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紋樣繁複迂迴的紋路裡蘊藏中國人的獨特審美

2020-12-25 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紋樣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貫穿於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貫穿於人們生活之中,反映著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和生活習慣。從簡單的幾何圖形到精美繁複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吉祥圖案,每種紋樣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一花一葉變成卷草纏枝,裝飾梁上藻頭或桌上青花,龍鳳飛到屋頂相對呈祥,連蝙蝠也美化成多福的紋飾。傳統紋樣樣式繁多,大體可以劃分為動物類、花草類、幾何類、吉祥符號類。但具體應用到不同的載體上,就會呈現出不同藝術風格。

紡織品紋樣

傳統的服飾紋樣反映了典雅的東方審美,圖案紋樣的來源不外乎自然形象和幾何紋樣。殷商時代絲綢已有裝飾性紋樣出現,最初只是一些簡單的連續規矩紋,大多是由直線和折線組成的菱形、回紋形,以及它們的變體。

前秦出土織物上的雲紋

秦漢至魏晉時在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出現了鳥獸、雲氣、山水、文字等,互相穿插組合,生動活潑。隋唐時期的紋樣豐滿肥碩、濃厚豔麗,四方連續的放射形圖案大量出現,朵花、組花、團花、禽鳥花、稜子圖案花等富麗堂皇,各呈異彩。纏枝、團花、小朵花、小簇花等新紋樣開始流行。

韓熙載夜宴圖上侍女衣物上的團窠對鵝紋

宋元時期紋樣轉向清秀精細,文靜素雅,寫生折枝式的花紋別具一格,並成為後來絲綢紋樣的主要程式。北宋時的「李裝花」(李姓染纈工匠創製的染纈圖案),南宋時的「藥斑布」(類似後來的藍印花布),也在大江南北開始流行。明清時期絲綢紋樣題材以折枝花卉植物為主,表現方法大都寫實。乾隆時織造工藝更加完善,已能生產比較複雜的紋樣,風格多樣,並吸收運用洛可可式大卷草、倭式小草花、波斯式回回錦等紋樣。

總的來說,紡織品上常用的圖案主要有以下幾種:

明代壁畫中衣物上的錦地團花紋

花、草、葉、果紋樣,特別是花,從古到今應用最多。牡丹、月季、菊花、蓮花常被作為紡織品的圖案,以蓮花與枝葉連接,可以上下左右伸延組成圖案,叫纏枝蓮,也稱寶相花,也是傳統的紋樣。

象徵吉慶的動物紋樣,如龍鳳、麒麟、獅、虎、孔雀等紋樣在古代織物上作為主題最為常見。動物圖案多數與花、草、果、葉配合使用。

天文現象,如日、月、星、雲紋、水紋、雪花等也是紋樣的題材。雲錦上採用大量的雲紋,蜀錦上大量採用水紋,在印花布上多採用雪花紋,且往往與其他紋樣相配合。

吉祥寓意的紋樣,以某些自然物象的寓意、諧音或文字等用單獨或者組合的形式來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吉祥如意的憧憬和追求。如用不間斷的福字、壽字表示福壽連綿,將青松配仙鶴稱為「松鶴長春」,表示延年益壽。以喜鵲立於梅花枝上稱為「喜鵲登梅」,表示喜上眉梢。

聯珠對孔雀「貴」字紋

幾何紋樣,幾何圖案的變化豐富多彩,用途也很廣泛,在紡織品上大量用作裝飾。如中國傳統的織錦圖案中有不少是六角形、菱形、壽字形、回紋形等。

青銅器紋樣

青銅器藝術所具有的莊嚴豪情要素首要來自那些商周年代特有的裝飾紋樣,從貪吃、夔龍、鳳鳥等紋飾能夠看出它們與初始社會陶器、玉器紋飾之間的根由聯繫。

西周圓鼎上的夔龍紋

商周青銅器紋樣中的幾何紋樣一般簡單明了,小巧精緻。可以裝飾在器具的邊角處,也可以用在青銅器最明顯最突出的部位。幾何紋樣最初是以裝飾紋樣出現在青銅器上的,之後漸漸作為底紋,來陪襯豐富主體紋飾,除了排成行列的四瓣紋及圓渦紋外,最多的是不規則的雲雷紋。

西周簋上的大鳳鳥紋

常用於青銅器的主體紋飾多為莊重威嚴的動物元素紋樣:貪吃紋、夔龍紋、龍紋(匍匐龍紋、卷龍紋、雙體龍紋)、蛟龍紋、蛇紋(蟠虺紋、蟠蟲離紋)、鳥紋、鳳紋等,這些可以說是青銅器紋飾的圖騰標記象徵。

瓦當紋樣

瓦當俗稱瓦頭,是古代建築簷頭筒瓦前端的遮擋。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著不同的特點。

西周至戰國各地所出瓦當花紋各具特色,比如燕多為饕餮紋,齊以樹形紋為主,秦有山形紋、樹紋、雲紋、葵花紋。西漢時瓦當以捲雲紋為最常見,動物紋瓦當,以西漢晚期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造型最為完美(主要用於禮制建築)。其他還有鹿紋、鳥紋,昆蟲紋、花草紋等。

魏晉瓦當也以雲紋為主。南北朝時因受佛教的影響,瓦當花紋中出現忍冬紋和蓮花紋,並出現獸面瓦當。隋唐時蓮花成為瓦當上最常見的一種紋飾,早期的蓮花瓣突起,而且是雙瓣;晚期漸低平,多為單瓣;到五代和宋初,蓮瓣紋變成長條狀,和菊花頗為相似。

宋代開始,獸面瓦當漸漸取代了蓮花瓦當,並傳播到北方的契丹、女真和西夏,延續到元明清。早期的獸面較突出,宋、元時期的獸面上鬣髦甚多,紋理也較繁複。明清時宮殿建築上多用蟠龍紋瓦當。

玉器紋樣

古代玉器紋飾多樣,有相對簡單一點的,也有複雜的吉祥紋。最常用的是幾何紋和動物紋。幾何紋以渦紋、捲雲紋、谷紋、乳釘紋和蒲紋為最常見。

谷紋:整齊排列的蝌蚪狀紋飾,像谷牙。

谷紋和蒲紋主要是刻在玉璧上,谷紋也有作為玉劍飾等表面上的紋飾。渦紋和捲雲紋可能是由蟠螭紋的進一步圖案化而離析形成的,時常作為動物紋身上的紋飾。動物紋有寫實的和圖案化的兩種。圖案化的在商代便已應用於銅器和玉器上面。這些刻在玉器上的動物紋,到了戰國時代,有的獸形全部圖案化,幾乎認不出原來動物的形象。漢代繼承戰國這種傳統,有的還保留有鳥獸的頭部,有的作成鉤連渦紋。可以認別出來的動物紋飾有龍紋、獸紋、鳥紋(鳳紋)和獸面紋(饕餮紋)。寫實的動物紋在漢代增多起來了。許多描刻神話中的動物形象,如飛龍、朱雀之類,也是採用寫實的手法,便是圖案化的動物,也常較戰國時代的易於認別。植物花紋在古代玉器上較少出現。直到唐代玉器借鑑繪畫中的線描手法,開始出現了纏枝、葵花、飛天人物等紋飾。

瓷器紋樣

北宋蓮花紋蓋盒

瓷器也是傳統紋樣的重要載體。瓷器紋飾的發展同樣也經歷了從簡到繁,由單純一色到絢麗多彩的過程。宋瓷喜用花卉紋飾,紋樣秀麗,線條流暢,清新典雅。比如,宋瓷上的蓮花紋花瓣修長、俊秀、簡練,有似蘭花思維韻味。在造型上突破了蓮花一節一花、一節一葉的局限,出現了纏枝形狀的花枝,並與水草等造型組合。因其圖案花枝纏轉不斷故名纏枝紋。纏枝紋對後世的瓷器紋樣影響很深。它的廣泛適應性使其和各種器形完美的結合,盤、碗、瓶、壺、杯、爐、洗等等器物皆可看到它的身影,特別在元明清三朝,纏枝蓮紋被大量應用在瓷器上。

北宋牡丹紋瓷枕

唐代開始盛行的牡丹紋在宋代被廣泛的運用。宋瓷的牡丹花圖案結構嚴謹、姿態生動、變化適度、造型優美。

元代打破單一釉色的局面。明清以後各種釉色的發明應用進一步豐富了瓷器紋飾。明清官窯瓷器紋樣中,龍紋、花卉紋是大宗,嬰戲紋、獅子紋也很常用。紋飾的畫面依時代的變遷呈現出不同的特徵。

比如同是氣勢磅礴的壽山福海紋,明代宣德朝的含蓄典雅,而清康熙朝的則加繪鹿、松樹、月亮、蝙蝠、雲朵等點綴物。青花瓷器色彩淡雅清新,紋樣多以動植物、人物、山水為主造型,有時勾畫細緻入微,有時呈現大寫意風格,著色不多,韻味十足。

紋樣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特色與風貌,是古代人民精神和情感的一種視覺展示。原始社會紋樣中,雙魚紋樣就代表著人們對生活富裕、子孫繁盛的期望;商周時期,統治者用威嚴猙獰的獸面紋宣示權威;秦漢時期的紋樣加入了吉祥文字。到了隋唐時期,紋樣造型多呈現出飽滿豐潤之姿,瑰麗之色,反映出太平盛世下人們對於安定生活的喜悅與滿足;宋代紋樣則工整細膩;元代紋樣加入了蒙古族的粗獷;明清時期的紋樣表現形式已逐漸程式化,出現了更加直接表現吉祥如意的紋樣。從古老的青銅器到精美的玉器;從獨一無二的青花到繁複莊重的服飾;從建築上的雕琢到古門上的老鎖,來自東方的想像力全都凝聚在那纖細又曲折迂迴的紋路裡。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原創,轉載須授權。

相關焦點

  • 美學|從LV日式痴迷到故宮傳統紋樣,紋樣如何向世人展示中國美
    世界頂尖品牌為什麼如此喜歡使用東方傳統元素?從文化的角度來看,LV紋樣設計大量取材於東方古典美,與日式審美有著強烈的藝術共鳴,其中體現出很值得玩味的設計理念:立足傳統,尊重傳統,讓人們獲得更大的文化認同感。
  • 來自蝙蝠的委屈|我是中國傳統吉祥紋樣
    怪不得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紋樣裡,蝙蝠是「福」字的代表呢!蝙蝠紋:我是中國傳統寓意紋樣,是吉祥圖案,我很可愛的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西方重形,東方取意,意在形外,形意相互滲透,蝙蝠紋飾的造型語言表達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意象情感和審美取向。
  • 花器與紋樣|中國紋樣史上運用最活躍的裝飾紋樣——回形紋
    自此,回形紋就光榮躋身於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系統中。回形紋的起起落落落落起起回形紋的發展跨越中華文明上下幾千年,發展路途卻不是一番風順的。就如同大多數人的人生道路,回形紋紋樣的一生也是起起落落落落起起...
  • 來自蝙蝠紋的委屈:我是中國傳統吉祥紋樣,我不想背鍋
    怪不得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紋樣裡,蝙蝠是「福」字的代表呢!蝙蝠紋:我是中國傳統寓意紋樣,是吉祥圖案,我很可愛的對於熱愛用各類事物的諧音來寄寓美好祝願的中國人來說,「蝙蝠」與「遍福」的諧音是人們所喜愛的:★蝙蝠紋是中國傳統寓意紋樣,在中國傳統的裝飾藝術中,蝙蝠的形象被當作幸福的象徵,習俗運用"蝠"、"福"字的諧音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彩繪雕塑,紋樣裝飾效果
    陶瓷彩繪雕塑紋樣是表達社會文化觀念的又一載體,宗教、等級、審美、祈願等含義,使紋樣變得具體而豐富。細觀金銀器、絲織物等其他工藝門類的紋樣,便可發現它們彼此之間有驚人的相似和相通之處。如纏枝、團花、折枝、龍鳳紋、雲海紋及各類花卉等紋飾被普遍運用。中國人熱愛生活,在長期的勞動中對民俗、民情、民意、民願有深刻了解和感悟,古代的能工巧匠們就創造出寓意深刻的紋樣、耐人尋味的諧音、構思巧妙的畫面。
  • 古代傳統紋樣裡,人家曾是C位擔當
    而且,在古代的各種吉祥圖案裡,蝙蝠是不可缺少的。 此後,他對各種「祥瑞」不減興致,也使得吉祥文化走向興盛,各種祥瑞的紋樣在民間發揚光大。 傳統紋樣千萬萬,不過仔細找尋,你會發現有一些圖案出現的頻率特別高,而且即使在當今看,依然不覺其過時: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水波雲氣、如意方勝......美不勝收。 一起來看看古人的設計吧!
  • 中國經典傳統紋樣
    3.蟠螭紋 蟠螭紋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是中國青銅器上的裝飾。 8.蟠虺紋 蟠虺紋,傳統寓意紋樣,青銅器紋飾之一。又稱「蛇紋」。
  • 中國傳統紋飾——幾何紋樣賞析
    從商周時代開始,我國有了陶瓷、青銅等器物的鑄造,並且逐漸的,人類借鑑自然界中的各種形狀,給器物紋上不同的紋樣,從動物紋、植物紋到自然界中的各種幾何紋樣,慢慢發展成豐富的紋飾文化。幾何圖形的紋樣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表現手法。
  • 【佛教建築精選】中國經典傳統紋樣
    蟠螭紋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是中國青銅器上的裝飾。螭是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張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連續排列,有的構成四方連續紋樣。一般都作主紋應用。盛行於戰國時期。蟠虺紋,傳統寓意紋樣,青銅器紋飾之一。又稱「蛇紋」。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構成幾何圖形。有的作二方連續排列,有的構成四方連續紋樣。一般都作主紋應用。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 小明沒及格 │ 這到底是個什麼紋樣?!
    繼續說,這 ↓ 是什麼紋樣?」小明:「(哭)還、還是蠶紋?」老師:「大錯!這是勾雲紋!」老師:「不及格!傳統幾何紋樣這門課重修!」我在編輯藏品文案時,最苦惱的就是界定紋樣類型了。所以請尊重那些收藏圈子裡的真專家,一個簡簡單單的器名,寥寥幾字是需要很龐大的知識體系來凝聚的!
  • 你不了解的肚兜:不同的紋樣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幾種你見過嗎?
    它相較於被政治制度禮教思想所制約的傳統外穿服顯得更自由、更浪漫、更充滿智慧,不管是讓人驚豔的風塵女子,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的未出閣少女、還是富貴榮華的少奶奶,都非常注重在內衣的私密空間裡尋找獨特的藝術光彩,她們在這小小的方寸之間表達著天人合一天地仁和以及貴和尚中的傳統文化觀念,將寄寓傳情的美學思想在遮掩身體的方寸之上盡情展露。
  • 日本傳統裝飾紋樣圖案來了,每個都附帶圖案名字,大家快收藏
    這段時間,周少給大家分享了很多的中國傳統紋樣圖案,在這裡說一聲,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今天,周少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也是傳統紋樣相關的,一組來自日本的傳統裝飾紋樣圖案,非常的齊全,基本全在這裡了,每一個都寫有名字,很漂亮,有種日本獨特的美。
  • 【考古學】常耀華教授:服飾紋樣的文化揀選 ——《世界的服飾紋樣圖鑑》中文版序
    接下來的各個章節,諸如「表示身份和立場的紋樣」「表示所屬團體身份的紋樣」「表示家世門第」「表達想法和觀點」「包含有闢邪與幸福祈願的紋樣」的文字,涉及到紋樣的社會文化屬性,讀起來就有滋味多了。比如根據著裝者的服飾顏色、紋樣就能判斷出著裝者的居住地或所屬團體,甚至還可以據此判斷其已婚未婚,乃至於出身。
  • 拯救審美和品位?寶藏綜藝《衣尚中國》,就決定是你了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講了由於朦朧飾演的唐伯虎與邢菲扮演的沈九娘之間的愛情故事。從意氣風發時兩人的桃林初見,到唐寅失魂落魄時沈九娘的日夜陪伴,再到桃林深處的深情相擁,這首詩背後的愛情故事不僅帶來了「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感動,更體會到「良緣」所代表的朝朝暮暮,歲歲年年。
  • 無論男女手上這幾塊地方紋路多則中年好運!
    在手相中能夠看到一些運勢方面的聯繫,通常手掌上紋雜代表著一個人的一生會有更多的變動和忙碌,不過在手上的幾個地方如果紋路特別多,則代表了中年時有機遇出現!所以如果食指第三節這塊地方紋路比普通人多則運勢明顯!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裝飾紋樣等介紹
    有一天,她終於被龍王婆帶到龍宮,在龍宮裡學到了繡織龍紋圖案的本領。她回到寨子後,熱情教人們繡制有龍紋圖案的花衣。從此,龍紋服飾在苗族當中越傳越廣。苗族服飾有關鳳凰的花紋圖案也較多,常將它與龍組合一起,如龍鳳呈祥,表示美滿的婚姻和幸福生活。在鳥、蟲、魚類花飾中,有燕子、喜鵲、孔雀、金雞、蝴蝶。蜻蜓、蝙蝠、魚、螃蟹、螺絲等圖案的運用。
  • 揭曉 | 2020國際紋樣創意設計大賽 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作品從分析與重構昆蟲的結構、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中汲取靈感,綜合運用各種面料二造手法進行編織、拼搭、重疊、打籽、印花等等形成獨特的視覺感受。昆蟲世界中蘊含著許多無可比擬的獨特魅力,大自然給予我們欣賞美、尋找美和發現美的機會,設計師們需要用想像力去創造更具有靈氣的作品。通過此作品,想要喚醒人們內心嚮往自然的美好願望,挖掘純粹美的東西。
  •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明朝婚服裡的兒女情長
    是上千年傳統思想禁錮下的一種突破美,即"攝盛"。這種寬容制度下造就的集歷代禮服大成的明代婚服,代表的是時人的生活狀態以及獨特的審美價值觀。二、回歸禮製造就的經典美朱元璋一統江山後,為標榜漢族正統身份,發布"衣冠復古詔",秉承"上採周漢,下取唐宋"的標準制定新的漢服。
  • 暢遊故宮多寶閣紋樣為何成了不二法門?
    其中,「暢遊多寶閣」是騰訊和故宮博物院聯合推出的創意交互小程序,用戶可以在這一小程序中,跟隨中國千年宮廷裡代代傳承的精美紋樣,欣賞故宮珍貴的館藏文物,在文明的長河裡無限遨遊,重逢歷史。186萬多件文物誰能入選故宮博物院有186萬餘件館藏,作為此次「數字故宮」小程序中一項重要升級體驗內容,「暢遊多寶閣」專題選取了600件院藏珍貴器物,用戶可以在瀏覽中去發現各式各樣的精美紋飾,「雲」體驗傳統紋樣之美。為了揭秘這款「暢遊多寶閣」專題,記者採訪了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李航。