃巢以前的朱粲(隋末割據軍閥),用二百石銅鐘煮人肉,還是黃巢以後的秦宗權(黃巢部將),醃製人屍作為軍糧,都比不上黃巢的殘暴和變態。

若要滅亡,必先瘋狂。面對團團圍住自己的唐軍,已經瘋狂到極點的黃巢,離覆沒不遠了。

中和四年(884年)五月,突然連續下起大雨,平地水深三尺,河水暴漲,四處流溢,黃巢所築的營壘被洪水衝垮。黃巢見大勢已去,只好捨棄了圍困三百天的陳州。之後短短一個月中,黃巢的軍隊便被唐軍打垮了。六月十五日,朱溫和李克用追至山東瑕丘,黃巢與唐軍「殊死戰,其眾殆盡」,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從此,黃巢就告別了中國的歷史舞臺。

分別發送ls001,ls002…,閱讀以往精選文章(ls是 歷史 拼音首字母)

商務合作:留言或添加QQ3549470144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人文歷史」

相關焦點

  • 安史之亂歷時多久,安史之亂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簡介
    唐朝曾經開創了"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一片盛唐景象,唐朝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一場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漸漸沒落。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最後安史之亂又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簡介會為你一一揭曉。安史之亂簡介唐朝後期,由於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
  • 安史之亂怎麼就打斷了盛世大唐
    當然了,我們這個號不會簡單地說是因為李隆基越老越無恥,跟兒媳搞破鞋,重用奸臣楊國忠,也就是楊玉環他哥,楊國忠和安祿山的私人恩怨導致爆發安史之亂等等,這樣的說法太廉價了,直接把王朝興衰的原因歸到了兒女情長和家長裡短的各種瑣事上,只要有點思辨能力,就會覺得什麼地方怪怪的。要說清楚這事,還要從李世民開始講。
  • 黃巢起義殺富不濟貧,廣州城十二萬商人被屠殺
    李唐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但是安史之亂後,帝國的統治基礎已經動搖,到了後來,這個帝國已經搖搖欲墜,像建立在沙灘上的房子,一陣風吹來,這個貌似堅不可摧的王朝就會土崩瓦解,黃巢起義無疑是一場暴風驟雨。
  • 安史之亂爆發後潼關怎麼失守的
    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唐朝一直國力強盛,出現了文明和經濟高度發展,百姓幸福安康,社會治安的良好景象。都城長安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繁榮,人口最多的世界性大都市之一。大唐成為了很多外邦人嚮往去的地方,很多外邦派出求學者來大唐進行了主動學習和文化交流。可見大唐多麼發達和強大。
  • 黃巢背後掩蓋的真相:一場慘絕人寰的驚天殺戮
    瘋狂迷戀黃巢的人中就有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宋江。《水滸傳》中記錄了宋江那首非常有名的反詩,「他日若得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很多人被宋江這句話,感動了好久,激動了好久,但是他們不知道,宋江此詩並非讚揚黃巢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的義行,而是在崇拜黃巢曾經殺人無數,而且殺人的方法是那麼的殘忍。
  • 源於農民起義領袖黃巢
    有的是文學巨匠,靠自己的筆桿子,流芳千古;有的是民族英雄,一片赤膽忠心,報效國家,永載史冊;有的衝發一怒為紅顏,割據一方,雄霸天下;有的是反抗暴政的起義軍領袖,領導被壓迫者,謀求幸福的生活。黃巢,作為唐朝末期農民起義的領袖,僅僅用五年的時間,就把皇帝趕出了長安,自己來稱帝。但很快就失敗了,從此杳無音信,死因成謎。那黃巢與我們今天所提到的電影名稱,又有什麼關係呢?
  • 幾乎摧毀大唐盛世的「安史之亂」就是一場世界大戰
    其次,我們再看看安史之亂對整個亞洲地區所造成的一系列重大改變。 安史之亂使唐朝徹底退出中亞舞臺,從而讓伊斯蘭勢力做大,改變了整個中亞的政治宗教格局。盛唐時期唐朝政府在西域設立安西四鎮,對中亞都有著極為強大的影響力。
  • 史上最殘忍的軍閥集團,行軍只帶鹽,說:反正有兩腳羊
    但這些分裂看似混亂,實則仍然講究禮教,畢竟周朝時期的禮教還沒有過去太久,因為大家都是英雄,講究個仁義,可到了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那就變成了群獸橫行的時代,唐玄宗時期在邊境地區設下大量的節度使,賦予他們兵權和支配財政的權力,安史之亂後,朝廷又在內地設置節度使,原以為能夠平定叛亂,殊不知埋下了更大的禍患。
  • 安史之亂一共打了8年,其實安祿山死得早,死因不忍直視
    安史之亂:安祿山早早被親兒子所殺,為何還能持續8年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因為一個國家的兵力是需要有一個格局,唐朝國土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公裡,所以就需要養更多的兵,但同時又不能過度的揮霍國庫,所以哪支軍隊用在哪個地方?應該怎麼用?
  • 《劍網3》安史之亂6月8日公測 完整版CG首映
    《劍俠情緣網絡版叄》(簡稱《劍網3》)立項十年資料片「安史之亂」6月8日公測。「安史之亂」以700萬字篇幅劇情演繹十年歷史變遷,開啟全新的戰亂世界。戰火紛飛,狼煙蔓延,以丐幫為首的武林群俠能否拯救天下蒼生,李唐王朝的命運又將走向何方——「安史之亂」同名CG大片今日公映,最後的謎題即將揭曉。
  • 安史之亂究竟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至今國人都無法完全走出其影響?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是大唐從一個開放帝國向一個內斂國家的轉變。從此以後,盛唐氣象不再,疆土日益緊縮,華夏精神低沉。那麼,安史之亂究竟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至今國人都無法完全走出其影響?4、中央集權減弱,藩鎮林立作亂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管控能力已經很低,在北方地區,由於藩鎮林立,聽從中央號令的可謂少之又少,節度使權力之大堪比一方諸侯。幸得東南地區的節度使尚聽從中央,朝廷不至於餓死。
  • 屠夫黃巢:殺人800萬的魔王是如何煉成的?
    黃巢殺人八百萬自然是一個誇大數,但指揮殺人、吃人數十萬,卻是為正史所明文記載:將長安、廣州、福州等城市居民屠戮殆盡,捕捉百姓充當人肉軍糧,這些在歷史上駭人聽聞的事件,似乎很難跟我們平常所學到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人設掛鈎起來,但歷史的真相,往往就是這麼殘酷。
  • 安史之亂後,唐朝為什麼還能苦撐150年?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安史之亂後,大唐已經不復盛唐榮光了。但這只是一般理解。其實,仔細查閱歷史細節就會發現:大唐皇帝和大唐朝廷對地方的藩鎮和州府還是很有控制力的。在憲宗中興的時期,唐朝還一度徹底控制了河朔三鎮。簡單說,就是真的實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黃巢:摧毀帝國的走私犯
    宋威認為,鑑於數年前為朝廷平定龐勳之亂的康承訓,未得善終的先例。自己若是全力鎮壓起義,可能同樣遭遇兔死狗烹的下場。為保全性命和實力,養寇自重是最好的策略。 早在14年前平定龐勳之亂時,沙陀人就是唐軍破敵的主力。黃巢之亂未滅之際,曾證明自己價值的沙陀軍隊自然會成為唐朝求援的首選。李克用率部南下的消息傳來,令叛軍極為震恐。黃巢的不少部下曾參加過十四年前的龐勳之亂,他們對驍勇善戰的沙陀騎兵仍然心有餘悸。而荊門之戰中,擊敗叛軍的唐軍部下也有500沙陀騎兵。
  • 黃巢到底有多狂?專家:看他做的這些事,讓現代人都恨罵不絕
    也因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最後因為農民軍的文化都不高,加上乾陵本身就設計得很堅固。所以黃巢挖錯了方向,讓乾陵躲過一劫。當然,他反對的是唐朝,站在他的立場上也沒什麼問題。他最大的罪行也不在這裡,而是在百姓的身上。
  • 安史之亂爆發一年多,安祿山就已經死了,為何還打了6年才平息?
    安史之亂爆發一年多,安祿山就已經死了,為何還打了6年才平息?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而這一場叛亂的主角自然是挑起戰火的安祿山,安祿山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人,他通過各種討好的手段獲得唐玄宗的信任,在經過漫長的準備之後,最終發動了叛亂,但是其實在安史之亂爆發一年多後,安祿山就被自己的兒子給殺害了,可是為何在安祿山死後,這場戰亂還打了6年才平息呢?
  • 安史之亂中,為何大唐軍人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跟著造反呢?
    安史之亂時,漁陽鼙鼓動起來,安祿山一聲令下,範陽等地的「大唐將士」紛紛調轉槍口,直撲中原。當時的大唐,雖出了不少問題,但總體上仍處於盛世。為何這些軍人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跟著造反呢?即使在安史之亂失敗後,已經接受大唐安撫的田承嗣,還公然建「四聖廟」,擊敗安祿山父子及史思明父子,足見安祿山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2、對楊國忠不滿者。安祿山起兵,打的是誅殺楊國忠的旗號。楊國忠確實不得人心。
  • 黃巢起義失敗被殺,幾十位姬妾歸唐僖宗所有,處置方式令人不齒
    可是公元884年,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虎狼谷被殺,那一刻黃巢的欲望、反叛徹底瓦解,黃巢已經成為過去。但是在黃巢離世的同時,有很多無辜女子也落得悽慘的下場,她們因為黃巢而被寵眷,也因為黃巢的死而落得悽慘的境地。
  • 是她引發的安史之亂嗎?這都是無稽之談
    卻突逢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攻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子出逃到馬嵬坡,士兵怪怨楊貴妃兄妹禍國殃民,殺死楊國忠,逼迫楊貴妃自盡。難道這都是楊貴妃的過錯嗎?1.李隆基得到楊貴妃後,整日沉迷於女色不理政事,從此君王不早早朝。把政事交給李林甫,朝政綱紀日亂。2.楊貴妃備受寵愛,百官為了巴結楊貴妃,紛紛進獻珍寶,和美味佳餚。大開奢靡之風,和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